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连续置换治疗肝肾囊肿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延珍 田鹏 +1 位作者 李卫红 杜文燕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11期1901-1903,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连续置换治疗肝肾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008年采用传统方法硬化治疗的肝肾囊肿患者325例,2009年~2011年12月采用连续置换法硬化治疗的肝肾囊肿患者436例,于术后3~12月随访观察,对比治疗...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连续置换治疗肝肾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008年采用传统方法硬化治疗的肝肾囊肿患者325例,2009年~2011年12月采用连续置换法硬化治疗的肝肾囊肿患者436例,于术后3~12月随访观察,对比治疗前、后囊肿大小变化,评价疗效。结果采用连续置换方法治疗的肝肾囊肿治愈率98.9%,总显效率达99.5%,穿刺成功率达100%,优于传统治疗方法,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连续置换治疗肝、肾囊肿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及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连续置换 囊肿 硬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管道完整性评估及修复技术 被引量:18
2
作者 田政 陈长风 +1 位作者 杜文燕 王章领 《石油工程建设》 2005年第3期40-43,共4页
海底管道是海上油气田的生命线,其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海上油气田的安全。与陆地管道相比,海底管道的服役条件苛刻,对其监测、维修的难度大,一旦发生事故,不仅给油田造成巨大损失,而且污染环境,因此建立海底管道完整性评估与管理系统十... 海底管道是海上油气田的生命线,其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海上油气田的安全。与陆地管道相比,海底管道的服役条件苛刻,对其监测、维修的难度大,一旦发生事故,不仅给油田造成巨大损失,而且污染环境,因此建立海底管道完整性评估与管理系统十分必要。海底管道完整性评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剩余强度、剩余寿命评估,经济性评估,系统可靠性评估和风险评估等,并在评估的基础上制订出综合应对方案。文章介绍了海底管道的失效种类及其检测和修复技术,阐述了进行海底管道完整性评估的总体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管道 失效种类 监测技术 安全评估 修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高校校报编辑的基本功
3
作者 杜文燕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1989年第1期32-32,共1页
高校校报的质量高低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但是,编辑人员的基本功如何,则是决定校报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 高校校报 编辑人员 新闻敏感 新闻线索 文字水平 政治理论水平 新闻价值 报纸版面 编辑业务 学生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合并直肠神经内分泌癌1例
4
作者 田鹏 杜文燕 许文哲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1期151-151,155,共2页
患者男,42岁。因便秘、腹胀、腹痛于2018年3月12日来院就诊。患者诉平日剑突下闷痛不适,能耐受,化验示肝功能异常,余无其它异常。超声见肝脏三枚实性肿物,位于右肝后叶,最大者约136mm×95mm,边界清晰,回声不均质,内见不规则液性暗区... 患者男,42岁。因便秘、腹胀、腹痛于2018年3月12日来院就诊。患者诉平日剑突下闷痛不适,能耐受,化验示肝功能异常,余无其它异常。超声见肝脏三枚实性肿物,位于右肝后叶,最大者约136mm×95mm,边界清晰,回声不均质,内见不规则液性暗区,CDFI:内见星点状血流信号。腹部CT发现:肝脏多发占位,增强后强化不均匀,考虑恶性肿瘤伴瘤卒中(图1)。入院后PET-CT示:肝内3个病灶伴部分不均匀轻度代谢表现,考虑恶性肿瘤。骶前软组织结节伴代谢轻度增高,考虑肿瘤转移;双肺多发微结节,建议随访。化验检查排除乙肝、丙肝、戊肝病毒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神经内分泌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高层建筑新型抗震结构
5
作者 霍革军 杜文燕 《世界建筑》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74-75,共2页
日本第一座高于100米的建筑于1968年竣工。截止目前,日本已有100多座高于100米的建筑。这些高层建筑多为框架结构。结构采用耐火材料,具有耐火性能。高层建筑的设计方案要考虑现行框架结构的制造技术、施工条件、经济状况等因素。并据... 日本第一座高于100米的建筑于1968年竣工。截止目前,日本已有100多座高于100米的建筑。这些高层建筑多为框架结构。结构采用耐火材料,具有耐火性能。高层建筑的设计方案要考虑现行框架结构的制造技术、施工条件、经济状况等因素。并据此选择适合的建筑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高层 建筑物 抗震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别让呵护的襁褓无限延伸
6
作者 本刊编辑部 霍云伟 +2 位作者 杜文燕 张爱莲 周龚尧 《教育家》 2020年第7期19-19,共1页
美国心理学家玛丽·克罗斯曾说:"自信的孩子才是安全的孩子。"潜在的危险是生活的常态,绝对安全的童年是一项不可能任务。看似无微不至的呵护实际上是控制化的教育,带来的只能是浅层的安全,剥夺了孩子面对真实生活和自主... 美国心理学家玛丽·克罗斯曾说:"自信的孩子才是安全的孩子。"潜在的危险是生活的常态,绝对安全的童年是一项不可能任务。看似无微不至的呵护实际上是控制化的教育,带来的只能是浅层的安全,剥夺了孩子面对真实生活和自主学习的机会。孩子对"危险"二字没有任何认识和体验,又如何在危险来临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的反应呢?无法辨别自己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的孩子,自然无法成为自信的孩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安全教育 热爱生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