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提升机制与实践路径--基于中国式现代化视域的研究
1
作者 杜传忠 李钰葳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5-65,共11页
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和内在要求。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家创新体系需统一于共同的价值立场和价值取向,着眼于领跑式创新和全面创新,深入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实践场景。进一步提升国家创新体... 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和内在要求。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家创新体系需统一于共同的价值立场和价值取向,着眼于领跑式创新和全面创新,深入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实践场景。进一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需首先从创新目标、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四个层面完成对国家创新体系的系统性重构,进而明晰动力变革、效率变革和质量变革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作用机制。最终在实践路径上,要强化顶层设计,健全科技创新的新型举国体制;加强制度创新,破除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完善人才体系,将人口规模优势转变为人才优势;构建数字生态,实现创新要素变革和创新体系提质增效;强化开放创新,深度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引导科技向善,建设惠及大众的国家创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新型举国体制 新一轮科技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1
2
作者 杜传忠 宁朝山 刘新龙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5-140,共6页
信息化可有效支撑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为信息化提供需求空间和要素供给。基于熵权法计算的中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在不同区域间存在明显差异。基于协同度模型得出中国区域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度存在自东向西的... 信息化可有效支撑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为信息化提供需求空间和要素供给。基于熵权法计算的中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在不同区域间存在明显差异。基于协同度模型得出中国区域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度存在自东向西的梯度差异。城镇化率提高、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优化、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与两者协同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为加快中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应进一步加强区域统筹,加大农业和农村财政投入和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和标准化水平,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由交易向生产和消费环节的延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农业现代化 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区域工业效率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杜传忠 郑丽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6-71,共6页
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我国近年来的工业效率变动进行了总体分析和评价,同时结合使用聚类分析方法分别对2005—2007年我国大陆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在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工业效率进行分析和评价,并... 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我国近年来的工业效率变动进行了总体分析和评价,同时结合使用聚类分析方法分别对2005—2007年我国大陆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在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工业效率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工业生产效率、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模型 MALMQUIST指数 工业 效率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绩效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杜传忠 王金杰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2-75,共4页
本文利用spss软件对我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进行了聚类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全国总体创新绩效的提升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率的不断提高,但不同区域的技术创新效率存在差别。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提高... 本文利用spss软件对我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进行了聚类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全国总体创新绩效的提升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率的不断提高,但不同区域的技术创新效率存在差别。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提高区域创新系统绩效的具体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分析 MALMQUIST指数 区域创新系统 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关键技术缺失成因及创新突破路径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杜传忠 任俊慧 《经济研究参考》 2020年第22期10-18,45,共10页
现阶段制造业关键技术缺失已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根本性因素。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基础研究能力有待加强;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健全;企业创新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科技创新成果... 现阶段制造业关键技术缺失已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根本性因素。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基础研究能力有待加强;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健全;企业创新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体制机制不健全;新型举国创新体制构建相对缓慢;对全球高端创新资源的集聚利用能力有待提升等。实现中国制造业关键技术创新突破的路径包括:进一步完善科技体制机制,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协同创新体制;构建新型高效的举国技术创新体制;进一步强化、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制造业关键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增强基础研究能力,为制造业关键技术突破提供源源不断的驱动力;构建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耦合协同的制造业技术创新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关键技术缺失 制约因素 突破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泉水电厂1#机振动试验与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田树棠 杜传忠 +3 位作者 朱世林 吴模瑶 贺蕴谷 马海明 《西北水电》 1994年第2期29-33,共5页
石泉水电站1#机自1972年投运以来,由于制造、安装上的缺陷,一直存在某些故障状态,尤其在某些水头下水轮机顶盖产生强烈的振动,影响机组运行安全,虽经多次试验也未能查明振源与妥善处理。1990年11月再次对1#机进行全... 石泉水电站1#机自1972年投运以来,由于制造、安装上的缺陷,一直存在某些故障状态,尤其在某些水头下水轮机顶盖产生强烈的振动,影响机组运行安全,虽经多次试验也未能查明振源与妥善处理。1990年11月再次对1#机进行全面振动试验与分析,认为该机组推力头采用松动结构,推力头与主轴之间有80μm间隙,运行中机组振动、摆度值忽大忽小呈不稳定状态,并造成转轮迷宫压力脉动幅值也比较大。以及其它水力因素,引起顶盖─—尾水管水力谐振,而产生强烈的振动与压力脉动现象。经采用补气与其它措施后消除了振动现象。同时可进行机组静态激振试验,查明机组不存在卡门涡共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 水轮发电机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农业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7
作者 杜传忠 《农学学报》 1997年第11期22-22,共1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我国农业投资主体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户成为重要的农业投资主体。农户农业投资主体地位的确立,对于弥补政府农业投入不足,提高农业资金运营效率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几年来,由...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我国农业投资主体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户成为重要的农业投资主体。农户农业投资主体地位的确立,对于弥补政府农业投入不足,提高农业资金运营效率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几年来,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户投资行为出现了一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目前,农户农业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农户农业投资的总体水平偏低,"非农化"倾向严重。第二,农户农业投资增长乏力,且波动幅度较大。第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投资环境 农户投资行为 主体地位 持续稳定发展 主要问题 重大变化 联产承包责任制 总体水平 多种因素 农业投资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