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粗煤泥棒磨和浮选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岳增川 马力强 +4 位作者 李吉辉 杜万磊 王建 赵炜 朱妍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6-120,100,共6页
为了解粗煤泥棒磨和浮选特性,提高粗煤泥再选的经济技术指标,以大武口选煤厂金能分厂的TBS尾煤为研究对象,在试验室内进行了磨矿条件试验,确定了棒磨过程最佳的矿浆浓度、介质配比、磨机转速和介质填充率;通过调节磨矿时间,得到了不同... 为了解粗煤泥棒磨和浮选特性,提高粗煤泥再选的经济技术指标,以大武口选煤厂金能分厂的TBS尾煤为研究对象,在试验室内进行了磨矿条件试验,确定了棒磨过程最佳的矿浆浓度、介质配比、磨机转速和介质填充率;通过调节磨矿时间,得到了不同粒度和解离程度的5组产品;通过浮选试验发现磨矿12 min产品取得了最佳的浮选指标,产率33.89%、灰分12.92%的精煤。对浮选精、中、尾煤进行密度和粒度分析,发现磨矿产物中部分煤泥解离仍不够充分,低灰的粗粒煤泥浮选过程中上浮能力较差,导致浮选可燃体回收率较低,高灰的细泥则通过夹带等进入精煤使得精煤灰分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煤泥 棒磨 浮选 粒度 矿物解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洗煤厂降低重介质损耗率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
2
作者 杜万磊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年第26期153-153,共1页
重介质损耗率高是当前重介选煤厂面临的普遍问题,重介质损耗率高不仅会影响产品质量,降低分选系统的稳定性,对于提高选煤厂经济效益也极为不利。以某选煤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重介质损耗的主要原因,并有针对性的从设备改造、重介质管理... 重介质损耗率高是当前重介选煤厂面临的普遍问题,重介质损耗率高不仅会影响产品质量,降低分选系统的稳定性,对于提高选煤厂经济效益也极为不利。以某选煤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重介质损耗的主要原因,并有针对性的从设备改造、重介质管理和优化重介质添加方式等方面给出了降低重介质损耗率的措施。实践证明,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该选煤厂重介质损耗率降低了42%,降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煤厂 重介质 损耗率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S尾煤再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范海伟 岳增川 +3 位作者 杜万磊 王建 肖兴旺 《洁净煤技术》 CAS 2014年第4期7-10,共4页
为提高炼焦煤资源的利用率,以某炼焦煤选煤厂TBS尾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磨矿时间下各产品的粒度、密度组成,并对磨矿产品进行浮选试验,确定最佳磨矿试验条件。结果表明:煤浆质量分数30%,磨机转速50 r/min,介质填充率40%,磨矿时间1... 为提高炼焦煤资源的利用率,以某炼焦煤选煤厂TBS尾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磨矿时间下各产品的粒度、密度组成,并对磨矿产品进行浮选试验,确定最佳磨矿试验条件。结果表明:煤浆质量分数30%,磨机转速50 r/min,介质填充率40%,磨矿时间12 min时,适宜浮选粒度0.075~0.250 mm产率最高为64.39%,+0.250 mm粗粒和-0.045 mm细粒含量较少;1.40~1.60 g/cm3密度级产率为28.25%,-1.40 g/cm3密度级产率为40.32%,解离效果较好。一次粗选一次精选后,12 min磨矿产物具有最高的精煤产率和浮选完善指标,分别为33.89%和24.30%,精煤灰分较低为12.93%。因此,试验煤样最佳磨矿时间为12 min,此时产物粒度、解离度、可浮性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S尾煤 磨矿 解离 浮选 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耦合剂改良混凝土在防水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杜万磊 《市政技术》 2021年第2期78-80,84,共4页
通过对不同硅烷耦合剂掺量的防渗混凝土进行吸水性、氯离子电通量及微观电镜扫描试验,研究了硅烷耦合剂对混凝土防渗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硅烷耦合剂可有效增强改良混凝土的防水性能与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且当硅烷耦合剂掺量为2%时,混... 通过对不同硅烷耦合剂掺量的防渗混凝土进行吸水性、氯离子电通量及微观电镜扫描试验,研究了硅烷耦合剂对混凝土防渗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硅烷耦合剂可有效增强改良混凝土的防水性能与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且当硅烷耦合剂掺量为2%时,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最好。该研究成果可为地铁防水工程建设提供良好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水工程 混凝土性能 硅烷耦合剂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