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性稻秸生物质炭对水田土壤及水稻植株Cd^(2+)的钝化效应 被引量:1
1
作者 魏亮亮 刘妁丹 +4 位作者 李敏 王莹 李颜朵 赵泓博 王楠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2-77,共6页
采用亚克力管套作法,以稻秸生物质炭(BC)为原料,通过KMnO_(4)浸渍(BC-Mn)、NaOH碱化(BC-Na)、羟基磷灰石浸渍(BC-H)和FeCl_(3)浸渍(BC-Fe)4种改性手段制备相应的生物质炭,设置0、0.3和0.6 kg/m^(2)的投加量,以揭示改性稻秸生物质炭对水... 采用亚克力管套作法,以稻秸生物质炭(BC)为原料,通过KMnO_(4)浸渍(BC-Mn)、NaOH碱化(BC-Na)、羟基磷灰石浸渍(BC-H)和FeCl_(3)浸渍(BC-Fe)4种改性手段制备相应的生物质炭,设置0、0.3和0.6 kg/m^(2)的投加量,以揭示改性稻秸生物质炭对水田土壤及水稻植株Cd^(2+)的钝化效应。结果表明:1)在未施加生物质炭的情况下,水田土壤有效态镉含量会随水稻生育期延长而不断累积,当各类生物质炭投加量为0.3和0.6 kg/m^(2)时,与秧苗期相比,水稻成熟期土壤有效态镉含量均有所降低,投加量为0.3 kg/m^(2)时,BC-Mn处理下的土壤有效态镉含量降幅最大,而在投加量为0.6 kg/m^(2)时,改性稻秸生物质炭对土壤有效态镉含量的钝化效应均不如生物质炭原样;2)在投加各类生物质炭后,与秧苗期相比,在水稻成熟期,水田土壤全镉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效果最显著的为BC-Na处理,土壤全镉含量会随BC-Na投加量的增加而降幅增大;与秧苗期相比,各类生物质炭的投加均有利于水稻成熟期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提高,其中,BC处理对于土壤有机质的提升作用显著高于改性处理的生物质炭;3)水稻植株各部位富集Cd^(2+)的能力依次为茎>叶>籽粒。水田土壤中投加BC-Na与BC-Fe可有效降低水稻籽粒中Cd^(2+)的含量,且二者的效果优于BC,尤其是BC-Fe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秸 生物质炭 改性 钝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