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浓度微扰下硝酸水溶液中氢键作用的二维相关拉曼光谱研究
1
作者 杨博 张雅茹 +5 位作者 程碧瑶 李雨蔚 屈鹏飞 唐辉 柳海斌 王小卓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58-963,共6页
硝酸被称为“国防工业之母”,其水溶液的稀释浓度对火炸药生产至关重要。通过搭建腔增强型拉曼光谱仪,提高拉曼激发和收集效率,实现对硝酸质量分数(ω)为35.49%~88.98%的细微浓度差异的硝酸水溶液进行测量。分析900~1400 cm^(-1)范围内... 硝酸被称为“国防工业之母”,其水溶液的稀释浓度对火炸药生产至关重要。通过搭建腔增强型拉曼光谱仪,提高拉曼激发和收集效率,实现对硝酸质量分数(ω)为35.49%~88.98%的细微浓度差异的硝酸水溶液进行测量。分析900~1400 cm^(-1)范围内的硝酸拉曼光谱,发现965 cm^(-1)处N—OH伸缩振动模式随着硝酸浓度变化发生显著频移。随着硝酸质量分数增加,当35.49%≤ω≤55.10%时,N—OH伸缩振动模式快速红移,这归因于HNO_(3)—nH_(2)O(n=1,2,…)团簇结构的形成;当ω>55.10%时,N—OH伸缩振动模式红移程度逐渐变小,这可能是因为硝酸与水分子之间形成的氢键逐渐减少的缘故;当ω>68.78%时,N—OH伸缩振动模式红移程度增大,这源于硝酸分子内氢键的增多。此外,深入研究1050 cm^(-1)处N—O全对称伸缩振动模式与1300 cm^(-1)处N—OH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的谱峰强度随硝酸浓度的变化。随着硝酸质量分数增加,当35.49%≤ω≤55.10%时,1050与1300 cm^(-1)的拉曼峰面积比快速减小;当ω>55.10%时,该拉曼峰面积比减小幅度放缓;当ω>68.78%时,该拉曼峰面积比的变化趋于稳定。1050与1300 cm^(-1)的拉曼峰面积比值的减小可以归因于NO-3(N—O全对称伸缩振动模式)逐渐减少,而未解离HNO_(3)(N—OH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逐渐增加。上述光谱峰频移和强度变化表明,在可用样本量范围内,当ω分别达到55.10%和68.78%时,HNO_(3)—nH_(2)O团簇结构均会发生转变。结合密度泛函理论(DFT)进一步阐释谱峰强度和频移变化机理。当35.49%≤ω≤55.10%时,硝酸水溶液中HNO_(3)—3H_(2)O和HNO_(3)—2H_(2)O是主要存在形式。当ω>55.10%时,溶液中HNO_(3)—nH_(2)O逐渐转变为HNO_(3)—H_(2)O团簇。当ω>68.78%时,硝酸水溶液中未解离的HNO_(3)逐渐占据优势。最后,对一维拉曼光谱进行二维相关分析,揭示HNO_(3)/NO-3的谱峰来源。结果证实1308和958 cm^(-1)的谱峰代表未解离的HNO_(3)分子,1051 cm^(-1)处谱峰属于解离NO^(+)_(3)。这些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不同浓度硝酸水溶液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变化,为硝酸在化工、材料化学以及国防工业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硝酸水溶液 氢键作用 二维相关光谱 DFT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疲劳研究进展
2
作者 乔彩彩 李雨蔚 +2 位作者 王飒 宋炜婷 苗华丽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735-1739,共5页
综述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疲劳的概念界定、危险因素、评估新工具及非药物干预新方法,以期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疲劳的症状管理及预防提供参考。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疲劳 症状管理 护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疲劳与维生素D相关性及干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雨蔚 苗华丽 +2 位作者 白丽娜 王飒 张丹丹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857-3861,共5页
通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疲劳的现状、维生素D与疲劳发生的关联、作用机制及干预方案进行综述,指出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疲劳及维生素D缺乏情况,对病人的疲劳进行早期维生素D的补充干预,以期改善病人的疲劳现状,提... 通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疲劳的现状、维生素D与疲劳发生的关联、作用机制及干预方案进行综述,指出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疲劳及维生素D缺乏情况,对病人的疲劳进行早期维生素D的补充干预,以期改善病人的疲劳现状,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维生素D 疲劳 作用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阈值的脉冲激光引信时刻鉴别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程碧瑶 张雅茹 +3 位作者 李雨蔚 王小卓 付曦瑶 唐辉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38,57,共8页
由于门限阈值电压固定,传统脉冲激光引信接收系统的时刻鉴别电路极易产生信号误判而引起虚警或漏警。针对此问题,提出基于自适应阈值的脉冲激光引信回波时刻鉴别方法,并进行电路优化设计。该方法通过将时刻鉴别电路中门限阈值和放大信... 由于门限阈值电压固定,传统脉冲激光引信接收系统的时刻鉴别电路极易产生信号误判而引起虚警或漏警。针对此问题,提出基于自适应阈值的脉冲激光引信回波时刻鉴别方法,并进行电路优化设计。该方法通过将时刻鉴别电路中门限阈值和放大信号进行关联,使得门限阈值电压可以根据信号源中直流分量及噪声的变化而自适应调节,可显著降低时刻鉴别误差。LT spice软件仿真结果表明:随着直流分量的增加,门限阈值增加,该优化电路可根据直流分量的变化而自适应调节;随着信噪比的增大,门限阈值自动降低,该优化电路可根据噪声变化而自适应调节。该优化电路可将比较器输入两端的电压差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实现对脉冲结果的控制。该自适应阈值时刻鉴别电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为实现激光引信的高精度测距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引信 时刻鉴别电路 自适应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瘤胃蛋氨酸对舍饲滩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萌 周玉香 +2 位作者 张艳梅 赵婷 李雨蔚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6-38,51,共4页
试验旨在研究过瘤胃蛋氨酸对舍饲滩羊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20只体重相近体况良好的3月龄滩羊羔羊。随机分为2组,每组滩羊10只(公羊5只,母羊5只)。试验组在饲喂基础饲粮的同时加4g/d过瘤胃蛋氨酸。结果表明,饲粮添加4g/d过瘤胃蛋氨酸可... 试验旨在研究过瘤胃蛋氨酸对舍饲滩羊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20只体重相近体况良好的3月龄滩羊羔羊。随机分为2组,每组滩羊10只(公羊5只,母羊5只)。试验组在饲喂基础饲粮的同时加4g/d过瘤胃蛋氨酸。结果表明,饲粮添加4g/d过瘤胃蛋氨酸可显著提高滩羊羔羊的体长增长幅度(P<0.05),体高、胸围、管围增长幅度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全期60d,饲粮添加过瘤胃蛋氨酸显著提高了滩羊羔羊的全期总增重,且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43.25%。说明,饲粮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对舍饲滩羊的生产性能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瘤胃蛋氨酸 滩羊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化学处理稻草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对舍饲滩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艳梅 周玉香 李雨蔚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62-969,共8页
本试验将饲粮精粗比设为30∶70,并将苜蓿与复合化学处理稻草以40∶60组合作为粗饲料,研究复合化学处理稻草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对舍饲滩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4月龄、平均体重为20.54 kg的健康无疾病的滩羊羯羊20... 本试验将饲粮精粗比设为30∶70,并将苜蓿与复合化学处理稻草以40∶60组合作为粗饲料,研究复合化学处理稻草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对舍饲滩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4月龄、平均体重为20.54 kg的健康无疾病的滩羊羯羊2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4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Ⅱ、Ⅲ和Ⅳ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5、3.0、4.5和6.0 g/(d·只)过瘤胃蛋氨酸,进行饲养试验,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于试验第1天测定试验羊只的初始体重,记录试验期间每日采食量,饲养试验结束当天测定试验羊只的终末体重。屠宰试验于饲养试验结束后的第2天进行,试验羊屠宰后剥离胴体,现场测定羊肉理化指标,并采集肉样进行常规营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对舍饲滩羊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以试验Ⅲ组的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最高。各试验组的料重比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以试验Ⅲ组的料重比最低。2)在屠宰性能方面,各组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Ⅲ组的净肉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其他试验组无显著差异(P>0.05)。3)在羊肉理化指标方面,试验Ⅲ组羊肉滴水损失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熟肉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其他各试验组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羊肉剪切力无显著差异(P>0.05),但以试验Ⅲ组的剪切力最低。4)在羊肉常规营养成分方面,各试验组羊肉粗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粗脂肪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水分与粗灰分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得出,在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舍饲滩羊的增重、胴体净肉率和肉品质,且当过瘤胃蛋氨酸添加量为4.5 g/(d·只)时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化学处理稻草饲粮 过瘤胃蛋氨酸 滩羊 增重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间组合效应及其研究方法与生产应用
7
作者 李雨蔚 王萌 周玉香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10,共4页
饲料间可产生不同的组合效应,不同饲料及其不同的组合,可改变饲料营养的消化率和利用率,且产生不同的饲喂效果,进而提高或者降低动物的生产性能。论文综述了饲料组合效应的概念、分类、研究方法和衡量指标及生产应用,为饲料资源有效利... 饲料间可产生不同的组合效应,不同饲料及其不同的组合,可改变饲料营养的消化率和利用率,且产生不同的饲喂效果,进而提高或者降低动物的生产性能。论文综述了饲料组合效应的概念、分类、研究方法和衡量指标及生产应用,为饲料资源有效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组合效应 研究方法 衡量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