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水烫漂对海带苗食品原料学特性及主要营养成分体外消化的影响
1
作者 陈梁 陈晓晨 +4 位作者 杜希萍 张舒雨 李美玲 刘涛 倪辉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57-262,共6页
本研究以福建省主要的非成体海带产品海带苗为对象,采用热水烫漂处理海带苗,分析热烫前后的色度、质构特性、营养成分及消化特性变化。结果表明,海带苗经热烫后L*值显著增加,b*值和a*值显著降低,且脆度、咀嚼性及回复性显著增加。相比... 本研究以福建省主要的非成体海带产品海带苗为对象,采用热水烫漂处理海带苗,分析热烫前后的色度、质构特性、营养成分及消化特性变化。结果表明,海带苗经热烫后L*值显著增加,b*值和a*值显著降低,且脆度、咀嚼性及回复性显著增加。相比于热烫前的海带苗原样,热水烫漂后海带苗总糖及岩藻黄素含量显著降低,而粗纤维、蛋白质的含量分别增加1.91 g/100 g及0.48 g/100 g。体外消化分析表明,热水烫漂后海带苗蛋白质在小肠中的消化率显著降低,但岩藻黄素及总糖消化率有所提升。综上,热水烫漂有助于海带苗色度、质构特性、粗纤维及蛋白质含量的提升,并促进海带苗中岩藻黄素和总糖的消化,本研究可为海带苗的加工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苗 热烫 色度 质构特性 成分 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pH值酸处理对江蓠琼脂提取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张馨月 姚沅俊 +4 位作者 木尼热·卡地尔 郑明静 姜泽东 杜希萍 倪辉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5年第6期1-7,共7页
琼脂是重要的海藻多糖产品,但其生产过程中酸处理工艺对琼脂提取的影响规律及标准化控制尚未充分研究。本论文研究江蓠琼脂生产中pH值酸处理对琼脂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pH值酸处理对江蓠微观结构及琼脂的提取得率、硫酸根含量、凝... 琼脂是重要的海藻多糖产品,但其生产过程中酸处理工艺对琼脂提取的影响规律及标准化控制尚未充分研究。本论文研究江蓠琼脂生产中pH值酸处理对琼脂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pH值酸处理对江蓠微观结构及琼脂的提取得率、硫酸根含量、凝胶强度、浊度、凝胶温度及溶胶温度具有显著影响。在pH值3.3~2.1的范围内,随着酸处理pH的降低,江蓠髓部细胞暴露程度不断升高,琼脂提取得率先上升后下降,琼脂凝胶强度不断上升,琼脂硫酸根含量、浊度、凝胶温度和溶胶温度不断降低。本研究为酸处理工艺调控琼脂提取提供理论参考,为相关技术标准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蓠 琼脂 酸处理 理化性质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投式酵母菌发酵对江蓠腥味及膳食纤维性质的影响
3
作者 木尼热·卡地尔 姚沅俊 +5 位作者 蔡真珍 蔡宁 姜泽东 郑明静 杜希萍 倪辉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6期23-30,共8页
海藻是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富含多种生物学功能的膳食纤维。传统工艺制备的海藻膳食纤维具有较强的腥味,影响其在食品中的应用。以江蓠为原料,研究直投式酵母菌发酵对江蓠腥味及其膳食纤维性质的影响。研究表明,优化得到酵母菌直投式发... 海藻是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富含多种生物学功能的膳食纤维。传统工艺制备的海藻膳食纤维具有较强的腥味,影响其在食品中的应用。以江蓠为原料,研究直投式酵母菌发酵对江蓠腥味及其膳食纤维性质的影响。研究表明,优化得到酵母菌直投式发酵剂发酵脱腥的温度为25℃、活化菌液稀释倍数为4、江蓠与稀释菌液比例为1∶20(g/mL)、发酵时间为4 h。发酵后,江蓠样品的腥味强度评分由2.28上升至9.67,腥味成分中的正己醛、1-辛烯-3-醇、(Z)-4-癸烯醛、(Z),(Z)-2,4-癸二烯醛含量明显下降。发酵前后,江蓠膳食纤维的持水性分别为29.20、30.50g/g、持油性分别为5.73、6.09 g/g、白度分别为1.86%和1.77%、凝胶强度分别为355、463 N·mm。综上,江蓠进行直投酵母菌发酵后,能较好地降低其腥味,且对江蓠膳食纤维的性质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蓠 直投式酵母菌剂 发酵 腥味 膳食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料设计优化红毛藻中类胡萝卜素的提取工艺
4
作者 韩雪花 林美婷 +4 位作者 陈丽静 何凡 杜希萍 姜泽东 倪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71-176,共6页
红毛藻是类胡萝卜素的天然来源之一,该研究以红毛藻为原料,旨在确定其类胡萝卜素提取的最佳条件。通过混料设计建立提取试剂组成比例与类胡萝卜素提取量之间的回归模型,得到红毛藻中类胡萝卜素提取的最优溶剂组合,并在此条件下研究提取... 红毛藻是类胡萝卜素的天然来源之一,该研究以红毛藻为原料,旨在确定其类胡萝卜素提取的最佳条件。通过混料设计建立提取试剂组成比例与类胡萝卜素提取量之间的回归模型,得到红毛藻中类胡萝卜素提取的最优溶剂组合,并在此条件下研究提取温度、液料比和提取次数对红毛藻类胡萝卜素提取的影响。混料实验设计出最优溶剂组合为V(乙醇)∶V(丙酮)=1∶1,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40℃、液料比20∶1(mL/g)和提取3次。在最佳提取条件下和混料模型预测的类胡萝卜素提取量分别为2.264、2.202 mg/g,研究结果与预测值的偏差率小于5%。该研究基于混料设计建立的方法及模型真实有效,为红毛藻中类胡萝卜素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毛藻 混料设计 类胡萝卜素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花粉黄酮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赖小燕 姜泽东 +5 位作者 倪辉 彭文君 孙浩 杜希萍 肖安风 杨远帆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53-357,共5页
为研究茶花粉黄酮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以茶花粉为原料,将提取、萃取及大孔吸附树脂处理得到的10个组分分别进行黄酮含量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茶花粉粗提物经萃取后黄酮类物质主要在乙酸乙酯中富集,乙酸乙酯... 为研究茶花粉黄酮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以茶花粉为原料,将提取、萃取及大孔吸附树脂处理得到的10个组分分别进行黄酮含量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茶花粉粗提物经萃取后黄酮类物质主要在乙酸乙酯中富集,乙酸乙酯萃取相经大孔树脂层析后50%乙醇洗脱相中的黄酮含量最高(180.17 mg RE/g),当该样品浓度为5 mg/m L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达82.67%,显著高于其它样品(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茶花粉黄酮含量与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0.867,p<0.01);酶动力学分析显示蜂花粉黄酮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半抑制浓度为1.27 mg/m L,抑制类型为可逆非竞争型抑制,抑制常数为1.17 mg/m L。该研究结果为蜂花粉黄酮及α-葡萄糖苷酶天然抑制剂的制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花粉 黄酮 Α-葡萄糖苷酶 相关性 抑制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乙酰胆碱酯酶和氧化应激研究海胆酮对阿尔茨海默症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涛 陈艳红 +5 位作者 常高萍 杨远帆 杜希萍 姜泽东 倪辉 李清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5-112,共8页
海胆酮是一种酮式类胡萝卜素,主要从海胆及藻类等海洋生物中提取。本文研究海胆酮对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的抑制作用,应用酶动力学、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海胆酮对AChE的抑制机理,并用淀粉样β蛋... 海胆酮是一种酮式类胡萝卜素,主要从海胆及藻类等海洋生物中提取。本文研究海胆酮对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的抑制作用,应用酶动力学、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海胆酮对AChE的抑制机理,并用淀粉样β蛋白片段25~35(amyloid beta-peptide 25-35,Aβ_(25-35))诱导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细胞)建立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研究海胆酮对AD细胞模型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结果表明,海胆酮有很强的AChE抑制活性,其半抑制质量浓度为(16.29±0.97)μg/mL,抑制常数K_(i)为3.82μg/mL,表现为竞争性抑制;海胆酮可诱导AChE二级结构改变,更容易与AChE活性中心氨基酸Ser200、His440、Trp84和Tyr121结合,阻碍底物碘代硫代乙酰胆碱(acetylthiocholine iodide,ATCI)与酶结合,从而引起酶活力降低。海胆酮能有效抑制Aβ_(25-35)诱导PC12细胞的AChE活力,降低丙二醛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减轻Aβ_(25-35)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本研究基于AChE和氧化应激阐明了海胆酮对AD的潜在作用机制,为海胆酮在功能食品、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理论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胆酮 阿尔茨海默症 乙酰胆碱酯酶 分子对接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毛藻多糖对H_(2)O_(2)诱导的Caco-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7
作者 何萍萍 郑雅君 +5 位作者 郑明静 姜泽东 杜希萍 朱艳冰 倪辉 李清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113-120,共8页
目的:研究红毛藻多糖(Bangia fusco-purpurea polysaccharide,BFP)对H_(2)O_(2)诱导的人结肠腺癌(Caco-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构建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Caco-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通过形态学观察和测定细胞裂解液中... 目的:研究红毛藻多糖(Bangia fusco-purpurea polysaccharide,BFP)对H_(2)O_(2)诱导的人结肠腺癌(Caco-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构建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Caco-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通过形态学观察和测定细胞裂解液中的抗氧化物水平及相关酶活力,评价BFP对Caco-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BFP可明显提高H_(2)O_(2)诱导氧化损伤的Caco-2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内活性氧生成水平,提高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力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水平,减少丙二醛生成,并通过抑制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来改善氧化应激损伤引起的细胞凋亡。结论:BFP对H2O2诱导氧化应激损伤的Caco-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可通过增强细胞内源性抗氧化酶活力、提高非酶类抗氧化物水平和抑制细胞凋亡明显缓解H_(2)O_(2)诱导的Caco-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毛藻多糖 人结肠腺癌细胞 氧化应激损伤 细胞凋亡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琯溪蜜柚柚皮苷纯化鉴定及其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7
8
作者 晏幸 肖文熙 +5 位作者 欧丽明 上官宇晨 杜希萍 李利君 胡阳 倪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7,共7页
为了探索琯溪蜜柚黄酮作为胰脂肪酶抑制剂的应用价值,本实验采用Sephadex LH-20葡聚糖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琯溪蜜柚柚皮黄酮进行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并通过酶反应动力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其对胰脂肪... 为了探索琯溪蜜柚黄酮作为胰脂肪酶抑制剂的应用价值,本实验采用Sephadex LH-20葡聚糖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琯溪蜜柚柚皮黄酮进行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并通过酶反应动力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其对胰脂肪酶的抑制类型和分子间相互作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纯化后的琯溪蜜柚柚皮主要黄酮成分为柚皮苷;纯化鉴定的柚皮苷对胰脂肪酶半抑制浓度(half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为0.99μg/mL,抑制类型为可逆非竞争型,抑制常数Ki=0.58μg/mL;该黄酮与胰脂肪酶的结合自由能为-30.14 kJ/mol,相互间的分子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疏水相互作用、氢键、π键等,结合区域位于酶催化活性中心之外的位点。本研究表明琯溪蜜柚的主要黄酮成分柚皮苷对胰脂肪酶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为利用琯溪蜜柚黄酮开发高效安全的胰脂肪酶抑制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琯溪蜜柚 柚皮苷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胰脂肪酶 非竞争性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亚砜法破壁条件对法夫酵母虾青素提取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黄莹 王凯 +5 位作者 董丛丛 倪辉 杨远帆 黄高凌 蔡慧农 杜希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12-217,共6页
为了评价二甲亚砜(DMSO)法破壁在法夫酵母虾青素提取中的应用价值,研究了提取溶剂、DMSO用量、破壁温度、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次数6个条件因子对破壁后法夫酵母虾青素提取的影响,并对破壁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丙酮为最理想... 为了评价二甲亚砜(DMSO)法破壁在法夫酵母虾青素提取中的应用价值,研究了提取溶剂、DMSO用量、破壁温度、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次数6个条件因子对破壁后法夫酵母虾青素提取的影响,并对破壁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丙酮为最理想的提取溶剂;各主要因素破壁温度、料液比和浸提时间对虾青素的提取量影响依次减小,单因素及正交实验得到法夫酵母中虾青素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以丙酮为提取溶剂、DMSO用量1∶1.5、浸提2次、破壁温度45℃、料液比1∶20(w/v)、浸提时间40 min,优化后虾青素的提取量为4.42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夫酵母 虾青素 二甲亚砜 正交实验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盐腌大黄鱼的气味特征及形成途径 被引量:5
10
作者 关君兰 姚雨萱 +4 位作者 伍菱 王永兴 沈细冰 杜希萍 倪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235-244,共10页
以大宗养殖海水鱼——冰鲜大黄鱼和轻度盐腌大黄鱼为对象,通过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气相色谱-嗅闻(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GC-O... 以大宗养殖海水鱼——冰鲜大黄鱼和轻度盐腌大黄鱼为对象,通过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气相色谱-嗅闻(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GC-O)检测和气味强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分析,研究轻度盐腌对大黄鱼风味的影响。GC-MS分析表明,冰鲜大黄鱼和轻度盐腌大黄鱼中正己醛、壬醛、庚醛、1-辛烯-3-醇、茴香脑和正己醇含量高于其他挥发性化合物。GC-O和OAV分析表明,冰鲜大黄鱼中1-辛烯-3-醇、正辛醛、壬醛、正己醛、庚醛、(E,Z)-2,6-壬二烯醛、反-2-辛烯醛和茴香脑对风味有较大的影响(OAV>1);轻度盐腌大黄鱼中芳樟醇、壬醛、正己醛、正辛醛、1-辛烯-3-醇、茴香脑、(E,Z)-2,6-壬二烯醛和庚醛对风味有较大影响(OAV>1)。轻度盐腌后风味变化的原因是芳樟醇的OAV显著增加,以及1-辛烯-3-醇、正己醛、壬醛和正辛醛OAV显著降低。相关风味成分的变化可能和不饱和脂肪酸氧化降解、萜类的生物合成、芳香醇异构化、脂肪醛氧化及还原、酯化等反应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轻度盐腌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特征香气成分 反应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外HUVECs细胞模型的条斑紫菜多糖促血管生成活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冯丰珍 郑明静 +5 位作者 洪涛 李志朋 杜希萍 朱艳冰 倪辉 姜泽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9,共9页
从条斑紫菜中提取条斑紫菜多糖,对其总糖质量分数、蛋白质量分数、3,6-内醚半乳糖质量分数、硫酸基质量分数、分子质量和单糖组成进行分析,并基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的体外血管生成模型,... 从条斑紫菜中提取条斑紫菜多糖,对其总糖质量分数、蛋白质量分数、3,6-内醚半乳糖质量分数、硫酸基质量分数、分子质量和单糖组成进行分析,并基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的体外血管生成模型,研究条斑紫菜多糖对HUVECs的血管生成活性以及作用机制。采用噻唑蓝法测定条斑紫菜多糖对HUVECs细胞活力的影响,黏附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测定其细胞黏附和细胞迁移能力,体外血管形成实验检测HUVECs的管腔形成数目,Western Blotting检测经多糖处理的HUVECs中E-钙黏蛋白和N-钙黏蛋白的表达水平,并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特异性抑制剂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探究其细胞迁移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条斑紫菜多糖的总糖质量分数为(77.48±2.62)%,蛋白质量分数为(3.24±0.58)%,3,6-内醚半乳糖质量分数为(20.30±1.06)%,硫酸基质量分数为(20.78±3.31)%。多糖的分子质量为39.81 kDa,主要由半乳糖、3,6-内醚半乳糖和硫酸基组成,是一种硫酸化半乳聚糖。条斑紫菜多糖在0~20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对HUVECs无直接毒性且能够促进HUVECs模型中细胞增殖、黏附、迁移和血管网络的形成;进一步研究表明,条斑紫菜多糖主要通过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MAPK和VEGF受体信号通路介导E-钙黏蛋白表达下调、N-钙黏蛋白表达上调,促进细胞血管生成。综上所述,条斑紫菜多糖能够促进HUVECs血管生成,为其开发新型的促血管生成营养因子和以精准营养为导向的条斑紫菜精深加工和高值利用奠定科学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斑紫菜多糖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细胞迁移 促血管生成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类胡萝卜素对HepG2细胞紫外氧化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伍丽娜 白曼利 +5 位作者 王碧生 陈艳红 伍菱 杜希萍 杨远帆 倪辉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6-31,共6页
该文研究常见类胡萝卜素对HepG2细胞紫外氧化损伤的影响。通过HepG2细胞毒性试验、紫外线A(ultraviolet A,UVA)辐照试验、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测定和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分析等,研究常见类... 该文研究常见类胡萝卜素对HepG2细胞紫外氧化损伤的影响。通过HepG2细胞毒性试验、紫外线A(ultraviolet A,UVA)辐照试验、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测定和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分析等,研究常见类胡萝卜素(法夫酵母类胡萝卜素提取物、虾青素、β-胡萝卜素和海胆酮)对HepG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虾青素、β-胡萝卜素和海胆酮均能提高UVA辐照损伤的HepG2细胞的存活率、GSH含量和T-AOC,其中虾青素对HepG2细胞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损伤保护作用最强。但是,法夫酵母类胡萝卜素提取物对UVA辐照HepG2细胞的存活率、GSH含量和T-AOC均无促进作用。综上,法夫酵母类胡萝卜素提取物对癌细胞ROS氧化损伤不具有保护作用,因此可能是更有效的癌症放疗和化疗辅助治疗保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夫酵母类胡萝卜素提取物 虾青素 Β-胡萝卜素 海胆酮 HEPG2细胞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坛紫菜多酚工艺优化及降血糖和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晓晨 杜希萍 +3 位作者 周莉鹃 伍菱 李志朋 杨远帆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0-146,共7页
目的:优化坛紫菜多酚的提取工艺,开发天然降血糖食品。方法: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坛紫菜多酚的提取工艺,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评价不同采收期坛紫菜多酚的降血糖活性,并基于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及ORAC值评价其抗氧... 目的:优化坛紫菜多酚的提取工艺,开发天然降血糖食品。方法: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坛紫菜多酚的提取工艺,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评价不同采收期坛紫菜多酚的降血糖活性,并基于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及ORAC值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坛紫菜多酚最佳的提取工艺为液料比(V乙醇溶液∶m坛紫菜)51∶1 (mL/g),乙醇体积分数56%,超声时间51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的坛紫菜多酚含量为5.027 mg/g。不同采收期坛紫菜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其中四水坛紫菜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最强;不同采收期坛紫菜多酚均具有抗氧化活性,其中四水坛紫菜多酚抗氧化活性最强。结论:四水坛紫菜多酚含量高、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作用强、抗氧化能力强,是开发天然降血糖食品和抗氧化剂的优良食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坛紫菜 多酚 降血糖 Α-葡萄糖苷酶 抗氧化 采收期 提取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露发酵工艺及风味品质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郑婷婷 陈泳斌 +5 位作者 周静 雷彩玲 杜希萍 梁鹏 程文健 陈丽娇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6-192,共7页
鱼露是一种以低值鱼类及其加工副产物等为原料经过发酵工艺制备的调味品,不仅滋味鲜美且富含小分子蛋白肽、矿物质元素、牛磺酸等重要的营养物质,广受消费者青睐。为进一步深入了解鱼露加工工艺研究现状及其风味品质分析方法及调控技术... 鱼露是一种以低值鱼类及其加工副产物等为原料经过发酵工艺制备的调味品,不仅滋味鲜美且富含小分子蛋白肽、矿物质元素、牛磺酸等重要的营养物质,广受消费者青睐。为进一步深入了解鱼露加工工艺研究现状及其风味品质分析方法及调控技术,该文从鱼露营养价值、发酵方式及风味品质分析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及归纳总结,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鱼露加工新技术、感官评价新方法、调控风味等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露 发酵 工艺 风味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鱼卵鱼露的发酵工艺 被引量:6
15
作者 周静 火玉明 +4 位作者 张华丹 杜希萍 梁鹏 陈丽娇 程文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98-205,共8页
以大黄鱼鱼卵发酵鱼露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发酵过程中接曲量、加盐量、温度等条件对鱼露pH、总酸、氨基酸态氮、挥发性盐基氮、脂肪、硫代巴比妥酸等理化指标的影响,并分析了发酵第30 d时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在大黄鱼鱼卵鱼露发酵... 以大黄鱼鱼卵发酵鱼露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发酵过程中接曲量、加盐量、温度等条件对鱼露pH、总酸、氨基酸态氮、挥发性盐基氮、脂肪、硫代巴比妥酸等理化指标的影响,并分析了发酵第30 d时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在大黄鱼鱼卵鱼露发酵过程中,pH整体上呈波动现象,且总酸含量的变化与其一致;氨基酸态氮含量在发酵过程中呈上升趋势,且15%的加曲量发酵鱼露中的氨基酸态氮含量均高于10%和20%的加曲量;挥发性盐基氮呈上升趋势,而且15%加盐量与35℃条件下发酵鱼露的挥发性盐基氮远低于10%加盐量和40℃的发酵条件;脂肪含量呈下降趋势;硫代巴比妥酸含量前期有轻微波动,末期呈上升趋势;对比了不同发酵条件下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因此,选择15%加盐量、15%加曲量、35℃为大黄鱼鱼卵鱼露发酵的适宜工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鱼卵 鱼露 发酵工艺 品质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柚苷酶处理、果汁浓缩和低温贮藏对柚子果汁中柠檬苦素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棠 杨远帆 +4 位作者 杜希萍 黄良仕 肖安风 倪辉 Feng CHEN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共5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柠檬苦素含量,以柚子果汁为对象研究柚苷酶处理、果汁浓缩和低温贮藏等工序对柑橘果汁中柠檬苦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液相色谱方法可使柠檬苦素、普鲁宁、柚皮苷和柚皮素完全分离,消除了柚皮素对柠檬苦素测定...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柠檬苦素含量,以柚子果汁为对象研究柚苷酶处理、果汁浓缩和低温贮藏等工序对柑橘果汁中柠檬苦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液相色谱方法可使柠檬苦素、普鲁宁、柚皮苷和柚皮素完全分离,消除了柚皮素对柠檬苦素测定的影响;柠檬苦素检出限为0.95μg/m L,定量限为3.17μg/m L,样品回收率为102.6%~104.2%,相对标准偏差为0.34%~1.04%。柚苷酶水解过程中的加热及果汁浓缩和低温贮藏等操作都能促进柠檬苦素的从果汁中结晶析出,综合采用柚苷酶水解、浓缩和低温贮藏等操作,并经过离心分离可去除柚汁中78%的柠檬苦素,使果汁中柠檬苦素含量降低到19μg/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柚子 果汁 柠檬苦素 柚苷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TOF-MS的大黄鱼鱼卵鱼露快速发酵过程中代谢产物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静 张华丹 +5 位作者 火玉明 雷彩玲 杜希萍 梁鹏 程文健 陈丽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129-137,共9页
为了解大黄鱼鱼卵鱼露快速发酵过程中代谢产物的差异及变化,采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发酵30 d的大黄鱼鱼卵鱼露进行监测。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根据统计学上显著差异P值不大于0.05,且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第1主成分... 为了解大黄鱼鱼卵鱼露快速发酵过程中代谢产物的差异及变化,采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发酵30 d的大黄鱼鱼卵鱼露进行监测。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根据统计学上显著差异P值不大于0.05,且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第1主成分变量重要性值投影值不小于1的条件对差异代谢物进行筛选并进行凝聚层次聚类。结果表明:大黄鱼鱼卵鱼露发酵过程中的显著差异代谢产物共有46种,其中包括10种糖、9种醇、7种氨基酸、6种有机酸、4种酯、3种醛、1种脂肪酸以及6种其他化合物。差异代谢产物主要参与的代谢通路为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蛋白质消化吸收,半乳糖代谢,氨酰-tRNA生物合成,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硫代葡萄糖苷生物合成,三羧酸循环,氨基酸的生物合成,莽草酸类生物碱的生物合成,磷酸肌醇代谢,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所映射出的15种极显著差异代谢物中氨基酸类代谢物参与了多条代谢通路。本研究结果为大黄鱼鱼卵鱼露的工业化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大黄鱼 鱼露 差异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发酵对茶花粉营养成分及生物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孙旭 姜泽东 +3 位作者 杜希萍 倪辉 彭文君 杨远帆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47,51,共5页
为研究茶花粉乳酸菌发酵前后基本营养成分以及生物活性的影响。以茶花粉为原料在嗜热链球菌和植物乳杆菌的共同作用下进行发酵处理后分析测定发酵前后基本营养成分,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以及清除羟自由基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乳酸菌... 为研究茶花粉乳酸菌发酵前后基本营养成分以及生物活性的影响。以茶花粉为原料在嗜热链球菌和植物乳杆菌的共同作用下进行发酵处理后分析测定发酵前后基本营养成分,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以及清除羟自由基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乳酸菌发酵茶花粉发酵终点为72 h,发酵茶花粉与未发酵茶花粉相比,还原糖、脂肪含量有所降低,灰分、蛋白质、多酚、黄酮含量分别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对α-葡萄糖苷酶的半抑制浓度(IC_(50))由49.09 mg/m L降低到38.79 mg/m L,并且清除羟自由基能力的半抑制浓度(EC_(50))由4.49 mg/m L提高到5.78 mg/m L。该研究为茶花粉乳酸菌发酵产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花粉 乳酸发酵 基本营养成分 Α-葡萄糖苷酶 羟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青素和β-胡萝卜素的抗氧化活性及其协同作用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张涛 邓思 +1 位作者 陈艳红 杜希萍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15,共8页
基于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自由基清除率、·OH清除率,铁离子还原能力、... 基于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自由基清除率、·OH清除率,铁离子还原能力、抗油脂过氧化能力和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xygen-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ORAC)法研究虾青素和β-胡萝卜素的抗氧化能力;进一步以DPPH自由基、ABTS阳离子自由基、·OH清除率为指标评价两者联合作用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虾青素和β-胡萝卜素在6种抗氧化实验中均具有抗氧化作用,且虾青素的抗氧化作用强于β-胡萝卜素。其中,虾青素对DPPH自由基、ABTS阳离子自由基和·OH的半最大效应浓度(EC 50)值分别为(29.95±3.01)、(61.21±4.17)、(26.12±5.14)μg/mL。虾青素与β-胡萝卜素组合对DPPH自由基、ABTS阳离子自由基和·OH清除率具有协同作用,高浓度的虾青素与β-胡萝卜素的组合不利于两者产生抗氧化协同作用。虾青素、β-胡萝卜素从法夫酵母提取物中鉴定得出但结构相似很难分离,探究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应用法夫酵母开发高效的抗氧化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青素 Β-胡萝卜素 抗氧化 抗氧化剂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琯溪蜜柚幼果中柚皮苷含量变化规律 被引量:10
20
作者 胡阳 晏幸 +6 位作者 伍菱 李利君 杨远帆 杜希萍 翁淑燚 倪辉 李清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9-165,共7页
为探明琯溪蜜柚幼果作为柚皮苷提取原料的最优时期,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研究种植地海拔、果实发育期、果实部位、贮藏时间及加热干燥对琯溪蜜柚幼果中柚皮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海拔地区(668 m)种植的琯溪蜜柚幼果中柚皮苷含量高... 为探明琯溪蜜柚幼果作为柚皮苷提取原料的最优时期,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研究种植地海拔、果实发育期、果实部位、贮藏时间及加热干燥对琯溪蜜柚幼果中柚皮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海拔地区(668 m)种植的琯溪蜜柚幼果中柚皮苷含量高于低海拔地区(40 m)种植;随着发育期的增长,果实内部白囊与绿色表皮柚皮苷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同一时期采摘的幼果经贮藏由绿变黄的过程中柚皮苷含量不断升高;加热干燥处理会显著降低新鲜幼果柚皮苷含量。高海拔地区(668 m)种植的I期琯溪蜜柚幼果,经过贮藏完全变黄后柚皮苷含量最高,表皮和白囊柚皮苷质量分数分别达28.3%和26.5%。研究结果为科学利用琯溪蜜柚幼果为原料制备柚皮苷提供了实验依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柚幼果 柚皮苷 贮藏 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