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矿地学大数据智能湖仓系统建设与应用
1
作者 耿恒高 彭苏萍 +3 位作者 王占刚 许娜 许献磊 杜文凤 《矿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为满足煤矿智能化发展过程中对海量、多源、异构数据高效管理与应用的需求,提出基于多种大数据技术的煤矿地学大数据智能湖仓系统。针对多源异构煤矿地学数据的高效索引需求,提出基于希尔伯特曲线与GeoHash编码的时空分类方法,将时间、... 为满足煤矿智能化发展过程中对海量、多源、异构数据高效管理与应用的需求,提出基于多种大数据技术的煤矿地学大数据智能湖仓系统。针对多源异构煤矿地学数据的高效索引需求,提出基于希尔伯特曲线与GeoHash编码的时空分类方法,将时间、空间、分类等多维属性进行统一编码,降低数据索引维度,提升数据检索效率。智能湖仓系统的构建不仅提高煤矿地学数据的整合与利用效率,还为煤矿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与透明化发展提供重要实践经验,推动煤矿行业向智能化、透明化、高效化方向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智能化 地学大数据 大数据技术 智能湖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采区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忠伟 崔晓芹 +1 位作者 杜文凤 孙庆华 《矿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7,共8页
针对煤矿不同盘区三维地震资料采集参数和施工条件的不一致问题,分析了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的主要技术难点,提出了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解决方法,建立了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流程。在统一观测系统下,将静校正和剩余静校正相结合,对不... 针对煤矿不同盘区三维地震资料采集参数和施工条件的不一致问题,分析了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的主要技术难点,提出了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解决方法,建立了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流程。在统一观测系统下,将静校正和剩余静校正相结合,对不同盘区数据静校正量进行计算,实现全区静校正处理。叠前组合去噪方法采用分类、分步、分频、分域和分时处理,有针对性地压制噪声,来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采用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方法,消除炮点和检波点变化所造成的地震波能量在空间上的差异,实现全区地表一致性振幅均衡。建立合理的偏移速度场,通过叠前时间偏移,获得波组特征明显、反射波与断面波合理归位的偏移数据体。实际地震资料处理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技术与流程可有效消除不同盘区地震数据的不一致性,提高不同盘区边界处地震资料的处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数据 连片处理 煤矿采区 静校正 去噪 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系烃源岩有机碳含量测井响应特征与定量预测模型 被引量:14
3
作者 杜文凤 王攀 +2 位作者 梁明星 周刘军 林朋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54-963,共10页
煤系地层富含有机岩石,导致测井响应特征复杂。以实测TOC含量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煤系烃源岩中煤岩、炭质泥岩和泥岩有机碳含量的测井响应特征,发现电阻率、声波时差、自然伽马、密度和中子孔隙度等测井参数与有机碳含量相关性较高,并基... 煤系地层富含有机岩石,导致测井响应特征复杂。以实测TOC含量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煤系烃源岩中煤岩、炭质泥岩和泥岩有机碳含量的测井响应特征,发现电阻率、声波时差、自然伽马、密度和中子孔隙度等测井参数与有机碳含量相关性较高,并基于此建立了针对不同岩性煤系烃源岩有机碳含量计算模型,即多元回归模型和Δlog R模型。结合研究层段,分别建立了一元、二元、五元线性回归模型及重叠法模型,进行TOC含量计算并做了误差分析。结果表明:五元回归模型的计算误差最小,但在没有实测TOC含量数据层段计算误差较大;重叠法计算误差最大,但其整个层段的TOC含量预测值更符合岩性特征。煤系地层有机碳预测研究旨在为后续煤系烃源岩综合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地层 烃源岩 有机碳含量 测井 多元回归 Δlog 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隐伏构造特征地震解释及对煤矿安全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杜文凤 彭苏萍 师素珍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40-645,共6页
为了查明隐伏构造带的分布,针对研究区不同年份采集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连片叠前时间偏移处理,采用全三维层位追踪和地震多属性断层识别,获得了研究区主要煤层构造形态和断裂构造分布。根据三维地震解释成果,依据隐伏构造带的塌陷范围... 为了查明隐伏构造带的分布,针对研究区不同年份采集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连片叠前时间偏移处理,采用全三维层位追踪和地震多属性断层识别,获得了研究区主要煤层构造形态和断裂构造分布。根据三维地震解释成果,依据隐伏构造带的塌陷范围及破碎程度,将隐伏构造划分为正常带、影响带和断陷带。隐伏构造带平面上展布复杂,剖面上浅层断距大,深层断距小,具有断陷带的发育特征。隐伏构造带内的断层可以将上到松散层含水层,下到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的各个含水层连通起来,因此隐伏构造带构成突水威胁。随着开采水平加深,采动影响加大,隐伏构造带突水的危险性也将增大。在煤矿开采进程中,为避免发生突水灾害,要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伏构造 地震解释 煤矿安全 分布特征 隐伏构造“三带”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田地震勘探转换波观测系统设计与评价 被引量:5
5
作者 杜文凤 彭苏萍 +2 位作者 勾精为 何登科 卢勇旭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28-1434,共7页
为了更好地开展煤田转换波地震勘探数据采集工作,提出了纵横波联合勘探观测系统设计思路,基于双聚焦理论,计算出分辨率函数、角度与射线参数函数(AVP)、优度和采集痕迹等。结合神东矿区大柳塔煤矿地质条件和地质任务要求,设计了转换波... 为了更好地开展煤田转换波地震勘探数据采集工作,提出了纵横波联合勘探观测系统设计思路,基于双聚焦理论,计算出分辨率函数、角度与射线参数函数(AVP)、优度和采集痕迹等。结合神东矿区大柳塔煤矿地质条件和地质任务要求,设计了转换波观测系统,采用基于双聚焦理论的定量分析法和常规面元属性分析法对所设计的观测系统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分辨率函数具有窄而高的主瓣和小的旁瓣,主瓣强度分布均匀;AVP函数在期望的空间带宽内保持平坦,且全区分布均匀;优度值高,采集脚印迹弱,覆盖次数、偏移距和方位角分布均匀,说明所设计的转换波观测系统对研究区开展煤层地质构造和进行岩性解释有利。利用所设计的观测系统进行了实际数据采集,所获得的地震单炮记录信噪比高,反射波组特征清楚,主要目的煤层有明显显示,表明所设计的观测系统适用于研究区转换波勘探,能满足构造勘探和岩性勘探的地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田 地震勘探 转换波 观测系统 设计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嵌入式的实时通信协议栈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6
6
作者 杜文凤 王博文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28,共3页
传统的TCP/IP协议重点在于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及流量控制,而在实时性要求相对较高的嵌入式领域,其实时性方面的性能显得不足。为此,对基于TCP/IP协议的嵌入式通信协议栈进行了分析,针对通信中的TCP拥塞控制问题进行了改进,有效地提高... 传统的TCP/IP协议重点在于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及流量控制,而在实时性要求相对较高的嵌入式领域,其实时性方面的性能显得不足。为此,对基于TCP/IP协议的嵌入式通信协议栈进行了分析,针对通信中的TCP拥塞控制问题进行了改进,有效地提高了TCP/IP协议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P IP协议 实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现状调查 被引量:5
7
作者 杜文凤 《图书馆界》 2013年第2期20-23,共4页
学科服务工作是体现图书馆创新精神与个性化服务工作水平的一种全新工作模式。江苏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现状的网络调查显示,在全省82所高职院校图书馆中,除少数已经或正在准备开展学科服务工作外,其余多数仍未开展此项工作。该文对... 学科服务工作是体现图书馆创新精神与个性化服务工作水平的一种全新工作模式。江苏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现状的网络调查显示,在全省82所高职院校图书馆中,除少数已经或正在准备开展学科服务工作外,其余多数仍未开展此项工作。该文对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工作的相应对策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图书馆 学科服务 问题与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丰度煤层气富集区地球物理识别 被引量:25
8
作者 彭苏萍 杜文凤 +1 位作者 殷裁云 邹冠贵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98-1403,共6页
为预测煤层气富集区,通过地震反演和地震属性分析,获得了煤层含气量、地质构造、煤层厚度、煤层结构、煤层顶、底板岩性和裂隙等地震地质参数,基于地球物理信息融合方法对煤层气富集区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埋藏深度增加,煤层... 为预测煤层气富集区,通过地震反演和地震属性分析,获得了煤层含气量、地质构造、煤层厚度、煤层结构、煤层顶、底板岩性和裂隙等地震地质参数,基于地球物理信息融合方法对煤层气富集区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埋藏深度增加,煤层厚度增加,煤层含气量呈增加趋势;向斜轴部隆起带煤层含气量大,背斜轴部凹陷区煤层含气量相对较多;构造煤分布区一般煤层气较富集;煤层直接顶底板为泥岩,则煤层含气量一般较高;裂隙的存在会对煤层气含量有一定影响。研究认为,煤层埋深、煤层厚度、结构、构造和顶底板岩性等参数是控制研究区煤层气富集的主要地震地质因素,基于地球物理信息融合对煤层气富集区进行预测,可以避免单一地震地质因素预测的局限性,有助于提高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富集区 地球物理识别 地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瓦斯突出危险区综合预测方法 被引量:30
9
作者 李冬 彭苏萍 +2 位作者 杜文凤 邢朕国 李泽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66-472,共7页
常规的瓦斯突出预测技术,主要从单一角度出发,无法达到多因素影响下的瓦斯突出危险区域预测精度。以某研究区为例,利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支持向量机(SVM)网络,预测了瓦斯含量;将孔隙度作为构造煤的判别因子,并通过概率神经网络(PNN)反演方... 常规的瓦斯突出预测技术,主要从单一角度出发,无法达到多因素影响下的瓦斯突出危险区域预测精度。以某研究区为例,利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支持向量机(SVM)网络,预测了瓦斯含量;将孔隙度作为构造煤的判别因子,并通过概率神经网络(PNN)反演方法,得到了构造煤分布情况;介绍了基于自然伽马曲线的拟密度反演方法,获得了煤层顶板岩性情况。综合瓦斯含量、构造煤分布及煤层顶板岩性3个方面特征,建立了一套瓦斯突出危险区域综合预测方法,为判断瓦斯突出危险区提供了理论基础。经过与实际突出位置做验证,预测结果吻合,说明了综合预测方法在此研究区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突出 瓦斯含量 构造煤 顶板岩性 综合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各向异性的薄煤层AVO正演方法 被引量:14
10
作者 邓小娟 彭苏萍 +2 位作者 林庆西 勾精为 杜文凤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053-2058,共6页
针对煤层厚度薄、煤层顶底界面波阻抗差较强的特点,从一般各向异性介质的弹性动力学方程出发,推导出了两层EDA介质水平界面情况下平面波的反射和透射系数公式,并进一步推导了3层介质(即EDA介质薄层位于两个各向同性介质之间)的平面波反... 针对煤层厚度薄、煤层顶底界面波阻抗差较强的特点,从一般各向异性介质的弹性动力学方程出发,推导出了两层EDA介质水平界面情况下平面波的反射和透射系数公式,并进一步推导了3层介质(即EDA介质薄层位于两个各向同性介质之间)的平面波反射和透射系数。利用所推导的AVO公式,对煤系地层进行了纵波AVO正演模拟,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薄层的厚度、EDA介质的各向同性背景参数对薄层纵波反射系数有较大影响,裂隙开度对薄层反射系数几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煤层 各向异性 AVO正演方法 EDA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VO反演技术的煤层含气量预测 被引量:23
11
作者 彭苏萍 杜文凤 +1 位作者 殷裁云 邹冠贵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792-1796,共5页
为预测煤层气含气量,结合山西寺河煤矿实际资料,在分析不同含气量AVO异常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反演得到AVO属性,建立多地震属性与含气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从而获得煤层含气量分布。对于含气量不同的钻井,高含气量的煤层一般能形成较强的AVO异... 为预测煤层气含气量,结合山西寺河煤矿实际资料,在分析不同含气量AVO异常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反演得到AVO属性,建立多地震属性与含气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从而获得煤层含气量分布。对于含气量不同的钻井,高含气量的煤层一般能形成较强的AVO异常,低含气量的煤层AVO异常很小。基于截距和梯度属性,可获得纵波阻抗、横波阻抗、极化参数、密度和伪泊松比等地震属性。地震属性与煤层含气量之间具有相关性,其中截距、纵波速度、纵波阻抗、横波阻抗、极化参数、密度、伪泊松比等属性与含气量具有较大相关性。研究表明,井孔处煤层含气量预测结果与实测瓦斯含量预测误差低,吻合性好,表明基于AVO反演技术预测煤层含气量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O反演技术 煤层含气量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测井参数的煤系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预测模型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攀 彭苏萍 +1 位作者 杜文凤 冯飞胜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66-1276,共11页
复杂沉积环境下,烃源岩物性差异较大。经相关性分析揭示了煤系烃源岩TOC含量与各测井参数间存在相关性差异较大、各测井参数间含有互相关关系的特点。采用平均影响值(MIV)方法对测井参数进行筛选,筛选后的测井参数进入最终的BP神经网络... 复杂沉积环境下,烃源岩物性差异较大。经相关性分析揭示了煤系烃源岩TOC含量与各测井参数间存在相关性差异较大、各测井参数间含有互相关关系的特点。采用平均影响值(MIV)方法对测井参数进行筛选,筛选后的测井参数进入最终的BP神经网络建模,从而有效地规避了测井信息间的非相互独立性导致的模型预测误差增大及建模时间增加。依据研究区实验分析的TOC含量数据,分别建立适用于煤系烃源岩的Δlog R,BP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GA)优化的BP神经网络TOC含量预测模型。对模型试算分析,结果表明:GA改进后的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效果最好,稳定性强,受烃源岩非均质性影响程度小,可以精细地反映煤系烃源岩TOC含量的细微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烃源岩 总有机碳含量 测井 遗传算法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地质雷达超前探测方法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29
13
作者 李冬 杜文凤 许献磊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23-228,共6页
为保证煤矿安全施工与开采,落实"有掘必探"原则,达到准确识别矿井灾害源、降低风险的目的,采用地质雷达方法进行超前探测具有探测精度高、施工方便及处理解释高效的特点。通过对山西某煤矿进风巷和回风巷地质雷达探测的实际应... 为保证煤矿安全施工与开采,落实"有掘必探"原则,达到准确识别矿井灾害源、降低风险的目的,采用地质雷达方法进行超前探测具有探测精度高、施工方便及处理解释高效的特点。通过对山西某煤矿进风巷和回风巷地质雷达探测的实际应用,分析了地质雷达的工作原理、探测方法及数据处理流程。采用50、200 MHz两种频率雷达对掘进巷道掘进工作面面进行超前探测,准确探测了前方50 m范围内地质情况。通过与掘进段实际揭露进行验证,探测显示的陷落柱、破碎带及煤岩交界面均与实际对应较好。结果表明,矿井地质雷达超前探测具有较好的探测效果,可以为巷道掘进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是矿井超前探测的高效、高精度探测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雷达 超前探测 频率 矿井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I煤层AVO响应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14
作者 彭苏萍 王宏伟 +1 位作者 杜文凤 勾精为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15-1719,共5页
针对两地层均为HTI介质的界面,根据位移理论,推导出地震纵波、横波分别从界面上方和下方入射情况下的反射纵波、反射横波、透射纵波和透射横波等发散系数精确表达式。推导公式可以解决地层物性差异大和大偏移距造成系数不够准确的问题... 针对两地层均为HTI介质的界面,根据位移理论,推导出地震纵波、横波分别从界面上方和下方入射情况下的反射纵波、反射横波、透射纵波和透射横波等发散系数精确表达式。推导公式可以解决地层物性差异大和大偏移距造成系数不够准确的问题。利用所推导的公式,得到HTI煤层AVO的发散系数曲线。通过分析发现,HTI煤层AVO响应特征,除了受背景介质物性参数影响外,还与裂隙密度、裂隙开度和裂隙填充物有关。在裂隙填充物为流体时,裂隙密度是影响AVO的最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I介质 煤层 AVO 发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I构造煤方位AVO正演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宏伟 彭苏萍 +1 位作者 杜文凤 勾精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22-1130,4,共9页
以HTI介质为例,在已知入射波射线参数条件下,精确求解了透射波速度和角度,在此基础上,推导出方位AVO响应的精确表达式,并通过分析两种模型的AVO散射系数曲线,得到以下认识:1对于上层为均匀各向同性介质,下层为HTI介质的模型1,纵波反射... 以HTI介质为例,在已知入射波射线参数条件下,精确求解了透射波速度和角度,在此基础上,推导出方位AVO响应的精确表达式,并通过分析两种模型的AVO散射系数曲线,得到以下认识:1对于上层为均匀各向同性介质,下层为HTI介质的模型1,纵波反射系数最大值出现在90°方位,在靠近90°方位上波动小,在靠近0°和180°方位上波动大;快横波反射系数经过裂隙面和对称轴面发生极性反转,且峰值未出现在裂隙面和对称轴面,慢横波反射系数变化规律与之相反。2对于上、下层均为HTI介质,且对称轴夹角取不同值的模型2,方位角相差180°的纵波反射系数曲线重合;当上、下层介质对称轴夹角为0°和90°时,纵波反射曲线关于裂隙面和对称轴面重合;快横波反射曲线在对称轴面发生连续性反转,在裂隙面发生间断性反转,慢横波反射曲线的变化规律恰恰相反。3在裂隙面和对称轴面上,快、慢横波只出现一种。通过对比快、慢横波反射系数经过裂隙面和对称轴面极性反转的特点,可以准确地确定裂隙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I介质 反射系数 对称轴夹角 裂隙走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地区煤层开采对地表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吴志远 彭苏萍 +1 位作者 杜文凤 崔凡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5-80,共6页
为研究干旱地区煤矿开采对地表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分别在煤矿开采前、中、后对开采区地表土壤含水率、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密度及土壤机械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煤层开采前,开采区地表土壤含水率与土壤孔隙度相关,相关系数为0.... 为研究干旱地区煤矿开采对地表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分别在煤矿开采前、中、后对开采区地表土壤含水率、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密度及土壤机械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煤层开采前,开采区地表土壤含水率与土壤孔隙度相关,相关系数为0.70,但相关性并不显著,地表土壤水分与其他土壤物理性质基本无关。在沉陷盆地形成过程中,开采区地表土壤水分相比开采前减小1.22%~1.93%,平均减小为1.52%;土壤孔隙度显著增大,土壤有机质含量略微降低,土壤机械组成基本没有变化。地表土壤含水率与其他土壤理化性质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但相关性均不显著。在沉陷盆地形成稳定后,沉降盆地中心位置地表土壤含水率逐渐恢复甚至大于未开采前,沉降盆地边缘位置地表土壤含水率一直处于减小状态,沉降稳定后土壤孔隙度相比开采前有所增大,土壤有机质含量基本不变,土壤粉粒含量显著增大,土壤黏粒含量降低,地表土壤水分含量与土壤孔隙度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开采 土壤理化性质 沉陷盆地 土壤机械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煤层P-SV转换波AVO正演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邓小娟 彭苏萍 +2 位作者 杜文凤 勾精为 庆怀韬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2-66,共5页
研究了EDA(Extensive Dilatancy Anisotropy)介质中的横波分裂现象,在此基础上,对薄煤层的转换波反射系数进行了推导,并建立了含煤地层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P-SV转换波AVO正演模拟。模拟结果分析发现:入射角为0时,薄层的转换波反射系数... 研究了EDA(Extensive Dilatancy Anisotropy)介质中的横波分裂现象,在此基础上,对薄煤层的转换波反射系数进行了推导,并建立了含煤地层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P-SV转换波AVO正演模拟。模拟结果分析发现:入射角为0时,薄层的转换波反射系数为0;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反射系数先增大到一个最大值,然后开始减小,薄层的厚度对于薄煤层的转换波反射系数存在较大的影响,裂隙密度和裂隙的填充物对于薄层的转换波反射系数在大角度入射时存在较大影响,这种影响与EDA介质的各向同性背景参数有较大关系,裂隙的开度对于薄层转换波反射系数几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煤层 AVO 转换波 EDA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脱土失水缩裂过程的边界摩擦与温度效应 被引量:1
18
作者 杜文凤 王菁莪 +2 位作者 刘清秉 项伟 黄伟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2-77,82,共7页
膨胀土失水收缩产生裂隙的现象是造成其工程性质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现有研究成果揭示了膨胀土在失水过程中吸力增大与分布不均是造成收缩与开裂的主要原因。然而,已有关于膨胀土缩裂的试验研究很少考虑到土样边界条件对缩裂过程的影... 膨胀土失水收缩产生裂隙的现象是造成其工程性质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现有研究成果揭示了膨胀土在失水过程中吸力增大与分布不均是造成收缩与开裂的主要原因。然而,已有关于膨胀土缩裂的试验研究很少考虑到土样边界条件对缩裂过程的影响。采用纯蒙脱土作为试验材料,设置玻璃与凡士林2种土样边界摩擦条件,测试了不同温度条件下,边界摩擦效应对土样缩裂过程与结果的影响;对产生裂隙的形态与数量进行定量化对比分析,提出了黏性土失水收缩产生裂隙的概念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土样从饱和开始逐渐失水的过程中,低摩擦力的凡士林接触面土样开始出现裂隙的时间较晚,开裂时的临界含水量显著低于玻璃底面土样;在20,30,40℃环境温度条件下,凡士林接触面土样比玻璃接触面土样的最终裂隙量分别减少了70.3%,79.6%,77.6%;而在相同的边界摩擦条件下,温度越高则土样失水的速度越快,产生裂隙的数量也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土 收缩 裂隙 边界摩擦效应 温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震可视化解释在大同矿区的应用
19
作者 杜文凤 《同煤科技》 2022年第2期1-4,共4页
针对常规三维地震二维化解释带来的解释效率低和解释精度低的问题,基于三维地震数据信息量大和空间归位准确的优势,以东周窑煤矿三维地震勘探区为例,提出三维可视化解释方法与流程,从三维视角对地震数据进行空间立体交互解释,通过对煤... 针对常规三维地震二维化解释带来的解释效率低和解释精度低的问题,基于三维地震数据信息量大和空间归位准确的优势,以东周窑煤矿三维地震勘探区为例,提出三维可视化解释方法与流程,从三维视角对地震数据进行空间立体交互解释,通过对煤层层位自动追踪,利用地震属性信息融合进行断层和陷落柱快速识别,来提高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精度、解释效率和对构造的识别能力,三维地震解释探采对比结果表明,三维地震可视化解释方法是有效的,可以在大同矿区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 可视化 解释 大同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向异性薄煤层纵波AVAZ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卢勇旭 彭苏萍 +2 位作者 杜文凤 林朋 许乐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095-3100,共6页
通过建立HTI型薄煤层的传播矩阵,推导了水平界面情况下含各向异性薄煤层反射系数精确计算公式,并利用该公式对含有薄HTI型各向异性煤层进行了纵波AVAZ分析。经过研究发现,当HTI型煤层为薄层时(厚度小于地震波长的1/4时),其纵波反射系数... 通过建立HTI型薄煤层的传播矩阵,推导了水平界面情况下含各向异性薄煤层反射系数精确计算公式,并利用该公式对含有薄HTI型各向异性煤层进行了纵波AVAZ分析。经过研究发现,当HTI型煤层为薄层时(厚度小于地震波长的1/4时),其纵波反射系数与煤层为厚层时(厚度大于地震波长)顶板的纵波反射系数规律相似,但其值不仅与上下层介质物性参数有关,还与厚度有关,可见煤层为薄层时采用经典公式反演会带来误差;薄层厚度、Thomsen等效各向异性参数和裂缝密度对纵波反射系数有较大影响,裂缝纵横比对反射系数影响较小。入射波方位角为90°时,入射波在HTI介质各向同性面,此时各向异性参数对反射系数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AZ 薄煤层 各向异性 传播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