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时高可靠测控集群故障与恢复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连登 童艳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7-59,81,共4页
针对实时测控信息类型复杂、信息处理和控制方法多样,对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高等特点,构建一种基于集群计算平台的实时、高可用测控系统;采用分布式集群管理控制模式,克服集中式集群管理可能会出现系统瓶颈问题;构建1主1备热备节点,缩短... 针对实时测控信息类型复杂、信息处理和控制方法多样,对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高等特点,构建一种基于集群计算平台的实时、高可用测控系统;采用分布式集群管理控制模式,克服集中式集群管理可能会出现系统瓶颈问题;构建1主1备热备节点,缩短任务迁移和故障切换时间,并设计集群故障和恢复方法,提高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性 测控集群 1主1备 任务迁移与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实时落点计算误差修正方法 被引量:10
2
作者 于古胜 李连登 翟丽丽 《舰船电子工程》 2010年第3期143-146,164,共5页
在介绍航天器实时落点估算的作用和实现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采用"龙格-库塔"算法进行航天器实时落点估算的误差,提出了采用测量方案实时选优、建立空气阻力修正模型和修正"龙格-库塔"算法本身引起的误差的落点估算... 在介绍航天器实时落点估算的作用和实现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采用"龙格-库塔"算法进行航天器实时落点估算的误差,提出了采用测量方案实时选优、建立空气阻力修正模型和修正"龙格-库塔"算法本身引起的误差的落点估算误差修正方法,该方法对提高航天器实时落点估算的精度,确保成功地实施航天器安全控制和回收提供了更加准确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格-库塔”算法 测控系统 中心计算机 落点估算 飞行试验 误差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测控集群数据分发方法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于古胜 李连登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1-73,共3页
针对实时测控信息类型复杂、信息处理和控制方法多样、对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高等特点,构建一种基于集群计算平台的高性能、高可靠性和大容量的实时测控系统。为保证集群系统各个节点之间实现控制信息、原始任务数据、中间数据处理结果... 针对实时测控信息类型复杂、信息处理和控制方法多样、对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高等特点,构建一种基于集群计算平台的高性能、高可靠性和大容量的实时测控系统。为保证集群系统各个节点之间实现控制信息、原始任务数据、中间数据处理结果、输出解算结果等信息和数据的实时、可靠传输,在分析系统体系结构和任务粒度划分的基础上,提出并设计了实时测控集群系统中信息数据包格式以及实时测控数据分发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测控集群 粒度划分 组播 实时测控数据分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 51 IRS 2中热抑制致密结构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
4
作者 唐孟尧 阮梦 +2 位作者 陈兴鹏 杨蝴蝶 李连登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6-21,共6页
本文通过分析和处理ALMA望远镜对大质量恒星形成区W 51 IRS 2区域的超高分辨率(0.028角秒)观测数据,首次观测到了一个未发生碎裂的超致密团块状结构CE 1。其质量大于13倍太阳质量,密度高于10^(7)。在CE I中探测到了CH_(3)CN分子的振动态... 本文通过分析和处理ALMA望远镜对大质量恒星形成区W 51 IRS 2区域的超高分辨率(0.028角秒)观测数据,首次观测到了一个未发生碎裂的超致密团块状结构CE 1。其质量大于13倍太阳质量,密度高于10^(7)。在CE I中探测到了CH_(3)CN分子的振动态(v 8=1)和转动态(v=0)总计16条跃迁谱线,并计算了CH_(3)CN分子的参数。通过金斯分析,发现CE1内部的实际温度应该高于400 K,在其内部并未观测到明显的恒星形成活动,所有研究结果表明CE 1极有可能是一个处于演化极早期阶段的大质量恒星“胚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质量恒星形成 星际介质 分子谱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群技术的实时测控数据处理系统设计 被引量:6
5
作者 童艳 李连登 朱丹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63-166,共4页
为使实时测控系统满足未来多元化任务实时数据处理需求,设计了一个基于集群技术的实时测控数据处理系统。为解决集群系统的强实时性和高可用性问题,结合实时数据处理系统的特点,研究了实时集群体系结构、粒度划分和负载均衡方法。采用... 为使实时测控系统满足未来多元化任务实时数据处理需求,设计了一个基于集群技术的实时测控数据处理系统。为解决集群系统的强实时性和高可用性问题,结合实时数据处理系统的特点,研究了实时集群体系结构、粒度划分和负载均衡方法。采用冗余部件、异常处理和向前恢复机制,消除了系统中的单一故障点;实现任务级粒度划分,优化了控制体系结构;采用基于任务分配表的动态负载均衡和人机交互管理相结合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任务分配和故障迁移的实时性问题,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控系统 实时性 可用性 粒度划分 负载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方式软件时统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3
6
作者 孙东 孙君亮 李连登 《电讯技术》 2006年第1期165-167,共3页
就实时测控软件的开发与运行环境问题,简单介绍了硬件时统设备在实时测控中的作用和重要地位以及实时操作系统的时间管理方式。针对软件时统设计中的两个关键技术展开分析与讨论,对软件时统的主要功能设计进行了重点描述,并给出便于程... 就实时测控软件的开发与运行环境问题,简单介绍了硬件时统设备在实时测控中的作用和重要地位以及实时操作系统的时间管理方式。针对软件时统设计中的两个关键技术展开分析与讨论,对软件时统的主要功能设计进行了重点描述,并给出便于程序开发的控制流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测控软件 软件时统 线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