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4年陕西省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监测结果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强 王保通 +2 位作者 李高保 王芳 井金学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6-58,共3页
对2004年采自陕西省及甘肃省天水的287份小麦条锈病标样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出现频率居前4位的小种及致病类型是条中32号、水1、水6及水4,分别为33.44%、9.75%、9.40%、7.66%。与2002、2003年同期相比,条中31号频率逐年下降,水14频率... 对2004年采自陕西省及甘肃省天水的287份小麦条锈病标样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出现频率居前4位的小种及致病类型是条中32号、水1、水6及水4,分别为33.44%、9.75%、9.40%、7.66%。与2002、2003年同期相比,条中31号频率逐年下降,水14频率略有下降,水7、水5频率有所上升,其他各小种(类型)频率相对较低。毒力频率分析表明,Yr9、Yr3 b.4 b、YrSu等抗性基因已经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条锈菌 生理小种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条锈性小麦品种鉴定方法初探 被引量:28
2
作者 袁文焕 李高保 《甘肃农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8-30,共3页
利用抗锈品种是小麦锈病防治的首要措施。近百年来的抗锈育种实践证明,垂直抗性品种选育应用效果显著,对防锈保产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这类品种的抗性容易被新的锈菌生理小种所克服。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慢条锈性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6~2000年小麦品种(系)成株期抗条锈病鉴定报告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强 王保通 +2 位作者 金欣藻 王芳 李高保 《陕西农业科学》 2001年第11期12-14,共3页
关键词 生理小种 育种单位 小麦品种 抗锈性 成株期 条锈菌 慢锈品种 高代品系 抗病品种 抗性品种 优势小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01年我国小麦条锈病发生和生理小种监测结果 被引量:48
4
作者 万安民 吴立人 +6 位作者 金社林 贾秋珍 姚革 杨家秀 王保通 李高保 原宗英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9,共5页
20 0 0年全国小麦条锈病发生为非流行年 ,四川省属于中等偏重发生 ,其他麦区轻或零星发生。 2 0 0 1年全国小麦条锈病为中度流行年份 ,四川、云南和贵州为中度偏重流行 ,陕西、湖北和河南中部中度流行 ,甘肃中度偏轻发生 ,河南、山西、... 20 0 0年全国小麦条锈病发生为非流行年 ,四川省属于中等偏重发生 ,其他麦区轻或零星发生。 2 0 0 1年全国小麦条锈病为中度流行年份 ,四川、云南和贵州为中度偏重流行 ,陕西、湖北和河南中部中度流行 ,甘肃中度偏轻发生 ,河南、山西、山东和河北等东部麦区轻和局部零星发生。对 14 82个小麦条锈菌标样鉴定结果表明 ,条中 32号(Hybrid 4 6类型 3,HY-3)近年出现频率持续上升 ,2 0 0 1年其出现频率首次居各小种及致病类型首位 ,为 2 8 79% ,预测今后一段时间内将成为我国的主要流行小种之一。条中 31号 2 0 0 1年出现频率为 9 5 1% ,比 2 0 0 0年 13 5 %有所下降 ,居第 2位。条中 30号 2 0 0 1年出现频率为 7 33% ,比 2 0 0 0年 3 5 5 %有所回升 ,在各小种及致病类型中居第 3位。抗条锈育种应以条中 32、31、30号和水源 11类型 14为主要对象 ,兼顾条中 2 9号、Hybrid 4 6和水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0~2001年 小麦 条锈病 生理小种 鉴定 条绣菌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推广品种抗条锈性降低原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于孝如 李高保 金欣藻 《陕西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7-18,共2页
对小麦育种材料分圃进行条锈病接种鉴定。参试品种对条中23、25、26号小种抗性愈来愈高。条中28、29号小种对含 YR-9为主要抗源的“洛类”衍生品种有较强的致病力。该两个小种的出现是“洛类”品种发病的根本原因。所以育种应采用不同于... 对小麦育种材料分圃进行条锈病接种鉴定。参试品种对条中23、25、26号小种抗性愈来愈高。条中28、29号小种对含 YR-9为主要抗源的“洛类”衍生品种有较强的致病力。该两个小种的出现是“洛类”品种发病的根本原因。所以育种应采用不同于1B/1R 的另一类抗源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条锈病 品种 抗性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条锈病菌生理小种类型的演变与监测
6
作者 袁文焕 李高保 +1 位作者 于孝如 常雨龙 《陕西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3-14,共2页
1979—1988年关中小麦条锈病生理小种的主要类型是条中22、23、25、26、27号;1988年名条中28、29大量出现。致使关中近年推广的小麦品种抗锈性丧失。根据生理小种从出现到流行成灾要3—5年的时间,因此可在3—5年前监测预报。并据不同季... 1979—1988年关中小麦条锈病生理小种的主要类型是条中22、23、25、26、27号;1988年名条中28、29大量出现。致使关中近年推广的小麦品种抗锈性丧失。根据生理小种从出现到流行成灾要3—5年的时间,因此可在3—5年前监测预报。并据不同季节生理小种类型的相关性,可依据越夏期小种鉴定结果,指导秋播时品种的合理布局及翌春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条绣病 生理小种 类型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警惕条锈菌新小种30、31号危害小麦
7
作者 袁文焕 于孝如 +1 位作者 李高保 金欣藻 《陕西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3-34,共2页
警惕条锈菌新小种30、31号危害小麦袁文焕,于孝如,李高保,金欣藻(陕西省植物保护研究所杨陵712100)小麦品种繁6,是70年代初由四川农学院颜济教授采用7个亲本材料复交育成。它具有晚播早熟、高产、矮秆、抗锈等特点... 警惕条锈菌新小种30、31号危害小麦袁文焕,于孝如,李高保,金欣藻(陕西省植物保护研究所杨陵712100)小麦品种繁6,是70年代初由四川农学院颜济教授采用7个亲本材料复交育成。它具有晚播早熟、高产、矮秆、抗锈等特点,从推广应用迄今,成株期抵抗现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条锈病 病菌小种 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