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集成学习算法的尾气处理装置SO_(2)排放预测模型
1
作者 张宝东 杜支文 +1 位作者 闫昭 侯磊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7,共9页
目的精确预测天然气净化厂尾气处理装置烟气中二氧化硫(SO_(2))排放质量浓度。方法利用某天然气净化厂2018—2023年每小时44000条尾气处理日报数据构建数据集,进行数据处理,并利用重要性分析方法提取27个重要特征。针对烟气中SO_(2)排... 目的精确预测天然气净化厂尾气处理装置烟气中二氧化硫(SO_(2))排放质量浓度。方法利用某天然气净化厂2018—2023年每小时44000条尾气处理日报数据构建数据集,进行数据处理,并利用重要性分析方法提取27个重要特征。针对烟气中SO_(2)排放质量浓度的预测任务,采用了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梯度提升(Gradient Boost)和极值梯度提升(XGBoost)3种集成学习算法,以及基于径向基(RBF)内核的支持向量机(SVM)替代仿真模型进行建模。结果3种集成学习模型比SVM单模型的预测效果更为精准,而Random Forest模型展现出最佳性能,决定系数为0.89,均方误差为1250.59,相对于8800个真实测试集样本数据,其预测偏差为9.86%,相比于Random Forest模型(数据未处理),其决定系数提高了61.82%。结论Random Forest模型在准确预测尾气处理装置SO_(2)排放质量浓度方面具有实际生产应用价值,可为后续尾气处理装置的工艺参数优化提供可靠的模型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净化 硫磺回收 尾气处理 二氧化硫排放 预测模型 集成学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致密砂岩二元孔隙结构及分形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吴小斌 杜支文 +4 位作者 强小龙 雷甜 蒋婷婷 王伟 朱玉双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5-56,共12页
致密砂岩的孔隙结构特征对致密油藏的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但对不同类型孔隙渗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认识不清,制约了对致密砂岩渗流能力和储集能力的认识,并影响了致密油藏有利区的评价和预测。为此,以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致密砂岩为例... 致密砂岩的孔隙结构特征对致密油藏的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但对不同类型孔隙渗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认识不清,制约了对致密砂岩渗流能力和储集能力的认识,并影响了致密油藏有利区的评价和预测。为此,以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致密砂岩为例,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核磁共振、分形理论研究了致密砂岩的孔隙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致密砂岩孔隙结构是一个由束缚孔隙和可动孔隙组成的二元孔隙系统,不同类型孔隙的形态特征和连通性不同。束缚孔隙主要由晶间孔组成,孔隙模型为黏土矿物堆积的包络面,孔隙半径小,连通性差,赋存在其中的流体流通性差。该孔隙形状规则,非均质性弱,分形维数低,平均值为1.3063。可动孔隙主要是联合孔隙,形状为刺球状,孔隙半径大,由溶蚀作用形成多个连接通道,因此连通性强。可动孔隙形状不规则,非均质性强,分形维数大,平均值为3.2416。不同类型孔隙对物性的影响也不相同。束缚孔隙对孔隙度贡献平均值为47.7%,可动孔隙对孔隙度贡献平均值为52.3%,两类型孔隙对孔隙度影响相近。但受连通性差异影响,束缚孔隙对渗透率贡献度平均值为0.2%,可动孔隙对渗透率贡献度平均值为99.8%。可动孔隙是影响致密砂岩渗透率的主要因素。利用分形维数可以很好地表征致密砂岩孔隙结构。以组合孔隙为主且位于烃源岩附近的致密砂岩是勘探开发的有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分形维数 致密砂岩 孔隙结构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地区延9超浅层底边水油藏水平井钻探综合配套技术
3
作者 杜支文 徐永高 +4 位作者 吴月先 钟水清 吴跃 甘升平 舒秋贵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4-117,共4页
陕北高桥—西河口区块侏罗系延9底边水油藏,埋藏浅、面积大、石油资源丰富,也是近期增储上产的重点试验区。前期直井钻探产层堵塞严重,解堵型压裂又有沟通底水的风险,低压油藏弹性—溶解气驱能力弱,薄层试采中的产能下降幅度较大,带水... 陕北高桥—西河口区块侏罗系延9底边水油藏,埋藏浅、面积大、石油资源丰富,也是近期增储上产的重点试验区。前期直井钻探产层堵塞严重,解堵型压裂又有沟通底水的风险,低压油藏弹性—溶解气驱能力弱,薄层试采中的产能下降幅度较大,带水采油的负担较重。为解决以上难题,在对前期钻探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水平井钻探是必然的新战略技术对策,能发挥多功能的技术优势,适应长远开发的需求;对超浅层水平井的钻井完井、酸化压裂、注采平衡综合配套技术的完善,有助于科学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沉积 超浅层油藏 底边水 水平井 技术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碎屑组分差异对成岩作用的约束——以苏里格气田东二区砂岩储层为例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占良 樊爱萍 +3 位作者 李义军 杜支文 赵忠军 张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0-38,共9页
成岩物质基础的不同是否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成岩微环境、成岩矿物和成岩强度,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为此,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东二区二叠系砂岩储层(位于盆地北部两大物源分区的交汇部位,其主要含气层段为下二叠统山西组一段... 成岩物质基础的不同是否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成岩微环境、成岩矿物和成岩强度,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为此,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东二区二叠系砂岩储层(位于盆地北部两大物源分区的交汇部位,其主要含气层段为下二叠统山西组一段和和下石盒子组盒8段)为例,采用薄片鉴定、铸体、阴极发光、扫描电镜、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等分析实验方法,深入研究了长石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在成岩流体性质、成岩微环境和成岩产物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①该区砂岩储层成岩现象多样,不同的岩石类型成岩序列也不同;②储层中成岩古流体的演化复杂,具有多流体性质和成岩环境变化相叠合的特点,在不同的砂岩类型中具有不同的表现;③埋深和温度是该区储层成岩环境变化的主导因素,此外,岩性及原始物质组分的差异不仅影响了局部流体性质和成岩微环境的变化,而且还导致了成岩反应、成岩序列和成岩产物的差异;④受差异成岩作用控制,该区长石石英砂岩的成岩演化相对简单,其孔隙特征明显好于岩屑砂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苏里格气田 储集层 砂岩 成岩流体 成岩环境 流体包裹体 孔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ZT1区块储层地质建模 被引量:8
5
作者 刘占良 朱新磊 +1 位作者 杜支文 常森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1期1-8,共8页
对致密砂岩而言,确定优质储层和有效砂体的展布规律是气田开发的关键;而储层地质建模可从三维角度直观地实现储层精细描述,在油气田开发中得以广泛应用。在地震、测井、测试、钻井等各方面的资料基础上,遵循从点-面-体的步骤建立了鄂尔... 对致密砂岩而言,确定优质储层和有效砂体的展布规律是气田开发的关键;而储层地质建模可从三维角度直观地实现储层精细描述,在油气田开发中得以广泛应用。在地震、测井、测试、钻井等各方面的资料基础上,遵循从点-面-体的步骤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ZT1示范区的构造模型、沉积相模型和储层属性模型。构造模型描述了研究区北东高而南西低的西倾单斜构造的空间格架;沉积相模型展示了研究区盒8段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和山1段曲流河三角洲平原的沉积相展布特征;属性模型直观地展示了研究区的低孔、低渗的物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苏里格气田 储层 地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Z30区块储层物性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3
6
作者 马东旭 杜支文 +3 位作者 张涛 王秀平 王言龙 高福磊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5期68-76,83,共10页
通过对苏里格气田Z30区块二叠系山西组山1段及石盒子组盒8段储层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以及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发现研究区山1段及盒8段储层表现为明显的低孔低渗特点。孔隙类型有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微裂隙,次生孔隙以溶蚀粒间... 通过对苏里格气田Z30区块二叠系山西组山1段及石盒子组盒8段储层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以及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发现研究区山1段及盒8段储层表现为明显的低孔低渗特点。孔隙类型有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微裂隙,次生孔隙以溶蚀粒间孔为主。根据物性及压汞曲线特征参数将储层分为4类,其中Ⅱ类、Ⅲ类储层所占比重最大。研究认为,物源、沉积环境、成岩作用、裂缝等是决定储层特征的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储层特征 储层评价 控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二维地震采集技术在苏东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石磊 杜支文 +3 位作者 樊志强 雷小兰 丁熙 颜学成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1年第12期67-69,95,共4页
在苏里格气田东区,地震勘探作为整个开发的先进军。本文主要从高精度二维地震野外采集方法出发,通过近三年来的不断分析和论证,在保证工程质量监控的前提下,得到了一套苏里格的野外采集方法,特别是对于低降速层巨厚区域,对近地表结构进... 在苏里格气田东区,地震勘探作为整个开发的先进军。本文主要从高精度二维地震野外采集方法出发,通过近三年来的不断分析和论证,在保证工程质量监控的前提下,得到了一套苏里格的野外采集方法,特别是对于低降速层巨厚区域,对近地表结构进行了更为精细的调查,为保证资料品质提供了保证,同时也为苏里格气田东区的井位部署和调整提供了相对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二维地震 地震采集 微测井 小折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储层孔喉特征参数计算致密砂岩渗透率的新方法 被引量:16
8
作者 成志刚 罗少成 +3 位作者 杜支文 常森 李戈理 李华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5-189,共5页
致密砂岩储层常规测井的响应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给定量评价储层的渗透率带来一定的误差。结合压汞和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能够更加快速准确地评价致密砂岩储层渗透性。提出了基于压汞和核磁共振测井资料结合计算储层渗透率的方法。对比38... 致密砂岩储层常规测井的响应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给定量评价储层的渗透率带来一定的误差。结合压汞和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能够更加快速准确地评价致密砂岩储层渗透性。提出了基于压汞和核磁共振测井资料结合计算储层渗透率的方法。对比38块同时进行了压汞和核磁共振测井实验的岩心样品,构建伪毛细管压力曲线,求取表征孔隙结构定量参数。结合地区经验,优选参数,构建能表征渗透率的δ函数,给出定量计算渗透率的模型,其模型表达式精度高。通过对××井实际数据的处理,计算得到的渗透率与岩心分析的空气渗透率有很好的一致性,平均绝对误差为0.075×10-3μ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测井 致密砂岩 特征参数 毛细管压力曲线 孔隙结构 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