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间盘炎与脊椎结核的MRI鉴别诊断 被引量:8
1
作者 赵尚开 李银喜 冉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11期1700-1702,共3页
目的:探讨椎间盘炎与脊柱结核在MRI上的不同点,从而达到鉴别的目的。方法:20例为经手术后或椎间盘穿刺术后临床证实的椎间盘炎,20例为临床证实的脊柱结核。结果:椎间盘炎与脊柱结核在MRI上的不同点表现在:①临床表现上:椎间盘炎疼痛症... 目的:探讨椎间盘炎与脊柱结核在MRI上的不同点,从而达到鉴别的目的。方法:20例为经手术后或椎间盘穿刺术后临床证实的椎间盘炎,20例为临床证实的脊柱结核。结果:椎间盘炎与脊柱结核在MRI上的不同点表现在:①临床表现上:椎间盘炎疼痛症状明显,而椎体结核早期可无任何临床症状;②椎间盘改变上:早期椎间盘炎以T2WI加权像髓核内低信号裂隙征消失为明显,椎间盘变狭为后期表现,而椎体结核中后期椎间盘才会有改变;③相邻椎体骨质改变上:椎间盘炎表现为相邻的上、下两个椎体的部分或全部对称性炎性改变,少有椎体骨折,而椎体结核椎体骨质多呈虫蚀样破坏,常侵蚀多个椎体,常合并病理性骨折;④椎旁软组织改变上:椎体结核远比椎间盘炎明显,椎体结核常侵犯到腰大肌、椎管内硬膜外间隙及一侧椎间孔,常使椎管狭窄,而椎间盘炎仅表现为椎间盘旁软组织的轻度肿胀。结论:椎间盘炎与脊柱结核各有其特点,仔细观察椎间盘、椎体以及椎旁软组织上的改变,结合临床已不难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炎 脊柱结核 鉴别诊断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Ⅳ级以上硬核白内障手术方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蒋华章 王莉 +1 位作者 李银喜 杨安怀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2078-2080,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IV级以上硬核白内障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白内障IV级以上硬核患者150眼分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组(74眼)和白内障超声乳化组(76眼),对两组的核处理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目的:对比研究IV级以上硬核白内障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白内障IV级以上硬核患者150眼分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组(74眼)和白内障超声乳化组(76眼),对两组的核处理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组和白内障超声乳化组在核处理时间,虹膜损伤及后囊破裂比较及术后角膜和前房反应比较中,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视力早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晚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较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在IV级以上硬核上有优势,是治疗IV级以上硬核白内障较理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 硬核 超声乳化 白内障摘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藻酸钙敷料与医用几丁糖联用用于鼻腔填塞疗效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蔡林利 高启学 李银喜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5期40-40,42,共2页
目的观察藻酸钙与医用几丁糖联用用于鼻腔填塞疗效,以便于临床选择合适的术后鼻腔填塞物。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藻酸钙纤维敷料加几丁糖(试验组)和藻酸钙纤维敷料(对照组)行鼻腔鼻窦填塞,24~48h后取出填塞物,根据控制... 目的观察藻酸钙与医用几丁糖联用用于鼻腔填塞疗效,以便于临床选择合适的术后鼻腔填塞物。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藻酸钙纤维敷料加几丁糖(试验组)和藻酸钙纤维敷料(对照组)行鼻腔鼻窦填塞,24~48h后取出填塞物,根据控制鼻出血的有效性、填塞后患者舒适程度及填塞物取出后鼻出血程度、术后窦腔恢复状况评价疗效。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鼻腔胀痛或头痛的发生率分别为35%和3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取出填塞物后鼻出血率试验组为15%,对照组为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藻酸钙敷料加用医用几丁糖用于鼻腔填塞,可以大大提高患者舒适度,减轻鼻腔出血,有效促进窦腔组织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鼻内镜 藻酸钙纤维 医用几丁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油第一套天然气液化装置产出液化天然气珠海天然气液化项目试运行
4
作者 李银喜 《安装》 2009年第1期47-47,共1页
2008年12月6日上午,来自珠海液化项目组的一条短信在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部快速传播:经过近6个月的调试,珠海天然气液化项目开始产出LNG(液化天然气)。
关键词 天然气液化 液化天然气 项目组 珠海 液化装置 产出 试运行 中国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新洲区学龄前儿童视力调查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蒋华章 李银喜 王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56-158,共3页
目的:了解武汉市新洲区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状况及弱视患病率。方法:受检儿童3211例使用目前我国通用的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视力。3岁及以上视力低于0.5,4~5岁低于0.6,6~7岁低于0.7或双眼视力相差两行以上者,通知到医院门诊复诊。结果:... 目的:了解武汉市新洲区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状况及弱视患病率。方法:受检儿童3211例使用目前我国通用的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视力。3岁及以上视力低于0.5,4~5岁低于0.6,6~7岁低于0.7或双眼视力相差两行以上者,通知到医院门诊复诊。结果:受检儿童3211例视力异常检出率为7.51%。视力异常眼的屈光状态以远视为主;在屈光不正性弱视中,轻度弱视占比例最大,中度弱视次之,弱视患病率为6岁组3.68%,5岁组3.76%,4岁组7.93%,3岁组16.48%。各年龄组的视力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提高,各年龄组视力主要分布:3岁(0.5518±0.1910)、4岁(0.6444±0.1584)、5岁(0.6662±0.1544)、6岁(0.7601±0.1119)。视力异常率在3岁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力异常率在4~6岁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的视力呈动态发育过程,对弱视的诊断应考虑年龄因素。应加大弱视常识及危害性的宣传,提高家长、社会对弱视的认识和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力 学龄前 弱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