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苄基哌啶类拮抗剂选择性识别hCCR3的分子模拟 被引量:2
1
作者 李锦莲 王建萍 +2 位作者 胡冬华 邵琛 苏忠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36-1642,共7页
以牛视网膜紫质X射线衍射晶体结构为模板,参考定位突变实验数据,采用配体支持同源模建(Ligand-supported homology modeling)方法构建了拮抗剂键合(Antagonist-bound)的人类趋化因子受体hCCR3和hCCR1的三维结构模型.将一系列1,4-二取代... 以牛视网膜紫质X射线衍射晶体结构为模板,参考定位突变实验数据,采用配体支持同源模建(Ligand-supported homology modeling)方法构建了拮抗剂键合(Antagonist-bound)的人类趋化因子受体hCCR3和hCCR1的三维结构模型.将一系列1,4-二取代哌啶类拮抗剂分别对接进优化后的hCCR3和hCCR1模型中,以配体在hCCR3中的结合自由能理论值对-lgIC50值进行线性回归,确定性系数r2为0.94.分析对接结果发现,配体主要通过疏水芳香作用与hCCR3结合,而4-苄基哌啶类拮抗剂对hCCR3产生选择性的主要原因在于配体的哌啶环与hCCR3中Tyr255(TM7)的苯酚侧链产生面对面的范德华作用,而且hCCR3中处于结合口袋的EL2区的疏水性也为拮抗剂对hCCR3的选择性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CR3 hCCR1 4-苄基哌啶类拮抗剂 疏水性 分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比妥酸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锦莲 单静影 +1 位作者 杨立滨 朱玉兰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256-258,共3页
 制得一种新的用于分子识别的底物2,3-(二硫亚乙基)-6-(硫己氧基对苯亚甲基巴比妥)四硫富瓦烯(4),产物用红外、核磁、元素分析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确定了其结构.
关键词 巴比妥酸 底物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硫富瓦烯衍生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3
作者 李锦莲 赵志宇 朱玉兰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265-267,共3页
 合成了一种新的四硫富瓦烯衍生物2,3-(二硫亚乙基)-6-(硫丁氧基对苯亚甲基巴比妥)四硫富瓦烯,通过核磁、红外、元素分析等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在溶液中的聚集行为及电化学性质.
关键词 四硫富瓦烯 巴比妥酸 底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苏氨酸修饰铅芯电极同时测定尿酸、黄嘌呤和次黄嘌呤 被引量:2
4
作者 郭晓玲 崔继文 +1 位作者 李锦莲 武冬梅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4期621-623,共3页
制备一种简单、低成本的聚合膜修饰电极,用于黄嘌呤(XA)、次黄嘌呤(HX)和尿酸(UA)的同时测定。单线扫描伏安法。在聚苏氨酸修饰铅芯电极上,XA,HX和UA的电化学氧化信号均得到显著增强,氧化过电位不同程度降低。同时在UA、XA和HX共存时,PT... 制备一种简单、低成本的聚合膜修饰电极,用于黄嘌呤(XA)、次黄嘌呤(HX)和尿酸(UA)的同时测定。单线扫描伏安法。在聚苏氨酸修饰铅芯电极上,XA,HX和UA的电化学氧化信号均得到显著增强,氧化过电位不同程度降低。同时在UA、XA和HX共存时,PT/PGE可以选择性、无干扰的测定每一种嘌呤,且其氧化峰电流与XA、HX和UA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均呈良好线性关系。该电极对UA、XA和HX的电化学检测具有优异的电催化特性,可用于实际样品中XA、HX和UA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苏氨酸修饰铅芯电极 尿酸 黄嘌呤 次黄嘌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溶剂中硫酸镁离子对缔合常数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红 李锦莲 +1 位作者 白术杰 李秀玲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344-347,共4页
应用电动势法在278.15~318.15K温度范围内测定了无液接电池(A)的电动势: Pt,H2(101.325kPa)|HCl(m1),MgSO4(m2),尿素(10%)-H2O|AgCl-Ag(A)根据测得的电池(A)的电动势,确定了混合溶剂中硫酸镁离子对的缔合常数K。通过K值首先讨论了温... 应用电动势法在278.15~318.15K温度范围内测定了无液接电池(A)的电动势: Pt,H2(101.325kPa)|HCl(m1),MgSO4(m2),尿素(10%)-H2O|AgCl-Ag(A)根据测得的电池(A)的电动势,确定了混合溶剂中硫酸镁离子对的缔合常数K。通过K值首先讨论了温度对硫酸镁缔合常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符合Hamed-Robinson经验方程:pK=A1/T+A2+A3T。其次,讨论了溶剂介电常数D对K的影响,得出经验方程:pK=g+h/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溶剂 硫酸镁 缔合常数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鸭跖草中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 被引量:2
6
作者 栾芳 周淑晶 +3 位作者 李锦莲 吕玉光 武冬梅 冯艳茹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013年第4期26-29,共4页
建立了芴甲氧酰氯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生长环境鸭跖草根、茎、叶中。葡萄糖苷酶抑制剂——1-脱氧野尻霉素的方法。采用资生堂CAPCELLPAKC18色谱柱,35:65的乙腈-O.1%醋酸体系为流动相,1-脱氧野尻霉素在0.1~1.5μg... 建立了芴甲氧酰氯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生长环境鸭跖草根、茎、叶中。葡萄糖苷酶抑制剂——1-脱氧野尻霉素的方法。采用资生堂CAPCELLPAKC18色谱柱,35:65的乙腈-O.1%醋酸体系为流动相,1-脱氧野尻霉素在0.1~1.5μg/m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5%。实验方法准确可靠,为鸭跖草活性成分定量分析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跖草 1-脱氧野尻霉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柱前衍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梅酮的电化学和光谱性质研究
7
作者 武冬梅 刘爽 +3 位作者 高洪福 李锦莲 刘海燕 梁启超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8-263,共6页
应用循环伏安和紫外光谱法研究杨梅酮氧化还原性质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在B-R缓冲溶液中玻碳电极上,杨梅酮的氧化还原表现为两步氧化反应和两步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对应于B环4-′OH和C环3-OH的氧化,还原反应对应于C环4位羰基还原为中间... 应用循环伏安和紫外光谱法研究杨梅酮氧化还原性质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在B-R缓冲溶液中玻碳电极上,杨梅酮的氧化还原表现为两步氧化反应和两步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对应于B环4-′OH和C环3-OH的氧化,还原反应对应于C环4位羰基还原为中间体自由基之后再进一步还原生成羟基.以上各步反应均为单电子单质子电极过程.杨梅酮的氧化还原反应与溶液pH关系密切,但其原因来自于去质子化作用,并导致它的抗氧化能力增强,但其最终氧化产物没有电化学活性,并吸附在电极表面,阻碍了电极过程电子传递.在pH 7.45-12.00范围内,杨梅酮也因去质子化作用导致紫外光谱Ⅰ带和Ⅱ带随pH增加,而发生红移,分解作用加剧.同时分解作用还与放置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酮 电化学 PH 紫外可见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自由基与C_6H_6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8
作者 赵艳丽 武冬梅 +4 位作者 杨春荣 阚伟 李锦莲 刘红 冯艳茹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5期724-726,共3页
在B3LYP/6-311++G(d,p)水平下研究了CP自由基与C6H6反应体系的产物分布和反应机理.得到了详细标注反应物、产物、中间体和过渡态的势能面示意图.计算结果表明CP+C6H6体系的主要产物是C6H5CP+H,次要产物是HCP+C6H5.与深入研究的CN+C6H6... 在B3LYP/6-311++G(d,p)水平下研究了CP自由基与C6H6反应体系的产物分布和反应机理.得到了详细标注反应物、产物、中间体和过渡态的势能面示意图.计算结果表明CP+C6H6体系的主要产物是C6H5CP+H,次要产物是HCP+C6H5.与深入研究的CN+C6H6反应体系相比,CP和CN反应体系的机理完全相似.本理论计算可以为将来实验室分离和研究一些含有不饱和CP基团的物种提供非常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自由基 C6H6 反应机理 势能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研究CaO-MgO-Fe_2O_3-SiO_2玻璃粉
9
作者 李彬 佟德成 李锦莲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207-208,246,共3页
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 Ca O- Mg O- Fe2 O3 - Si O2 系玻璃粉 ,研究了粉体的性能及制备条件 .结果表明 :凝胶形成最佳温度为 6 0℃ ,溶液凝结时间短 ,颗粒小 .
关键词 溶胶-凝胶 玻璃粉 CaO-MgO-Fe2O3-SiO2系 制备 微晶玻璃 氧化钙 氧化镁 三氧化二铁 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浓度葡萄糖对PC12细胞影响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10
作者 毕胜 李胜楠 +5 位作者 周实 赵岩岩 王李鸣 李冬 李锦莲 武冬梅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6期929-932,共4页
应用电化学法研究低浓度葡萄糖对PC12细胞的影响。研究PC 12细胞的电化学行为,并通过标准品对比、高效液相法对细胞的电化学信号进行归属。将PC12细胞分为4. 5mg/ml葡萄糖阳性对照组、无糖阴性对照组和0. 2mg/ml低糖组,采用电化学法研... 应用电化学法研究低浓度葡萄糖对PC12细胞的影响。研究PC 12细胞的电化学行为,并通过标准品对比、高效液相法对细胞的电化学信号进行归属。将PC12细胞分为4. 5mg/ml葡萄糖阳性对照组、无糖阴性对照组和0. 2mg/ml低糖组,采用电化学法研究低浓度葡萄糖对PC12细胞的嘌呤核苷酸代谢的影响。得出PC12细胞的三个电化学信号分别来源于鸟嘌呤和黄嘌呤的混合以及次黄嘌呤和腺嘌呤的混合及其终产物尿酸。低浓度葡萄糖对PC12细胞活性有损害作用,且影响其嘌呤核苷酸代谢,存在糖浓度-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浓度葡萄糖 PC12细胞 电化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丁在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性质研究
11
作者 李秀玲 胡玲 +4 位作者 吴蓟 单静颖 赵志宇 武冬梅 李锦莲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5期705-706,709,共3页
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MWNT/GC),并研究了芦丁在MWNT/GC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表明,MWNT/GC对芦丁的氧化具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用循环伏安法对芦丁浓度进行了测定,其氧化峰电流与芦丁的浓度在5.0×10^-7-1.0×10^-4mo... 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MWNT/GC),并研究了芦丁在MWNT/GC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表明,MWNT/GC对芦丁的氧化具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用循环伏安法对芦丁浓度进行了测定,其氧化峰电流与芦丁的浓度在5.0×10^-7-1.0×10^-4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丁 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 循环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法检测细胞中的尿酸和嘌呤
12
作者 周实 李锦莲 +3 位作者 郭晓玲 张树萌 孟令仁 武冬梅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3期116-118,共3页
研究氧化石墨烯量子点/多壁碳纳米管/丝网印刷电极(GOQDs/MWCNTs/SPCE*)对V79细胞的最佳检测条件.富集电位为0 V、富集时间为240 s、pH为7.4时尿酸和嘌呤标准品混合溶液的电化学信号最佳.该电极实现了对V79细胞中尿酸、黄/鸟嘌呤、腺嘌... 研究氧化石墨烯量子点/多壁碳纳米管/丝网印刷电极(GOQDs/MWCNTs/SPCE*)对V79细胞的最佳检测条件.富集电位为0 V、富集时间为240 s、pH为7.4时尿酸和嘌呤标准品混合溶液的电化学信号最佳.该电极实现了对V79细胞中尿酸、黄/鸟嘌呤、腺嘌呤和次黄嘌呤的检测,为生物样品中生物分子的灵敏快速检测提供新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细胞 尿酸 嘌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3+),Fe^(3+),Pb^(2+)掺杂TiO_2纳米晶的制备及表征
13
作者 江欣 李锦莲 杨春荣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271-272,293,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a3+,Fe3+,Pb2+掺杂的TiO2纳米晶.并用XRD,DTA,TG进行表征.研究表明:400℃热处理2h的掺杂纳米晶均呈锐钛矿相.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掺杂 TIO2纳米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罗马洋甘菊挥发油GC-MS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付春雪 武冬梅 +3 位作者 王文强 汪莹 张林聪 李锦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1期172-174,共3页
[目的]研究黑龙江和新疆地区罗马洋甘菊挥发油成分含量差异。[方法]水蒸气蒸馏方法提取罗马洋甘菊挥发油,GC-MS分析其中所含主要化学成分和特有化学成分。[结果]黑龙江地区罗马洋甘菊挥发油确定化合物结构共25种;新疆地区罗马洋甘菊挥... [目的]研究黑龙江和新疆地区罗马洋甘菊挥发油成分含量差异。[方法]水蒸气蒸馏方法提取罗马洋甘菊挥发油,GC-MS分析其中所含主要化学成分和特有化学成分。[结果]黑龙江地区罗马洋甘菊挥发油确定化合物结构共25种;新疆地区罗马洋甘菊挥发油确定化合物结构共28种。2个产地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均为酯类。存在含量差异较大的主要成分是α-蒎烯、3-甲基-2-丁烯酸-3-甲基丁-2-烯酯、3-甲基-2-丁烯酸-3-甲基丁基酯、松香芹酮等。[结论]不同产地罗马洋甘菊挥发油性状相似,但成分含量差异较大,这可能是由于土质及气候差异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马洋甘菊 挥发油 GC-MS 水蒸气蒸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细胞电化学法检测紫杉醇对MCF-7细胞活性的影响
15
作者 宋佳 李梦婷 +6 位作者 王文强 王治金 霍洪洋 英春凤 张艳洲 李锦莲 武冬梅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2期277-279,共3页
采用原位细胞电化学法研究了紫杉醇药物作用时间和作用剂量对MCF-7细胞电化学信号的影响.结果显示,细胞电化学信号可以很好地反映紫杉醇对MCF-7细胞作用的时间,剂量依赖性.将原位电化学法与MTT法检测紫杉醇对MCF-7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进... 采用原位细胞电化学法研究了紫杉醇药物作用时间和作用剂量对MCF-7细胞电化学信号的影响.结果显示,细胞电化学信号可以很好地反映紫杉醇对MCF-7细胞作用的时间,剂量依赖性.将原位电化学法与MTT法检测紫杉醇对MCF-7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进行比较,得到一致的趋势,表明原位细胞电化学法可以发展为一种有效的体外抗癌药物筛选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细胞电化学法 紫杉醇 MCF-7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萌 崔继文 李锦莲 《现代盐化工》 2021年第1期175-176,共2页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中学化学教师需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点,在教学中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学生对化学课堂的兴趣,辅助教师教授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呈现更好的教学课堂。基于此,分析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化学教学课堂中的...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中学化学教师需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点,在教学中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学生对化学课堂的兴趣,辅助教师教授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呈现更好的教学课堂。基于此,分析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化学教学课堂中的应用,期望为广大一线化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提供一些依据与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 化学教学 化学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化学教学相关网络资源整合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思慧 李锦莲 《现代盐化工》 2021年第1期155-156,共2页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上的大量信息可以为化学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不仅可以丰富课堂内容和课堂形式,提高课堂的实践性与趣味性,还可以完成教师、学生、家长三维一体的信息传导,就常见的化学网络资源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中学化学 化学教学 网络资源 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