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地区输电线路高空防坠技术的综合应用
1
作者 史志远 蔡瀛淼 +3 位作者 杜觉晓 张睿哲 李鸿达 周恺 《农村电气化》 2025年第2期15-17,共3页
在输电线路检修作业中,攀登钢管塔、角钢超高塔时普遍存在较大的人员高摔风险,严重威胁到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尤其在“4·9”人身事故发生后,新修订安规要求作业人员爬塔或爬杆期间不得失去安全保护。对此,北京地区积极探索新技术... 在输电线路检修作业中,攀登钢管塔、角钢超高塔时普遍存在较大的人员高摔风险,严重威胁到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尤其在“4·9”人身事故发生后,新修订安规要求作业人员爬塔或爬杆期间不得失去安全保护。对此,北京地区积极探索新技术、新工具,安装防坠落装置,提高作业人员登塔安全性。本文简要介绍北京地区现有输电线路高空防坠落措施,围绕固定式防坠落装置分析其适用性并提出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高摔 防坠落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措施对抗虫杂交棉主要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朝晖 钟林光 +2 位作者 陈益元 步洪凤 李鸿达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19,共7页
研究不同栽培措施对"湘杂棉3号"主要生理特性的影响,探讨抗虫杂交棉高产措施的生理机制,为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取随机区组排列,组合处理采用L934正交设计,分析移栽密度、施氮量及肥料运筹等栽培措施对棉花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 研究不同栽培措施对"湘杂棉3号"主要生理特性的影响,探讨抗虫杂交棉高产措施的生理机制,为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取随机区组排列,组合处理采用L934正交设计,分析移栽密度、施氮量及肥料运筹等栽培措施对棉花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湖南气候条件与栽培技术体系下,影响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的主导因子是种植密度,影响果枝叶可溶性蛋白质(PRO)、丙二醛(MDA)含量主导因子是施氮量。移栽密度在18 000株/hm^2、施纯氮为225-337.5 kg/hm^2、肥料运筹(基肥∶苗肥∶花铃肥)配比为3∶2∶5处理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PRO)含量高,丙二醛(MDA)含量低,有利于增强棉株生理机能,延缓棉株衰老。所以:"湘杂棉3号"栽培措施为适度稀植,适当增加施氮量,重施花铃肥,将增强棉株生理机能,延缓棉株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湘杂棉3号 栽培措施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培措施对抗虫杂交棉湘杂棉3号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朝晖 钟林光 +2 位作者 陈益元 步洪凤 李鸿达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19,共5页
采取随机排列,组合处理采用L934正交设计,分析移栽密度、施氮量及肥料运筹等栽培措施对棉花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湖南气候条件与栽培技术体系下,影响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的主导因子是种植密度,影响果枝叶可溶性蛋白质、丙... 采取随机排列,组合处理采用L934正交设计,分析移栽密度、施氮量及肥料运筹等栽培措施对棉花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湖南气候条件与栽培技术体系下,影响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的主导因子是种植密度,影响果枝叶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含量的主导因子是施氮量。移栽密度在1.8万株·hm-2、施纯氮225kg·hm-2至337.5kg·hm-2、基肥∶苗∶花铃肥配比为3∶2∶5处理,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丙二醛含量低,有利于增强棉株的生理机能,延缓棉株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湘杂棉3号 栽培措施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档不均匀覆冰分布式光纤传感监测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春生 张睿哲 +3 位作者 蔡瀛淼 周恺 李鸿达 迟兴江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54-1960,共7页
为避免自然灾害影响输电线路正常输电,保障输电线路运行安全,设计面向保电的输电线路单档不均匀覆冰分布式光纤传感监测技术。通过种子光源、布里渊激光器等部件构建分布式光纤传感结构,利用该分布式光纤传感结构生成布里渊频移并获取... 为避免自然灾害影响输电线路正常输电,保障输电线路运行安全,设计面向保电的输电线路单档不均匀覆冰分布式光纤传感监测技术。通过种子光源、布里渊激光器等部件构建分布式光纤传感结构,利用该分布式光纤传感结构生成布里渊频移并获取光纤传感长度上的温度与应变的分布,分析布里渊频移产生的机理以及其与温度、应变之间的关系,为后续计算提供可靠依据;通过两档三塔模型,测量输电线路单档运行参数,并应用线路应力方程,计算单档不均匀覆冰的比载,结合单档不均匀覆冰比载与施加给输电线路的温度、应变情况,计算得到输电线路单档不均匀覆冰厚度,保障输电线路安全。经实验验证可知:该技术可精准监测覆冰时线路的应力变化,且监测得到的线路温度误差较低,可实时监测线路每一档距上的覆冰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保电 输电线路 不均匀覆冰 分布式光纤 种子光源 布里渊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某35 kV架空输电线路雷击故障分析
5
作者 李鸿达 焦政国 +3 位作者 王雅妮 张睿哲 蔡瀛淼 周恺 《农村电气化》 2024年第9期17-19,共3页
雷电是造成架空输电线路故障的常见因素之一。针对北京地区某35 kV输电线路雷击故障,主要从线路情况、故障情况、现场勘查及检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分析,根据勘查和检测结果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得出故障原因是线路发生雷击后,由于避雷器... 雷电是造成架空输电线路故障的常见因素之一。针对北京地区某35 kV输电线路雷击故障,主要从线路情况、故障情况、现场勘查及检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分析,根据勘查和检测结果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得出故障原因是线路发生雷击后,由于避雷器计数器引线过长,导致其与避雷器延长杆之间的空气间隙过短而发生击穿,最后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雷击 故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输电线路OPPC接头盒故障分析
6
作者 李鸿达 周恺 +3 位作者 王雅妮 张睿哲 蔡瀛淼 春生 《农村电气化》 2024年第9期14-16,共3页
光纤复合架空相线接头盒是架空输电线路重要的接续保护装置,起到光电隔离、机械连接的作用。文章对一起OPPC接头盒故障进行分析,通过试验测试、解体观察等对故障原因作出研判,明确了环氧树脂与玻璃纤维管交界面处存在气泡与局部气隙,导... 光纤复合架空相线接头盒是架空输电线路重要的接续保护装置,起到光电隔离、机械连接的作用。文章对一起OPPC接头盒故障进行分析,通过试验测试、解体观察等对故障原因作出研判,明确了环氧树脂与玻璃纤维管交界面处存在气泡与局部气隙,导致内部电场分布不均匀,引发局部放电,局部放电产生的电热应力使得环氧树脂碳化,持续破坏环氧树脂与玻璃纤维管的绝缘,最终形成贯穿性放电通道,设备因电热应力由内而外膨胀炸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复合架空相线 故障分析 内绝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架空输电线路“空天地”山火多维监测技术方案 被引量:4
7
作者 李鸿达 周恺 +2 位作者 张睿哲 赵留学 谭磊 《农村电气化》 2022年第10期10-13,共4页
近年来,我国森林火灾频发,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群众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基于卫星的山火监测技术、可见光与红外光监控技术、无人机火情勘查技术等提出山火多维监测方案,从多种时空维度阐述空天地立体山火监测预警技术体系,促进山火准确预警... 近年来,我国森林火灾频发,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群众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基于卫星的山火监测技术、可见光与红外光监控技术、无人机火情勘查技术等提出山火多维监测方案,从多种时空维度阐述空天地立体山火监测预警技术体系,促进山火准确预警与快速相应机制建立,推动电网安全运行相关管理制度完善,为电网防山火工作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输电线路 山火 多维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理论的接地扁钢缺陷检测电磁超声换能器优化设计 被引量:3
8
作者 周恺 张睿哲 +3 位作者 叶宽 李鸿达 王哲 黄松岭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7-61,共5页
接地网是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设施,需要及时地开展接地扁钢的缺陷检测。然而,目前的检测方法在准确性、效率等方面依然存在不足。电磁超声导波检测方法可以在不开挖的条件下,利用非接触的优势实现地网的检测,具有一定的优势。论文针... 接地网是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设施,需要及时地开展接地扁钢的缺陷检测。然而,目前的检测方法在准确性、效率等方面依然存在不足。电磁超声导波检测方法可以在不开挖的条件下,利用非接触的优势实现地网的检测,具有一定的优势。论文针对接地扁钢,设计了简易有效的电磁超声SH导波换能器,并分析换能过程中的多物理场耦合机理,在COMSOL Multiphysics中开展有限元建模和仿真;为了优化换能器,根据正交试验理论,进行多因素多水平分析,获得5个参数对导波激励的影响规律以及最优参数组合;搭建了扁钢检测系统,开展SH导波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正交试验表中的效果最好的前两个参数组合,最优参数组合的换能器性能在导波幅度上分别提升了14.0%和2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扁钢 电磁超声换能器 导波 缺陷检测 正交试验理论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气象微地形的北京地区输电线路覆冰预测技术 被引量:8
9
作者 张睿哲 周恺 +6 位作者 赵留学 谭磊 李鸿达 王雅妮 蔡瀛淼 春生 陈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3期14744-14751,共8页
实现输电线路覆冰预测是保障北京地区输电线路在覆冰季正常运行的关键技术。针对北京地区输电线路覆冰预测技术研究,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和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方法,利用历史数据研究覆冰厚度与微气象微地形的相关性,得出湿度、坡向、风... 实现输电线路覆冰预测是保障北京地区输电线路在覆冰季正常运行的关键技术。针对北京地区输电线路覆冰预测技术研究,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和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方法,利用历史数据研究覆冰厚度与微气象微地形的相关性,得出湿度、坡向、风向和高程对覆冰厚度影响程度较高;通过多种环境特征要素组合构建基于极限随机树模型和灰色系统预测模型的覆冰预测模型,对比不同模型的预测结果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得出由湿度和风向组合构建的灰色系统覆冰预测模型效果最佳。研究结果表明,与同类预测方法相比考虑了微地形对覆冰厚度预测的影响,得到北京地区输电线路覆冰厚度相关性较高的环境因素为湿度、坡向、风向和高程;对比多种环境要素构建的覆冰预测模型,湿度和风向组合的灰色系统预测模型的均方根误差明显优于其他组合,可以有效实现北京地区输电线路覆冰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覆冰 微气象 微地形 相关性分析 极限随机树预测模型 灰色系统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