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跟网型逆变电源多回路耦合失稳机制分析
1
作者 周一辰 徐宏伟 +3 位作者 李永刚 张艺菲 王子杰 李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226-5240,I0025,共16页
跟网型逆变电源控制系统内部回路间耦合复杂,参数影响导致系统失稳时,失稳参数影响的具体回路以及回路间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基于此,该文提出适用于分析跟网型逆变电源的嵌合转矩法,揭示参数影响下系统多回路耦合失稳机制。首先,建立跟... 跟网型逆变电源控制系统内部回路间耦合复杂,参数影响导致系统失稳时,失稳参数影响的具体回路以及回路间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基于此,该文提出适用于分析跟网型逆变电源的嵌合转矩法,揭示参数影响下系统多回路耦合失稳机制。首先,建立跟网型逆变电源各控制环节代数微分方程模型,同时,提出锁相环状态空间模型变换方法,形成适用于转矩分析法的2阶微分方程结构;其次,建立保留回路结构的嵌合转矩拓扑图,推导跟网型逆变电源各回路所提供阻尼转矩的计算公式;然后,提出跟网型逆变电源回路间互激、竞争理论,设计参数影响回路溯源方法;最后,溯源关键参数影响下的回路间互激、竞争路径,揭示逆变电源多回路耦合的失稳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网型逆变电源 多回路耦合 嵌合转矩法 溯源路径 互激竞争 失稳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一致趋同的分布式负荷频率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周一辰 杨洋 +3 位作者 李永刚 楚玉建 李金 林卉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0-86,124,共8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的上升,电力系统呈现源荷双重不确定性,对频率稳定产生不利影响。提出一种结合多智能体一致算法与动态面控制的分布式负荷频率控制方法,以增强电力系统的频率调节性能。首先,给出频率控制模型结构,并设计系统框...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的上升,电力系统呈现源荷双重不确定性,对频率稳定产生不利影响。提出一种结合多智能体一致算法与动态面控制的分布式负荷频率控制方法,以增强电力系统的频率调节性能。首先,给出频率控制模型结构,并设计系统框架与分散式区域观测器;其次,考虑通信时滞的影响,设计出各区域控制器结构;最后,基于互联电力系统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与传统控制方法相比,该控制方法改善了电力系统负荷频率控制性能,提高了区域间频率调节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负荷频率控制 分散式观测器 多智能体一致性算法 动态面控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苇NACO法制浆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金 张凯 +5 位作者 甘鹏 许琦玺 刘刻峰 杨桂花 赵玉 陈嘉川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80,共8页
本研究以芦苇为原料,系统地研究了其化学组分在NACO制浆过程中的溶出规律。结果表明,当用碱量(以Na2O计)为18%、碳酸钠占比90%、蒸煮温度140℃、蒸煮时间2 h、初始氧气压力1.4 MPa时,所得纸浆的性能最佳。此时,细浆得率44.9%、白度31.5... 本研究以芦苇为原料,系统地研究了其化学组分在NACO制浆过程中的溶出规律。结果表明,当用碱量(以Na2O计)为18%、碳酸钠占比90%、蒸煮温度140℃、蒸煮时间2 h、初始氧气压力1.4 MPa时,所得纸浆的性能最佳。此时,细浆得率44.9%、白度31.5%、卡伯值24.5,纸张物理性能表现优异,抗张指数、撕裂指数、耐破指数和环压指数分别为54.0 N·m/g、4.48 mN·m^(2)/g、3.30kPa·m^(2)/g和6.53 N·m/g,均优于传统氧碱法制浆工艺所得纸张的性能。NACO法的制浆机制可以总结为在NACO制浆过程中,碱性环境与氧气的相互作用促使阴离子过氧自由基(O_(2)^(-)·)和氢氧自由基(HO·)的产生,二者协同对木质素进行脱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 NACO法 制浆 纸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特征细化与频域增强学习结合的空间组学细胞核分割
4
作者 李修齐 李金 +4 位作者 杨弃 李莹雪 赵才荣 周连群 姚佳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56-1470,共15页
精确地将生物分子信息映射到组织切片的空间坐标是空间多组学分析的关键,细胞核分割精度直接决定靶标分子定位准确性。然而,细胞核形态多样性、组织结构复杂性以及细胞核聚集等因素造成细胞核分割困难,现有分割方法难以实现细胞核精准分... 精确地将生物分子信息映射到组织切片的空间坐标是空间多组学分析的关键,细胞核分割精度直接决定靶标分子定位准确性。然而,细胞核形态多样性、组织结构复杂性以及细胞核聚集等因素造成细胞核分割困难,现有分割方法难以实现细胞核精准分割,进而影响空间多组学分析结果。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分层特征细化和频域增强学习提出细胞核分割网络FFVM-UKAN,深度整合用于特征提取的浅层视觉状态空间模块及用于特征细化的深层令牌化Kolmogorov-Arnold网络,并提出并行频域学习模块实现细胞核分割所需精细特征捕捉,增强网络跳跃连接效果。该方法在公开数据集MoNuSeg上实现了细胞核分割,mIoU和Dice分别为69.09%和81.72%,在私有数据集上达到85.95%和92.45%。此外,在10X Genomics的人类肝脏数据集上验证基因、细胞核映射效果,结果显示基因映射准确率达90.63%。上述结果表明,本文所述方法在细胞核分割精度和模型泛化能力方面具有较好效果,实现了空间基因与细胞核的高精度映射,展现了该方法在空间多组学分析中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核分割 分层特征细化 频域增强学习 Kolmogorov-Arnold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启动单解显式时间积分器的研究进展及性能评估
5
作者 李金 刘耀坤 +1 位作者 于开平 崔乃刚 《力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8-339,共52页
直接时间积分法在大型非线性动力系统的数值计算中起着关键作用,尤其是在工程仿真与设计领域.自启动单解显式时间积分法因在处理复杂非线性系统时的高效性和可靠性,成为该领域的重要工具.然而,随着此类算法的逐步发展和多样化,性能表现... 直接时间积分法在大型非线性动力系统的数值计算中起着关键作用,尤其是在工程仿真与设计领域.自启动单解显式时间积分法因在处理复杂非线性系统时的高效性和可靠性,成为该领域的重要工具.然而,随着此类算法的逐步发展和多样化,性能表现各异,因此对其进行系统回顾和深入分析具有急迫性和重要性.本文首先介绍了评估时间积分法性能的主要指标,包括精度、稳定性、振幅误差与相位误差等,为读者提供了理论基础;接着,详细回顾了自启动单解显式时间积分法的发展历程,系统梳理了各种算法的演变过程;比较了多种自启动单解显式时间积分法在谱特性、精度、稳定性以及误差方面的性能表现并使用典型算例与工程结构进行了数值验证.重点指出当前性能表现优异的两种显式积分法:完全显式的GSSE法和速度隐式处理的GSSI法.这两种方法都具备自启动、单解、显式求解、最大化条件稳定域、可控数值耗散(全历程变化)和一致二阶精度的特点,而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求解阻尼问题的计算量和有阻尼时的条件稳定域大小.本文还展望了显式时间积分法未来的研究方向,强调了进一步优化与发展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动响应 自启动 显式时间积分 单解 最优显式积分器 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致二阶精度的自启动单解时域积分器
6
作者 李金 刘耀坤 +1 位作者 崔乃刚 于开平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7-781,共15页
时域积分器是分析大型一阶动力系统常用的数值求解技术且具有竞争性的时域积分器应实现自启动、单解、一致二阶精度和可控数值阻尼.在无辅助技术的加持下,现有的自启动单解时域积分器未能同时实现可控数值阻尼和一致二阶精度.为了突破... 时域积分器是分析大型一阶动力系统常用的数值求解技术且具有竞争性的时域积分器应实现自启动、单解、一致二阶精度和可控数值阻尼.在无辅助技术的加持下,现有的自启动单解时域积分器未能同时实现可控数值阻尼和一致二阶精度.为了突破该限制,首先构造了一类自启动单解时域积分器,然后推导了时域积分器实现一致二阶精度的代数条件,最后提出了一致二阶精度的自启动单解隐式和显式时域积分器.新隐式积分器是无条件稳定的且将数值放大矩阵在高频极限下的特征值作为两个用户指定参数进而灵活地控制数值高频阻尼;当两个用户指定参数相等时,两参数的隐式积分器退化为最优数值阻尼和最小误差常数的单参数积分器.新显式积分器是条件稳定的且将分岔点处的谱半径值作为用户指定参数进而控制数值阻尼;使用推荐的参数值时,显式积分器可以在条件稳定域和求解精度上达到合理平衡.性能比较和数值算例都验证了理论分析并凸显了本文自启动单解时域积分器在精度和耗散能力上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阶动力系统 一致二阶精度 单解 时域积分器 数值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超排程序对荷斯坦奶牛性控胚胎生产的影响
7
作者 李金 陈超凡 +9 位作者 刘爱菊 刘成军 李艳华 薛建华 李玉龙 李俊 赵蓉 王定国 傅祥伟 麻柱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5年第2期6-10,15,共6页
试验旨在分析不同促卵泡素超排方案对荷斯坦奶牛性控胚胎生产的影响。以89头12~14月龄的健康荷斯坦奶牛为供体,采用冲胚技术获取体内胚胎,比较两种超排方案的效果差异。方案一采用促卵泡素-宁波(FSH-N,总剂量500 IU),以递减剂量(4~1 mL... 试验旨在分析不同促卵泡素超排方案对荷斯坦奶牛性控胚胎生产的影响。以89头12~14月龄的健康荷斯坦奶牛为供体,采用冲胚技术获取体内胚胎,比较两种超排方案的效果差异。方案一采用促卵泡素-宁波(FSH-N,总剂量500 IU),以递减剂量(4~1 mL)连续注射4 d,于第9天注射人绒毛促性腺激素(hCG)诱导排卵后定时输精;方案二使用促卵泡素-Reprobiol(FSH-R,总剂量500 IU),采用更低剂量递减方案(2~0.5 mL),于第9天观察发情并输精。两方案均在第1天放置阴道栓并注射雌二醇(E_(2))和黄体酮(P_(4)),第7天注射前列腺素(PG)并撤栓,第16天完成冲胚。记录头均回收胚胎数、头均优质胚胎数和优质胚胎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方案二较方案一在头均回收胚数(9.75±4.54 vs.4.16±2.49)和头均优质胚数(3.96±2.65 vs.1.66±1.34)方面效果更佳(P<0.05),在优质胚率上与方案一无显著差异(40.64%vs.39.87%,P>0.05)。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方案二(采用比利时Reprobiol公司生产的FSH产品)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斯坦奶牛 促卵泡素 超数排卵程序 体内胚胎生产 优质胚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掺杂磷烯材料吸附气体分子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8
作者 俞冯 李卫 +3 位作者 任青颖 李金 许巍 许杰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0-810,共11页
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利用优化几何结构和计算相应的电子性质,文章系统分析了NO_(2)、NO、CO、CO_(2)、CH_(4)和SO_(2)等分子在Ge掺杂磷烯材料表面的吸附性能,吸附分子在材料表面的吸附位置,确定最稳定的吸附构型.研究发现,Ge掺杂磷烯材... 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利用优化几何结构和计算相应的电子性质,文章系统分析了NO_(2)、NO、CO、CO_(2)、CH_(4)和SO_(2)等分子在Ge掺杂磷烯材料表面的吸附性能,吸附分子在材料表面的吸附位置,确定最稳定的吸附构型.研究发现,Ge掺杂磷烯材料对NO_(2)、NO、CO、CO_(2)、CH_(4)和SO_(2)等分子表现出较高的吸附能力,表明其在气体分子吸附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此外,研究分析Ge掺杂对材料电子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Ge掺杂引入了新的能级,影响了材料的导电性质,从而影响了吸附分子与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为进一步理解Ge掺杂磷烯材料吸附气体分子的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综合而言,本研究揭示了Ge掺杂磷烯材料在吸附NO_(2)、NO、CO、CO_(2)、CH_(4)和SO_(2)等气体分子方面的优越性能,并为其在气体吸附及其他相关应用中的潜在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对于开发新型高效吸附材料以解决环境和能源领域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烯 第一性原理 气体传感器 掺杂 气敏性能 二维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严肃游戏的建筑地下空间水灾应急逃生路径评价研究
9
作者 丁志坤 李金 +2 位作者 李永昌 孙梓桓 熊朝阳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6-204,共9页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地下建筑空间的水灾逃生问题日益突出。研究以深圳市某高校科教综合楼地下实验室为案例,开发了基于Unreal Engine游戏引擎的地下建筑水灾虚拟逃生严肃游戏平台。该平台融合了建筑信息模型(Build...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地下建筑空间的水灾逃生问题日益突出。研究以深圳市某高校科教综合楼地下实验室为案例,开发了基于Unreal Engine游戏引擎的地下建筑水灾虚拟逃生严肃游戏平台。该平台融合了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流体仿真和严肃游戏模拟技术,通过BIM模型识别建筑逃生路网,并结合虚拟逃生试验获取逃生路径的评价指标数据。此外,采用客观权重法(Criteria Importance Thr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CRITIC)对评价指标进行客观赋权,计算逃生路径的综合得分,实现了多目标决策下的最优逃生路径识别。研究开发的严肃游戏平台为地下建筑水灾应急逃生提供了创新的分析和决策工具,对提高地下建筑安全性和应急管理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建筑地下空间 水灾应急逃生模拟 建筑信息模型 严肃游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热化学聚能冲击波致裂储层数值模拟及破岩规律研究
10
作者 丁乾申 吴春新 +3 位作者 李金 邹德昊 夏金娜 何滨 《石油钻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4,共8页
为探究电热化学聚能冲击波储层改造技术的破岩规律及机理,首先,在明确技术装置演变的基础上,分析了聚能冲击波在储层中传播破坏的机制;然后,利用脆性材料动态破坏JH-2数值模型模拟,在物理模拟试验检验模拟方法的基础上,开展了聚能冲击... 为探究电热化学聚能冲击波储层改造技术的破岩规律及机理,首先,在明确技术装置演变的基础上,分析了聚能冲击波在储层中传播破坏的机制;然后,利用脆性材料动态破坏JH-2数值模型模拟,在物理模拟试验检验模拟方法的基础上,开展了聚能冲击波重复冲击破岩试验,分析了不同聚能冲击波波形对破岩效果的影响规律及机理;最后,对不同组合冲击波波形进行了模拟优选。研究表明:聚能冲击波破坏岩石过程包括近井破碎缓冲阶段、多裂缝竞争性起裂扩展阶段、优势裂缝延伸扩展阶段;峰值压力90MPa、脉宽15μs的冲击波具有较好的致裂效果;“低峰值压力+小脉宽”冲击和“高峰值压力+大脉宽”冲击组合重复冲击的破岩效果较好,产生裂缝数量多且裂缝区长度大、破碎区长度小。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电热化学聚能冲击波储层改造技术的破岩机理,为现场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 数值模型 重复冲击 组合冲击波 裂缝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负载变化对GPS台站非线性位移的影响
11
作者 王镜欢 于男 +3 位作者 宋兆琦 万泽莹 胡昌宏 李金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0-148,共9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环境负载变化所引起的非线性全球定位系统(GPS)台站位移,分析大气、海洋和陆地水在全球范围内的质量迁移对地表GPS台站非线性位移的影响:给出地壳动力学数据信息系统(CDDIS)提供的高精度GPS基准站坐标时间序列,以及地球... 为了进一步研究环境负载变化所引起的非线性全球定位系统(GPS)台站位移,分析大气、海洋和陆地水在全球范围内的质量迁移对地表GPS台站非线性位移的影响:给出地壳动力学数据信息系统(CDDIS)提供的高精度GPS基准站坐标时间序列,以及地球科学学院和天文台(EOST)、德国波茨坦地学研究中心(ESMGFZ)、国际质量负载服务(IMLS)模型提供的全球范围内环境负载变化时间序列;并对环境负载模型计算得到的GPS台站位移与GPS台站实测位移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负载影响造成的GPS台站位移与GPS台站所处纬度存在较强相关性,中高纬度地区台站受影响较大,低纬度地区受影响最小,如30°N—60°N地区台站受环境负载位移可达3.34 mm,而低纬地区仅为2.12 mm;在GPS台站非线性位移显著的天(U)方向,EOST可降低207个台站位移残差序列的均方根(RMS),ESMGFZ为200个,IMLS为114个;通过分析RMS改正率差异值发现,相比使用ESMGFZ模型对GPS台站进行负载改正,占实验总数约51.56%的台站更适用EOST模型,而适用IMLS模型的台站约占26.67%;EOST和ESMGFZ模型优势互补,可更好地解释固体地球形变,并对建立和维持高精度的动态地球参考框架及冰雪质量变迁反演等地球动力学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地球形变 环境负载模型 全球定位系统(GPS)台站位移 非线性变化 均方根(RMS)改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oopman原理内嵌MLP神经网络模型驱动的电力系统非线性振荡特征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一辰 李金 +3 位作者 李永刚 陈鹏伟 郭通 孙浩潮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2-139,共8页
针对电力系统非线性动态特性表征与物理机理融合不清晰、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Koopman原理内嵌多层感知机(MLP)神经网络模型驱动的电力系统非线性特性表征与分析方法。阐明了Koopman算子的基本原理,分析了Koopman算子在非线性系统时... 针对电力系统非线性动态特性表征与物理机理融合不清晰、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Koopman原理内嵌多层感知机(MLP)神经网络模型驱动的电力系统非线性特性表征与分析方法。阐明了Koopman算子的基本原理,分析了Koopman算子在非线性系统时序演化中的作用。采用MLP神经网络构建编码、解码映射,进而形成Koopman原理内嵌的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模型,通过深度学习实现非线性系统“编码映射-线性演化-解码映射”3种结构的演化逼近。分析了将所提方法应用于电力系统动态特性分析的物理机理,建立了所提方法的求解与应用流程。通过单机与4机系统算例对所提方法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精确表征平衡点稳定域内的系统动态过程,可用于电力系统非线性振荡动态特性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非线性振荡 Koopman算子理论 多层感知机神经网络 科学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铁皮石斛种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8
13
作者 单芹丽 李绅崇 +3 位作者 汪国鲜 李金 曹桦 杨春梅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12-715,共4页
以石斛种子为材料,研究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6-BA、NAA、IBA对铁皮石斛种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对铁皮石斛种苗的繁殖、生长速度影响差异显著。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石斛种子分化时间影响的顺序是NAA>6-... 以石斛种子为材料,研究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6-BA、NAA、IBA对铁皮石斛种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对铁皮石斛种苗的繁殖、生长速度影响差异显著。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石斛种子分化时间影响的顺序是NAA>6-BA>IBA,对石斛不定芽生长影响的顺序是IBA>6-BA>NAA。NAA浓度为0.5 mg/L,IBA浓度为0.3 mg/L时种胚的分化和种苗生长都较好。在培养前期,添加1 mg/L的6-BA有利于种胚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铁皮石斛 种苗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GB1和TNFAIP3在狼疮性肾炎系膜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玮 杨冉 +6 位作者 郭惠芳 封晓娟 魏群 张玉 王奕卓 李金 刘淑霞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09-1113,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和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tumor necrosis factorα-induced protein-3,TNFAIP3)在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患者和人类肾小球系膜细胞(human mesangial cel... 目的初步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和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tumor necrosis factorα-induced protein-3,TNFAIP3)在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患者和人类肾小球系膜细胞(human mesangial cell,HMC)增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收集Ⅳ型LN患者的肾穿样本,采用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肾小球细胞中HMGB1、TNFAIP3及IκBα蛋白表达水平;运用人重组HMGB1为刺激物刺激HMC,采用Brd U参入技术检测细胞增殖水平,并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TNFAIP3、IκBα及p65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N患者肾小球细胞中HMGB1及TNFAIP3蛋白表达升高,IκBα表达水平降低;体外实验证实,人重组HMGB1刺激HMC后,细胞增殖水平明显升高,同时在HMGB1刺激30 min后,与对照组相比,TNFAIP3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IκBα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随后p65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 HMGB1和TNFAIP3可能通过活化NF-κB信号通路促进LN系膜细胞的过度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HMGB1 TNFAIP3 细胞增殖 人系膜细胞 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蚁群算法和BP神经网络的信道分配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翟学明 王佳 李金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45-450,共6页
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信道分配策略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网络吞吐量和容量,减小网络的传输时延,最大限度的利用有限的网络带宽资源。多信道MAC协议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络通信的可靠性和吞吐量,以及解决由于信道受干扰而造成的网络瘫痪等... 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信道分配策略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网络吞吐量和容量,减小网络的传输时延,最大限度的利用有限的网络带宽资源。多信道MAC协议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络通信的可靠性和吞吐量,以及解决由于信道受干扰而造成的网络瘫痪等问题。根据无线传感器网络多信道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动态反馈负载均衡信道分配策略。本策略首先应用BP神经网络对信道负载情况进行预测,然后通过基于蚁群算法的负载均衡算法对信道进行筛选,最后利用最大离散化算法进行信道分配。在NS2平台下对所设计的协议进行了仿真实现,并与应用最为广泛的多信道MMAC协议以及SMAC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仿真结果可知,本文设计的MAC协议在网络吞吐量、网络传输时延等性能方面比MMAC协议及SMAC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可以有效减小网络传输时延,提高网络吞吐量和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信道分配机制 蚁群算法 BP神经网络 最大离散化 NS2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枸杞滴灌灌溉制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徐利岗 杜历 +3 位作者 鲍子云 苗正伟 张上宁 李金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10,共7页
以宁夏大田滴灌枸杞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滴灌枸杞土壤水分动态、生长量变化及水分对产量品质的影响,基于多因素考虑提出了合理的枸杞滴灌灌溉制度。主要结论有:干旱区枸杞土壤水分变化敏感区域为距树干水平距离40cm处... 以宁夏大田滴灌枸杞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滴灌枸杞土壤水分动态、生长量变化及水分对产量品质的影响,基于多因素考虑提出了合理的枸杞滴灌灌溉制度。主要结论有:干旱区枸杞土壤水分变化敏感区域为距树干水平距离40cm处的20~70cm土层,灌水前后土壤含水率变幅在0.2%~4.3%。随灌水量的增加枸杞地径及株高随之增加,而冠幅的变化规律性不强,西侧及南侧的枝条生长量明显高于东侧及北侧。3 750m3/hm2时鲜果产量、干果产量、百粒重、粒度及枸杞多糖含量均最高,干鲜比为1∶4.66,综合认为其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且品质相对较好。平水偏丰年型(P=40%)条件下枸杞滴灌灌溉制度为灌溉定额为3 750m3/hm2,灌水次数为14次,其中萌芽期灌水1次,营养生长期2次,盛花期、盛果期各4水,秋季生长期灌水3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宁夏 枸杞 滴灌 灌溉制度 多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桔梗种子育苗基质与施肥配方的筛选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金 李淑斌 +3 位作者 杨春梅 赵培飞 王继华 汪国鲜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965-1968,共4页
在洋桔梗育苗试验中,采用4种泥炭与珍珠岩、生石灰进行不同搭配制作了9种基质,筛选了5种不同氮、磷、钾、钙、镁、比例的肥料配方。通过测量F1杂交种子苗成苗率、冠幅、根长、冠重、根重等指标,发现通过添加生石灰调整基质pH至6.3~6.8,... 在洋桔梗育苗试验中,采用4种泥炭与珍珠岩、生石灰进行不同搭配制作了9种基质,筛选了5种不同氮、磷、钾、钙、镁、比例的肥料配方。通过测量F1杂交种子苗成苗率、冠幅、根长、冠重、根重等指标,发现通过添加生石灰调整基质pH至6.3~6.8,可显著提高成苗率、冠重和根重。在此基础上,筛选出2种国产泥炭Y-6和Y-3以1∶1混合使用,1种进口泥炭K-876单独使用并添加生石灰育苗效果最佳。5种施肥配方中N、P、K、Ca、Mg比例为10∶5∶10∶8∶3时的育苗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桔梗 育苗 PH值 基质 施肥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越桔组织培养和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春梅 吴丽芳 +6 位作者 汪国鲜 屈云慧 单芹丽 曹桦 阮继伟 李金 蒋海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44-348,共5页
利用江南越桔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其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WPS+6-BA 3.0 mg/L+NAA 0.2 mg/L+蔗糖20 g/L为诱导丛生芽较佳的启动培养基;WPS+ZT 1.0 mg/L+6-BA 0.2 mg/L+NAA 0.5 mg/L+蔗糖30 g/L为组培苗叶片诱导不定芽增殖较... 利用江南越桔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其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WPS+6-BA 3.0 mg/L+NAA 0.2 mg/L+蔗糖20 g/L为诱导丛生芽较佳的启动培养基;WPS+ZT 1.0 mg/L+6-BA 0.2 mg/L+NAA 0.5 mg/L+蔗糖30 g/L为组培苗叶片诱导不定芽增殖较佳的培养基;1/2MS+IBA 0.2 mg/L+NAA 0.5 mg/L+活性炭3.5 mg/L为丛生芽生根较佳的培养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越桔 不定芽 组织培养 正交实验 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菊品种杂交与自交结籽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金 熊丽 +2 位作者 桂敏 吴丽芳 蒋亚莲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37-540,共4页
为选育非洲菊新品种,开展了国外引进品种间的人工杂交和自交结籽试验。2002年杂交结籽率达96%,每朵花平均的结籽数达62粒,千粒重达3.89 g,自交则分别为46.80%,26粒,3.20 g,均有明显下降。随着花朵重瓣程度的上升,杂交和自交的结籽数均... 为选育非洲菊新品种,开展了国外引进品种间的人工杂交和自交结籽试验。2002年杂交结籽率达96%,每朵花平均的结籽数达62粒,千粒重达3.89 g,自交则分别为46.80%,26粒,3.20 g,均有明显下降。随着花朵重瓣程度的上升,杂交和自交的结籽数均有下降的趋势。杂交的结籽数与自交的结籽数出现表现为正相关,因此建议选择杂交结籽容易的品种作为自交的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菊 杂交 自交 结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小型猪线粒体DNA控制区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岳敏 李洪涛 +3 位作者 张建明 李金 王玉珏 顾为望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06-208,共3页
目的分析五指山小型猪、巴马小型猪和贵州香猪线粒体DNA控制区碱基序列,比较研究不同猪种的遗传标志。方法应用PCR技术分别对这三种小型猪的血液总DNA样品中线粒体DNA D-loop区进行扩增,测序比对。结果猪的线粒体DNAD-loop区分三个区域... 目的分析五指山小型猪、巴马小型猪和贵州香猪线粒体DNA控制区碱基序列,比较研究不同猪种的遗传标志。方法应用PCR技术分别对这三种小型猪的血液总DNA样品中线粒体DNA D-loop区进行扩增,测序比对。结果猪的线粒体DNAD-loop区分三个区域。I区(靠近5′端区域)704 bp,五指山小型猪在此区共有6个变异位点,通过6个变异位点中归纳出3个单倍体,而巴马小型猪在此区有9个变异位点,通过9个变异位点归纳出4个单倍体,贵州香猪在此区共有6个变异位点,通过6个变异位点归纳出3个单倍体。Ⅱ区(串联重复序列区),五指山小型猪、巴马小型猪和贵州香猪序列相同。Ⅲ区(靠近3′端区域)三种小型猪的序列几乎相同。结论五指山小型猪、巴马小型猪和贵州香猪三种小型猪之间线粒体DNA碱基序列变异位点较少,五指山小型猪和巴马小型猪亲缘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指山小型猪 巴马小型猪 贵州香猪 线粒体DNA控制区 遗传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