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Hough变换的瞳孔识别方法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宏薇 王仕洋 +7 位作者 李宪龙 马海涛 崔继承 朱继伟 李鸣皋 高原 韩磊 周必业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21-625,共5页
研究了一种改进的基于Hough变换圆检测的瞳孔识别方法。直接利用Hough变换圆检测进行瞳孔识别准确度低、运算量大,为此,本文提出了改进的识别方法。在实现Canny边缘检测的基础上,利用Hough变换进行求解时,限定检测的半径范围,在此范围内... 研究了一种改进的基于Hough变换圆检测的瞳孔识别方法。直接利用Hough变换圆检测进行瞳孔识别准确度低、运算量大,为此,本文提出了改进的识别方法。在实现Canny边缘检测的基础上,利用Hough变换进行求解时,限定检测的半径范围,在此范围内,根据参数空间圆的方程,求出对应的圆心坐标,得到最佳拟合圆,最终实现瞳孔识别以及中心点定位。在vc++6.0开发平台下,对150幅图像进行瞳孔识别检测实验,结果显示,直接利用Hough变换检测方法的准确率为70.7%,平均速度为1s;本方法的准确率为94%,平均速度为0.45s,可见相较于直接利用Hough变换进行瞳孔识别,本文方法在识别准确率和识别速度方面均有显著提高。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快速而准确地进行瞳孔识别以及中心点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夫变换 圆的检测 瞳孔识别 中心点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对血管内皮细胞内Ca^(2+)的影响以及合贝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马贵喜 李鸣皋 +4 位作者 韩磊 刘玉 李靖 蒙果 黄友章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18-19,共2页
目的观察缺氧对人大血管内皮细胞内Ca2+水平的影响以及合贝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分为对照组、缺氧组和治疗组(加入合贝爽再缺氧),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量各组内皮细胞内Ca2+水平。结果与对照组及治疗组比较,缺氧组... 目的观察缺氧对人大血管内皮细胞内Ca2+水平的影响以及合贝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分为对照组、缺氧组和治疗组(加入合贝爽再缺氧),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量各组内皮细胞内Ca2+水平。结果与对照组及治疗组比较,缺氧组细胞内Ca2+水平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缺氧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内钙超载,合贝爽对其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内皮细胞 血管 合贝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族人周期节律基因period3基因型频率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安怀杰 李鸣皋 +4 位作者 张达矜 乔媛媛 曲佳 解鹏 赵晓航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9期786-788,共3页
目的调查中国汉族人的节律基因period3的基因型频率。方法采集普通健康汉族人血液样本240份。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per3基因的可变数目串联重复(variable-number tandem-repeat,VNTR)序列,鉴定个体的per3基因型。结果确定汉族人中per3... 目的调查中国汉族人的节律基因period3的基因型频率。方法采集普通健康汉族人血液样本240份。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per3基因的可变数目串联重复(variable-number tandem-repeat,VNTR)序列,鉴定个体的per3基因型。结果确定汉族人中per34等位基因频率为0.883,per35的等位基因频率为0.117;per3基因型频率:PER34/4为78.33%,PER34/5为20.00%;PER35/5为1.67%。与高加索人、非裔美国人和意大利人的per3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61,P<0.01)。结论汉族人的per3基因型频率与高加索人、非裔美国人和意大利人的基因型频率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钟基因 日节律 period3基因 串联重复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大鼠血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韩磊 叶平 李鸣皋 《临床误诊误治》 2013年第7期75-77,共3页
目的通过在体动物实验的方法,观察老年大鼠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及阿托伐他汀干预对上述因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0月龄的Wister大鼠90只,随机分为老年对照组、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处理组(10 mg/kg.d,大剂量组)和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处理组(1 m... 目的通过在体动物实验的方法,观察老年大鼠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及阿托伐他汀干预对上述因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0月龄的Wister大鼠90只,随机分为老年对照组、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处理组(10 mg/kg.d,大剂量组)和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处理组(1 mg/kg.d,小剂量组),每组30只。另选择30只3月龄的wister大鼠作为青年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每天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灌胃处理,老年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的0.9%氯化钠灌胃。4个月后,留取大鼠血清标本,采用相应的试剂盒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一氧化氮合酶(NOS)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①与青年对照组相比,老年对照组大鼠MDA含量显著增高,SOD、CAT、NOS水平显著降低(P<0.01)。②与老年对照组比较,两阿托伐他汀处理组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大剂量组效果更为显著(P<0.01);SOD、CAT、NOS水平显著增高(P<0.01),且大剂量组效果更为显著(P<0.01)。结论老年大鼠血清的氧化应激水平显著增加,而阿托伐他汀干预可显著抑制这一趋势,且大剂量药物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氧化应激 阿托伐他汀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gⅡ对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的影响及艾司洛尔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靖 李鸣皋 +4 位作者 马贵喜 刘玉 蒙果 韩磊 刘昕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79-80,共2页
将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组、AngⅡ+高、中、低3种浓度的艾司洛尔共5组,用放免法测定AngⅡ在不同时间作用下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含量的变化以及不同浓度的艾司洛尔对这种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AngⅡ有... 将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组、AngⅡ+高、中、低3种浓度的艾司洛尔共5组,用放免法测定AngⅡ在不同时间作用下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含量的变化以及不同浓度的艾司洛尔对这种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AngⅡ有明显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的作用,6 h最显著;艾司洛尔能明显抑制AngⅡ致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的作用,且中、低浓度艾司洛尔的抑制作用更显著。认为AngⅡ可明显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艾司洛尔可显著降低这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 艾司洛尔 血管紧张素Ⅱ 内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对血管内皮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及金钠多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蒙果 李鸣皋 +2 位作者 马贵喜 刘玉 李靖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2期89-90,共2页
将血管内皮细胞(VEC)分为对照组、单纯缺氧组和金钠多+缺氧组,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定量测量各组VEC内游离钙离子(Ca2+)浓度。发现单纯缺氧组同对照组比较细胞内Ca2+浓度明显增加(P<0.01);金钠多+缺氧组同单纯缺氧组比较Ca2+浓度显... 将血管内皮细胞(VEC)分为对照组、单纯缺氧组和金钠多+缺氧组,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定量测量各组VEC内游离钙离子(Ca2+)浓度。发现单纯缺氧组同对照组比较细胞内Ca2+浓度明显增加(P<0.01);金钠多+缺氧组同单纯缺氧组比较Ca2+浓度显著降低(P<0.01),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认为缺氧可以导致人大动脉VEC内Ca2+浓度升高,金钠多对缺氧所致的细胞内Ca2+浓度的升高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血管内皮细胞 钙离子浓度 金钠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立体显示中的背光系统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冰清 王元庆 +3 位作者 薛亚兰 曹利群 周必业 李鸣皋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73-1276,共4页
为实现自由立体显示,提出了一种新型指向性背光结构,配合人眼跟踪系统,分时显示具有视差的立体图像对,基于视差原理实现了高清分辨率的多用户自由立体显示。着重阐述了多光程结构、菲涅尔透镜以及掠入射的光路系统,以及从这三方面产生... 为实现自由立体显示,提出了一种新型指向性背光结构,配合人眼跟踪系统,分时显示具有视差的立体图像对,基于视差原理实现了高清分辨率的多用户自由立体显示。着重阐述了多光程结构、菲涅尔透镜以及掠入射的光路系统,以及从这三方面产生的效果。实验表明,三者的结合能产生良好的背光效果,最终实现了具有较强立体感的无分辨率损失的自由立体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立体显示 背光 分时 掠入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大鼠心肌衰老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韩磊 李鸣皋 叶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2期4-6,9,共4页
目的通过在体动物实验的方法,观察老年大鼠心肌丙二醛、脂褐素、衰老特异性β半乳糖苷酶水平的变化及阿托伐他汀干预对上述因素的影响。方法 20个月龄的Wister大鼠90只,随机分为老年对照组、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处理组[10 mg/(kg.d)]和小... 目的通过在体动物实验的方法,观察老年大鼠心肌丙二醛、脂褐素、衰老特异性β半乳糖苷酶水平的变化及阿托伐他汀干预对上述因素的影响。方法 20个月龄的Wister大鼠90只,随机分为老年对照组、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处理组[10 mg/(kg.d)]和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处理组[1 mg/(kg.d)],每组30只。另有30只3个月龄的Wister大鼠作为青年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每天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灌胃处理,共4个月。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灌胃4个月后,留取大鼠心肌标本,采用相应的试剂盒分别检测各组大鼠心肌丙二醛、脂褐素、衰老特异性β半乳糖苷酶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①青年对照组大鼠心肌衰老相关指标的检测结果为:丙二醛为(50.9±11.1)(nmol/mg)/prot,脂褐素为(326.7±39.5)(U/mg)/prot,衰老特异性β半乳糖苷酶为(2.1±0.3)个/HP;老年对照组大鼠检测结果为:丙二醛为(98.5±16.3)(nmol/mg)/prot,脂褐素为(504.8±40.3)(U/mg)/prot,衰老特异性β半乳糖苷酶为(51.9±13.7)个/HP;老年对照组大鼠的丙二醛、脂褐素及衰老特异性β半乳糖苷酶含量均显著高于青年对照组(P<0.01)。②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组检测结果为:丙二醛为(77.4±14.0)(nmol/mg)/prot,脂褐素为(428.1±33.5)(U/mg)/prot,衰老特异性β半乳糖苷酶为(37.9±12.9)个/HP;大剂量他汀组的检测结果为:丙二醛为(64.3±15.8)(nmol/mg)/prot,脂褐素为(394.1±29.6)(U/mg)/prot,衰老特异性β半乳糖苷酶为(28.3±8.8)个/HP;大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组上述指标的含量均显著低于老年对照组(P<0.01),且大剂量组的效果更为显著(P<0.01或P<0.05)。结论老年大鼠心肌的丙二醛、脂褐素、衰老特异性β半乳糖苷酶水平显著增加,而阿托伐他汀干预可显著抑制这一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衰老 心肌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猴头菌提取物对小鼠D半-乳糖衰老模型脑组织的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浩 李鸣皋 韩磊 《临床误诊误治》 2011年第7期11-12,共2页
目的探讨猴头菌提取物对D-半乳糖所致小鼠衰老模型脑组织的抗氧化作用。方法选择7~8周龄雄性小鼠60只,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猴头菌提取物高、中、低剂量治疗组,每组12只。阳性对照组及3个治疗组按100 mg/(kg.d)皮下注射D... 目的探讨猴头菌提取物对D-半乳糖所致小鼠衰老模型脑组织的抗氧化作用。方法选择7~8周龄雄性小鼠60只,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猴头菌提取物高、中、低剂量治疗组,每组12只。阳性对照组及3个治疗组按100 mg/(kg.d)皮下注射D-半乳糖造模,阴性对照组以相同方式予同剂量0.9%氯化钠注射液。造模后,猴头菌提取物低、中、高治疗组分别按1.5、3.0、4.5 g/(kg.d)予猴头菌提取物,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予同剂量蒸馏水,连续实验4周。检测小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脑、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经3个剂量猴头菌提取物治疗后,衰老小鼠脑组织中SOD、GSH-Px的表达显著升高,MDA含量显著下降,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猴头菌提取物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脑组织具有明显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头菌 植物提取物 模型 动物 小鼠 半乳糖 抗氧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人员强直性脊柱炎2例的护理对策与体会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洁 王惠贤 李鸣皋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年第5期96-96,共1页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飞行人员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g-Ⅱ对血管内皮细胞ET-1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及茶多酚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磊 李鸣皋 叶平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9期772-774,共3页
目的观察Ang-Ⅱ对血管内皮细胞ET-1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及茶多酚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随机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仅给予细胞培养液)、单纯Ang-Ⅱ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Ang-Ⅱ,使其终浓度为10-7mol/L)、Ang-Ⅱ+小剂量茶多酚... 目的观察Ang-Ⅱ对血管内皮细胞ET-1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及茶多酚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随机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仅给予细胞培养液)、单纯Ang-Ⅱ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Ang-Ⅱ,使其终浓度为10-7mol/L)、Ang-Ⅱ+小剂量茶多酚组(在单纯Ang-Ⅱ组的基础上加入茶多酚,使茶多酚的终浓度为5 mg/L)、Ang-Ⅱ+大剂量茶多酚组(在单纯Ang-Ⅱ组的基础上加入茶多酚,使茶多酚的终浓度为25 mg/L)。以RT-PCR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的ET-1 mR-NA表达水平。结果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单纯Ang-Ⅱ组血管内皮细胞的ET-1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1);②与单纯Ang-Ⅱ组相比,两个Ang-Ⅱ+茶多酚组大鼠的心肌ET-1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③Ang-Ⅱ+大剂量茶多酚组的ET-1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Ang-Ⅱ+小剂量茶多酚组(P<0.01)。结论Ang-Ⅱ可使血管内皮细胞ET-1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茶多酚可抑制这一作用,且其作用与剂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血管紧张素-Ⅱ 内皮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2对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及合贝爽的拮抗作用
12
作者 韩磊 李鸣皋 +4 位作者 马贵喜 刘玉 李靖 蒙果 刘昕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2(Ang-2)所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内在机制及合贝爽保护内皮细胞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大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分为对照组、Ang-2组及Ang-2+合贝爽组,三组均加入细胞培养液180μl+生理盐水20μl;在此基础上,Ang-2组...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2(Ang-2)所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内在机制及合贝爽保护内皮细胞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大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分为对照组、Ang-2组及Ang-2+合贝爽组,三组均加入细胞培养液180μl+生理盐水20μl;在此基础上,Ang-2组加入Ang-2 10μl,使培养液中Ang-2终浓度为10-7mol/L;Ang-2+合贝爽组加入Ang-2 10μl+合贝爽10μl,使Ang-2终浓度为10-7mol/L、合贝爽终质量浓度为1 mg/L。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量各组线粒体膜电位水平。结果Ang-2组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Ang-2+合贝爽组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高于Ang-2组(P<0.01)。结论Ang-2通过降低线粒体膜电位而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合贝爽可拮抗Ang-2的作用,从而保护内皮细胞,可能机制为拮抗细胞内钙超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紧张素-2 膜电位 线粒体 合贝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g-2对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素分泌的影响及茶多酚的保护作用
13
作者 韩磊 李鸣皋 +4 位作者 马贵喜 刘玉 李靖 蒙果 刘昕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2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2(Ang-2)对血管内皮细胞(VEC)内皮素(ET)分泌的影响及茶多酚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培养的VEC分为4组,每组8个样本。空白对照组仅加入细胞培养液(Ⅰ组),Ⅱ组单纯加入Ang-2使终浓度为10-5mol/L,Ⅲ组在Ⅱ组的基础上加入茶...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2(Ang-2)对血管内皮细胞(VEC)内皮素(ET)分泌的影响及茶多酚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培养的VEC分为4组,每组8个样本。空白对照组仅加入细胞培养液(Ⅰ组),Ⅱ组单纯加入Ang-2使终浓度为10-5mol/L,Ⅲ组在Ⅱ组的基础上加入茶多酚使终浓度为50mg/L,Ⅳ组使茶多酚终浓度为25mg/L,用放射免疫法测定Ang-2作用前、作用后0.56、、24h各组ET含量。结果Ⅱ组较Ⅰ组各时间ET含量显著增高(P<0.01),Ⅲ组在6h、24h较Ⅱ组,Ⅳ组在0.5h、6h、24h较Ⅱ组ET含量均有显著差异(P均<0.01)。结论Ang-2使VEC分泌ET的功能增强,茶多酚能显著抑制Ang-2促VEC分泌ET的作用,且低浓度优于高浓度茶多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 内皮素 血管紧张素-2 茶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3例飞行员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测定及相关因素分析
14
作者 陈宇亮 李靖 +1 位作者 马贵喜 李鸣皋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2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飞行员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123例飞行员分为〈30岁、30~39岁及≥40岁3组,测定BaPWV同时确定飞行员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脉压、飞行时间、是否吸烟等。对比... 目的探讨飞行员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123例飞行员分为〈30岁、30~39岁及≥40岁3组,测定BaPWV同时确定飞行员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脉压、飞行时间、是否吸烟等。对比各年龄段吸烟组与非吸烟组BaPWV,分别计算BaPWV与年龄、飞行时间、BMI、收缩压、舒张压、脉压的直线相关系数。结果 〈30岁和30~39岁飞行员吸烟组BaPWV与非吸烟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0岁飞行员吸烟组BaPWV较非吸烟组升高(P〈0.05);BaPWV与年龄、飞行时间、收缩压、舒张压、脉压、BMI呈正相关(P〈0.05)。结论 40岁以上飞行员吸烟组与非吸烟组BaPWV存在显著差异,脉压、收缩压、飞行时间、年龄、舒张压、BMI与BaPWV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员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贝爽减轻缺氧所致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
15
作者 马贵喜 李鸣皋 +3 位作者 韩磊 刘玉 李靖 黄友章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308-310,共3页
目的观察缺氧对人大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以及合贝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单纯缺氧组和缺氧加合贝爽组。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定量测量各组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值。结果3组血管内皮... 目的观察缺氧对人大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以及合贝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单纯缺氧组和缺氧加合贝爽组。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定量测量各组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值。结果3组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荧光强度)分别为36.578±1.147,28.142±1.124,33.756±1.124。①与对照组相比,单纯缺氧组的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显著降低(P<0.01)。②与单纯缺氧组相比,合贝爽加缺氧组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有显著升高(P<0.01),接近对照组测定值(P>0.05)。结论缺氧引起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合贝爽可减轻缺氧损伤所致的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从而具有稳定线粒体膜电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线粒体膜电位 合贝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团飞行员踝臂指数测定及临床意义
16
作者 陈宇亮 马贵喜 李鸣皋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95-96,共2页
目的测定飞行员踝臂指数(ABI)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某团125例飞行员,按年龄分为30岁以下、30~39岁及40岁以上3组,每个年龄段再按是否吸烟分为2组,分别测定ABI、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对比各年龄段吸烟组与非吸烟组飞行... 目的测定飞行员踝臂指数(ABI)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某团125例飞行员,按年龄分为30岁以下、30~39岁及40岁以上3组,每个年龄段再按是否吸烟分为2组,分别测定ABI、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对比各年龄段吸烟组与非吸烟组飞行员ABI,分别计算ABI与年龄、飞行时间的直线相关系数。结果吸烟组年龄、飞行时间、收缩压,脉压BMI均高于非吸烟组(P〈0.01);30岁以下和30~39岁组飞行员吸烟组ABI与非吸烟组无明显差异(P〉0.05);40岁以上吸烟组ABI较非吸烟组降低(P〈0.01);ABI与年龄、飞行时间呈负相关(P〈0.01)。结论40岁以上飞行员吸烟组与非吸烟组ABI存在显著差异,年龄、飞行时间与ABI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员 踝臂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立体显示中降低串影干扰的背光控制系统 被引量:2
17
作者 薛亚兰 王元庆 +2 位作者 曹利群 周必业 李鸣皋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9-72,共4页
为实现自由立体显示,提出了一种新型指向性背光结构,配合人眼跟踪系统,分时显示具有视差的立体图像对,基于视差原理实现了高清分辨率的多用户自由立体显示。着重阐述了基于AVR单片机的发光二极管阵列时分立体显示背光控制系统,并针对视... 为实现自由立体显示,提出了一种新型指向性背光结构,配合人眼跟踪系统,分时显示具有视差的立体图像对,基于视差原理实现了高清分辨率的多用户自由立体显示。着重阐述了基于AVR单片机的发光二极管阵列时分立体显示背光控制系统,并针对视差立体显示中一直存在的串影问题,从背光控制层面提出了3种改善方法:降低背光点亮时间占空比,倍速刷新液晶显示屏以及卡尔曼预测插值背光刷新数据。实验表明,这3种方法可有效改善串影问题,最终实现了具有较强立体感的无分辨率损失的自由立体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立体显示 时分 背光控制 串影 卡尔曼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跟踪式多用户全分辨率自由立体显示器 被引量:1
18
作者 薛亚兰 王元庆 +3 位作者 曹利群 韩磊 周必业 李鸣皋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41-1047,1054,共8页
针对传统光栅式立体所带来的分辨率下降以及亮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新型指向性背光结构的基于时分原理实现的头跟踪式无辅助自由立体显示方法.整个系统包括指向性背光模组、人眼跟踪模块、可寻址LED阵列、控制模块和普通LCD显示屏.... 针对传统光栅式立体所带来的分辨率下降以及亮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新型指向性背光结构的基于时分原理实现的头跟踪式无辅助自由立体显示方法.整个系统包括指向性背光模组、人眼跟踪模块、可寻址LED阵列、控制模块和普通LCD显示屏.指向性背光结构可在人眼跟踪模块以及背光控制模块的协同作用下,分时产生指向出瞳,同时采用刷新率为120Hz的高清分辨率液晶显示器作为显示设备,分时显示具有视差的立体图像对,从而让观看者左眼只看到左图像,右眼只看到右图像,最终经大脑融合形成立体效果.与现有方法相比,本系统无分辨率损失,可供多用户观看,可达到1920×1080的分辨率效果,且2D和3D模式兼容,整个系统结构厚度只有18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立体显示 视差立体 指向性背光 时分 人眼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眼跟踪的立体内容融合显示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金盆 黄开成 +3 位作者 王元庆 李鸣皋 周必业 曹利群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34-1538,共5页
传统自由立体显示器观看区域不连续制约了它的发展。当观看者头部移动时,会观看到严重"伪立体"。为解决这个问题,使用人眼跟踪技术配合图像融合程序调整图像模式,使得立体观看区域跟随人眼移动,达到连续、扩大视域的立体显示... 传统自由立体显示器观看区域不连续制约了它的发展。当观看者头部移动时,会观看到严重"伪立体"。为解决这个问题,使用人眼跟踪技术配合图像融合程序调整图像模式,使得立体观看区域跟随人眼移动,达到连续、扩大视域的立体显示效果。基于这个方法利用OpenCV和QT构建了一个立体内容实时融合系统,实现了在立体显示器可视范围内任意位置观看立体效果,有效地解决了"伪立体"问题,并且图像模式调整的时候图像亮度变化率小于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立体显示 伪立体 人眼跟踪 图像融合 图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动态宽幅度自由立体显示背光控制系统
20
作者 黄开成 王元庆 +3 位作者 李鸣皋 高原 韩磊 周必业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52-1058,共7页
提出并实现一种大动态宽幅度自由立体显示背光控制系统。本系统采用LCD作为基本显示屏幕,以柱镜光栅作为指向性光学部件,以LED阵列作为可寻址背光组件,以步进电机改变栅屏距离,采用Atmega128单片机作为控制处理器,辅以高精度实时人眼跟... 提出并实现一种大动态宽幅度自由立体显示背光控制系统。本系统采用LCD作为基本显示屏幕,以柱镜光栅作为指向性光学部件,以LED阵列作为可寻址背光组件,以步进电机改变栅屏距离,采用Atmega128单片机作为控制处理器,辅以高精度实时人眼跟踪模块与之通信。本系统的大动态体现在观看视角较大且连续,宽幅度体现在可同时满足多个有效观看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立体显示 背光控制 LED阵列 人眼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