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急性胆管炎患者胆汁培养与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杜召辉
王振杰
+3 位作者
营巧玲
李启梁
纪忠
郑传明
《肝胆外科杂志》
2020年第5期349-353,共5页
目的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性胆管炎患者胆汁、血培养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急诊医师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就诊于本院急诊外科的急性胆管炎且经全腹部CT等影像学检查证实存在...
目的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性胆管炎患者胆汁、血培养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急诊医师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就诊于本院急诊外科的急性胆管炎且经全腹部CT等影像学检查证实存在胆管结石的患者共18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无菌方式采集PTCD患者的胆汁及血液标本,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 2-Compact进行菌株鉴定,药敏实验采用K-B法,药敏结果依据CISI M1002019标准进行判读,采用WHONET5.6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胆汁样本检测的170例患者,共培养出病原菌19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5株(28.0%),革兰阴性菌134株(68.4%),真菌7株(3.6%),血液样本检测的74例患者,共培养出病原菌8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8株(21.2%),革兰阴性菌67株(78.8%),病原菌检测提示,革兰氏阴性菌是引起本地区急性胆管炎的主要病原菌,最常见的是大肠埃希菌,其次是假单胞菌种和克雷伯菌种。结论本地区胆道感染患者病原菌以肠源性细菌为主,耐药细菌较多,注意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管炎
胆汁培养
血培养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手术治疗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
2
2
作者
杜召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31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手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保守组与手术组,各40例。保守组给予药物治疗,病情控制后安排手术;手术组接受早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肌酐、尿素氮...
目的探讨早期手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保守组与手术组,各40例。保守组给予药物治疗,病情控制后安排手术;手术组接受早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肌酐、尿素氮、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肌酐、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患者肌酐、尿素氮水平均明显下降,且手术组肌酐(92.11±22.43)mmol/L、尿素氮(7.41±1.98)mmol/L均明显低于保守组的(123.46±1.89)、(11.80±2.07)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均明显下降,且手术组丙氨酸转氨酶(122.11±61.43)U/L、天冬氨酸转氨酶(136.18±41.90)U/L均明显低于保守组的(403.46±78.89)、(407.8±61.77)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手术治疗能明显改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肝肾功能,有助于提升患者治疗有效性,促进患者恢复,相对于保守药物治疗其效果更加显著,有独到优势,值得在临床治疗此类疾病时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早期手术治疗
保守药物治疗
肝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醋酸钠林格液减轻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肝炎性损伤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宋琦
李艳
+4 位作者
徐志鹏
杜召辉
姜海
邱兆磊
王振杰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599-604,共6页
目的探讨醋酸钠林格液复苏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对肝炎性损伤及其信号通路JNK(c-Jun N-terminal kinase)的影响。方法选取32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休克未复苏组(n=8)、生理盐水组(n=8)、乳酸钠林格液组(n=8)和醋酸钠林格液组(n=8)。四组...
目的探讨醋酸钠林格液复苏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对肝炎性损伤及其信号通路JNK(c-Jun N-terminal kinase)的影响。方法选取32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休克未复苏组(n=8)、生理盐水组(n=8)、乳酸钠林格液组(n=8)和醋酸钠林格液组(n=8)。四组大鼠分别制备成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平均动脉压维持(35±5)mmHg],生理盐水组、乳酸钠林格液组和醋酸钠林格液组休克后应用不同液体进行液体复苏,休克未复苏组不予复苏。生理盐水组、乳酸钠林格液组和醋酸钠林格液组复苏后4 h取肝组织;休克未复苏组休克后观察4 h取大鼠肝组织。应用RT-PCR技术检测肝组织的TNF-αmRNA、IL-4 mRNA、IL-6 mRNA、IL-10 mRNA含量,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JNK磷酸化和MKP-1乙酰化水平,在光镜下观察四组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肝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醋酸钠林格液组肝脏炎性浸润及组织损伤程度轻于休克未复苏组、生理盐水组和乳酸钠林格液组;与休克未复苏组、生理盐水组、乳酸钠林格液组相比,醋酸钠林格液组大鼠肝组织IL-4 mRNA、IL-10 mRNA的表达均升高(P<0.05),TNF-αmRNA、IL-6 mRNA的表达均降低(P<0.01);大鼠肝组织JNK磷酸化水平降低(P<0.05),MKP-1乙酰化水平升高(P<0.01)。结论醋酸钠林格液复苏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肝组织损伤及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强MKP-1的乙酰化抑制JNK信号通路的活化,从而影响大鼠肝炎性介质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失血性休克
醋酸钠林格液
肝损伤
炎性介质
JNK信号通路
MAPK磷酸激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急性胆管炎患者胆汁培养与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杜召辉
王振杰
营巧玲
李启梁
纪忠
郑传明
机构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外科
出处
《肝胆外科杂志》
2020年第5期349-353,共5页
基金
安徽省医学会急诊临床研究项目(Ky2018035)。
文摘
目的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性胆管炎患者胆汁、血培养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急诊医师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就诊于本院急诊外科的急性胆管炎且经全腹部CT等影像学检查证实存在胆管结石的患者共18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无菌方式采集PTCD患者的胆汁及血液标本,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 2-Compact进行菌株鉴定,药敏实验采用K-B法,药敏结果依据CISI M1002019标准进行判读,采用WHONET5.6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胆汁样本检测的170例患者,共培养出病原菌19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5株(28.0%),革兰阴性菌134株(68.4%),真菌7株(3.6%),血液样本检测的74例患者,共培养出病原菌8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8株(21.2%),革兰阴性菌67株(78.8%),病原菌检测提示,革兰氏阴性菌是引起本地区急性胆管炎的主要病原菌,最常见的是大肠埃希菌,其次是假单胞菌种和克雷伯菌种。结论本地区胆道感染患者病原菌以肠源性细菌为主,耐药细菌较多,注意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
关键词
急性胆管炎
胆汁培养
血培养
耐药性
Keywords
acute cholangitis
bile culture
blood culture
drug resistance
分类号
R657.4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手术治疗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
2
2
作者
杜召辉
机构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外科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31期54-56,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早期手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保守组与手术组,各40例。保守组给予药物治疗,病情控制后安排手术;手术组接受早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肌酐、尿素氮、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肌酐、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患者肌酐、尿素氮水平均明显下降,且手术组肌酐(92.11±22.43)mmol/L、尿素氮(7.41±1.98)mmol/L均明显低于保守组的(123.46±1.89)、(11.80±2.07)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均明显下降,且手术组丙氨酸转氨酶(122.11±61.43)U/L、天冬氨酸转氨酶(136.18±41.90)U/L均明显低于保守组的(403.46±78.89)、(407.8±61.77)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手术治疗能明显改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肝肾功能,有助于提升患者治疗有效性,促进患者恢复,相对于保守药物治疗其效果更加显著,有独到优势,值得在临床治疗此类疾病时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早期手术治疗
保守药物治疗
肝肾功能
分类号
R657.51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醋酸钠林格液减轻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肝炎性损伤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宋琦
李艳
徐志鹏
杜召辉
姜海
邱兆磊
王振杰
机构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外科
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五官科
出处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599-604,共6页
基金
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KJ2015b092by)
安徽省科技计划攻关项目(1604a0802089)。
文摘
目的探讨醋酸钠林格液复苏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对肝炎性损伤及其信号通路JNK(c-Jun N-terminal kinase)的影响。方法选取32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休克未复苏组(n=8)、生理盐水组(n=8)、乳酸钠林格液组(n=8)和醋酸钠林格液组(n=8)。四组大鼠分别制备成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平均动脉压维持(35±5)mmHg],生理盐水组、乳酸钠林格液组和醋酸钠林格液组休克后应用不同液体进行液体复苏,休克未复苏组不予复苏。生理盐水组、乳酸钠林格液组和醋酸钠林格液组复苏后4 h取肝组织;休克未复苏组休克后观察4 h取大鼠肝组织。应用RT-PCR技术检测肝组织的TNF-αmRNA、IL-4 mRNA、IL-6 mRNA、IL-10 mRNA含量,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JNK磷酸化和MKP-1乙酰化水平,在光镜下观察四组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肝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醋酸钠林格液组肝脏炎性浸润及组织损伤程度轻于休克未复苏组、生理盐水组和乳酸钠林格液组;与休克未复苏组、生理盐水组、乳酸钠林格液组相比,醋酸钠林格液组大鼠肝组织IL-4 mRNA、IL-10 mRNA的表达均升高(P<0.05),TNF-αmRNA、IL-6 mRNA的表达均降低(P<0.01);大鼠肝组织JNK磷酸化水平降低(P<0.05),MKP-1乙酰化水平升高(P<0.01)。结论醋酸钠林格液复苏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肝组织损伤及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强MKP-1的乙酰化抑制JNK信号通路的活化,从而影响大鼠肝炎性介质的变化。
关键词
创伤失血性休克
醋酸钠林格液
肝损伤
炎性介质
JNK信号通路
MAPK磷酸激酶-1
Keywords
traumatic hemorrhagic shock
acetated ringer’s solution
liver injury
inflammatory mediators
JNK signaling pathway
MAPK phosphatase-1
分类号
R605.97 [医药卫生—急诊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急性胆管炎患者胆汁培养与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杜召辉
王振杰
营巧玲
李启梁
纪忠
郑传明
《肝胆外科杂志》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手术治疗的临床体会
杜召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醋酸钠林格液减轻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肝炎性损伤的机制研究
宋琦
李艳
徐志鹏
杜召辉
姜海
邱兆磊
王振杰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