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女性冠心病患者雌激素、Notch1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严重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韶南 刘震 +3 位作者 吕何锦 李广镰 陈平安 雷晓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9年第1期68-72,共5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ry disease,CAD)患者血清雌激素水平及外周血单核细胞Notchl表达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并诊断为CAD的绝经后女性患...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ry disease,CAD)患者血清雌激素水平及外周血单核细胞Notchl表达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并诊断为CAD的绝经后女性患者266例,入选病例均接受320排螺旋CT心脏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计算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um sore,CCS),其中CCS=0的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CCS>0的患者按CCS的均值水平(CCS=95.4)分为低钙化积分组(CCS<95.4)组113例与高钙化积分组(CCS≥95.4)组107例,检测患者外周静脉血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及外周血单核细胞Notchl表达水平。结果高钙化积分组患者血清B水平显著低于其他两组患者[(9.01±1.33)pg/ml比(9.95±1.42)pg/ml比(11.21±1.76)pg/ml],而外周血单核细胞Notchl表达水平高于另外两组患者[(6.93±0.71)比(6.15±0.68)比(5.89±0.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存在冠状动脉钙化的绝经后女性CAD患者血清E:水平与外周血单核细胞Notchl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467,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E2水平及外周血单核细胞Notchl表达水平均是影响绝经后女性CA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CAD患者雌激素水平降低是促进冠状动脉钙化的重要因素,雌激素通过干预Notchl信号通路表达可能是影响冠状动脉钙化形成和进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雌激素 NOTCHL 钙质沉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L—C、PAI-1与多支血管病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李韶南 李广镰 +2 位作者 刘震 雷晓明 余辅君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9年第2期104-106,共3页
目的研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与多支血管病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择2005—2007年因患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129例患者。... 目的研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与多支血管病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择2005—2007年因患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129例患者。入选患者急诊冠脉造影证实合并2支或2支以上冠状动脉主支血管病变并接受直接PCI(pPCI)治疗。根据PCI术后30d的随访结果分成2组,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组与无主要心血管事件组。入选患者均于入院后立即抽取静脉血测定PAI-1水平,入院次日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HDL—C水平,并分析HDL—C、PAI-1与STEMI患者近期预后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发生心血管事件组HDL—C水平明显低于无心血管事件发生组[(0.87±0.15)mmol/L比(1.14±0.24)mmol/L,P〈0.01],而PAI-1水平显著高于无心血管事件组[(62.84±20.65)U/ml比L(43.67±19.15)U/ml,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HDL—C水平(P〈0.01)和PAI-1水平(P=0.013)与多支血管病变的STEMI患者直接PCI后30d内MACE的发生独立相关。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发生MACE患者血浆HDL—C水平与PAI-1水平存在负相关(相关系数r=-0.344,P〈0.05)。结论血浆HDL—C、PAI-1水平的高低影响多支血管病变的STEMI患者直接PCI后的近期预后,HDL—C的促纤溶作用可能是影响预后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类 高密度脂蛋白 纤溶酶原激活物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经皮 经腔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微小RNA-21水平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韶南 刘震 +3 位作者 陈平安 李广镰 罗义 雷晓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920-924,共5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循环微小RNA-21(miR-21)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CC)形成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本院心内科住院的SAP患者130例,患者冠状动脉至少1支血管≥90%狭窄,根据Rentrop分级分为CCC良好组(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循环微小RNA-21(miR-21)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CC)形成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本院心内科住院的SAP患者130例,患者冠状动脉至少1支血管≥90%狭窄,根据Rentrop分级分为CCC良好组(2~3级)64例和CCC不良组(0~1级)66例,并选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浆miR-21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分析miR-21和VEGF水平与CCC的关系及miR-21与VEGF的相关性。结果 CCC不良组和CCC良好组血浆miR-21及血清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且CCC良好组显著高于CCC不良组[(0.86±0.10)2-△△Ct vs(0.74±0.10)2-△△Ct,P〈0.01;(336.7±62.8)ng/L vs(286.2±63.3)ng/L,P〈0.01];血浆miR-21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3,血清VEGF的AUC为0.844。CCC良好组血浆miR-21与血清VEGF水平呈正相关(r=0.645,P〈0.05)。CCC不良组血浆miR-21与血清VEGF水平无相关性(r=0.146,P〉0.05)。血浆miR-21和血清VEGF水平是SAP患者CCC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 SAP患者血浆miR-21及血清VEGF水平与CCC形成良好相关,miR-21通过影响VEGF水平表达,可能是促进患者CCC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狭窄 心绞痛 微RNAS 侧支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抵抗、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韶南 李广镰 +1 位作者 冯开薇 雷晓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1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IR)、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1-1)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对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并分析IR与PA1-1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收集2008年2月至2009年7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并诊断...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IR)、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1-1)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对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并分析IR与PA1-1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收集2008年2月至2009年7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并诊断为ACS的患者165例,按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HOMA指数)分为2组:胰岛素抵抗(IR)组(HOMA-IR>5)80例,非IR组(HOMA-IR≤5)85例.分析两组ACS患者间PAI-1水平、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差异,并观察PAI-1水平及IR对接受经皮冠脉内介入治疗术(PCI)的ACS患者近期预后(6个月)的影响.结果 IR组ACS患者与非IR组相比,PAI-1水平明显升高,且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增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AI-1及IR均是ACS患者近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纤溶功能紊乱、IR与ACS患者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PAI-1水平及IR对ACS患者的近期预后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与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韶南 刘震 +2 位作者 黄慧芳 陈平安 雷晓明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6年第8期601-604,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胰岛素抵抗(IR)与冠状动脉钙化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对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非ST段抬高型ACS的老年患者(年龄/〉60岁)... 目的探讨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胰岛素抵抗(IR)与冠状动脉钙化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对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非ST段抬高型ACS的老年患者(年龄/〉60岁)150例。采用稳态模型方法(HOMA)计算IR指数(HOMA—IR),并根据HOMA-IR,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IR组(HOMA—IR〉5.0;n=80)和非IR组(HOMA-IR≤5.0;n=70)。入选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均接受螺旋CT心脏冠脉成像检查,计算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CS)。PCI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记录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老年ACS患者HOMA—IR和CCS呈正相关(r=0.393,P〈0.01)。随访12个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OMA—IR〉5.0,CCS〉400、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Ⅲ-Ⅳ级和糖尿病是老年ACS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IR组患者累积生存率显著低于非IR组(Log-rank=4.755,P=0.029)。结论存在IR的老年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冠状动脉钙化更为严重,IR及CCS对接受PCI术的老年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临床预后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冠状动脉疾病 钙质沉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2C19中代谢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吴天源 李韶南 +2 位作者 罗义 吕磊 孙少喜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12期1098-1101,共4页
目的 探讨CYP2C19中代谢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临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1月到2016年4月入住心内科的ACS患者308例进行CYP2C 19基因多态性检测,其中入选120例CYP2C... 目的 探讨CYP2C19中代谢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临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1月到2016年4月入住心内科的ACS患者308例进行CYP2C 19基因多态性检测,其中入选120例CYP2C 19中代谢型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并返院复查冠脉造影.ISR判断标准为原病变冠脉直径狭窄程度≥50%,按有无再狭窄分为ISR组38例和无再狭窄组82例,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20个临床资料、血清学指标、造影结果和支架使用等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影响CYP2C19中代谢型ACS患者PCI术后发生ISR的危险因素中,糖尿病、高尿酸、长病变、钙化病变、支架长度较长(>20 mm)、支架植入数多是IS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OR=1.338、2.468、3.788、11.386、4.182、2.916,P<0.05),高hs-CRP也是危险因子(OR=4.183,P=0.068);而较高总胆红素水平、支架直径较大(>3 mm)是ISR的独立保护因子(OR =0.428、0.486,P<0.05).结论 糖尿病、高尿酸、复杂病变、支架长度较长(>20 mm)、支架植入数多等可增加ISR发生的危险性,而较高总胆红素水平、支架直径较大(>3 mm)则减少ISR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基因多态性 CYP2C19 支架内再狭窄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他汀联合水化对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造影剂肾病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曾冲 李韶南 +2 位作者 陈平安 刘震 雷晓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3年第9期697-700,共4页
目的探讨短期应用大剂量他汀联合水化治疗对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造影剂肾病(CIN)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262例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年龄≥60岁)。入选患者行经... 目的探讨短期应用大剂量他汀联合水化治疗对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造影剂肾病(CIN)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262例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年龄≥60岁)。入选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术前随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35例、大剂量他汀联合水化治疗组(试验组)127例两组,测定PCI前后血肌酐(SCr)、胱抑素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试验组患者PCI术后SCr、血浆胱抑素C及h8-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而术后GFR高于对照组[(210.4±40.1)μmol/L比(221.3±36.2)μmol/L。P〈0.01;(6.5±1.6)mg/L比(7.2±2.1)mg/L,P〈0.05;(6.8±2.5)mg/dl比(7.9±2.4)mg/dl,P〈0.05;(64.1±11.3)ml/min比(58.9±10.8)ml/min,P〈0.05】;试验组患者造影剂肾病发生率亦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4(11.02%)比35(25.92%),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胱抑素c及hs—CRP水平对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老年冠心病患者CIN的发生具有预测意义,而短期大剂量他汀联合水化治疗则对降低CIN的发生有保护作用。结论对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前短期给予大剂量他汀类药物联合水化可以显著减少CIN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肾病 他汀 对比剂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曾冲 雷晓明 +3 位作者 李韶南 刘震 谭锦文 梁志科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3年第6期431-434,共4页
目的观察伴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及纤维蛋白溶解功能,探讨OSAS与ACS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ACS患者346例,应用便携式... 目的观察伴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及纤维蛋白溶解功能,探讨OSAS与ACS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ACS患者346例,应用便携式多导睡眠监护仪对患者进行监测。以呼吸紊乱指数(AHI)≥5作为界限,共有86例诊断为OSAS。将ACS患者分为Non—OSAS组260例和OSAS组86例。检测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及纤溶功能指标,并对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治疗(PCI)。PCI术后长期随访,记录随访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与Non—OSAS组相比,OSAS组ACS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升高,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水平降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l-1)水平升高,并且冠脉病变更为严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随访15个月,两组患者累积无MACE事件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2.6%比92-3%,Logrank6.724,P=0.01)。结论合并OSAS的ACS患者伴有更为严重的胰岛素抵抗和纤溶功能紊乱,导致冠脉病变更为严重并影响患者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冠状动脉疾病 胰岛素抵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抽吸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雷晓明 李韶南 +2 位作者 黄慧芳 陈平安 刘震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3年第5期348-352,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进行血栓抽吸对心室重构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并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rEMI)患者270例,...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进行血栓抽吸对心室重构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并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rEMI)患者270例,随机(抛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常规PCI组)140例及血栓抽吸组130例。检测患者直接PCI后心肌灌注指标包括术后2hST段回落(STR)和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所有患者均于术后5-7d及出院6个月后行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心肌灌注及心室重构指标的差异。对患者随访12个月,动态追踪观察两组患者随访期内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血栓抽吸组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STR比例及TMPG良好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4.6%比45.0%,70.0%比48.6%,P〈0.01)。出院6个月后,血栓抽吸组患者LVEDd、LVEDV、LVESV显著小于对照组,而LVEF则高于对照组[(54.53±2.73)比(56.79±2.46,(118.74±4.34)比(121.23±3.52),(58.44±3.79)比(61.94±3.83),(49.62±3.32)比(48.12±2.15),P〈0.05]。术后随访12个月,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血栓抽吸组患者累积无MACE事件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3%比82.3%,Logrank=4.187,P=0.041)。结论对STEMI患者急诊介入治疗中先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进行血栓抽吸再行PCI,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心肌灌注水平,减轻术后左心室重构,并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 心肌梗死 心室重构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中发生慢血流对窦性心率震荡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震 李韶南 +2 位作者 雷晓明 陈平安 黄建楷 《现代医院》 2012年第3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治疗(PCI)术中发生慢血流现象对窦性心率震荡(HRT)的影响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在医院心内科,在直接PCI术中发生慢血流现象的STEMI的患者53...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治疗(PCI)术中发生慢血流现象对窦性心率震荡(HRT)的影响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在医院心内科,在直接PCI术中发生慢血流现象的STEMI的患者53例作为实验组(慢血流组),并选择同期直接PCI治疗术中无发生慢血流现象的STEMI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于直接PCI术后24h、1w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测定HRT指标震荡起始(TO)与震荡斜率(TS)并进行对比。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慢血流、术后24h TO、TS对STEMI患者术后12个月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慢血流组STEMI患者术后24h、1w的TO明显升高,TS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S、慢血流均是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12个月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的重要预测因子。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再灌注治疗中发生慢血流会导致HRT现象的渐弱,慢血流及HRT指标TS对STEMI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血流心肌梗死 窦性心率震荡 经皮经腔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术中应用血栓抽吸对窦性心律震荡的影响及意义
11
作者 贾敏 刘震 +3 位作者 罗义 李韶南 雷晓明 陈平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年第11期997-1001,共5页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术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进行血栓抽吸对窦性心律震荡(HRT)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诊断为STEMI...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术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进行血栓抽吸对窦性心律震荡(HRT)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诊断为STEMI的患者224例,入选病例均接受直接PCI治疗并随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16例和血栓抽吸组108例.患者于PCI术后48 h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窦性心律震荡指标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分析两组患者To、Ts的差异.术后对患者随访6个月,记录随访期间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栓抽吸及HRT指标To、Ts对患者PCI术后6个月内MACE发生的预测意义.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血栓抽吸组患者HRT指标To、Ts值均优于对照组[(-1.26±0.78)%比(-0.86±0.56)%,P<0.05;(2.76±1.01)%比(2.38±0.89)%,P<0.05];术后6个月内MACE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56%比14.6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s<2.5 ms/RR是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近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而直接PCI术中应用血栓抽吸则对降低MACE事件的发生有保护作用(P<0.05).结论 STEMI患者直接PCI术中应用血栓抽吸能改善患者的HRT,降低MACE的发生率,改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经皮 经腔 血栓 窦性心律震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血栓抽吸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Tp-e、 Tp-e/QT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罗进 李韶南 罗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8期702-706,共5页
目的 探讨应用血栓抽吸对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Tp-e及Tp-e/QT的影响.方法 选取同期发病12h内行直接PCI罪犯血管(IRA)内存在血栓负荷重的STMEI患者110例,随机分成血栓抽吸组(血栓... 目的 探讨应用血栓抽吸对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Tp-e及Tp-e/QT的影响.方法 选取同期发病12h内行直接PCI罪犯血管(IRA)内存在血栓负荷重的STMEI患者110例,随机分成血栓抽吸组(血栓抽吸+PCI)及对照组(单纯PCI).测量两组PCI术前及术后2h心电图中Tp-e及Tp-e/QT,并观察两组在住院期间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情况.结果 两组在性别、年龄、心血管风险因子、症状发作至球囊扩张时间、PCI术前Tp-e及Tp-e/QT等方面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血栓抽吸组PCI术后ST段回落>70%的比率、Tp-e及Tp-e/QT减少的幅度均高于对照组[60.00%比40.00%,(22.66±9.91)ms比(15.89±8.24)ms,0.04±0.03比0.03±0.02,P均<0.05];血栓抽吸组PCI术后Tp-e、Tp-e/QT及术后至出院前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比率均低于对照组[(88.54±13.13)ms比(93.7l±11.00)ms,0.25±0.03比0.26±0.03,16.00%比33.33%,P均<0.05].结论 对于冠状动脉内血栓负荷重的急性STEMI患者,直接PCI术时应用血栓抽吸可以更多地减少心室复极离散度指标Tp-e及Tp-e/QT,降低心肌梗死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风险.其原因可能与血栓抽吸有助于更好地恢复微循环再灌注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栓抽吸术 Tp-e Tp-e/Q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交感神经消融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罗仪山 郭志琴 +2 位作者 刘真 李韶南 陈平安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1期26-29,共4页
目的探究化学消融肾交感神经(RDN)对腹主动脉缩窄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TAC)建立大鼠慢性心衰模型,将心衰大鼠分为心衰组(n=3,暴露双侧肾动脉但不消融肾交感神经),RDN组(n=3,RDN... 目的探究化学消融肾交感神经(RDN)对腹主动脉缩窄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TAC)建立大鼠慢性心衰模型,将心衰大鼠分为心衰组(n=3,暴露双侧肾动脉但不消融肾交感神经),RDN组(n=3,RDN术8周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Nogo-B组(n=4,RDN术8周后腹腔注射Nogo-B),NEP组(n=3,RDN术8周后腹腔注射NEP-40)。对肾动脉行HE染色并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细胞ATP含量及Tom-20表达量。结果与心衰组比较,RDN后大鼠肾动脉外膜神经纤维明显减少。RDN后各注药组肾动脉周围神经纤维数目由多到少依次为:NEP组、RDN组、Nogo-B组;RDN、Nogo-B及NEP组大鼠ATP浓度及Tom-20相对表达量均较心衰组大鼠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DN、Nogo-B、NEP三组间ATP含量及Tom-20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DN可以改善心衰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肾交感神经消融 心肌细胞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