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直肠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与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的临床效果对比 被引量:8
1
作者 李青科 何立芳 +4 位作者 梁磊 韩龙才 马国明 刘远廷 王志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31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经肛门镜微创手术(TEM)对早期结直肠肿瘤的微创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6年5月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结直肠肿瘤(uTis-uT1)患者211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ESD组(98例)和TEM组(113例)。比较...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经肛门镜微创手术(TEM)对早期结直肠肿瘤的微创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6年5月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结直肠肿瘤(uTis-uT1)患者211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ESD组(98例)和TEM组(113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肿瘤完整切除、肿瘤残留及复发例数;比较两组术后出血、穿孔、梗阻、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ESD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TEM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中出血、瘤完整切除率、肿瘤残留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D与TEM对于治疗早期直肠癌均安全有效,但ESD的手术时间及住院事件明显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直肠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经肛门镜微创手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mFOLFOX6化疗方案对胃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翟宏芳 刘爱娟 +3 位作者 陈明达 刘丽丽 李青科 张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4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斑蝥胶囊联合mFOLFOX6化疗方案(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对胃癌术后患者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5月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胃癌术后患者118例,根据乱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复方斑蝥胶囊联合mFOLFOX6化疗方案(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对胃癌术后患者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5月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胃癌术后患者118例,根据乱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予以mFOLFOX6化疗方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方斑蝥胶囊治疗,均治疗8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及免疫功能情况,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状况。结果治疗8个疗程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D3^+、CD4^+、CD4^+/CD8^+水平均下降,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术后患者经复方斑蝥胶囊联合mFOLFOX6化疗方案治疗后,疗效确切,可有效阻止疾病进展,减轻免疫抑制,且用药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斑蝥胶囊 mFOLFOX6化疗 胃癌 疗效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582-5p靶向PDCD10对胃癌细胞迁移、侵袭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翟宏芳 刘丽丽 +2 位作者 刘爱娟 李青科 胡万宁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28期37-40,44,共5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582-5p靶向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0(PDCD10)对胃癌细胞迁移、侵袭、凋亡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人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1)、胃癌细胞系(HGC-27、MKN74、NUGC-4),用qPCR法检测细胞中miR-582-5p表达,筛选miR-582-5...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582-5p靶向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0(PDCD10)对胃癌细胞迁移、侵袭、凋亡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人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1)、胃癌细胞系(HGC-27、MKN74、NUGC-4),用qPCR法检测细胞中miR-582-5p表达,筛选miR-582-5p表达最低的HGC-27作为实验细胞。将对数生长期的HGC-27随机分为8组,各组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分别转染miR-582-5p模拟物(使miR-582-5p过表达)、miR-582-5p抑制剂(使miR-582-5p低表达)、miR-582-5p模拟物阴性对照miR-NC、miR-582-5p抑制剂阴性对照anti-miR-NC、PDCD10小干扰RNA si-PDCD10(使PDCD10低表达)、PDCD10小干扰RNA阴性对照si-NC、PDCD10过表达载体pcDNA-PDCD10(使PDCD10过表达)、过表达载体阴性对照pcDNA-NC。用qPCR法检测细胞内miR-582-5p、PDCD10 mRNA表达,证实转染成功。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内PDCD10、活化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caspase-3)、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蛋白表达,用流式细胞术测算细胞凋亡率,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法验证miR-582-5p与PDCD10的靶向调控关系。结果与miR-NC组比较,miR-582-5p组Cleaved-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高,MMP2、MMP9蛋白相对表达量低,细胞凋亡率高,细胞迁移数、侵袭数少(P均<0.05)。与si-NC组比较,Cleaved-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低,MMP2、MMP9蛋白相对表达量高,细胞凋亡率低,细胞迁移数、侵袭数多(P均<0.05)。miR-582-5p与PDCD10的3′UTR存在靶向结合位点。miR-582-5p与WT-PDCD10报告质粒共转染HGC-27后的荧光素酶活性低于miR-NC与WT-PDCD10报告质粒共转染(P<0.05);miR-582-5p或miR-NC与MUT-PDCD10报告质粒共转染HGC-27后的荧光素酶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iR-NC组比较,miR-582-5p组PDCD10蛋白相对表达量低(P<0.05);与anti-miR-NC组比较,anti-miR-582-5p组PDCD10蛋白相对表达量高(P<0.05)。与miR-582-5p+pcDNA-NC组比较,miR-582-5p+pcDNA-PDCD10组Cleaved-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低,MMP2、MMP9蛋白相对表达量高,细胞凋亡率低,细胞迁移数、侵袭数多(P均<0.05)。结论miR-582-5p可通过靶向抑制PDCD10表达诱导胃癌细胞凋亡,抑制细胞迁移、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微小RNA-582-5p 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0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葵胶囊辅助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排泄率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何立芳 李青科 +3 位作者 薛艳芸 任平香 马玉霞 阎双缓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2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黄葵胶囊对糖尿病并发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排泄率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住院并确诊的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 目的探讨黄葵胶囊对糖尿病并发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排泄率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住院并确诊的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控制饮食、血糖控制、降压调血脂)。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予以缬沙坦80 mg,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黄葵胶囊2.5 g/次,3次/d,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尿蛋白排泄率(UARE)、血肌酐(SCr)、血β2-微球蛋白(β2-MG)、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丙二醛(MDA)、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UAER、血β2-MG、Scr、MDA均低于治疗前,GSH-PX、SOD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UAER、血β2-MG、Scr、MDA低于对照组,GSH-PX、SO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葵胶囊辅助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尿蛋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MDA,升高血清GSH-Px、SOD,抑制氧化应激,从而发挥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葵胶囊 糖尿病肾病 蛋白尿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