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纳米粒子的细胞毒性 被引量:3
1
作者 李铸衡 马立娜 +1 位作者 刘殿骏 王振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09-1016,共8页
金纳米粒子(Au NPs)是构建用于诊断和治疗的纳米药物/探针的理想纳米材料之一,因此研究Au NPs与细胞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详细分析了金纳米簇(Au NCs)、球形金纳米粒子A(Au NPss)、金纳米球壳(Au NSs)和金纳米棒(Au NRs)等不同... 金纳米粒子(Au NPs)是构建用于诊断和治疗的纳米药物/探针的理想纳米材料之一,因此研究Au NPs与细胞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详细分析了金纳米簇(Au NCs)、球形金纳米粒子A(Au NPss)、金纳米球壳(Au NSs)和金纳米棒(Au NRs)等不同形貌的Au NPs对不同细胞模型的细胞毒性;讨论了Au NPs的理化性质(大小、形状、化学功能和表面电荷)对其细胞毒性的影响。总结了Au NP细胞毒性研究遇到的挑战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粒子 哺乳动物细胞 细胞毒性 生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科学素质培养的科学阅读内涵及要素解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李铸衡 王海 欧阳美子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5-40,共6页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政府历来非常重视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阅读作为公民的一项权利,对提升公民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有重要作用,并得到国家立法。青少年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根基,加强科学阅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面...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政府历来非常重视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阅读作为公民的一项权利,对提升公民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有重要作用,并得到国家立法。青少年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根基,加强科学阅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面向科学素质培养的科学阅读,是一种具备内容上传播真正的科学知识,方式和功能上有益于构建和提升科学能力,行为上反映科学态度的阅读活动。以阅读的理论研究成果为基础,可以提炼出科学阅读包括科学阅读内容、科学阅读行为、科学阅读方式和科学阅读功能四个基本要素,这四个基本要素之间的联系构成了科学阅读的基本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阅读 科学素质 要素 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光学断层技术在活体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铸衡 张婳 +1 位作者 刘殿骏 王振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11-1419,共9页
三维光学断层成像(Three Dimensional Optical Tomography Imaging)是以光学探针标记的分子或细胞为成像源,在外部光源的激发下产生发射光,通过测量组织边界处的光强,结合光子在组织中的传播模型,来重建出组织内部发射光分布图像以及组... 三维光学断层成像(Three Dimensional Optical Tomography Imaging)是以光学探针标记的分子或细胞为成像源,在外部光源的激发下产生发射光,通过测量组织边界处的光强,结合光子在组织中的传播模型,来重建出组织内部发射光分布图像以及组织光学参数。三维光学断层成像能够提供目标物在生物体内的分布信息,克服平面成像的局限性。因此,在肿瘤检测、基因表达、蛋白质分子检测、揭示机体功能变化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应用潜力。本文总结了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荧光分子断层成像(Fluorescent Molecular Tomography,FMT)、生物自发光断层成像(Bioluminescence Tomography,BLT)、切伦科夫荧光断层成像(Cerenkov Luminescence Tomography,CLT)等三维光学断层活体成像技术的新进展,分析了其在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技术挑战并探讨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荧光分子断层成像 生物自发光断层成像 切伦科夫荧光断层成像 多功能光学纳米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微阵列芯片在临床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铸衡 刘霞 +1 位作者 刘殿骏 王振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53-1264,共12页
蛋白质微阵列芯片能够高通量监测生物毒素、分析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和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筛选疾病生物标志物,因此有望成为体外诊断的主要技术之一并在病原体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等疾病的精准医疗中发挥重要... 蛋白质微阵列芯片能够高通量监测生物毒素、分析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和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筛选疾病生物标志物,因此有望成为体外诊断的主要技术之一并在病原体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等疾病的精准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最近发表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总结了蛋白质微阵列芯片在临床分析中新进展,分析了其在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技术挑战并探讨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微阵列芯片 临床检测 高通量分析 生物分子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