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陈皮对高胆固醇血症大鼠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5
1
作者 俞静静 杜宇忠 +5 位作者 苏洁 颜美秋 笈文娜 吴玉兰 陈素红 吕圭源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982-2988,共7页
目的研究陈皮95%乙醇提取物对脂肪乳剂(“过食肥腻”)致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的改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陈皮95%乙醇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灌胃相应体积脂肪乳剂。造模同时... 目的研究陈皮95%乙醇提取物对脂肪乳剂(“过食肥腻”)致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的改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陈皮95%乙醇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灌胃相应体积脂肪乳剂。造模同时各给药组灌胃相应体积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给药4周,自由饮食饮水。实验结束前,MoorFLPI散斑全帧实时扫描成像系统检测大鼠微循环血流量。实验结束后取血、取材,计算脏器系数,观察脏器外观,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尿酸(UA)等指标,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中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R)、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α1)、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AT)、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LCAT)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陈皮醇提物组TC、LDL-c、ApoB水平下降(P<0.01),ApoA1水平升高(P<0.01),ALT、AST活性和UA水平降低(P<0.05),HMGCR活性降低(P<0.01),同时改善微循环血流量和主要脏器肿大现象。结论陈皮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HMGCR活性从而减少胆固醇的内源性合成,同时可调控载脂蛋白(ApoA1和ApoB)的水平而避免血清TC的过量蓄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皮 高胆固醇 肝肾功能 微循环 载脂蛋白 HMG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材蒙古黄芪与膜荚黄芪优质种源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胡艳改 杜宇忠 +1 位作者 郝磊 刘亚令 《山西农业科学》 2017年第10期1662-1666,1690,共6页
对山西浑源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及其变异类型以及不同产地蒙古黄芪种子千粒质量、硬实率和发芽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西浑源蒙古黄芪主要分为绿茎无毛、绿茎有毛、紫茎有毛和紫茎无毛4种类型,膜荚黄芪主要分为紫茎有毛、紫茎无毛和... 对山西浑源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及其变异类型以及不同产地蒙古黄芪种子千粒质量、硬实率和发芽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西浑源蒙古黄芪主要分为绿茎无毛、绿茎有毛、紫茎有毛和紫茎无毛4种类型,膜荚黄芪主要分为紫茎有毛、紫茎无毛和绿茎有毛3种类型;通过对不同年限蒙古黄芪的根长、根高等指标的比较得出,5年生野生蒙古黄芪的整体等级比3年生植株高,因此,扩大5年生野生蒙古黄芪的种植可满足一部分市场上对高品质外观要求的需求;通过对6个产地蒙古黄芪种子特性的分析得出,不同产地的种子发芽率和千粒质量相关性各不相同;而硬实率与发芽率则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即硬实率越高发芽率越低,在实际生产中可通过破除硬实率来提高发芽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膜荚黄芪 形态特征分析 发芽率 千粒质量 硬实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类多甲氧基黄酮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风华 王艺蓓 +3 位作者 杜宇忠 苏洁 吕圭源 俞静静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2-57,I0021-I0027,共1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柑橘类多甲氧基黄酮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方法分别给予氯化钠溶液和多甲氧基黄酮灌胃给药后,观察小鼠的活动、饮食、饮水、体质量、死亡等情况,用加权回归法(weighted regression method,Bliss)计算半数致死量(median l...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柑橘类多甲氧基黄酮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方法分别给予氯化钠溶液和多甲氧基黄酮灌胃给药后,观察小鼠的活动、饮食、饮水、体质量、死亡等情况,用加权回归法(weighted regression method,Bliss)计算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_(50))及95%置信区间。结果多甲氧基黄酮对小鼠的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多甲氧基黄酮对存活小鼠饮食、饮水及体质量无明显影响。通过Bliss法计算得多甲氧基黄酮的LD_(50)为3.561 g/kg,表现出一定的毒性,LD_(50)的95%置信区间为2.258~6.451 g/kg;回归方程为Y(Probit)=-1.034+1.874 lgD。结论多甲氧基黄酮具有一定的毒性,且脏器指数与病理观察显示毒性主要表现在血液血管方面,主要作用在肝、脾和肾脏,其毒性与给药剂量相关,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可安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类 多甲氧基黄酮 小鼠急性毒性 半数致死量(LD_(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