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立轴双向泵装置压力脉动特性相似律
1
作者 张仁田 朱峰 +4 位作者 夏正创 邵园园 刘雪芹 周伟 李辰霄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73-1180,共8页
压力脉动特性是影响立轴双向泵装置运行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针对该泵装置开展原型和模型压力脉动特性相似性研究非常必要。以某立轴双向泵站为例,采用非定常三维模拟方法对模型泵装置和原型泵装置关键位置的压力脉动特性进行预测... 压力脉动特性是影响立轴双向泵装置运行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针对该泵装置开展原型和模型压力脉动特性相似性研究非常必要。以某立轴双向泵站为例,采用非定常三维模拟方法对模型泵装置和原型泵装置关键位置的压力脉动特性进行预测,并在模型试验装置和原型泵装置中测量相应测点和工况下的压力脉动幅值,分析原型和模型泵装置压力脉动之间的相似关系。结果表明:泵装置压力脉动幅值与外特性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模型泵装置试验测试脉动信号的频谱比原型泵装置丰富得多,但两者在3、6、9倍转频处均存在压力脉动峰值,在这些频率处的压力脉动表现出很好的相似性;原型和模型压力脉动数值模拟结果完全相似,主频下原型实测幅值与模型实测幅值误差在3%左右,与模拟预测值幅值的误差约为16%,均为偏安全,能够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脉动 相似律 双向泵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泗阳第二抽水站l#机组制动器及其回路改造
2
作者 李辰霄 郭莉莉 李庄 《江苏水利》 2011年第4期21-21,共1页
1概况 江苏省泗阳第二抽水站(以下称泗阳二站)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第四梯级泗阳水利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江苏省淮水北调的第一梯级站,本站设计安装2.8ZLQK-7.0液压全调节立式轴流泵,配套TD2800-3250/406kV立式同步电动机2台套,总... 1概况 江苏省泗阳第二抽水站(以下称泗阳二站)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第四梯级泗阳水利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江苏省淮水北调的第一梯级站,本站设计安装2.8ZLQK-7.0液压全调节立式轴流泵,配套TD2800-3250/406kV立式同步电动机2台套,总装机5600kW,设计总流量66m3/s,转速150转/min,叶轮直径2.8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站 回路改造 制动器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立式同步电动机 机组 立式轴流泵 组成部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式轴流泵轴线摆度调整研究及ProE三维仿真模拟
3
作者 李辰霄 王志寰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21年第3期15-18,共4页
轴线摆度的测量调整一直是卧式轴流泵机组安装中的难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水泵轴线的调整过程常因累积误差而影响最终精度。本文从水泵基准轴线调整、水泵轴联轴器摆度调整和齿轮箱、电机同轴度调整三个方面,分析了卧式轴流泵轴线摆度... 轴线摆度的测量调整一直是卧式轴流泵机组安装中的难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水泵轴线的调整过程常因累积误差而影响最终精度。本文从水泵基准轴线调整、水泵轴联轴器摆度调整和齿轮箱、电机同轴度调整三个方面,分析了卧式轴流泵轴线摆度调整的步骤和方法,并通过ProE三维仿真的形式进行模拟。在有效提高水泵轴线摆度测量效率、减少水泵检修过程中的人工测量误差、推动水泵机组故障诊断等方面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式轴流泵 轴线摆度 轴线调整 PROE 三维仿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微机监控系统在泗阳第二抽水站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郭莉莉 李辰霄 《江苏水利》 2012年第3期27-27,30,共2页
1工程概况 泗阳第二抽水站(以下简称为泗阳二站)位于江苏泗阳县众兴镇东郊约2km的中运河上,属于江水北调的第四梯级站、淮水北调第一梯级站;安装2台2800ZLQ-7.0型液压全调节轴流泵,配套电机TL2800--40/3250。总装机容量5600kW... 1工程概况 泗阳第二抽水站(以下简称为泗阳二站)位于江苏泗阳县众兴镇东郊约2km的中运河上,属于江水北调的第四梯级站、淮水北调第一梯级站;安装2台2800ZLQ-7.0型液压全调节轴流泵,配套电机TL2800--40/3250。总装机容量5600kW,主变容量8000kW,总设计流量66m^3/s。本泵站辅机包括油、气、水三个部分.采用真空破坏阀断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站 微机监控系统 应用 真空破坏阀 工程概况 江水北调 配套电机 装机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旱情等级评估(以2010~2011年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沈之望 李辰霄 《中国防汛抗旱》 2014年第3期16-20,共5页
2010年秋至2011年夏,江苏省降雨持续偏少,上游来水异常偏枯,秋冬春夏四季连旱,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同期最严重气象干旱。为科学评估旱情等级,应用《旱情等级标准》(SL 424-2008)中的评估指标,对江苏省2010~2011年旱情进行评估;用农业旱... 2010年秋至2011年夏,江苏省降雨持续偏少,上游来水异常偏枯,秋冬春夏四季连旱,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同期最严重气象干旱。为科学评估旱情等级,应用《旱情等级标准》(SL 424-2008)中的评估指标,对江苏省2010~2011年旱情进行评估;用农业旱情等级与相应区域内因旱人饮困难数、降水量距平百分率、连续无雨日数、作物缺水率、土壤墒情的旱情等级作为区域内综合旱情等级评估标准,确定区域内的旱情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情等级 旱情评估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