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党务公开的本体性认识与制度建设 被引量:6
1
作者 杜彬伟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15,共5页
党务公开不是特殊政党的特殊本性,而是政党本体性的普遍体现。推进党务公开,必须加强党务公开的制度建设。以科学的理念加强党务公开的制度建设,必须统筹考察党务公开的制度要素建设和党务公开的体系建设。
关键词 党务公开 本体性 制度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核恐怖主义的行为特征分析——国外学者视野中的国际核恐怖主义威胁与防范 被引量:3
2
作者 杜彬伟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12年第8期90-100,共11页
国际核恐怖主义是当今乃至以后国际社会面临的一项严重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国外学者一般认为,防范国际核恐怖主义需要阻止核武器与可用的辐射材料被潜在的核恐怖主义组织和恐怖分子掌握。据此,又提出了威慑范式、"三无原则"以... 国际核恐怖主义是当今乃至以后国际社会面临的一项严重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国外学者一般认为,防范国际核恐怖主义需要阻止核武器与可用的辐射材料被潜在的核恐怖主义组织和恐怖分子掌握。据此,又提出了威慑范式、"三无原则"以及加强国际合作和情报共享等防范国际核恐怖主义的具体措施和建议。本文认为,防范核恐怖主义要根除恐怖主义产生的土壤,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多元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核恐怖主义 潜在行为者 措施与建议 评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止核武器扩散机制的评析及其出路 被引量:2
3
作者 杜彬伟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2-136,共5页
防止核武器扩散机制已经形成了一个从全球层面到地区层面的庞大体系,随着国际核扩散形势的变化,国际防扩散体制也在不断的完善和深入,它在防止核武器扩散、保障国际安全方面起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全球战略稳定失衡后,全球安... 防止核武器扩散机制已经形成了一个从全球层面到地区层面的庞大体系,随着国际核扩散形势的变化,国际防扩散体制也在不断的完善和深入,它在防止核武器扩散、保障国际安全方面起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全球战略稳定失衡后,全球安全转向地区安全,核武器扩散的形势越来越复杂,防止核武器扩散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针对于当前的核扩散形势,我们应当从防扩散机制的缺陷入手,对防止核武器扩散机制的出路做认真的探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扩散机制 强制力 安全需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亚安全困境及其建构主义解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杜彬伟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1-135,共5页
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地区由可控的安全困境转化成为更加复杂的复合安全困境,包括地区均势安全困境、结构性安全困境和核安全困境。根据建构主义分析,东北亚地区相关国家的敌人角色身份和利益的长期互动造就了它们对敌人的共有观念,这种由... 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地区由可控的安全困境转化成为更加复杂的复合安全困境,包括地区均势安全困境、结构性安全困境和核安全困境。根据建构主义分析,东北亚地区相关国家的敌人角色身份和利益的长期互动造就了它们对敌人的共有观念,这种由历史延续下来并被不断重构的霍布斯文化就是东北亚安全困境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亚安全困境 建构主义 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扩散与地区安全 被引量:1
5
作者 杜彬伟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9-122,共4页
国际安全的地区化意味着与国际安全有关的安全环境和结构、事务、政策、互动及后果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被还原、转移或压缩到了地区内部。无论是从民族国家的角度,还是站在全球公共利益的立场上,都需要注重在"地区"的范畴之内考... 国际安全的地区化意味着与国际安全有关的安全环境和结构、事务、政策、互动及后果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被还原、转移或压缩到了地区内部。无论是从民族国家的角度,还是站在全球公共利益的立场上,都需要注重在"地区"的范畴之内考虑国际安全问题。由核武器的巨大毁伤后果产生的"核威慑"本身是一个"悖论",其集国际安全与不安全于一身。在国际安全地区化的趋势下,地区安全因素是当前核扩散的主要因素,防止核扩散需要着重关注地区层面的安全与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安全 核威慑 核扩散 地区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有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体性认识——基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1
6
作者 杜彬伟 《党政研究》 2014年第6期80-84,共5页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对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的谬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现实公有制的本体性认识,要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对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的谬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现实公有制的本体性认识,要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科学把握,从马克思主义的元理论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定位,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的历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社会形态理论 公有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本体性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与国际体系转型
7
作者 杜彬伟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5-129,64,共6页
一个多世纪以来,国际关系发生了从区域化到一体化再到全球化的演变,全球化是其中最重要的变革性阶段。作为强大的变革力量,全球化造成了社会、经济、治理制度以及世界秩序的大规模变动更新,尤其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体系正在进行着... 一个多世纪以来,国际关系发生了从区域化到一体化再到全球化的演变,全球化是其中最重要的变革性阶段。作为强大的变革力量,全球化造成了社会、经济、治理制度以及世界秩序的大规模变动更新,尤其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体系正在进行着自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以来最不同的体系转型。中国需要基于对国际体系转型中的多元认识,处理好自己的战略和排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国际体系转型 对外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海权视角:航空母舰对中国海军转型的推动作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杨震 杜彬伟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13年第3期68-78,共11页
海权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因素,而航空母舰是海权的主要支撑。中国海军战斗序列的航空母舰将对中国海军转型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成为维护中国海权的有生力量。这样的海上武装力量对于中国这样的陆海复合型大国发展海权是不可或缺的。本文从... 海权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因素,而航空母舰是海权的主要支撑。中国海军战斗序列的航空母舰将对中国海军转型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成为维护中国海权的有生力量。这样的海上武装力量对于中国这样的陆海复合型大国发展海权是不可或缺的。本文从海权、航空母舰和中国海军转型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分析与研究,力图对建立在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攻守兼备的海军基础上的中国海权发展做一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权 海军 航空母舰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演进中的观念因素
9
作者 王学军 杜彬伟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1期7-12,共6页
在国际关系研究中,对观念因素的认识随着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而不断演化。早期理想主义者奉行观念至上论,卡尔"道德现实主义"奉行观念与物质的折衷主义。随着现实主义的逐步精确化和科学化,观念的作用几乎被完全忽视,观念因素... 在国际关系研究中,对观念因素的认识随着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而不断演化。早期理想主义者奉行观念至上论,卡尔"道德现实主义"奉行观念与物质的折衷主义。随着现实主义的逐步精确化和科学化,观念的作用几乎被完全忽视,观念因素也逐步被排除到国际政治研究和关注的视野之外。冷战后,随着建构主义理论的兴起,观念因素在国际关系研究中得以复兴。观念为人们观察和理解国际政治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念 理想主义 现实主义 新自由主义 建构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社区治理中的非政府组织及其与政府、企业间的关系 被引量:7
10
作者 徐丹 杜彬伟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0-165,共6页
在美国社区治理中,非政府组织、政府和企业呈现出三足鼎立之势,它们之间互为补充、相互合作却又彼此竞争。本文着重探讨了非政府组织和政府、非政府组织和企业间的关系。首先,根据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态度,将其划分为5个层次8种类型;根... 在美国社区治理中,非政府组织、政府和企业呈现出三足鼎立之势,它们之间互为补充、相互合作却又彼此竞争。本文着重探讨了非政府组织和政府、非政府组织和企业间的关系。首先,根据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态度,将其划分为5个层次8种类型;根据非政府组织和政府对目标制定和策略选择的偏好,将其划分为协助、对抗、互补和吸纳四种类型。其次,依据非政府组织和企业所持理念不同,将其划分为企业捐赠、项目开发和支持、员工志愿服务、开拓相关市场、社会企业、共享价值6种类型。最后,有学者认为非政府组织和企业的关系更像连续不断的光谱,光谱两端分别是事务协同关系和变革性伙伴关系,不同类型组织所形成的关系只是光谱中的一点,它们试图找到最佳的"投资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 非政府组织 政府 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思考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毅 杜彬伟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7-72,共6页
基层党委落实主体责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一环,有利于形成基层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有利于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当前,基层党委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中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要从治标开始,以治标推... 基层党委落实主体责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一环,有利于形成基层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有利于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当前,基层党委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中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要从治标开始,以治标推动治本,从树立主体意识、增强主体责任感、强化主体责任执行力等方面推进基层党委落实主体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党委 从严治党 基层组织 政治生态环境 领导干部 党员干部 民主生活会 政治敏感性 基层党组织 上级部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