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FPGA的电子纸驱动接口设计 被引量:2
1
作者 杜世远 林志贤 +1 位作者 杨倩 郭太良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97-99,共3页
针对目前电子纸驱动依赖专用驱动芯片的现状,从ED060SC4型电子纸的驱动时序研究以及分析电子纸显示驱动原理出发,提出了基于FPGA为核心的电子纸驱动接口系统方案。系统的控制和驱动集成于FPGA中,首次采用该设计方案实现了16级灰度电子... 针对目前电子纸驱动依赖专用驱动芯片的现状,从ED060SC4型电子纸的驱动时序研究以及分析电子纸显示驱动原理出发,提出了基于FPGA为核心的电子纸驱动接口系统方案。系统的控制和驱动集成于FPGA中,首次采用该设计方案实现了16级灰度电子纸图像显示。提出不依赖驱动芯片的接口方案对今后国内电子纸驱动的进一步研究及产业化有着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纸 FPGA 电子墨水 微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移动健康的便捷式多体征参数监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2
作者 杜世远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2年第5期89-91,共3页
文章主要研究了便携式人体生理特征监护系统,在多功能、低功耗的系统级单片机及高精度的生理特征监护传感器的作用下,建设起强大的数据采集、传输、分析与汇总模块,能够有效监测脉搏跳动情况,确保血样保护度符合标准,提高监测数据的可... 文章主要研究了便携式人体生理特征监护系统,在多功能、低功耗的系统级单片机及高精度的生理特征监护传感器的作用下,建设起强大的数据采集、传输、分析与汇总模块,能够有效监测脉搏跳动情况,确保血样保护度符合标准,提高监测数据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健康 便携式多体征参数监护系统 设计与实现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照射对IDTBT突触晶体管突触权重的调控
3
作者 杜世远 杨倩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85-990,共6页
人工突触晶体管具有低功耗、高可扩展性以及与生物突触的结构相似性,在人工智能领域展示出巨大的潜力。实现多功能突触晶体管的关键步骤之一是实现突触权重的调控。制备工艺复杂、调控方式繁琐和调节精度低是突触权重调控面临的主要问... 人工突触晶体管具有低功耗、高可扩展性以及与生物突触的结构相似性,在人工智能领域展示出巨大的潜力。实现多功能突触晶体管的关键步骤之一是实现突触权重的调控。制备工艺复杂、调控方式繁琐和调节精度低是突触权重调控面临的主要问题。制备了基于茚并二噻吩共苯并噻二唑(IDTBT)的有机突触晶体管,在绝缘层薄膜溅射完成后,利用激光对绝缘层薄膜进行照射处理。探究了不同激光照射强度对突触权重调控的影响,包括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PSC)、双脉冲易化(PPF)和长程增强(LTP),证明了激光照射可以调控绝缘层薄膜中氧空位的数量,从而精确调节突触权重。在不改变器件几何结构和材料的前提下,实现了室温环境下快速、精确的突触晶体管突触权重调控,为未来的神经形态计算硬件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管 突触 权重 激光 茚并二噻吩共苯并噻二唑(IDTB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面光栅的LED三维立体显示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倩 林志贤 +1 位作者 杜世远 郭太良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69-72,共4页
LED显示屏已被广泛应用于户外大型显示,将3D显示技术应用到LED显示上已经成为LED显示的新的热点和方向。针对LED显示屏上各个LED显示单元之间上下左右出现倾斜、歪曲,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等现象,导致传统的光栅很难精确对齐、3D串扰很大的... LED显示屏已被广泛应用于户外大型显示,将3D显示技术应用到LED显示上已经成为LED显示的新的热点和方向。针对LED显示屏上各个LED显示单元之间上下左右出现倾斜、歪曲,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等现象,导致传统的光栅很难精确对齐、3D串扰很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双面光栅。其中,后光栅用于保证组成LED显示屏的每个LED子像素的发光中心点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保持一致,前光栅则用于立体分光。同时,还设计了LED三维立体显示系统,以ARM作为视频控制系统,FPGA实现3D像素预处理和显示屏控制,通过在LED屏前放置双面光栅,系统最终可以实现较好的3D显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 立体显示 双面光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超薄In-Ga-Zn-O突触晶体管制备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倩 杜世远 罗榕思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0-256,共7页
近年来,二维材料(2D materials)突触晶体管器件由于其维度低、可同时读写操作、效率高等优势,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由于二维材料的工艺兼容性、重复性以及复杂的转移过程,它的实现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文采用简单的提拉法... 近年来,二维材料(2D materials)突触晶体管器件由于其维度低、可同时读写操作、效率高等优势,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由于二维材料的工艺兼容性、重复性以及复杂的转移过程,它的实现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文采用简单的提拉法工艺,实现了超薄铟镓锌氧化物(In-Ga-Zn-O,IGZO)半导体层(小于8 nm)的突触晶体管,其工作电压低至3 V;并成功地模拟了重要的生物突触行为,包括兴奋性后突触电流(EPSC)、双脉冲易化(PPF)以及突触长程增强(LTP)等。在超薄半导体薄膜条件下,由于缺陷的增强效应和栅电压对超薄半导体层可控性的提高,有效提升了突触器件的记忆保持能力,使其长程性能得到增强。这种改善突触晶体管长程特性的方式,为利用普通材料制作高性能二维突触晶体管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薄 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 突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对固态电解质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倩 杜世远 边锐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03-1109,共7页
基于固态电解质的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具有良好的环境稳定性和优异的电学性能,因而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针对传统基于固态电解质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调控方式工艺复杂、制备时间长的问题,本文采用高k固态电解质Ta2O5作为栅绝缘层,透... 基于固态电解质的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具有良好的环境稳定性和优异的电学性能,因而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针对传统基于固态电解质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调控方式工艺复杂、制备时间长的问题,本文采用高k固态电解质Ta2O5作为栅绝缘层,透明氧化铟锡(ITO)作为有源层以及源漏电极,在沉积半导体层和电极之前,利用飞秒激光对Ta2O5绝缘层薄膜进行照射处理。探究了不同激光强度对固态电解质金属氧化物晶体管电学性能的影响。随着激光强度的提高,晶体管的开态电流提高,阈值电压负向漂移。同时,本文进一步探索了激光对固态电解质晶体管突触性能的影响,兴奋性后突触电流(EPSC)随着激光强度的增强而增加。XPS测试表明,Ta2O5薄膜中氧空位含量增多,从而导致器件电导的变化。本文利用激光优异的加工处理速度和对材料性能的精确控制,提出了一种简单、快速(<1 s)、低温(<45℃)地调控晶体管性能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电解质 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 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