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牦牛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测定及其起源、分类地位研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李齐发 李隐侠 +6 位作者 赵兴波 刘振山 张庆波 宋大伟 屈旭光 李宁 谢庄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18-1123,共6页
牦牛在牛亚科中的分类地位仍存在较大的分歧。根据普通牛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对家牦牛基因组进行PCR扩增和克隆测序,获得了家牦牛细胞色素6(Cytochromeb)基因的全长序列,并以羊亚科绵羊(Ovisaries)为外类群,对牛亚科代表性... 牦牛在牛亚科中的分类地位仍存在较大的分歧。根据普通牛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对家牦牛基因组进行PCR扩增和克隆测序,获得了家牦牛细胞色素6(Cytochromeb)基因的全长序列,并以羊亚科绵羊(Ovisaries)为外类群,对牛亚科代表性物种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牛亚科不同物种间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转换/颠换比值为4.9,突变未达到饱和状态;牦牛与牛属间的序列差异百分比为8.0%~8.6%,大于牦牛与美洲野牛间的序列差异百分比;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家牦牛与野牦牛首先聚为一类,再与美洲野牛聚为一类;说明牦牛与美洲牦牛属间的遗传相似性较高,而与牛属间的遗传相似性较低,结果支持现在的家牦牛和野牦牛都是同一祖先原始牦牛的后代,推测两者分化时间大约为0.55百万年前;支持将牦牛划分为牛亚科牦牛属的观点,牦牛属包括家牦牛和野牦牛两个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亚科 牦牛 线粒体 细胞色素B基因 起源 分类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线粒体DNA D-loop区序列测定及其在牛亚科中分类地位的研究 被引量:29
2
作者 李齐发 李隐侠 +8 位作者 赵兴波 潘增祥 刘振山 张庆波 屈旭光 宋大伟 董丽艳 李宁 谢庄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共6页
根据普通牛线粒体DNA序列设计引物,获得了九龙牦牛线粒体D-loop区全序列,并以羊亚科绵羊属绵羊作为外类群利用D-loop区序列对牛亚科代表性物种(牦牛、野牦牛、普通牛、瘤牛、美洲野牛、欧洲野牛和亚洲水牛)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根据普通牛线粒体DNA序列设计引物,获得了九龙牦牛线粒体D-loop区全序列,并以羊亚科绵羊属绵羊作为外类群利用D-loop区序列对牛亚科代表性物种(牦牛、野牦牛、普通牛、瘤牛、美洲野牛、欧洲野牛和亚洲水牛)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发现:牦牛线粒体DNA D-loop区序列全长893 bp,与普通牛源序列的同源性为87.4%,其中有17个碱基的缺失;在牛亚科内,牦牛、野牦牛与美洲野牛(美洲野牛属)间的序列差异百分比最小,为6.2%~6.8%,而与牛属中普通牛、瘤牛间的序列差异百分比较大,为10.0%~11.3%;系统发育分析发现:牦牛、野牦牛首先与美洲野牛聚为一类,说明牦牛、野牦牛与美洲野牛属间的遗传相似性较高、亲缘关系较近,而与牛属间的遗传相似性较低、亲缘关系较远;结合古生物学、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的证据,支持将牦牛、野牦牛划分为牛亚科中一个独立属即牦牛属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亚科 牦牛属 牦牛 D-LOOP 系统发育 分类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犏牛睾丸组织中SYCP3基因mRNA表达水平研究 被引量:31
3
作者 屈旭光 李齐发 +4 位作者 刘振山 董丽艳 李新福 郝称莉 谢庄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32-1136,共5页
本文采用RT-PCR和荧光定量PCR对牦牛SYCP3基因的组织表达,以及SYCP3基因在牦牛和犏牛睾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YCP3基因在牦牛睾丸组织中特异表达,牦牛与犏牛睾丸组织中SYCP3基因的表达水平差异极显著(P<0.01)。睾... 本文采用RT-PCR和荧光定量PCR对牦牛SYCP3基因的组织表达,以及SYCP3基因在牦牛和犏牛睾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YCP3基因在牦牛睾丸组织中特异表达,牦牛与犏牛睾丸组织中SYCP3基因的表达水平差异极显著(P<0.01)。睾丸和附睾组织切片显示,牦牛睾丸组织中可见各级生精细胞,附睾内可见发育良好的精子,而犏牛睾丸组织中无次级精母细胞和更高级生精细胞、附睾内未观测到精子,与人和小鼠SY-CP3基因缺失或表达水平降低出现的表型一致,可以认为SYCP3基因的表达水平可能与犏牛的雄性不育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CP3 犏牛 牦牛 雄性不育 组织表达谱 荧光实时定量PCR 组织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朗德鹅填饲后不同组织PPARγ基因mRNA表达量差异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苏胜彦 李齐发 +3 位作者 刘振山 王艳平 吴松青 谢庄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79-884,共6页
本研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了填饲、未填饲朗德鹅肝脏、皮下脂肪、腹脂和肌肉组织PPARγ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并与谷丙转氨酶等6种血清生化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肝脏组织中,填饲组PPARγ基因mRNA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本研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了填饲、未填饲朗德鹅肝脏、皮下脂肪、腹脂和肌肉组织PPARγ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并与谷丙转氨酶等6种血清生化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肝脏组织中,填饲组PPARγ基因mRNA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中该基因的表达量(P<0.01);肝脏组织PPARγ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肝脏指数、血清谷丙转氨酶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腹脂PPARγ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肝脏指数、血清谷丙转氨酶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皮下脂肪PPARγ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肝脏指数、血清谷丙转氨酶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果表明肝脏、皮下脂肪、腹脂组织PPARγ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与朗德鹅肥肝形成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德鹅 肝脏组织 脂肪组织 PPARΓ基因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表达与低氧适应 被引量:11
5
作者 强巴央宗 谢庄 +3 位作者 商鹏 李齐发 翟明霞 张浩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01-1105,共5页
比较藏鸡在常氧(O2,21%)和低氧(O2,13%)浓度孵化环境中,胚胎尿囊绒毛膜(CAM)组织VEGF基因mRNA表达变化及其与低地矮小隐性白鸡的差别,分析VEGF表达与低氧适应的关系。结果发现低氧刺激使藏鸡和矮小隐性白鸡CAM组织VEGF表达均上调,矮小... 比较藏鸡在常氧(O2,21%)和低氧(O2,13%)浓度孵化环境中,胚胎尿囊绒毛膜(CAM)组织VEGF基因mRNA表达变化及其与低地矮小隐性白鸡的差别,分析VEGF表达与低氧适应的关系。结果发现低氧刺激使藏鸡和矮小隐性白鸡CAM组织VEGF表达均上调,矮小隐性白鸡上调程度明显大于藏鸡。结果说明在低氧环境中藏鸡CAM组织VEGF表达表现一定程度的增加,有利于血管形成,表现对低氧环境的适应;而低地鸡胚胎VEGF可能表现异常表达,不利于胚胎发育和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鸡 VEGF 低氧适应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朗德鹅C/EBPα基因的克隆及不同处理对其在肝脏中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于莎莉 张翔 +3 位作者 苏胜彦 周阳 李齐发 谢庄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95-502,共8页
为研究C/EBPα基因与朗德鹅肝脏脂肪代谢的关系,本研究克隆了朗德鹅C/EBPα基因,预测其蛋白结构和功能,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朗德鹅肝脏C/EBPα基因在对照组和填饲、填饲+T3、填饲+T3+甜菜碱、填饲+甜菜碱等4个不同处理组中... 为研究C/EBPα基因与朗德鹅肝脏脂肪代谢的关系,本研究克隆了朗德鹅C/EBPα基因,预测其蛋白结构和功能,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朗德鹅肝脏C/EBPα基因在对照组和填饲、填饲+T3、填饲+T3+甜菜碱、填饲+甜菜碱等4个不同处理组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朗德鹅C/EBPα基因序列长为1 401bp,开放阅读框(ORF)为975bp,编码324个氨基酸的蛋白质,两侧分别是210bp的5′-UTR和397bp的3′-UTR;预测朗德鹅C/EBPα蛋白位于细胞核中,不含有信号肽,不含有跨膜区,含有bZIP功能结构域;不同填饲处理组肝脏组织中C/EBPα基因的表达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其中填饲+T3+甜菜碱处理组显著高于其它3个填饲处理组(P<0.05),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推测C/EBPα基因在朗德鹅肝脏脂肪代谢过程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德鹅 C/EBPα基因 序列分析 表达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牦牛、荷斯坦牛三个功能基因部分序列多态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桂芳 谢庄 +2 位作者 强巴央宗 李齐发 土登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8-131,共4页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PCR SSCP)技术和聚合酶链式反应 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 RFLP)技术 ,测定了西藏牦牛和荷斯坦牛催乳素基因、β 乳球蛋白基因和κ 酪蛋白基因三个功能基因部分序列多态性。结果显示 :西...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PCR SSCP)技术和聚合酶链式反应 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 RFLP)技术 ,测定了西藏牦牛和荷斯坦牛催乳素基因、β 乳球蛋白基因和κ 酪蛋白基因三个功能基因部分序列多态性。结果显示 :西藏牦牛和荷斯坦牛在催乳素基因和κ 酪蛋白基因位点上存在多态性 ,而在 β 乳球蛋白基因位点均未发现D等位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牦牛 荷斯坦牛 催乳素 Β-乳球蛋白 κ-酪蛋白 PCR-SSCP PCR-R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羊BMPRIA和BMPRⅡ基因组织表达谱及其在卵巢组织中mRNA表达水平与排卵数间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徐业芬 李齐发 +4 位作者 李二林 涂飞 胡冬利 陈玲 谢庄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47-1453,共7页
为了探索湖羊多胎分子机理,筛选影响湖羊多胎性状的特有候选基因,本试验选取16只经产湖羊母羊,分为单羔组和多羔组,同期发情后屠宰观察卵巢排卵数,并利用RT-PCR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湖羊BMPRIA和BMPRⅡ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征以及在单羔组和... 为了探索湖羊多胎分子机理,筛选影响湖羊多胎性状的特有候选基因,本试验选取16只经产湖羊母羊,分为单羔组和多羔组,同期发情后屠宰观察卵巢排卵数,并利用RT-PCR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湖羊BMPRIA和BMPRⅡ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征以及在单羔组和多羔组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BMPRIA和BMPRⅡ基因除了在湖羊卵巢组织中有表达外,在下丘脑、垂体、子宫、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肌肉、输卵管等组织内也均有表达;单羔组和多羔组间卵巢组织BMPRIA基因mRNA表达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且与排卵数间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但是,多羔组卵巢组织BMPRⅡ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单羔组(P<0.05),且与排卵数呈显著正相关(r=0.722,P<0.05)。结果说明BMPRⅡ基因可能对湖羊排卵数起作用,是影响湖羊排卵数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羊 BMPRIA基因 BMPRⅡ基因 排卵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FKBP6基因启动子区克隆、鉴定与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姚一龙 李伯江 李齐发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2-59,共8页
本研究旨在了解牦牛FKBP6基因5′调控区和启动子区特征,为探讨牦牛和犏牛睾丸组织中FKBP6基因差异表达机制提供依据。利用克隆测序获得牦牛FKBP6基因5′调控区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序列特征;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鉴定牦... 本研究旨在了解牦牛FKBP6基因5′调控区和启动子区特征,为探讨牦牛和犏牛睾丸组织中FKBP6基因差异表达机制提供依据。利用克隆测序获得牦牛FKBP6基因5′调控区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序列特征;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鉴定牦牛FKBP6基因核心启动子区,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与精子发生有关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通过克隆测序和序列拼接获得了1 354bp的牦牛FKBP6基因5′调控区序列,与普通牛的一致性为99.71%;牦牛FKBP6基因5′调控区序列含有潜在的启动子区、典型的CAAT-Box和CpG岛,但未见TATA-Box;荧光素酶活性分析发现,牦牛FKBP6基因的核心启动子区位于5′调控区的-263^-167nt区域,含有CAAT-Box、E-Box、CTCF和CREB等与精子发生相关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牦牛FKBP6基因核心启动子的鉴定和精子发生相关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牦牛睾丸组织中FKBP6基因的表达调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FKBP6 5′调控区 核心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什拜羊群体双肌基因基因型检测 被引量:2
10
作者 决肯.阿尼瓦什 韦涛 +3 位作者 李齐发 帕娜尔 杜曼 谢庄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902-1906,共5页
【目的】通过对巴什拜羊SNPCLPG的分子检测,期望发现CLPG基因型种羊,为今后选育肉用性状更优异的新品系奠定基础。【方法】绵羊的双肌臀(Callipyge,CLPG)基因表型为后臀肌肉增大近30%,是由位于绵羊18号染色体GTL2基因上游32.8 kb处1个A... 【目的】通过对巴什拜羊SNPCLPG的分子检测,期望发现CLPG基因型种羊,为今后选育肉用性状更优异的新品系奠定基础。【方法】绵羊的双肌臀(Callipyge,CLPG)基因表型为后臀肌肉增大近30%,是由位于绵羊18号染色体GTL2基因上游32.8 kb处1个A→G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命名SNPCLPG)突变所产生的。为此,选择设计合成了1对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一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方法,以巴什拜羊作为研究样本,进行了SNPCLPG位点的PCR检测。【结果】获得了预期的扩增片段,并检测到了基因多态性,但未检测到CLPG基因型特征的SNPCLPG突变(A→G)。【结论】被检测的巴什拜羊群体中该区域没有发现A→G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SSCP 双肌基因 SNP 巴什拜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PAX4调控湖羊FSHR基因转录活性
11
作者 王德迪 李隐侠 +5 位作者 姚一龙 潘增祥 决肯 依明 曹少先 李齐发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19-926,共8页
本研究旨在了解湖羊FSHR基因5′-UTR序列特征和转录因子调控,为揭示湖羊FSHR基因转录调控机制提供依据。采集3只成年湖羊母羊的心、肝、脾、肺、肾、胃、肌肉、大肠、小肠、子宫和卵巢11种组织,采用PCR扩增和克隆测序技术获得湖羊FSHR基... 本研究旨在了解湖羊FSHR基因5′-UTR序列特征和转录因子调控,为揭示湖羊FSHR基因转录调控机制提供依据。采集3只成年湖羊母羊的心、肝、脾、肺、肾、胃、肌肉、大肠、小肠、子宫和卵巢11种组织,采用PCR扩增和克隆测序技术获得湖羊FSHR基因5′-UTR序列,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序列特征,RT-PCR技术分析转录因子PAX4在湖羊11种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合成湖羊PAX4基因过表达载体pcDNA3.1-PAX4,并将其转染到猪卵巢颗粒细胞(GCs),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了GCs的细胞凋亡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PAX4对湖羊FSHR基因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湖羊FSHR基因5′-UTR全长为161bp,含有典型的E-box、CAAT-box和GC-box等转录调控元件以及GATA-2、Sp1和PAX4等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转录因子PAX4在湖羊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卵巢组织中等表达。湖羊PAX4过表达载体可在卵巢颗粒细胞高效表达(P<0.01)。过表达湖羊PAX4基因后,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率显著上升(P<0.05),卵巢颗粒细胞和COS-7细胞中FSHR基因5′-UTR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的荧光素酶活性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下调。综上表明,转录因子PAX4抑制湖羊FSHR基因转录活性,从而促进卵巢颗粒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羊 FSHR PAX4 5'-UTR 转录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