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分析老年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参数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120例,依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目的 分析老年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参数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120例,依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评分分为认知障碍组(MoCA评分<26分)38例及认知正常组(MoCA评分≥26分)82例。所有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获取心率变异性参数,包括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R-R interval, SDNN)、相差>50 ms的相邻R-R间期占R-R间期总数百分比(percentage of the number of pairs of adjacent R-R intervals differing by more than 50 ms, PNN50)、低频功率(power in low frequency range, LF)、高频功率(power in high frequency range, HF)。采用Spearman分析心率变异性参数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心率变异性参数对认知障碍的评估价值。结果 认知障碍组SDNN、PNN50、LF、HF明显低于认知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Spearman相关性显示,SDNN、PNN50、LF、HF与老年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障碍呈负相关(r=-0.185,r=-0.720,r=-0.278,r=-0.387,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DNN、PNN50、LF、HF联合评估老年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障碍的曲线下面积为0.972(95%CI:0.949~0.996),敏感性为94.70%,特异性为89.00%,联合评估效能明显优于各指标单独评估(P<0.01)。结论 老年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参数与认知障碍密切相关,早期测定SDNN、PNN50、LF、HF等心率变异性参数可为认知障碍的评估提供参考价值。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体感模拟训练联合间歇充气加压(IPC)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40例。使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将他们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21)和联合...目的探讨体感模拟训练联合间歇充气加压(IPC)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40例。使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将他们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21)和联合组(n=19)。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体感模拟训练联合IPC治疗。主要结局:干预前后主动伸展任务期间肘部伸展和躯干向前运动的变化。次要结局:干预前后上肢Fugl-Meyer评估、积木箱子测验、行动研究手臂测试(ARAT)、运动活动日志(MAL)和卒中影响量表(SIS)。结果2组肘部伸展角度在干预后都有所增加,并且联合组的增加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6.4±0.9 vs 2.5±0.6,P=0.04,效应量=0.68)。2组躯干向前运动在干预后都有所降低,并且联合组的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6.1±0.8 vs−2.3±0.4,P=0.04,效应量=0.70)。2组Fugl-Meyer评分在干预后均有所增加,并且联合组干预后Fugl-Meyer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49.0±4.6 vs 42.1±4.9,P=0.03,效应量=0.81)。2组在ARAT、积木箱子测验评分、MAL评分及SIS的变化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感模拟训练联合IPC治疗有助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肘部伸展、Fugl-Meyer评分,减少躯干向前运动。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 分析老年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参数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120例,依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评分分为认知障碍组(MoCA评分<26分)38例及认知正常组(MoCA评分≥26分)82例。所有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获取心率变异性参数,包括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R-R interval, SDNN)、相差>50 ms的相邻R-R间期占R-R间期总数百分比(percentage of the number of pairs of adjacent R-R intervals differing by more than 50 ms, PNN50)、低频功率(power in low frequency range, LF)、高频功率(power in high frequency range, HF)。采用Spearman分析心率变异性参数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心率变异性参数对认知障碍的评估价值。结果 认知障碍组SDNN、PNN50、LF、HF明显低于认知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Spearman相关性显示,SDNN、PNN50、LF、HF与老年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障碍呈负相关(r=-0.185,r=-0.720,r=-0.278,r=-0.387,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DNN、PNN50、LF、HF联合评估老年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障碍的曲线下面积为0.972(95%CI:0.949~0.996),敏感性为94.70%,特异性为89.00%,联合评估效能明显优于各指标单独评估(P<0.01)。结论 老年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参数与认知障碍密切相关,早期测定SDNN、PNN50、LF、HF等心率变异性参数可为认知障碍的评估提供参考价值。
文摘目的探讨体感模拟训练联合间歇充气加压(IPC)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40例。使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将他们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21)和联合组(n=19)。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体感模拟训练联合IPC治疗。主要结局:干预前后主动伸展任务期间肘部伸展和躯干向前运动的变化。次要结局:干预前后上肢Fugl-Meyer评估、积木箱子测验、行动研究手臂测试(ARAT)、运动活动日志(MAL)和卒中影响量表(SIS)。结果2组肘部伸展角度在干预后都有所增加,并且联合组的增加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6.4±0.9 vs 2.5±0.6,P=0.04,效应量=0.68)。2组躯干向前运动在干预后都有所降低,并且联合组的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6.1±0.8 vs−2.3±0.4,P=0.04,效应量=0.70)。2组Fugl-Meyer评分在干预后均有所增加,并且联合组干预后Fugl-Meyer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49.0±4.6 vs 42.1±4.9,P=0.03,效应量=0.81)。2组在ARAT、积木箱子测验评分、MAL评分及SIS的变化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感模拟训练联合IPC治疗有助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肘部伸展、Fugl-Meyer评分,减少躯干向前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