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独身家庭的形形色色 被引量:1
1
作者 杜幼德 《社会》 1988年第12期28-30,共3页
在我国,婚姻家庭研究领域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课题——独身家庭问题。几年来,以超过婚龄而独身的人为核心组成的家庭越来越多。独身不仅对独身者的身心健康不利,而且影响工作,影响团结,甚至影响社会治安。在1984年召开的一次家庭问题学术... 在我国,婚姻家庭研究领域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课题——独身家庭问题。几年来,以超过婚龄而独身的人为核心组成的家庭越来越多。独身不仅对独身者的身心健康不利,而且影响工作,影响团结,甚至影响社会治安。在1984年召开的一次家庭问题学术研讨会上,有的同志指出:单身家庭,是由一个人组成的家庭,悬残缺家庭的特殊形式。虽然在这种家庭中不存在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但它作为一个独立的消费实体而相对其他种类的家庭存在于社会,因此有必要单独划为一类。有的同志以不存在家庭人际关系为理由否认单身家庭的存在,是因为他们仅仅看到了家庭的自然特征而看不到家庭的社会经济特征。当时,对河北省农村对某生产大队的调查发现,该大队共323户,其中30~45岁的男子找不到对象的有60人上下。如今,四年已经过去,独身家庭有增无已问题越来越突出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身者 学术研讨会 血缘关系 知识阶层 残缺家庭 中国传统文化 单身家庭 家庭问题 社会经济特征 家庭人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飘洋过海的红线
2
作者 杜幼德 《社会》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46-47,共2页
据民政部介绍,近年来中国大陆的涉外婚姻,每年都超过1万对,而且呈逐年递增趋势。从表面上看,大陆涉外婚姻有这样几个特点:一、嫁出去的多,娶进来的少。二、嫁出去的大多年轻、漂亮,在国人中为姿色佼佼者。三、婚龄差较大。在同类行政区... 据民政部介绍,近年来中国大陆的涉外婚姻,每年都超过1万对,而且呈逐年递增趋势。从表面上看,大陆涉外婚姻有这样几个特点:一、嫁出去的多,娶进来的少。二、嫁出去的大多年轻、漂亮,在国人中为姿色佼佼者。三、婚龄差较大。在同类行政区划中涉外婚姻最多的广东省,婚龄差为20~29岁的占11%,30~39岁的占5.8%,40岁以上的占2%。而且年龄小的一方几乎都是大陆女性。中国历来经济落后,当前的奋斗目标也无非“温饱”二字。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于是形成围绕着“温饱”二字的婚姻观念,即:“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娶妻娶妻,做饭洗衣。”既然婚姻是为了解决人们第一层次的生理需要。那么围绕“吃穿”二宇的婚姻观念也便无可厚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涉外婚姻 婚姻观念 奋斗目标 中国大陆 上层建筑 行政区划 生产关系 生理需要 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身家庭的形形色色
3
作者 杜幼德 《社会》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7-28,共2页
禁欲主义是不合乎人性的。从生理上讲,人类的性欲与食欲一样,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从感情上讲,每一个正常的人也都需要异性的爱抚。独身者除了极个别的意志坚强、事业心极强者之外,一般或多或少、或轻或重总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变态。随着物... 禁欲主义是不合乎人性的。从生理上讲,人类的性欲与食欲一样,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从感情上讲,每一个正常的人也都需要异性的爱抚。独身者除了极个别的意志坚强、事业心极强者之外,一般或多或少、或轻或重总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变态。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思想也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复杂。欲望和实际,理想和现实,复杂的人际关系,个人对环境的适应与调协,都会产生不可胜数的矛盾。中国多年的封闭社会造成了中国人的传统的心理特点是内向,不外露,有多少苦痛、郁闷都隐抑在自己内心深处,不向人倾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变态 心理特点 家庭生活 基本需要 恋爱婚姻 人性 变态心理 生理 意志 欲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苏政体区别论——兼谈民族自决权、分离权与区域自治的理论来源与实践得失
4
作者 杜幼德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5-10,共6页
1988年,达赖喇嘛在巴黎发表讲话,要求中国对西藏实行联邦制。我们在增加政治透明度、将此消息公诸于众的同时,也对民族自决权、分离权与区域自治的理论来源进行阐述,并对苏联的联邦制与中国单一制下的区域自治进行比较研究,以探讨二者... 1988年,达赖喇嘛在巴黎发表讲话,要求中国对西藏实行联邦制。我们在增加政治透明度、将此消息公诸于众的同时,也对民族自决权、分离权与区域自治的理论来源进行阐述,并对苏联的联邦制与中国单一制下的区域自治进行比较研究,以探讨二者同为社会主义国体,而政体各异的缘由,且以实践检验二者利弊得失。本文拟就此略抒己见。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民族方面的基本思想,主张统一而反对分离,主张中央集权而反对联邦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邦制国家 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自决权 理论来源 各民族 自治共和国 单一制 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中央集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择偶怪论
5
作者 杜幼德 《社会》 1988年第9期29-32,共4页
在择偶问题上,哪些是优良的道德传统,哪些是腐朽的道德传统,这是个复杂的问题。检验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实践,因而本论文也多举实例进行分析说明,而最终总结出来的一些观点,似乎是奇谈怪论,所以,本论文名为“怪论”怪论分为三则: 一、... 在择偶问题上,哪些是优良的道德传统,哪些是腐朽的道德传统,这是个复杂的问题。检验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实践,因而本论文也多举实例进行分析说明,而最终总结出来的一些观点,似乎是奇谈怪论,所以,本论文名为“怪论”怪论分为三则: 一、“脚踩两只船”太少世上有许多事,明明不合理,但大家却习以为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生活 婚后 封建社会 结合 共同语言 异性 文学 道德传统 王莽 朋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地制宜,单一经营,发展民族地区商品经济
6
作者 杜幼德 《西藏研究》 1987年第3期29-30,36,共3页
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就是否定之否定规律。过去片面强调“以粮为纲”,搞单一经营,给民族地区的经济造成很大损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发展多种经营,民族地区和内地农村一样,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生产... 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就是否定之否定规律。过去片面强调“以粮为纲”,搞单一经营,给民族地区的经济造成很大损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发展多种经营,民族地区和内地农村一样,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生产建设迅芝发展,亿万农牧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然而,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理论和实践均可证明,多种经营已经不合时宜,应该取而代之的是单一经营。但是,这种单一经营与以往无视主客观条件,一味“以粮为纲”的作法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这是从发展商品经济的角度分析,根据当地主客观条件,搞什么经济效益最高就搞什么。从字面看似曾相识,但其实质应刮目相看,这种回复是在更高基础上出现的,包含着新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商品经济 单一经营 多种经营 因地制宜 主客观条件 否定之否定规律 发展 生产建设 十一届三中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与李维伦同志商榷
7
作者 杜幼德 《西藏研究》 1986年第4期115-116,共2页
读过李维伦同志的《略论社会主义经济的计划性和商品性》一文(原载《西藏研究》1986年第一期),我认为有些问题是值得讨论的,关键是如何看待社会主义经济的计划性问题。首先,李文中将“计划性”提到划分社会形态的标准的高度是不能令人... 读过李维伦同志的《略论社会主义经济的计划性和商品性》一文(原载《西藏研究》1986年第一期),我认为有些问题是值得讨论的,关键是如何看待社会主义经济的计划性问题。首先,李文中将“计划性”提到划分社会形态的标准的高度是不能令人折服的。文中注明:“没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或小商品经济,没有商品经济的计划经济则是共产主义的产品计划经济。”众所周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 计划经济 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形态 小商品经济 共产主义 商品性 性质 经济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