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船山事势理关系思想的三层逻辑及其辨正
1
作者 李长泰 《船山学刊》 2025年第2期25-32,共8页
学者对王船山理势关系的研究多限于历史和历史哲学视角,没有还原船山理势关系的原初本义。从船山理势论述上看,他将理势关系放在事、势、理三者关系中进行阐释,超出了历史观和历史哲学的范畴,理势关系实际是事、势、理的关系。在船山的... 学者对王船山理势关系的研究多限于历史和历史哲学视角,没有还原船山理势关系的原初本义。从船山理势论述上看,他将理势关系放在事、势、理三者关系中进行阐释,超出了历史观和历史哲学的范畴,理势关系实际是事、势、理的关系。在船山的理势关系思想的原初思维中,理势关系并非历史哲学中的关系,而是体用逻辑中的关系。理势关系的演进完成了由用到体的归纳逻辑和由体到用的演绎逻辑,再到体用合一的和合逻辑思维发展过程,事在理势关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归纳逻辑体现了形象、情势、天理的演进,形成了思维中的抽象;演绎逻辑体现了天理、顺势、成事的演进,形成了现实中的实践;和合逻辑体现了顺道、善势、从义的演进,形成了历史中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船山 逻辑辨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船山的天人合一君子观——以《读四书大全说》为中心 被引量:2
2
作者 李长泰 邹晖 廖秀健 《船山学刊》 CSSCI 2009年第3期7-11,共5页
王船山的君子观是天人合一的君子观。王船山认为儒家君子在现实社会中具有普适性意义。君子观主要围绕君子存在合理性的理论基础是君子与天道合一、君子最高境界是与圣功合一、君子现实践履工夫是修道成德、君子形象是内外合一等几个方... 王船山的君子观是天人合一的君子观。王船山认为儒家君子在现实社会中具有普适性意义。君子观主要围绕君子存在合理性的理论基础是君子与天道合一、君子最高境界是与圣功合一、君子现实践履工夫是修道成德、君子形象是内外合一等几个方面展开。本文着重以王船山的《读四书大全说》为中心,对其君子思想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天人合一 君子观 天道 工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君子思想与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长泰 易玉屏 夏金星 《职业技术教育》 2007年第16期81-84,共4页
君子思想在儒家思想中有突出的地位,其特点是人文理性强势彰显,既表现出对天道、社会和个体身心修养的关切与关注,也体现对人自身个性的削减和对创造性的压抑。君子思想中缺少培育科技理性的因素,这严重阻碍了中国职业教育思想的发... 君子思想在儒家思想中有突出的地位,其特点是人文理性强势彰显,既表现出对天道、社会和个体身心修养的关切与关注,也体现对人自身个性的削减和对创造性的压抑。君子思想中缺少培育科技理性的因素,这严重阻碍了中国职业教育思想的发展。其直接结果是培养了中国读书士人为官出仕的作风,影响了中国工商业的发展,而迟缓的工商业很难激发职业教育的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子思想 人文理性 科技理性 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致用思维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及其启示 被引量:2
4
作者 李长泰 夏金星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75-78,共4页
古代中国的核心思维方式是致用思维,致用思维着眼于现实,解决国家和人民的现实问题。致用思维本身是有利于科技发展与市场繁荣的,但是中国的致用思维在发展方向上致用于道德、政治、士农、生活,并没有促进科技与职业技能的全面飞跃,尤... 古代中国的核心思维方式是致用思维,致用思维着眼于现实,解决国家和人民的现实问题。致用思维本身是有利于科技发展与市场繁荣的,但是中国的致用思维在发展方向上致用于道德、政治、士农、生活,并没有促进科技与职业技能的全面飞跃,尤其政治至上更为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致用思维的现代启示是:政府与市场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必须以民为本,政府的职能以服务为中心,发展科技是推动职业发展的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用思维 道德致用 政治致用 士农致用 生活致用 职业教育 政府与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墨子君子思想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长泰 夏金星 《职业技术教育》 2008年第28期83-86,共4页
墨子的君子之道包含了重要的职业教育观念,主要包括:职业兴起的内在动力是“兴人民之利”,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智术百工”,职业兴起的关键步骤是“尚贤举士”,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尚同国治”。墨子代表下层劳动人民,其思想只停... 墨子的君子之道包含了重要的职业教育观念,主要包括:职业兴起的内在动力是“兴人民之利”,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智术百工”,职业兴起的关键步骤是“尚贤举士”,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尚同国治”。墨子代表下层劳动人民,其思想只停留在下层群众中间而没有得到上层的认可与推行,其职业教育观念没有得到更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子 君子思想 职业教育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船山对朱子正心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李长泰 吴悠 《船山学刊》 2017年第1期28-33,共6页
王船山的正心思想是对朱子正心思想的发展,主要凸显了四个方面:一是将心之内涵从朱子的"心统性情"发展为"持志正心";二是将正心实质从朱子的"去蔽存心"发展为"道心至正";三是将正心的路径从朱... 王船山的正心思想是对朱子正心思想的发展,主要凸显了四个方面:一是将心之内涵从朱子的"心统性情"发展为"持志正心";二是将正心实质从朱子的"去蔽存心"发展为"道心至正";三是将正心的路径从朱子的"诚意正心"转换为"正心诚意";四是将正心评价从朱子的"心与理一"丰富为"推至天下"。通过对王船山正心思想的分析,可以得出船山的学术研究方法走了一条正学开新和经世致用并重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船山 朱子 正心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王船山民本政治价值论的重构——兼考王廷相的民本思想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长泰 《船山学刊》 2016年第1期1-7,共7页
明清时期政治价值论转型和重构的重大时期,王船山和王廷相是重要代表。他们民本政治价值论的建立是从解构朱子理学中天理架构入手的,从理学走向气学,气本论的建立则使民本价值的提升找到哲学依据,民众合理欲求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人本... 明清时期政治价值论转型和重构的重大时期,王船山和王廷相是重要代表。他们民本政治价值论的建立是从解构朱子理学中天理架构入手的,从理学走向气学,气本论的建立则使民本价值的提升找到哲学依据,民众合理欲求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人本价值具有合法性,他们的人学思想确立了人权是人确立为人的根本原则,人心、道心皆天赋,人本价值是基本的人权。民众人本价值的提升则是通过政治权变来实现的,权变而养民。他们主张和合的政治治理,刑以辅礼,以德化民,法以辅政,抬高了"刑"与"法"的地位。明清民本政治价值观从民众生存为本向民众合理欲望为本转变,民本政治价值论的重构是以人本价值提升为中心的理论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本 政治价值论 重构 王船山 王廷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先秦儒家自然生态观对德性论的构建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长泰 《管子学刊》 CSSCI 2014年第1期48-52,共5页
儒家的天人合一不仅仅是道德之天与人德的合一,还是自然生态与人德的化育合一。自然生态对先秦儒家建构德性论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主要体现在遵从自然生态规律建构人的自律德性、节约保护生态资源建构仁政治国理性、比德玉石山水自然景... 儒家的天人合一不仅仅是道德之天与人德的合一,还是自然生态与人德的化育合一。自然生态对先秦儒家建构德性论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主要体现在遵从自然生态规律建构人的自律德性、节约保护生态资源建构仁政治国理性、比德玉石山水自然景物建构仁义礼智四端和沐浴自然景致建构人的浩然之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儒家 自然生态 参赞化育 德性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子》的天地人和合观探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长泰 《管子学刊》 CSSCI 2010年第3期19-22,共4页
《管子》的"和合"是一种差等和合,治国理念以天地人和合观为基础,建立了形而上的天地和合道德根据,治国的目标是为了达到社会和合偕习,和合观的使用在方法上运用个人内心和合、国家内外和合达到国家治理,形下之用体现于政治... 《管子》的"和合"是一种差等和合,治国理念以天地人和合观为基础,建立了形而上的天地和合道德根据,治国的目标是为了达到社会和合偕习,和合观的使用在方法上运用个人内心和合、国家内外和合达到国家治理,形下之用体现于政治上政通人和以实现天地人和。管子之所以成为我国春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是因为他的治国理念高远、方法得当、运用适宜,既有道德感化,又有法治辅助,还有礼义调和,实现了社会上下和合、内外和合、形上形下和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子 天地人 和合观 政通人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子的“禾变”君子观及儒家的“合变”传承——以《管子》为中心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长泰 《管子学刊》 CSSCI 2009年第3期18-22,共5页
管子的思想对中国影响较大,《管子》的君子观是天地之道,是君子存在的依据,君子的"禾变"智变是君子存在的现实需要,君子境界是静因无为自然境界与"重任"在身的道德境界的结合,君子的核心思想是"禾变"智变... 管子的思想对中国影响较大,《管子》的君子观是天地之道,是君子存在的依据,君子的"禾变"智变是君子存在的现实需要,君子境界是静因无为自然境界与"重任"在身的道德境界的结合,君子的核心思想是"禾变"智变,这符合当时社会现实需求。这种"禾变"智变思想与儒家君子观仁义礼智合一的思想不一致,后来儒家君子观在发展上对管子君子观进行了"合变"式地发展传承,既有批判又有吸收,使儒家君子成为理想的社会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子 君予观 禾变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农民流动的文化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长泰 《船山学刊》 2004年第1期184-186,共3页
关键词 当代 中国 农民流动 文化价值 城乡物质文化 制度文化 文化交流 文化融合 观念文化 人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子“大丈夫”人格思想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长泰 《船山学刊》 2006年第4期83-86,共4页
“大丈夫”人格价值观抬高了“自我”地位,树立了人的尊严和社会规范。“大丈夫”人格的现代启示是它是管理者领导风范人格的重要标准。
关键词 人格思想 大丈夫 孟子 人格价值观 领导风范 现代启示 社会规范 人的尊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料印花粘合剂的合成
13
作者 李长泰 殷树梅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1990年第3期23-25,共3页
从单体选择和配比、乳化剂的选用和配比、引发剂的用量,以及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速度和乳化方法等几个方面,对涂料印花粘合剂进行了研究。并在优选条件下,合成了产品性能稳定、使用性能良好的涂料印花粘合剂。
关键词 印花粘合剂 引发剂 优选条件 使用性能 乳化剂用量 乳液性能 复合乳化剂 共聚物乳液 产品性能 搅拌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文化认知的哲学思考
14
作者 李长泰 朱方长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23-25,共3页
全球化时代,世界并不太平,这是个文化问题,是错误的文化认知造成的,必须重新对文化认知进行哲学思考。认知文化的社会性、实践性内涵,认知文化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相对性与绝对性的辩证关系,强调文化自觉意识,树立开放的文化心态,对世界... 全球化时代,世界并不太平,这是个文化问题,是错误的文化认知造成的,必须重新对文化认知进行哲学思考。认知文化的社会性、实践性内涵,认知文化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相对性与绝对性的辩证关系,强调文化自觉意识,树立开放的文化心态,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认知 社会性 实践性 文化自觉 文化心态 文化存在 文化发展 文化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船山礼学的美德向度与实现路径
15
作者 李长泰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9-43,共5页
船山礼学超越了规范伦理学的视界,实现了从规范伦理学向美德伦理学向度的超越,单一规范伦理视角建构礼学具有局限性,船山主张在规范之礼的基础上建构美德之礼,超越规范向度达到美德向度。船山礼学超越了规范伦理向度,建构了美德伦理向... 船山礼学超越了规范伦理学的视界,实现了从规范伦理学向美德伦理学向度的超越,单一规范伦理视角建构礼学具有局限性,船山主张在规范之礼的基础上建构美德之礼,超越规范向度达到美德向度。船山礼学超越了规范伦理向度,建构了美德伦理向度的礼学,实现了规范之礼和美德之礼的贯通,贯通途径是"礼用",礼用实现美德、赢得美誉、塑造美德人格。船山礼学美德视界的建立使其伦理思想具有启蒙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船山 礼学 美德向度 礼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儒家“德性”内涵的义理面向
16
作者 李长泰 《管子学刊》 CSSCI 2015年第1期32-35,共4页
以往的德性研究只是从个人幸福、社会公平正义与社会理想、繁荣的价值需求来反向规定德性内涵,这种研究方法只是完成了德性内涵研究的一半。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以及西方苏格拉底、康德的德性内涵认为,德性形而上学规定德性纯理、纯善、光... 以往的德性研究只是从个人幸福、社会公平正义与社会理想、繁荣的价值需求来反向规定德性内涵,这种研究方法只是完成了德性内涵研究的一半。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以及西方苏格拉底、康德的德性内涵认为,德性形而上学规定德性纯理、纯善、光明正大。德性形而上学认为德性源于天道"明德",德性是天道的人道化,德性的义理内涵是纯粹正理、纯粹至善,德性是通过人"明明德"知识体系的建立向纯粹理性实践的"度越",德性最终是一个纯粹实践的问题,德性的深度要通过实践来实现,个体实践体现主体德性的纯粹"至善"。德性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现实与社会理想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明德 知识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船山的君子至德取向与问学工夫刍议——以船山对《中庸》第二十七章的诠释为中心
17
作者 李长泰 《船山学刊》 CSSCI 2010年第3期5-8,共4页
王船山的君子观是至德价值取向与问学工夫的合一,核心宗旨是至德凝道,这一君子观在逻辑上完成了价值取向向工夫施予的过渡与演生,价值取向是尊德性,工夫是道问学,价值取向上表现为至德、高明、全备之德性,工夫施予上体现为明、凝、审、... 王船山的君子观是至德价值取向与问学工夫的合一,核心宗旨是至德凝道,这一君子观在逻辑上完成了价值取向向工夫施予的过渡与演生,价值取向是尊德性,工夫是道问学,价值取向上表现为至德、高明、全备之德性,工夫施予上体现为明、凝、审、用之途径,二者达到中和适宜。一方面,王船山对古圣先贤的君子观进行了继承,另一方面又对其内容进行了发挥,使之具体化。本文以船山对《中庸》第二十七章的诠释为中心,试论王船山的君子至德取向与问学工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船山 君子观 价值取向 问学工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王夫之士人格思想的入凡超俗向位
18
作者 李长泰 《船山学刊》 2015年第3期17-22,共6页
王夫之士人格思想突出了士面向现实的人格,但又向超越和理想的方向发展,实现了入凡和超俗的双向合一。王夫之士人格思想的向位凸显了四个方面:政治人格的责任担当精神、自我地位人格的自命平凡精神、道义人格的恪守大义精神、理想人格... 王夫之士人格思想突出了士面向现实的人格,但又向超越和理想的方向发展,实现了入凡和超俗的双向合一。王夫之士人格思想的向位凸显了四个方面:政治人格的责任担当精神、自我地位人格的自命平凡精神、道义人格的恪守大义精神、理想人格的超越世俗境界。士人格的实现是在士管理过程中完成的,职业人格以德性人格为导向,政治人格与德性人格实现了合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士人格 入凡超俗 向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王夫之君子人格思想的四层面向
19
作者 李长泰 《船山学刊》 2015年第1期34-40,共7页
王夫之继承了前人的君子人格思想,以"正学与开新"的学术风格凸显君子人格的深刻内涵。王夫之对君子人格的规定体现了德、圣、行、美四层面向,以德性人格、圣人人格、道德实践和内外合一比照君子人格。君子人格思想的四层面向... 王夫之继承了前人的君子人格思想,以"正学与开新"的学术风格凸显君子人格的深刻内涵。王夫之对君子人格的规定体现了德、圣、行、美四层面向,以德性人格、圣人人格、道德实践和内外合一比照君子人格。君子人格思想的四层面向是:德性人格是基层面向,圣人人格是理想面向,道德实践是日用面向,内外合一是审美面向,四个面向的思想体现了内圣外王的学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君子人格 四层面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透剂T的合成工艺优化 被引量:8
20
作者 殷树梅 曹泽环 +2 位作者 马新启 李高宁 李长泰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1995年第6期31-34,共4页
用正交试验法,对顺丁烯二酸二异辛酯磺酸钠的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使收率≥98%。
关键词 顺丁烯二酸酐 渗透剂 工艺 合成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