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盾构渣土置拌同步浆液及其在叠落隧道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周艳家 杨国华 +1 位作者 王炜 李闻韬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5-140,共6页
针对盾构渣土资源化利用,依托苏州轨道交通8号线,基于实验室研究改进固化材料配比,将区间线路盾构渣土置拌成符合工程要求的同步注浆浆液。同时,新建8号线双线盾构隧道与既有3号线双线隧道在唐庄站交汇,形成两层四线叠落的特殊工况。本... 针对盾构渣土资源化利用,依托苏州轨道交通8号线,基于实验室研究改进固化材料配比,将区间线路盾构渣土置拌成符合工程要求的同步注浆浆液。同时,新建8号线双线盾构隧道与既有3号线双线隧道在唐庄站交汇,形成两层四线叠落的特殊工况。本项目使用的渣土浆液稠度约为113 mm,7 d强度≥1 MPa,28 d强度≥2.5 MPa,满足工程要求。掘进过程中既有隧道结构的监测数据表明,盾构渣土浆液可以有效地控制新建盾构对既有建(构)筑物的影响。利用盾构渣土制备同步注浆浆液可实现渣土资源化利用,在推进绿色建造的同时降低隧道(双线)施工成本约75万元/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盾构渣土 注浆材料 绿色建造 叠落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靠度理论的硐室顶部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闻韬 唐雨春 +1 位作者 唐承铁 杨小礼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8,共4页
基于硐室的顶部破坏模式,考虑地下水的渗透效应,将非线性Mohr-Coulomb破坏准则引入到极限分析中,根据虚功率原理进行了能量耗散计算。考虑岩土参数的不确定性,运用可靠度理论分析了维持硐室顶部稳定所需的支护力;同时分析了周围土体参... 基于硐室的顶部破坏模式,考虑地下水的渗透效应,将非线性Mohr-Coulomb破坏准则引入到极限分析中,根据虚功率原理进行了能量耗散计算。考虑岩土参数的不确定性,运用可靠度理论分析了维持硐室顶部稳定所需的支护力;同时分析了周围土体参数对硐室顶部稳定性及维持硐室顶部稳定所需支护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孔隙水压力系数和非线性系数越大,维持硐室顶部稳定所需的支护力也越大。同时,土体参数的变异系数也会影响硐室顶部的稳定性,因此建议加强对岩土参数随机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硐室 破坏模式 上限分析 可靠度指标 支护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粉砂地层水平MJS桩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及控制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占生 汪庆 +1 位作者 张宗超 李闻韬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2-89,共8页
全方位高压喷射工法(metrojetsystem,MJS)具有全方位、高精度、排泥集中等优点,在复杂地质条件和盾构穿越既有车站等不利施工工况下有着较强的适应性。为研究水平MJS成桩对周围粉砂地层的影响,优化水平MJS设计施工参数,以苏州轨道交通6... 全方位高压喷射工法(metrojetsystem,MJS)具有全方位、高精度、排泥集中等优点,在复杂地质条件和盾构穿越既有车站等不利施工工况下有着较强的适应性。为研究水平MJS成桩对周围粉砂地层的影响,优化水平MJS设计施工参数,以苏州轨道交通6号线苏锦站富水粉砂地层中MJS试桩工程为背景,采用现场试验的方法研究水平MJS成桩引起地下水位、超静孔隙水压力、土压力和深层水平位移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试桩期间水平MJS喷浆时超孔隙水压最大增加了46.1 kPa;喷浆使地下水位最大上升3.6 m,停止喷浆后水位最大下降1.5 m;土压力的变化趋势与孔压一致,喷浆时土压最大上升40.6 kPa。由于粉砂层引孔过程中土体自支能力不足,易塌孔,本次施工中引孔时的测斜最大发生1.2 mm的内倾,喷浆时测斜最大发生了2.2 mm的内倾。苏州地铁8号线时代广场站水平MJS施工期间车站底板最大位移值为0.8 mm,满足规范要求。粉砂层MJS施工过程中在水泥浆液中加入3%掺量膨润土,可防止出现塌孔和抱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地层加固 全方位高压喷射桩(MJS) 地层扰动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