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南典型稀土元素高丰度区土壤Ce和La的富集原因及环境风险评价
1
作者 林龙勇 程胜 +5 位作者 王俊 李韦钰 张晓露 黄灶泉 李朝晖 邓一荣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09,共8页
华南地区离子型稀土资源较为丰富,但地质背景高和稀土无序开采可能会导致部分区域出现土壤稀土元素含量大幅升高,对当地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本文以广东省北部某典型稀土元素高丰度区为研究对象,对土壤中Ce和La的富集原因进行... 华南地区离子型稀土资源较为丰富,但地质背景高和稀土无序开采可能会导致部分区域出现土壤稀土元素含量大幅升高,对当地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本文以广东省北部某典型稀土元素高丰度区为研究对象,对土壤中Ce和La的富集原因进行初步分析,并采用污染负荷指数、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等方法评价其环境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西部区域浅层土壤Ce和La含量最高,均值分别约为170μg/g和89.9μg/g,远高于广东和全国土壤背景值。地质背景高是土壤Ce和La元素高丰度分布的首要因素,稀土无序开采是西部高丰度区土壤Ce和La元素含量进一步升高的重要原因。西部区域土壤的Ce和La元素的污染负荷指数为1.97和2.10,分别属于轻度污染和中度污染水平。研究区土壤Ce和La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分别约为0.37~3.79和0.18~6.15,远小于20,表明单一Ce和La元素对于当地的生态风险较小。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华南离子型稀土元素高丰度区的土壤污染成因分析和综合整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CE LA 富集机制 环境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健康风险评估的棕地再开发利用控规优化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邓一荣 刘丽丽 +3 位作者 李韦钰 杨子鹏 肖荣波 彭平安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23-229,共7页
随着产业转移政策的加快实施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其遗留的大量城市棕地在再开发利用过程中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土壤污染问题,不合理的规划易导致人居环境健康安全及土壤修复成果过高问题。论文以南方某大型有机化工污染场地为例,针对S1... 随着产业转移政策的加快实施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其遗留的大量城市棕地在再开发利用过程中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土壤污染问题,不合理的规划易导致人居环境健康安全及土壤修复成果过高问题。论文以南方某大型有机化工污染场地为例,针对S1(修正前的土地利用规划)、S2(修正前的土地利用规划A)、S3(修正后的土地利用规划B)三种规划的暴露情景,分析不同情景下场地土壤中苯污染的暴露途径并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不同用地规划的环境风险和土壤修复目标值存在差异。若能在棕地再开发利用过程中结合土壤污染情况,对其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优化调整,可减少其健康风险和修复费用,有利于解决土壤修复成本过高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地 健康风险评估 控制性详细规划 城市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某典型耕地土壤污染源头调查与风险管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韦钰 邓一荣 +3 位作者 向萍 刘丽丽 林龙勇 马娇阳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23期76-79,共4页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传统矿产资源开采活动所带来的经济收益持续下降,且对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损伤,主要表现为周边流域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通过加强土壤污染源头管控,减少污染物排放,可以显著降低土壤...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传统矿产资源开采活动所带来的经济收益持续下降,且对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损伤,主要表现为周边流域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通过加强土壤污染源头管控,减少污染物排放,可以显著降低土壤环境风险和后期治理成本,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的环境效益。本研究通过对场地内尾矿、土壤和地下水开展调查和风险评估,确定研究区内土壤污染风险。基于研究区内存在土壤、废渣、废水三重污染,下游有河流与农田等敏感受体,属于典型土壤污染源头。本研究通过系统识别研究区内重金属污染问题,制订“风险管控”策略,重点完成现有重金属污水安全处理、积存矿渣、污泥无害化处置,清除地块最为急迫的环境风险源,然后再配套截水渠工程,通过“生态恢复-生态拦截-人工湿地系统”多级生态屏障技术防止重金属向周边环境扩散,实现对地块未来环境的风险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源头 调查 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某污染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健康风险评估与来源解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刘丽丽 邓一荣 +3 位作者 廖高明 吕明超 李韦钰 李朝晖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75-879,共5页
以华南某典型重金属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中As、Cd、Cu、Hg、Ni、Pb的含量及分布特征,评价超标污染物的健康风险,并采用主成分和相关性分析进行污染源解析。结果表明:(1)As、Cd、Cu、Hg、Pb在部分样品中出现超标,最大超标倍数分... 以华南某典型重金属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中As、Cd、Cu、Hg、Ni、Pb的含量及分布特征,评价超标污染物的健康风险,并采用主成分和相关性分析进行污染源解析。结果表明:(1)As、Cd、Cu、Hg、Pb在部分样品中出现超标,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43.67、0.29、1.42、3.60、17.03倍,并且这5种重金属的变异系数较大,表明可能存在人为影响导致土壤重金属超标。(2)总体来看,As和Pb在各工段均存在超标,Hg在磷肥和污水处理工段超标,Cu和Cd在污水处理工段超标。(3)土壤中As、Cu、Hg、Pb的风险水平不可接受,后续应进行修复或风险管控。(4)As和Pb可能主要与场地内的硫酸生产相关;Cd和Cu可能主要是由于外来土带来输入型污染;Hg可能是由于磷肥工段产生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污染场地 土壤 健康风险评估 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林废弃物生物炭钝化典型土壤重金属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5
作者 宗大鹏 田稳 +3 位作者 李韦钰 张梦妍 徐武美 向萍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2-245,共14页
土壤重金属污染成为食品安全的重大隐患,农林废弃物生物炭来源广泛,成本低,已被广泛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本文综述了农林废弃物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及影响其性能的关键因素,并重点探讨了利用农林废弃物生物炭钝化土壤典型重金属的作用... 土壤重金属污染成为食品安全的重大隐患,农林废弃物生物炭来源广泛,成本低,已被广泛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本文综述了农林废弃物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及影响其性能的关键因素,并重点探讨了利用农林废弃物生物炭钝化土壤典型重金属的作用机制。发现木质、竹、秸秆、稻壳和动物粪便等材料被广泛用于生物炭制备,热解温度、热解停留时间以及原材料种类均会影响生物炭的性能,其中植物生物炭比表面积的增加、吸附性能和重金属固定性能的提高均高于牛粪生物炭,在300℃高温热解制得的生物炭含有更多的含氧官能团,而在500~700℃高温热解制得的生物炭含有更多的微孔和更大的表面积,高热解温度下适当的停留时间有助于生物炭结构的形成。此外,生物炭还可以影响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种类来提高吸附能力,通过络合沉淀固定汞(Hg)、镉(Cd)和铜(Cu),通过静电吸附、络合作用和阳离子交换来固定铬(Cr)、砷(As)、锌(Zn)和铅(Pb)。最后,为确保生物炭的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利用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生物炭 钝化机制 农林废弃物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