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性饮食对压力、焦虑和抑郁的影响
1
作者 李香丹 赵贤 《中国食品工业》 2024年第21期116-118,共3页
目标:探讨植物性饮食与压力、焦虑和抑郁之间的关系及潜在影响因素。方法:通过饮食相关社交群和网络渠道,共招募了35名有意尝试植物性饮食的杂食者。参与者接受了为期3个月的植物性饮食干预,并使用DASS-21量表评估其压力、焦虑和抑郁状... 目标:探讨植物性饮食与压力、焦虑和抑郁之间的关系及潜在影响因素。方法:通过饮食相关社交群和网络渠道,共招募了35名有意尝试植物性饮食的杂食者。参与者接受了为期3个月的植物性饮食干预,并使用DASS-21量表评估其压力、焦虑和抑郁状况。结果:研究样本均为女性,平均年龄为43±9.2。DASS-21总分、压力、焦虑和抑郁分数随时间呈逐渐下降趋势。与入组前相比,第7次DASS中压力和焦虑分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明压力和焦虑状况得以改善。讨论:剔除肉、海鲜、蛋、奶、麸质、玉米、大豆制品以及含有添加剂的植物性饮食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焦虑,长期坚持或是其有效的关键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性饮食 精神心理健康 DASS-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相关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李香丹 李今子 +1 位作者 高帆 崔允美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19期108-111,共4页
癫痫相关标志物分脑损伤相关癫痫标志物、免疫因子类癫痫标志物、耐药性相关癫痫标志物、激素类癫痫标志物四类。脑损伤相关癫痫标志物研究较多的是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髓鞘碱性蛋白,其水平可以反映癫痫患者脑损伤程度... 癫痫相关标志物分脑损伤相关癫痫标志物、免疫因子类癫痫标志物、耐药性相关癫痫标志物、激素类癫痫标志物四类。脑损伤相关癫痫标志物研究较多的是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髓鞘碱性蛋白,其水平可以反映癫痫患者脑损伤程度。免疫因子类癫痫标志物主要包括TNF-α、IL-6、生长抑素,三者均参与了癫痫的发生发展过程。耐药性相关癫痫标志物指P蛋白,其表达水平变化与癫痫耐药性的产生有关。激素类癫痫标志物中卵巢类固醇激素有促进癫痫病情发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S100Β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髓鞘碱性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生长抑素 P蛋白 卵巢类固醇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吡酯腹腔注射后癫痫大鼠海马组织损伤变化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香丹 尹明姬 +3 位作者 杨洋 林贞花 咸哲民 李今子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7期14-18,共5页
目的观察托吡酯(TPM)腹腔注射后癫痫大鼠海马组织损伤改变,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TPM低剂量组、TPM高剂量组。模型组、TPM低剂量组、TPM高剂量组采用腹腔注射氯化锂180 mg/kg、匹罗卡品... 目的观察托吡酯(TPM)腹腔注射后癫痫大鼠海马组织损伤改变,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TPM低剂量组、TPM高剂量组。模型组、TPM低剂量组、TPM高剂量组采用腹腔注射氯化锂180 mg/kg、匹罗卡品30 mg/kg制作癫痫模型。模型组、TPM低剂量组、TPM高剂量组大鼠分别于癫痫发作后5 h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 m L/(kg·d)、TPM 40 mg/(kg·d)、TPM 80 mg/(kg·d)。各组连续用药4周后处死大鼠取海马组织,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病理变化;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各组差异表达的miRNA,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验证;采用TUNEL法检测海马组织凋亡细胞,并计算凋亡细胞数;分别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免疫荧光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的Caspase-8。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海马组织损伤明显,TPM低剂量组和TPM高剂量组海马组织损伤较模型组减轻,且TPM低剂量组损伤最轻。基因芯片检测发现模型组出现12个表达上调的miRNA和14个表达下调的miRNA,经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只有miR-146a在各组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TPM高剂量组、TPM低剂量组、正常组海马组织中miR-146a相对表达量依次降低(P均<0.05)。细胞凋亡检测发现,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CA1区、CA3区和DG区凋亡细胞细胞数高于正常组(P均<0.05),而TPM高剂量组和TPM低剂量组凋亡细胞数低于模型组(P均<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模型组Caspase-8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正常组,模型组、TPM高剂量组、TPM低剂量组Caspase-8蛋白相对表达量依次降低(P均<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CA1区、CA3区和DG区Caspase-8阳性细胞数高于正常组(P均<0.05),TPM高剂量组和TPM低剂量组Caspase-8阳性细胞数低于模型组(P均<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IOD值高于正常组,模型组、TPM高剂量组、TPM低剂量组IOD值依次降低(P均<0.05)。结论 TPM腹腔注射可减轻癫痫大鼠海马组织病理改变,减少海马组织细胞凋亡,下调海马组织中miR-146a和Caspase-8的表达,其中40 mg/(kg·d)的TPM较80 mg/(kg·d)效果更加明显。TPM的抗癫痫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miRNA表达、减少细胞凋亡、下调Caspase-8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托吡酯 海马 微小RNA 微小RNA146a 细胞凋亡 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组织中Ebp1蛋白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李香丹 刘兰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8期43-44,I0002,共3页
目的观察宫颈癌组织中ErbB-3结合蛋白Ebp1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9例宫颈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Ebp1蛋白,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宫颈癌及癌旁组织中Ebp1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15例(38.5%)、3... 目的观察宫颈癌组织中ErbB-3结合蛋白Ebp1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9例宫颈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Ebp1蛋白,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宫颈癌及癌旁组织中Ebp1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15例(38.5%)、3例(7.7%);两者阳性率比较,P<0.01。结论宫颈癌组织中Ebp1蛋白表达上调,说明Ebp1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bp1蛋白 宫颈癌 宫颈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景天苷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20
5
作者 朴敏虎 王程瑜 +3 位作者 李香丹 杨莎莎 崔逢德 许东元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4-36,共3页
目的观察红景天苷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N组和治疗组,每组8只。治疗组和DN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DN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红景天苷及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对照组腹腔注... 目的观察红景天苷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N组和治疗组,每组8只。治疗组和DN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DN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红景天苷及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柠檬酸缓冲液,并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灌胃10周后,腹主动脉采血检测血糖、血尿素氮(BUN)、肌酐(Scr)、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处死后取肾组织,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肾组织中的SOD和MDA,免疫印迹法检测肾组织中磷酸化的蛋白激酶B(Akt)和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蛋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N组血糖、BUN、Scr、IL-1β、TNF-α水平和肾组织中MDA活性升高,而肾组织中SOD活性及Akt、GSK-3β蛋白磷酸化水平降低(P均<0.05);与DN组相比,治疗组血糖、BUN、Scr、IL-1β、TNF-α水平和肾组织MDA活性降低,而肾组织中SOD活性及Akt、GSK-3β蛋白磷酸化水平增加(P均<0.05)。结论红景天苷可能通过活化Akt/GSK-3β信号通路,控制血糖、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对DN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红景天苷 蛋白激酶B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炎性因子 氧化应激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组织中Ki67与Ebp1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9
6
作者 刘兰 杨莎莎 +1 位作者 陈海月 李香丹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8期78-80,共3页
目的观察细胞增殖抗原Ki67及增强子结合蛋白1(Ebp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宫颈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宫颈黏膜组织中的Ki67及Ebp1,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组织中Ki67... 目的观察细胞增殖抗原Ki67及增强子结合蛋白1(Ebp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宫颈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宫颈黏膜组织中的Ki67及Ebp1,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组织中Ki67及Ebp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3.8%和31.0%,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宫颈黏膜组织的0、2.4%(P均<0.05);宫颈癌组织中Ki67、Ebp1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直径、家族史无明显关系(P均>0.05),与肿瘤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宫颈癌组织中Ki67与Ebp1表达呈正相关(r=0.113,P<0.05)。结论宫颈癌组织中Ki67、Ebp1高表达,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宫颈癌转移及预后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细胞增殖抗原 增强子结合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肿瘤中Bcl-2、p53和PCNA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宋顺宗 孙抒 +1 位作者 杨万山 李香丹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7期1-3,共3页
目的检测Bcl-2、p53和PCNA蛋白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旨在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3例乳腺良、恶性肿瘤中Bcl-2、p53和PCN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Bcl-2蛋白在乳腺癌、癌前病变及良... 目的检测Bcl-2、p53和PCNA蛋白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旨在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3例乳腺良、恶性肿瘤中Bcl-2、p53和PCN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Bcl-2蛋白在乳腺癌、癌前病变及良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4%、93.3%和66.7%,各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且Bcl-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分级有相关性(P<0.01)。②p53蛋白在乳腺癌、癌前病变及良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5%、23.2%和0%,各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③PCNA在乳腺癌、癌前病变及良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4%、70.0%和70.0%,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PC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相关性(P<0.01)。结论Bcl-2、p53和PCNA蛋白过表达在乳腺组织恶性转化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BCL-2蛋白 P53蛋白 增殖细胞核抗原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型钠尿肽对肾缺血再灌注大鼠肾功能和肾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
8
作者 朴敏虎 金秀男 +2 位作者 李香丹 崔逢德 许东元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23-25,共3页
目的观察C型钠尿肽(CNP)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功能、肾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Wistrar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IR组和CNP组,每组8只。各组大鼠均摘除左侧肾脏,IR组和CNP组用无创性小血管夹夹闭右肾动静脉,45 ... 目的观察C型钠尿肽(CNP)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功能、肾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Wistrar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IR组和CNP组,每组8只。各组大鼠均摘除左侧肾脏,IR组和CNP组用无创性小血管夹夹闭右肾动静脉,45 min后取下血管夹恢复肾脏血供,并分别于夹闭右肾动静脉的同时即刻持续缓慢输注生理盐水约2 mL、CNP 0.2μmol/(kg·min)至再灌注2 h;Sham组不夹闭右肾动静脉。再灌注24 h后取血测定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取右肾以ELISA法测定肾组织环磷酸鸟苷(cGMP),TUNEL染色检测肾脏织的凋亡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肾脏组织蛋白激酶B(Akt)和β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蛋白及其磷酸化蛋白。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大鼠血清Cr和BUN水平均升高(P均<0.01),肾组织cGMP浓度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P均<0.05),肾组织中Akt、GSK-3蛋白磷酸化水平均降低(P均<0.01);与IR组比较,CNP组大鼠血清Cr和BUN水平均降低(P均<0.05),肾组织cGMP浓度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P均<0.05),肾组织中Akt、GSK-3蛋白磷酸化水平均升高(P均<0.01)。结论 CNP减轻肾脏缺血再灌注大鼠肾功能损伤及肾脏组织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肾组织cGMP水平,进而提高Akt和GSK-3β蛋白磷酸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功能衰竭 缺血再灌注 C型钠尿肽 肾功能 细胞凋亡 蛋白激酶B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性液晶修饰的光敏聚芳醚光取向稳定性研究
9
作者 铁伟伟 张艳鸽 +2 位作者 郑直 李升熙 李香丹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63-768,共6页
采用反应性液晶通过光聚合反应与聚芳醚光取向膜复合方法,制备了平面转换(In-plane switching,IPS)液晶显示器件,并在高温状态下对其光电显示和取向稳定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与单一聚芳醚光取向膜相比,利用复合光取向膜制备的IPS... 采用反应性液晶通过光聚合反应与聚芳醚光取向膜复合方法,制备了平面转换(In-plane switching,IPS)液晶显示器件,并在高温状态下对其光电显示和取向稳定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与单一聚芳醚光取向膜相比,利用复合光取向膜制备的IPS器件在高温状态下的光电显示和液晶取向稳定性能都得到了明显提高,在65℃明亮显示20h无液晶取向变化,在120℃维持2h无明显光量渗透。在线偏振紫外光下,光敏聚芳醚薄膜发生各向异性光交联反应,其交联程度最高可达67.4%。SEM分析结果发现,反应性液晶单体在UV光照射下,在聚芳醚光取向膜表面上发生了各向异性光聚合反应,沿先前光取向方向形成长度为0.4μm左右的棒状聚合物,有效限制了光取向膜中未交联的柔性基团的活动能力,进而有效增强了复合取向膜对液晶的取向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敏聚芳醚 光控取向 反应性液晶 光取向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法合成3,4-二甲氧基-4'-羟基查尔酮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洁 李立忠 +1 位作者 申凤善 李香丹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24-726,共3页
以3,4-二甲氧基-苯甲醛和对羟基苯乙酮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HCl气体为催化剂,在超声作用下,经Claisen-Schmidt缩合反应合成了3,4-二甲氧基-4'-羟基查尔酮。产物结构经IR和1H NMR进行了表征,在2种原料摩尔比1∶1投料比条件下,优化... 以3,4-二甲氧基-苯甲醛和对羟基苯乙酮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HCl气体为催化剂,在超声作用下,经Claisen-Schmidt缩合反应合成了3,4-二甲氧基-4'-羟基查尔酮。产物结构经IR和1H NMR进行了表征,在2种原料摩尔比1∶1投料比条件下,优化的合成条件为超声输出功率240 W,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20 min,产率达到92.1%,比传统方法反应时间短、操作简便、产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氧基羟基查尔酮 超声波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心房起搏对B型钠尿肽受体颗粒性膜结合鸟苷酸环化酶环磷酸鸟苷通路的影响
11
作者 韩成勇 曹淑霞 +2 位作者 李香丹 许东元 玄春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71-874,共4页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发生时B型利钠肽受体(NPR-B)、颗粒性膜结合鸟苷酸环化酶(PGC)、环磷酸鸟苷(cGMP)改变及发生机制。方法40只白兔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快速心房起搏(RAP)1 h组、RAP 2 h组、RAP 4 h组、RAP 8 h组,每组8只,对照组只置入...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发生时B型利钠肽受体(NPR-B)、颗粒性膜结合鸟苷酸环化酶(PGC)、环磷酸鸟苷(cGMP)改变及发生机制。方法40只白兔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快速心房起搏(RAP)1 h组、RAP 2 h组、RAP 4 h组、RAP 8 h组,每组8只,对照组只置入电极不进行心房电刺激。分别用放射免疫实验和ELISA检测各组血浆心房钠尿肽(ANP)和cGMP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心房NPR-B表达。实验结束后,取对照组和RAP 8 h组心房进行灌流实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AP 1 h组、RAP 2 h组、RAP 4 h组、RAP 8 h组血浆ANP和RAP 1 h组cGMP水平升高,RAP 8 h组cGMP水平降低(P<0.05,P<0.01),RAP 1 h组、RAP 2 h组、RAP 4 h组、RAP 8 h组心房组织NPR-B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0.88±0.08,0.90±0.08,0.88±0.11,0.82±0.09 vs 0.85±0.05,P>0.05)。有C型钠尿肽时,RAP 2 h组、RAP 4 h组、RAP 8 h组PGC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灌流实验显示,RAP 1 h组、RAP 2 h组、RAP 4 h组、RAP 8 h组心房组织对C型钠尿肽的敏感性较对照组降低。结论心房颤动发生时NPR-B对ANP敏感性降低,导致PGC活性降低,进而引起cGMP生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鸟苷酸环化酶 磁性纳米粒子 RNA 长链非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