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IM模型的公共交通建筑精细化管理技术应用——以某公交枢纽停车楼为例
1
作者 杜敏华 《广东建材》 2025年第2期162-166,共5页
在公共交通建筑精细化管理中,建筑信息数据量庞大,导致这些数据难以在模型中实现实时更新,进而影响了后续建筑管理的效果,使得管理成本及潜在风险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为解决这一问题,以某公交枢纽停车楼为例,设计基于BIM模型的公共交通... 在公共交通建筑精细化管理中,建筑信息数据量庞大,导致这些数据难以在模型中实现实时更新,进而影响了后续建筑管理的效果,使得管理成本及潜在风险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为解决这一问题,以某公交枢纽停车楼为例,设计基于BIM模型的公共交通建筑精细化管理技术。在三维坐标空间中,通过建筑设计数据的映射建立相应的BIM模型。通过数据集成的方法,将建筑施工过程的数据实时导入到BIM模型中。结合数据的关联编码处理,实现公共交通建筑的精细化管理。技术应用结果表明,设计技术在公交枢纽停车楼的项目建设中表现出了良好的管理效果,项目建设的成本风险较低,在公共交通建筑精细化管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管理 精细化管理 BIM模型 公共交通建筑 交通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球盖菇多糖超声波提取及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22
2
作者 杜敏华 王小立 +1 位作者 苏海飞 刘明星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8-22,共5页
以大球盖菇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L9(34)研究超声波提取多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5℃、提取时间1.0 h、超声波功率600 W、料液比1∶35(g/mL),此条件下,大球盖菇多糖得率为8.16%。提取效果影响大小的先后顺序... 以大球盖菇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L9(34)研究超声波提取多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5℃、提取时间1.0 h、超声波功率600 W、料液比1∶35(g/mL),此条件下,大球盖菇多糖得率为8.16%。提取效果影响大小的先后顺序为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功率>料液比。应用化学发光法对大球盖菇粗多糖的清除·OH和·O2-自由基的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球盖菇粗多糖对·OH和·O2-自由基均具有明显的清除能力,清除·O2-自由基的IC50为108.60μg/mL,清除·OH自由基的IC50为345.98μg/mL,大球盖菇粗多糖对·O2-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是对·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的3.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球盖菇 多糖 超声波辅助提取 正交试验 羟自由基 抗氧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牛肝菌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杜敏华 张英君 +1 位作者 刘明星 冯伟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292-295,302,共5页
以多糖产率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用正交实验对野生牛肝菌粗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再经乙醇沉淀、脱蛋白和真空干燥后得到野生牛肝菌多糖。结果表明,野生牛肝菌粗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温度为75℃,浸提时间为2h,在料液比1:25下提... 以多糖产率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用正交实验对野生牛肝菌粗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再经乙醇沉淀、脱蛋白和真空干燥后得到野生牛肝菌多糖。结果表明,野生牛肝菌粗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温度为75℃,浸提时间为2h,在料液比1:25下提取3次,多糖产率为9.13%。影响野生牛肝菌粗多糖提取的主要因素是料液比和提取温度,其次是提取次数。应用化学发光法对野生牛肝菌粗多糖的.OH和O-2.的清除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野生牛肝菌粗多糖对.OH和O-.2自由基均具有明显的清除能力,清除O-2.自由基的IC50为5.40mg/mL,清除.OH自由基的IC50为6.36mg/mL,野生牛肝菌粗多糖对O-.2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是对.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的1.1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牛肝菌 多糖 超氧自由基 羟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4
作者 杜敏华 杨建伟 +1 位作者 刘雅婷 亓彩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9891-9892,9910,共3页
结合多媒体技术在中学生物教学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阐述了如何更好地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中,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生物教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优化虎舌红茎尖离体培养条件 被引量:7
5
作者 杜敏华 张乃群 +1 位作者 田龙 高宛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4865-4866,4868,共3页
采用正交设计及方差分析对影响虎舌红植株离体培养的因素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2,4-D0.7 mg/L+6-BA 0.2 mg/L+蔗糖28 g/L+琼脂6.0 g/L;不定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NAA0.2 mg/L+CPPU0.4 mg/L+AgNO34.0 mg/L+... 采用正交设计及方差分析对影响虎舌红植株离体培养的因素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2,4-D0.7 mg/L+6-BA 0.2 mg/L+蔗糖28 g/L+琼脂6.0 g/L;不定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NAA0.2 mg/L+CPPU0.4 mg/L+AgNO34.0 mg/L+蔗糖30 g/L+琼脂6.0 g/L,分化率为96%,增殖率为5.5;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4 mg/L+IBA 0.3 mg/L+蔗糖26 g/L+琼脂5.0 g/L,生根率为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舌红 茎尖 正交试验 离体培养 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鲍菇碱溶性多糖的酶法提取及其结构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杜敏华 田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3-116,共4页
以杏鲍菇子实体为原料提取并分离纯化,得到碱溶性多糖组分,通过采用正交实验得到了提取碱溶性多糖的最佳方案。该多糖经层析方法和Smith降解等反应,证实其为单一组分,该组分多糖由葡萄糖为单一糖基组成;并证实了该多糖具有β(1→3)及β(... 以杏鲍菇子实体为原料提取并分离纯化,得到碱溶性多糖组分,通过采用正交实验得到了提取碱溶性多糖的最佳方案。该多糖经层析方法和Smith降解等反应,证实其为单一组分,该组分多糖由葡萄糖为单一糖基组成;并证实了该多糖具有β(1→3)及β(l→6)连接的糖苷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碱溶性多糖 分离 纯化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麦胚黄酮工艺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杜敏华 田龙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6-130,共5页
选择6种大孔吸附树脂,分别测定了它们对麦胚中黄酮的吸附率和解吸率,筛选出较优的麦胚黄酮吸附剂,并对其动态吸附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AB-8树脂对麦胚黄酮有较好的吸附和解吸效果。
关键词 麦胚黄酮 大孔吸附树脂 静态吸附 动态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提取油菜花黄色素及其防腐作用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杜敏华 庞振凌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6-219,共4页
研究了油菜花黄色素的提取工艺和防腐效果。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超声波提取法的优化工艺条件,即:提取溶剂为50%的乙醇水溶液(V/V)、提取时间为1h、提取温度为20℃、料液比(g∶mL)1∶10。在此条件下色素的提取率为98.84%,产品色价70.72。... 研究了油菜花黄色素的提取工艺和防腐效果。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超声波提取法的优化工艺条件,即:提取溶剂为50%的乙醇水溶液(V/V)、提取时间为1h、提取温度为20℃、料液比(g∶mL)1∶10。在此条件下色素的提取率为98.84%,产品色价70.72。防腐实验表明:油菜花黄色素溶液浓度在0.05%以上对苹果原汁具有显著的防腐性,但经加热煮沸后防腐作用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花黄色素 超声波提取 苹果原汁 防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根蒜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其单糖组分的鉴定 被引量:7
9
作者 杜敏华 田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7-80,共4页
对小根蒜汁液进行反复脱脂、除蛋白、去果胶、分级醇沉处理,并经过凝胶柱SephadexG-25、SephadexG-50进行纯化,得到了单一的小根蒜多糖。通过对小根蒜多糖酸水解液进行薄板层析(TLC)和液相色谱分析(HPLC),确定了其单糖组分主要为果糖和... 对小根蒜汁液进行反复脱脂、除蛋白、去果胶、分级醇沉处理,并经过凝胶柱SephadexG-25、SephadexG-50进行纯化,得到了单一的小根蒜多糖。通过对小根蒜多糖酸水解液进行薄板层析(TLC)和液相色谱分析(HPLC),确定了其单糖组分主要为果糖和葡萄糖,比例为7.9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根蒜多糖 分离 纯化 组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瓜叶中总黄酮的醇提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杜敏华 张彩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48-150,共3页
丝瓜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采用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标准品,测定丝瓜叶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显示:乙醇提取法最佳工艺组合为A1B3C3D3,即乙醇浓度30%,提取时间3h,料液比1g∶50mL,提取温度60℃。研究结果可为利用丝瓜叶工业化生产... 丝瓜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采用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标准品,测定丝瓜叶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显示:乙醇提取法最佳工艺组合为A1B3C3D3,即乙醇浓度30%,提取时间3h,料液比1g∶50mL,提取温度60℃。研究结果可为利用丝瓜叶工业化生产黄酮类药用成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瓜叶 分光光度法 总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缕草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杜敏华 柴春月 田龙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07-513,共7页
以结缕草叶片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再生研究.结果表明: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是MS+1.5mg·L-12,4-二氯苯氧乙酸(2,4-D)+0.5mg·L-16-苄基腺嘌呤(6-BA)+26g·L-1蔗糖+5.0g·L-1琼脂,诱导率为65.36%,无性世代增殖倍数... 以结缕草叶片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再生研究.结果表明: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是MS+1.5mg·L-12,4-二氯苯氧乙酸(2,4-D)+0.5mg·L-16-苄基腺嘌呤(6-BA)+26g·L-1蔗糖+5.0g·L-1琼脂,诱导率为65.36%,无性世代增殖倍数高达9.56;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筛选出不定芽分化最佳培养基为MS+3.0mg·L-16-BA+0.5mg·L-1萘乙酸(NAA)+1.5mg·L-1AgNO3+35g·L-1蔗糖+6.5g·L-1琼脂,分化率为67.30%,增殖系数为8.67;生根培养基选用1/4MS+0.2mg·L-1吲哚丁酸(IBA)+0.3mg·L-1NAA+28g·L-1蔗糖+4.5g·L-1琼脂,生根率为9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缕草 叶片 离体再生 正交设计 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对甘蔗汁澄清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杜敏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7-80,共4页
处理后的甘蔗汁在520nm处有最大吸收波长。用壳聚糖对甘蔗汁进行澄清试验,结果表明,壳聚糖用量为0.4g/L ̄0.7g/L,pH2.5 ̄4.5,温度35℃ ̄55℃时的工艺条件处理甘蔗原汁时,甘蔗原汁的透光率能达到80%以上,甘蔗原汁中的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 处理后的甘蔗汁在520nm处有最大吸收波长。用壳聚糖对甘蔗汁进行澄清试验,结果表明,壳聚糖用量为0.4g/L ̄0.7g/L,pH2.5 ̄4.5,温度35℃ ̄55℃时的工艺条件处理甘蔗原汁时,甘蔗原汁的透光率能达到80%以上,甘蔗原汁中的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基本不变。正交试验显示,壳聚糖对甘蔗汁的最适工艺条件是壳聚糖用量为0.6g/L,温度为45℃,甘蔗原汁pH为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甘蔗汁 澄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伏牛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物种的多样性初步调查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杜敏华 高立献 +3 位作者 李景照 柴春月 贾赛 王光明 《食药用菌》 2016年第5期306-311,315,共7页
通过2014年6月至2016年7月对伏牛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种质资源的调查,共采集到大型真菌标本1 800余份,已鉴定出259种,内有担子菌239种、子囊菌20种,隶属2个亚门、6纲、12目、40科。其中食用菌132种、药用菌82种、外生菌根菌27种、有毒... 通过2014年6月至2016年7月对伏牛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种质资源的调查,共采集到大型真菌标本1 800余份,已鉴定出259种,内有担子菌239种、子囊菌20种,隶属2个亚门、6纲、12目、40科。其中食用菌132种、药用菌82种、外生菌根菌27种、有毒真菌44种、木腐菌56种。其中,隶属盘菌纲、盘菌目、马鞍菌科的黑马鞍菌,隶属盘菌纲、柔膜菌目、锤舌菌科的橘色小双孢盘菌和隶属层菌纲、非褶菌目、鸡油菌科的灰褐鸡油菌为河南省首次发现报道的新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牛山自然保护区 大型真菌 种质资源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杖(Polygonumcuspidatum)茎尖愈伤组织诱导及高频植株再生
14
作者 杜敏华 文祯中 杨柯金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25-531,共7页
以虎杖(Polygonumcuspidatum)茎尖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再生研究,探讨苗龄、接种方式、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硝酸银和蔗糖等对虎杖茎尖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蔗糖28g·L^-... 以虎杖(Polygonumcuspidatum)茎尖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再生研究,探讨苗龄、接种方式、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硝酸银和蔗糖等对虎杖茎尖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蔗糖28g·L^-1+琼脂5.5g·L^-1+2,4一D1.5mg·L^-1+6-BA1.0mg·L^-1诱导率为100%;3~7d苗龄的虎杖茎尖愈伤组织诱导能力无显著差异,诱导率均达到95%以上,此后随着苗龄的增加,愈伤组织诱导能力快速下降,苗龄为12d时愈伤组织诱导率只有55.6%;以正插(形态学下端插入培养基)方式接种的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率显著大于反插(形态学上端插入培养基)和平放;不定芽分化最佳培养基为MS4-AgNO3 4.0mg·L^-1+蔗糖30g·L^-1+琼脂6.0g·L^-1+NAA0.5mg·L^-1+TDZ0.8mg·L^-1,分化率为83,9%,增殖系数为7.63;生根培养基选用1/2MS+蔗糖26g·L^-1+琼脂6.5g·L^-1+活性碳3%+IBA0.2mg·L^-1+NAA0.3mg·L^-1生根率为89.6%,用聚氟乙烯(PVF)透气膜封口比用聚乙烯(POLY)菌膜生根率明显提高(达到100%),生根明显提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 茎尖 离体培养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乙酰胺抢救重症氟乙酰胺中毒的护理
15
作者 杜敏华 杨小文 陈红宇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2年第7期516-517,共2页
关键词 大剂量乙酰胺 抢救 重症氟乙酰胺中毒 护理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法制备高交联小麦淀粉磷酸酯的工艺优化
16
作者 杜敏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4-77,共4页
以三聚磷酸钠为磷酸化试剂,在干法反应条件下对小麦原淀粉进行磷酸酯化反应(玉米淀粉作对照),测定制得的样品的交联度,并进行正交实验和方差分析,最终得到干法制备具有较高交联度的磷酸化淀粉的最佳实验条件。
关键词 小麦淀粉 玉米淀粉 三聚磷酸钠 交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伞深层发酵菌丝体与子实体营养成分的分析比较 被引量:8
17
作者 惠丰立 杜敏华 +1 位作者 魏明卉 刘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2-54,共3页
对黄伞深层发酵菌丝体与子实体主要营养成分、氨基酸、矿质元素及维生素含量进行了测定 ,并对其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黄伞深层发酵菌丝体与子实体粗蛋白含量较高 ,粗脂肪含量较低 ,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质元素。深层发酵菌丝体与子实体... 对黄伞深层发酵菌丝体与子实体主要营养成分、氨基酸、矿质元素及维生素含量进行了测定 ,并对其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黄伞深层发酵菌丝体与子实体粗蛋白含量较高 ,粗脂肪含量较低 ,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质元素。深层发酵菌丝体与子实体营养成分相近 ,甚至部分营养成分含量略高于子实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伞 深层发酵菌丝体 子实体 营养成分 氨基酸 矿质元素 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含长根菇营养物质的保健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9
18
作者 田龙 庞振凌 杜敏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3793-3794,共2页
以长根菇为原料,使用柠檬酸、维生素C等药剂进行各种处理,对提取所用的温度、时间、所用的药剂等因素进行适度调整、比较,确定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并配制出营养、保健、绿色的食用菌饮料。
关键词 长根菇 饮料 提取 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伞菌丝深层发酵的培养条件 被引量:6
19
作者 惠丰立 魏明卉 +1 位作者 杜敏华 刘征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4-27,共4页
采用摇瓶培养法对黄伞菌丝深层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初步确定黄伞菌丝深层发酵适宜的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3g/dL,牛肉膏1.5g/dL,K2HPO40.5g/dL,MgSO40.1g/dL.该菌株最适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5℃,起始pH值5.0,接种体积分数... 采用摇瓶培养法对黄伞菌丝深层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初步确定黄伞菌丝深层发酵适宜的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3g/dL,牛肉膏1.5g/dL,K2HPO40.5g/dL,MgSO40.1g/dL.该菌株最适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5℃,起始pH值5.0,接种体积分数15%,发酵周期10d.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进行摇瓶发酵,菌丝干重达11.16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伞 深层发酵 菌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法测定小麦胚芽中磷的含量 被引量:2
20
作者 田龙 王庆林 +3 位作者 王小立 庞振凌 杜敏华 王敏德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用微波消解技术对小麦胚芽进行前处理,然后用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其磷含量。使用微波消解炉,实验结果表明:该法操作简单、试剂用量少、重现性好,用微波消解技术大大缩短了样品前处理的时间,适于食品中磷元素含量的测定。
关键词 微波消解 小麦胚芽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