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天器用界面导热填料应用状态接触传热系数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韩崇巍 金迪 +4 位作者 杨居翰 赵啟伟 张旸 李文君 杜卓林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2-98,共7页
为解决航天器用RKTL-DRZ-2型导热脂及RKTL-DRNJ-1型导热凝胶2种新开发导热填料无实际应用状态下接触传热系数数据的问题,采用试验方法对其接触传热系数进行研究,得到在航天器上设备典型尺寸及不同固定螺钉分布情况下的接触传热系数。试... 为解决航天器用RKTL-DRZ-2型导热脂及RKTL-DRNJ-1型导热凝胶2种新开发导热填料无实际应用状态下接触传热系数数据的问题,采用试验方法对其接触传热系数进行研究,得到在航天器上设备典型尺寸及不同固定螺钉分布情况下的接触传热系数。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安装状态下,与目前常用的RKTL-DRZ-1型导热脂相比,RKTL-DRZ-2型导热脂对界面接触传热性能改善效果较好,RKTL-DRNJ-1型导热凝胶较差。此外,获取了保证导热填料填充效果的实施经验,并给出了导热填料的选用建议。试验分析结论可应用于选用导热填料时的航天器热设计及热控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导热填料 接触传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面级发射中高轨道卫星外热流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杜卓林 江海 +1 位作者 陈少华 金迪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07-1115,共9页
研究发射轨道的外热流是卫星热控制系统设计的基础。针对上面级发射轨道的特点和卫星姿态,推导出上面级滑行段和点火段瞬态及平均外热流计算公式。以北斗三号中轨导航卫星为例,给出了阳光和轨道面夹角随太阳黄经和升交点赤经的变化关系... 研究发射轨道的外热流是卫星热控制系统设计的基础。针对上面级发射轨道的特点和卫星姿态,推导出上面级滑行段和点火段瞬态及平均外热流计算公式。以北斗三号中轨导航卫星为例,给出了阳光和轨道面夹角随太阳黄经和升交点赤经的变化关系,以及最长阴影时间、滑行段旋转角速度约束条件的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上面级阶段卫星的极端外热流工况并给出了外热流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面级 非封闭椭圆轨道 中高轨道卫星 极端工况 外热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减灾-1A、1B卫星热设计与飞行验证 被引量:4
3
作者 麻慧涛 高晓明 杜卓林 《航天器工程》 2009年第6期88-92,共5页
叙述了环境减灾-1A、1B卫星的热控设计、研制过程及解决的关键问题,并对飞行验证结果进行了分析。飞行遥测结果表明,热控分系统方案合理,设计正确,星上温度环境很好地满足了电子设备和光学载荷的要求。
关键词 热设计 光学载荷 热模拟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倾角对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外热流影响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金迪 韩崇巍 +2 位作者 李匡迪 乔心全 杜卓林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8-84,共7页
我国传统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外热流经验已不满足当前地球同步轨道(GSO)通信卫星热设计需求。为此,文章针对小倾角GSO卫星和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卫星开展姿态控制策略、轨道倾角及升交点赤经对卫星外热流的影响规律研究。分析结果... 我国传统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外热流经验已不满足当前地球同步轨道(GSO)通信卫星热设计需求。为此,文章针对小倾角GSO卫星和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卫星开展姿态控制策略、轨道倾角及升交点赤经对卫星外热流的影响规律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小倾角GSO卫星,姿态与轨道升交点赤经对南北面外热流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对采用实时偏航控制的IGSO通信卫星,应关注太阳翼红外热流对卫星本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 轨道倾角 升交点赤经 偏航姿态 外热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三号卫星与上面级供电相关接口分析及验证
5
作者 曾毅 贾蒙杨 +3 位作者 鲍恩竹 陈世杰 杜卓林 陈定辉 《宇航总体技术》 2020年第6期56-61,共6页
卫星采用运载火箭上面级发射入轨期间,经历了由大椭圆轨道至圆轨道的过程,飞行姿态经历了变轨、慢旋、分离后巡航等多个阶段。在太阳翼展开前,卫星要经历比自身变轨更为恶劣的高低温环境及能源紧张等供电风险。在分离时刻的太阳翼碰撞... 卫星采用运载火箭上面级发射入轨期间,经历了由大椭圆轨道至圆轨道的过程,飞行姿态经历了变轨、慢旋、分离后巡航等多个阶段。在太阳翼展开前,卫星要经历比自身变轨更为恶劣的高低温环境及能源紧张等供电风险。在分离时刻的太阳翼碰撞或干涉安全性也需要重点关注和分析。针对北斗三号一箭双星采用上面级直接入轨方式的特点,分析了卫星与上面级间的供电和热设计接口,并从双星分离安全性角度考虑,分析影响卫星与上面级接口安全性的主要要素,并对应用和验证情况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面级 直接入轨 星箭电源接口 转移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梯度材料制备过程影响因素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方海生 陈义良 +2 位作者 杜卓林 章明宇 黄庆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69-474,共6页
本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重力浇铸下Al Si SiC颗粒系统 (合金基质的功能梯度材料 )凝固过程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凝固条件及各种不同参数对铸件中颗粒和溶质浓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凝固件中颗粒体积分数分布都大致可分为三个区域 :靠... 本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重力浇铸下Al Si SiC颗粒系统 (合金基质的功能梯度材料 )凝固过程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凝固条件及各种不同参数对铸件中颗粒和溶质浓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凝固件中颗粒体积分数分布都大致可分为三个区域 :靠近底部的颗粒堆积区 ,靠近顶部的颗粒体积分数减小或近似为零区 ,及中部附近颗粒体积分数近似保持不变区。浇铸的初始温度 ,颗粒初始体积分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梯度材料 制备 影响因素 数值计算 Al—Si/SiC颗粒系统 凝固 金属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用低温多层隔热性能计算方程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暘 赵剑锋 +5 位作者 韩崇巍 张宁莉 宁博 杜卓林 赵欣 赵啟伟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3-70,共8页
航天器常用有效发射率表征多层的隔热性能,其经验值范围为0.02~0.04,经验值仅与多层单元数有关,不随温度变化。有效发射率经验值的适用条件是多层的热面温度约-10℃~50℃,多层的冷面不照太阳。使用条件偏离得越多,有效发射率的经验值导... 航天器常用有效发射率表征多层的隔热性能,其经验值范围为0.02~0.04,经验值仅与多层单元数有关,不随温度变化。有效发射率经验值的适用条件是多层的热面温度约-10℃~50℃,多层的冷面不照太阳。使用条件偏离得越多,有效发射率的经验值导致的计算偏差就越大。针对该问题,提出采用辐射项加导热项的混合传热模型,取代传统的纯辐射模型,并给出了方程中导热项系数和辐射项系数的计算方法。以国产10单元多层为例,给出了方程系数的详细计算过程,该系数已用于工程实际。用多种工况验证了该方程的准确性,并阐述了纯辐射模型导致较大偏差的问题根源。采用混合传热模型使高温/低温区的计算偏差从20℃降低至5℃。混合传热模型比纯辐射模型更适于描述多层的传热过程。最后,研究了选取多层隔热性能热平衡试验工况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 隔热性能计算方程 纯辐射模型 有效发射率 混合传热模型 导热项 辐射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航卫星铷钟环境温度控制与飞行性能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少华 杜卓林 王洋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4年第5期505-509,共5页
结合铷钟对其工作环境温度的要求,介绍了导航卫星铷钟小舱热控设计中的高精度加热控温方法,并对铷钟小舱在GEO卫星和IGSO卫星上的飞行数据进行分析。导航卫星铷钟工作环境温度控制满足-5~10℃的范围要求,光照期温度控制稳定性达到0.... 结合铷钟对其工作环境温度的要求,介绍了导航卫星铷钟小舱热控设计中的高精度加热控温方法,并对铷钟小舱在GEO卫星和IGSO卫星上的飞行数据进行分析。导航卫星铷钟工作环境温度控制满足-5~10℃的范围要求,光照期温度控制稳定性达到0.2℃/d,GEO 卫星、IGSO 卫星在阴影期温度控制稳定性分别达到0.8℃/d、0.3℃/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航卫星 环境温度 控制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