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瘀毒互结病机理论探讨隐丹参酮联用三氧化二砷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杜仲燕 鲁军 +1 位作者 赵正奇 张光霁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第6期771-774,共4页
目的探讨隐丹参酮联用三氧化二砷治疗胃癌的潜在靶点和分子作用机制3方法通过DrugBank预测并筛选隐丹参酮和三氧化二砷的作用把点,通过GeneCards、DisGeNet和OM1M筛选胃癌托点,并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隐丹参S同联用三氧化二神治疗胃癌... 目的探讨隐丹参酮联用三氧化二砷治疗胃癌的潜在靶点和分子作用机制3方法通过DrugBank预测并筛选隐丹参酮和三氧化二砷的作用把点,通过GeneCards、DisGeNet和OM1M筛选胃癌托点,并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隐丹参S同联用三氧化二神治疗胃癌的成分和作用把点网络,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利用RclusterProfiler进行把点的GO和KEGG分析。结果筛选得到隐丹参酮和三氧化二砷的39个把点,预测涉及胃癌的靶点38个,主要与RELA、CCND1、MAPK1等靶点有关,其中37个把点有相互作用关系,以P<0.05进行筛选,得到GO分析62条,其功能涉及泛素蛋白连接酶结合、泛素样蛋白连接酶结合等过程。筛选得到139条信号通路,其中前20条KEGG通路为TNF信号通路、细胞凋亡等相关通路。结论隐丹参酮联用三氧化二砷治疗胃癌可能是通过靶向RelA并促其泛素化,进而抑制NF-κB活化,有可能成为精准治疗的新型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丹参酮 三氧化二砷 胃癌 网络药理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补阳还五汤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章水晶 舒馨馨 杜仲燕 《浙江临床医学》 2019年第4期444-446,449,共4页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技术预测并筛选补阳还五汤治疗帕金森病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潜在靶点,探讨补阳还五汤对帕金森病的疾病-多靶点-多成分的干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分子作用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疾病分类预测和筛选...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技术预测并筛选补阳还五汤治疗帕金森病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潜在靶点,探讨补阳还五汤对帕金森病的疾病-多靶点-多成分的干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分子作用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疾病分类预测和筛选补阳还五汤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补阳还五汤活性治疗帕金森病的成分-靶点网络.结果 在补阳还五汤中筛选出454个活性成分,共涉及帕金森病等18个靶点,且活性成分与预测的靶点有较好的相互作用,预测的18个靶点主要与ACHE、APOE、BCHE等靶点有关.结论 通过网络药理学验证了补阳还五汤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特点,预测表明了补阳还五汤治疗帕金森病的主要作用机制,为其活性成分开展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帕金森病 网络药理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