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域视角下黄河流域遗产廊道空间构建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杜怡帆 史承勇 +1 位作者 唐英 陈聪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3-112,共10页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推进,流域内遗产资源认识不全面、保护不系统、利用不充分的问题凸显。本文采用CCSPM模型、MCR模型和层次分析法,探讨流域视角下遗产廊道多级空间的构建。结果表明,黄河流域遗产资源共计5917...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推进,流域内遗产资源认识不全面、保护不系统、利用不充分的问题凸显。本文采用CCSPM模型、MCR模型和层次分析法,探讨流域视角下遗产廊道多级空间的构建。结果表明,黄河流域遗产资源共计5917处,集中在晋陕豫黄河干流流域,分布格局呈“整体凝聚、局部分散、分布不均”的特征。遗产廊道空间约29.71万平方千米,分布格局呈“一总六分”的态势,分布方式与形态由河流特征决定,空间破碎化、间断化、异质化问题突出;核心区集中于三晋—关中—中原文化遗产廊道区,约为7.65万平方千米,涵盖2846个遗产资源点,分布形态呈“人”字形,集聚于渭河、汾河、沁河沿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遗产廊道 空间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遗产资源空间分布与区域协同保护 被引量:2
2
作者 陈聪 唐英 +3 位作者 史承勇 杜怡帆 赵丽娜 姜旭妍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20-1230,共11页
现有由行政单元主导的碎片化遗产保护体系忽视了黄河流域遗产资源的整体性与地域性。利用莫兰指数(Moran’s I)、核密度估计等方法揭示2022年即有黄河流域遗产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地理探测器分析其在不同地貌、气候与水体环境的... 现有由行政单元主导的碎片化遗产保护体系忽视了黄河流域遗产资源的整体性与地域性。利用莫兰指数(Moran’s I)、核密度估计等方法揭示2022年即有黄河流域遗产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地理探测器分析其在不同地貌、气候与水体环境的空间分布差异。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遗产资源集聚分布特征显著,省际尺度呈层次化连片分布,市际尺度呈高值集聚分布,个体尺度呈“三主核心辐射成带、四次核心横向分散”的空间分布格局。(2)黄河流域遗产资源主要分布于一系列河谷盆地与冲积平原,暖温带气候下形成黄河一级以上支流的低海拔(0~849 m)连续地表“负性区”是其适宜分布的自然环境类型。(3)自然环境中,黄河流域遗产资源的空间分异受地貌要素影响最大,坡度、河网密度与其余因子交互的正向“耦合”效应显著,绝对海拔(0.33)、地貌面海拔(0.30)与温度带(0.18)是主导分异驱动因子。研究结果对深入认识黄河文化内涵、促进遗产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资源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区域协同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