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血化瘀膏配合常规疗法对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视盘血流密度、明适应负向波及外周血血管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李霭燕 吴小桃 +1 位作者 黎灿文 陈丽华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2年第12期103-108,共6页
目的探究活血化瘀膏配合常规疗法对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视盘血流密度、明适应负向波及外周血血管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00例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目的探究活血化瘀膏配合常规疗法对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视盘血流密度、明适应负向波及外周血血管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00例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配合活血化瘀膏治疗,10 d为1疗程,均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治疗1、2、3个疗程后视力、视野、视盘血流密度、明适应负向波、眼动脉与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参数[阻力指数(RI)、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外周血血管相关因子[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3个疗程,观察组视野平均敏感度、视力、明适应负向波幅值及视盘内和视盘周血流密度高于对照组,平均视野缺损值及外周血ET-1、VEGF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3个疗程,观察组眼动脉与视网膜中央动脉的PSV、EDV高于对照组,RI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化瘀膏配合常规疗法可显著改善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视力、视野,增加视盘血流密度、明适应负向波幅值及眼动脉与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降低ET-1、VEGF表达水平,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活血化瘀膏 视盘血流密度 视力 内皮素-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樱子总黄酮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模型大鼠眼晶状体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丽华 李霭燕 +1 位作者 吴小桃 凌梓韵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11期80-83,共4页
目的探究金樱子总黄酮对糖尿病性白内障(DC)模型大鼠眼晶状体的保护作用,并分析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90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的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金樱子黄酮低剂量组、金樱子黄酮中剂量组... 目的探究金樱子总黄酮对糖尿病性白内障(DC)模型大鼠眼晶状体的保护作用,并分析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90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的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金樱子黄酮低剂量组、金樱子黄酮中剂量组、金樱子黄酮高剂量组,每组各18只。其中,正常对照组予以普通饲料饲养和自由饮水,其余四组应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加膳食诱导构建DC大鼠模型,且金樱子黄酮低剂量组、金樱子黄酮中剂量组、金樱子黄酮高剂量组分别灌胃40、80、160 mg/kg金樱子总黄酮,实验观察8周,比较各组大鼠晶状体混浊程度以及晶状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的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晶状体混浊程度显著升高,晶状体SOD、GSH-Px表达水平更低,MDA表达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金樱子黄酮低剂量组、金樱子黄酮中剂量组、金樱子黄酮高剂量组大鼠的晶状体混浊程度显著低于模型组,且晶状体SOD、GSH-Px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MDA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金樱子总黄酮能够改善DC模型大鼠眼晶状体的混浊程度,对晶状体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大鼠眼晶状体抗氧化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白内障大鼠 金樱子总黄酮 晶状体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络明目膏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微血管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丽华 凌梓韵 +1 位作者 李霭燕 吴小桃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17期30-34,共5页
目的探究通络明目膏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微血管的保护作用,并分析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60例SD大鼠作为实验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6组,每组各10只。其中,空白组大鼠正常饮食水,阳性对照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 目的探究通络明目膏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微血管的保护作用,并分析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60例SD大鼠作为实验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6组,每组各10只。其中,空白组大鼠正常饮食水,阳性对照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以高脂高糖饮食联合注射2%链脲佐菌素溶液建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模型。实验开始时,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分别灌胃通络明目膏10、40、60 mg/(kg·d),阳性对照组灌胃等效剂量100 mg/(kg·d)羟苯磺酸钙胶囊,模型组和空白组灌胃等效剂量生理盐水。干预12周后,观察比较各组大鼠视网膜血管周细胞数、血管内皮细胞数、伊文思蓝(EB)渗透量以及视网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结果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大鼠视网膜血管周细胞数显著高于模型组,血管内皮细胞数、EB渗透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且中药低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上述各项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视网膜组织中VEGFR-2、VEGF累积光密度值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中药高剂量组的VEGFR-2、VEGF累积光密度值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结论通络明目膏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微血管发挥良好的保护作用,有效改善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形态学及通透性,且该保护作用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VEGFR-2、VEGF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通络明目膏 微血管损伤 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行为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霭燕 招志辉 关彩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3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创伤应激障碍大鼠行为的作用。方法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采用单次延长应激法(SPS)建立创伤后应激障碍动物模型。将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葛根素组,每组10只。造模结束7d后,进行僵住行为检测以及高架十字迷宫(EPM)试验...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创伤应激障碍大鼠行为的作用。方法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采用单次延长应激法(SPS)建立创伤后应激障碍动物模型。将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葛根素组,每组10只。造模结束7d后,进行僵住行为检测以及高架十字迷宫(EPM)试验,记录各组大鼠的僵住时间以及开臂停留时间及开臂进入次数并比较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及葛根素组大鼠的僵住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葛根素组大鼠僵住时间为(3.25±0.80)s,较模型组(5.82±1.24)s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葛根素组开臂停留时间、开臂进入次数分别为(12.36±4.50)s、(30.29±2.54)次,明显高于模型组的(9.82±1.23)s、(22.56±1.27)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对SPS建立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的僵住行为及异常精神状态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行为学 葛根素 EPM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元脐贴治疗72例脾肾亏虚证尿道综合征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霭燕 黎灿文 陈泳晖 《北方药学》 2018年第7期127-127,126,共2页
目的:研究固元脐贴治疗72例脾肾亏虚证尿道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7年1月收治的女性脾肾亏虚证尿道综合征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6),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 目的:研究固元脐贴治疗72例脾肾亏虚证尿道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7年1月收治的女性脾肾亏虚证尿道综合征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6),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固元脐贴,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排尿障碍症状评分表(I-PS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愈显率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22%(P<0.05);观察组治疗后较治疗前I-PSS评分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生理、心理、社会关系评分升高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固元脐贴治疗脾肾亏虚证尿道综合征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元脐贴 脾肾亏虚证 尿道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络明目膏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凌梓韵 陈丽华 +1 位作者 李霭燕 吴小桃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探究通络明目膏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60只实验大鼠,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空白组(n=10)、阳性对照组(n=10)、模型组(n=10)以及通络明目膏低剂量组(n=10)、通络明目膏中剂量组(n=10)、通... 目的探究通络明目膏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60只实验大鼠,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空白组(n=10)、阳性对照组(n=10)、模型组(n=10)以及通络明目膏低剂量组(n=10)、通络明目膏中剂量组(n=10)、通络明目膏高剂量组(n=10)。除空白组外,其余5组大鼠通过高脂高糖饮食+2%链脲佐菌素注入建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模型,同时通络明目膏低剂量组、通络明目膏中剂量组、通络明目膏高剂量组分别灌胃10、40、60 mg/(kg·d)通络明目膏,阳性对照组灌胃等效剂量100 mg/(kg·d)的羟苯磺酸钙胶囊,模型组、空白组灌胃等量蒸馏水,干预12周。比较各组大鼠外周血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管内皮素(ET-1)、VEGF表达量以及大鼠视网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VEGF表达量的差异。结果干预12周后,模型组大鼠视网膜组织VEGFR-2、VEGF阳性表达以及血清IGF-1、ET-1、VEGF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5组(P<0.05)。通络明目膏低剂量组的血清IGF-1、ET-1、VEGF表达量及视网膜组织VEGFR-2、VEGF阳性表达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通络明目膏中剂量组的血清IGF-1、ET-1、VEGF表达量及视网膜组织VEGFR-2、VEGF阳性表达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络明目膏高剂量组的血清IGF-1、ET-1、VEGF表达量及视网膜组织VEGFR-2、VEGF阳性表达均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镜检下见,与模型组大鼠比较,阳性对照组、通络明目膏低剂量组、通络明目膏中剂量组、通络明目膏高剂量组大鼠视网膜各层次排列更整齐,组织水肿及毛细血管扩张显著减轻,且随着通络明目膏使用剂量增加,视网膜毛细血管减轻程度升高。结论糖尿病大鼠的外周血和视网膜组织内存在VEGF过量表达,而经高剂量通络明目膏干预后能够显著改善视网膜微血管变化,发挥视网膜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通络明目膏 微血管变化 不同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质网应激PERK/eIF2α信号通路探讨温针灸足三里联合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屈学斌 廖文力 +2 位作者 卢允健 黎灿文 李霭燕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5期181-185,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温针灸足三里联合香砂六君子汤对大鼠PERK/eIF2α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温针灸足三里联合香砂六君子汤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SPF级SD大鼠60只,建立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模型;经验证模型后,随机分为... 目的:通过观察温针灸足三里联合香砂六君子汤对大鼠PERK/eIF2α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温针灸足三里联合香砂六君子汤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SPF级SD大鼠60只,建立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模型;经验证模型后,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温针灸组、联合组,每组10只。分别进行相应的干预后,测量大鼠的体重、胃排空率;HE染色观察胃窦组织病理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胃窦组织PERK、p-eIF2α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胃窦组织PERK、p-eIF2α、elF2α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在实验第14天、实验第28天,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体重均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中药组、温针灸组和联合组的体重均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药组、温针灸组相比,西药组、联合组的体重均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胃排空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中药组、温针灸组和联合组的胃排空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西药组、中药组、温针灸组相比,联合组的胃排空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窦组织的PERK、p-eIF2α着色显著降低;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中药组、温针灸组、联合组均表现为PERK、p-eIF2α着色显著增多。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窦组织的PERK、p-eIF2α蛋白表达显著降低,eIF2α蛋白表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中药组、温针灸组、联合组均表现为PERK、p-eIF2α蛋白表达显著升高,eIF2α蛋白表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足三里+香砂六君子汤可以有效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可能与其调节内质网应激PERK-eIF2α-ATF4信号通路的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PERK/eIF2α信号通路 足三里 香砂六君子汤 消化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膳食疗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8
作者 李霭燕 赵荣 +2 位作者 廖文力 卢允健 招志辉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16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药膳食疗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6月至2024年5月在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治疗的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药膳食疗干预。对比两组的临床疗... 目的:探讨药膳食疗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6月至2024年5月在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治疗的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药膳食疗干预。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血糖水平、脂代谢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餐后2 h血糖(2hPG)水平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比对照组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药膳食疗干预能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药膳食疗干预 血糖 血脂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