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九龙山构造致密砾岩储层裂缝特征及其贡献 被引量:31
1
作者 李跃纲 巩磊 +4 位作者 曾联波 马华灵 杨华 张本健 祖克威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2-26,119,共5页
致密块状砾岩作为油气储层比较少见,其裂缝的成因类型、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尚不清楚。为此,以四川盆地九龙山构造下侏罗统珍珠冲组致密砾岩储层为例,根据野外露头、岩心、成像测井和岩心测试分析资料,在研究砾岩储层裂缝成因类型和分布... 致密块状砾岩作为油气储层比较少见,其裂缝的成因类型、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尚不清楚。为此,以四川盆地九龙山构造下侏罗统珍珠冲组致密砾岩储层为例,根据野外露头、岩心、成像测井和岩心测试分析资料,在研究砾岩储层裂缝成因类型和分布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就裂缝对该类储层及产能的贡献大小进行了评价。珍珠冲组致密砾岩储层主要有构造裂缝、成岩裂缝和原岩裂缝3种成因类型,并以构造剪切裂缝为主,可分为东西向、近南北向、北西西向和北东东向4组裂缝;裂缝非常发育,岩心裂缝面密度平均为31.4m/m2,溶蚀以后的裂缝在地层围压条件下的平均开度为221.28μm;裂缝及其溶蚀孔洞的平均总孔隙度为2.26%,占该区岩心总孔隙度的67.4%,裂缝的渗透率主要分布在20.0~160.0mD,比储层孔隙的渗透率高2~5个数量级,说明裂缝及其溶蚀孔洞是珍珠冲组致密砾岩储层的重要储集空间和主要渗流通道,控制了该区天然气藏的分布和单井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成因类型 分布特征 构造剪切裂缝 致密砾岩 面密度 早侏罗世 九龙山构造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白马庙气田蓬莱镇组气藏地震储层预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跃纲 杨跃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8-22,共5页
川西地区是中国最早发现天然气的地方 ,深、浅层均蕴藏了丰富的天然气。近十年来 ,侏罗系浅层勘探在 7个构造均有重大突破 ,发现了以白马庙蓬莱镇组为代表的中型气藏 ,展示了浅层气勘探的良好前景。白马庙蓬莱镇组气藏为河、湖相碎屑岩... 川西地区是中国最早发现天然气的地方 ,深、浅层均蕴藏了丰富的天然气。近十年来 ,侏罗系浅层勘探在 7个构造均有重大突破 ,发现了以白马庙蓬莱镇组为代表的中型气藏 ,展示了浅层气勘探的良好前景。白马庙蓬莱镇组气藏为河、湖相碎屑岩致密储层 ,砂体分布不稳定 ,变异大 ,多呈透镜状 ,难以用传统的方法对其进行准确的预测和勘探。通过攻关 ,采用以下技术使气井成功率从 4 0 %提高到 80 %。其一 ,经反复试验优化出道距 2 0m、30次覆盖最佳施工方案 ,采用多次、多方法滤波和精细的静校正、分频叠加处理 ,为获得高信噪比、高分辨率地震资料提供保障 ;其二 ,采用地震振幅加强处理技术定性预测含气砂体 ,其准确率达 73% ;其三 ,应用Jason自然伽马和波阻抗反演技术定量预测砂体和含气砂体 ,经 6 1口井测井、测试检验 ,准确率分别达 70 7%和 78 4 %。这些技术的运用 ,为气藏探明储量的成功提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蓬莱镇组 气藏 地震勘探 储层预测 白马庙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邛西构造须二段致密砂岩储层预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跃纲 陈更生 +3 位作者 王兆年 杨跃明 李梅 周祥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2-44,i001,共4页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须二段属低孔、低渗裂缝—孔隙型块状砂岩储层 ,是该区域的主力气层。针对这一致密砂岩储层的特点 ,以岩心资料为基础 ,通过地震、测井响应特征研究 ,建立了储层的地震模型。文章重点介绍GRIstation地震属...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须二段属低孔、低渗裂缝—孔隙型块状砂岩储层 ,是该区域的主力气层。针对这一致密砂岩储层的特点 ,以岩心资料为基础 ,通过地震、测井响应特征研究 ,建立了储层的地震模型。文章重点介绍GRIstation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和COMPAK烃类检测定性预测技术预测含气砂体有利区、SEIMPAR测井多参数反演的自然伽马反演定量预测砂层厚度、HARI和GEOsmart精细波阻抗反演技术定量预测含气砂层等 ,从而形成了一套由定性识别到定量判识的综合预测技术。采用该套技术部署的邛西 4井在须二段获高产气流 ,2 0 0 3年新增天然气控制储量 2 0 0× 10 8m3 以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邛西构造 储层预测技术 地震勘探 气藏 储量 砂岩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地区侏罗系浅层气勘探配套技术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跃纲 廖仕孟 +1 位作者 杨跃明 李宗银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2年第6期11-14,共4页
川西侏罗系浅层气丰富 ,属河流—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构造—岩性圈闭次生气藏。储层以河口坝和分流河道砂体为主 ,砂体小而多呈透镜状、敏感性和非均质性强 ,单井自然产能低 ,属非常规致密型气藏。经反复试验、攻关 ,深化了气藏内在规... 川西侏罗系浅层气丰富 ,属河流—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构造—岩性圈闭次生气藏。储层以河口坝和分流河道砂体为主 ,砂体小而多呈透镜状、敏感性和非均质性强 ,单井自然产能低 ,属非常规致密型气藏。经反复试验、攻关 ,深化了气藏内在规律的认识 ,形成了一系列针对性强的勘探配套综合技术 :即以岩性识别、油气水判识为核心的测井评价技术 ;以地震有井约束反演为主的砂体、含气砂体定性—定量的储层预测技术 ;减小伤害、保护油气层的欠平衡钻井技术 ;旨在提产增效的低温破胶压裂液体系的加砂压裂储层改造技术等。此套技术用于白马庙蓬莱镇气藏 ,使气井成功率从 40 %提高到 80 %;用于川西侏罗系浅层 ,3年钻井 6 1口 ,获气井 44口 ,成功率 77%,发现了白马庙等两个气田和 5个含气构造 ;提交探明储量 2 6 8.72× 10 8m3 ,控制加预测储量 146 3.31× 10 8m3 。在储层改造上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单井产能成倍或数十倍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地区 侏罗系 浅层气勘探 配套技术 研究 储层预测 欠平衡钻井 储层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沉积体系 被引量:53
5
作者 魏国齐 杨威 +4 位作者 朱永刚 金惠 李跃纲 施振生 沈珏红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2-448,共7页
通过对川西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大量露头和岩心的观察分析及样品的分析化验,认为栖霞组主要发育生物(屑)石灰岩、砂屑石灰岩、泥晶石灰岩和豹斑石灰岩;主要发育3种生物组合,即腕足类-藻类-有孔虫类组合、珊瑚组合和薄壳腕足类组合,它们... 通过对川西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大量露头和岩心的观察分析及样品的分析化验,认为栖霞组主要发育生物(屑)石灰岩、砂屑石灰岩、泥晶石灰岩和豹斑石灰岩;主要发育3种生物组合,即腕足类-藻类-有孔虫类组合、珊瑚组合和薄壳腕足类组合,它们分别是台地、斜坡和斜坡-盆地环境的产物。从大地构造背景、台地边缘滩特征、斜坡-盆地相特征及斜坡相与台地边缘相带的关系等方面分析,认为川西地区栖霞组为碳酸盐镶边台地沉积体系,主要的沉积相为斜坡相、台地边缘滩相和开阔台地相;其中,台地边缘滩相是栖霞组重要的储层,分布范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地边缘滩相 镶边台地 沉积体系 栖霞组 中二叠统 川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门山北段山前带侏罗系油砂岩成因研究 被引量:32
6
作者 戴鸿鸣 刘文龙 +2 位作者 杨跃明 李跃纲 段勇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04-608,共5页
龙门山北段山前带处于推覆体构造带的断层隐伏前锋构造带,已发现中坝、河湾场气田和较多油气显示。野外调查和钻井发现侏罗系油浸砂岩广泛存在,认为油砂岩中原油是寒武系泥质烃源岩在生油高峰期生成的原油经历了不同程度的生物降解和长... 龙门山北段山前带处于推覆体构造带的断层隐伏前锋构造带,已发现中坝、河湾场气田和较多油气显示。野外调查和钻井发现侏罗系油浸砂岩广泛存在,认为油砂岩中原油是寒武系泥质烃源岩在生油高峰期生成的原油经历了不同程度的生物降解和长距离的运移后,在多期构造幕作用下,多次充注、运移、再分配的产物。主要依据为:油砂岩正构烷烃和支链烷烃均已消失,遭受强烈生物降解;芳烃碳同位素相近,为-34.41‰^-35.03‰;裂解产物轻烃正构烷烃相对支链烷烃占优势,属海相Ⅰ—Ⅱ1干酪根生成产物;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特征与寒武系黑色泥岩相似;甲基菲指数折算的成熟度为0.82%~1.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地球化学 油砂岩 侏罗系 龙门山北段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邛西构造须二段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裂缝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21
7
作者 曾联波 李跃纲 +2 位作者 王正国 陈古明 李梅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5-47,共3页
根据微观薄片分析,结合岩心与地表露头资料,对邛西构造须二段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裂缝的类型、特征、期次及其参数分布进行了研究。邛西构造上三叠统须二段储层发育粒内缝、粒缘缝和穿粒缝3种类型的微观裂缝,其成因以构造微裂缝为主,... 根据微观薄片分析,结合岩心与地表露头资料,对邛西构造须二段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裂缝的类型、特征、期次及其参数分布进行了研究。邛西构造上三叠统须二段储层发育粒内缝、粒缘缝和穿粒缝3种类型的微观裂缝,其成因以构造微裂缝为主,此外还有成岩微裂缝以及与异常高压有关的微裂缝。微观裂缝具有5次充填序列,反映了3次构造破裂事件以及1次成岩破裂事件、1次与异常高压有关的破裂事件。微观裂缝是该区重要的储集空间,对改善特低渗透砂岩储层的储集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邛西构造 晚三叠世 特低渗透砂岩 储集层 微观 裂缝(地质)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地区天然气勘探新思路 被引量:17
8
作者 杨跃明 段勇 +2 位作者 何鲤 李跃纲 李幸运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8,133-134,共5页
为寻找四川盆地川西地区天然气勘探新区块、新领域,通过分析区内10余条地质露头剖面、40多口井的钻井资料及大联片地震资料,建立了地质露头、钻井和地震3套构造层序、6套沉积层序。提出区内经历了陆缘海湾型沉积、海陆过渡型沉积和封闭... 为寻找四川盆地川西地区天然气勘探新区块、新领域,通过分析区内10余条地质露头剖面、40多口井的钻井资料及大联片地震资料,建立了地质露头、钻井和地震3套构造层序、6套沉积层序。提出区内经历了陆缘海湾型沉积、海陆过渡型沉积和封闭—半封闭的前陆盆地型沉积,在上述盆地中分别发育了不同的沉积体系和砂体,构成不同的含油气组合与油气藏类型。进而建议:①勘探重点应从目前的主攻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转移到须家河组四、六段;②从主攻须家河组转移到海陆并举,兼顾陆相(侏罗系红层);③从背斜圈闭转移到探索非背斜圈闭与页岩气藏。勘探区块也相应从邛西、平落坝、白马、松华区块转移到雾中山、莲花山区块,以及大邑、灌口、苏码头、盐井沟、眉山、汉王区块。勘探方法、研究思路、工程及工艺措施也相应需要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川西地区 勘探方针 新区块 新领域 重点转移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地区上三叠统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及勘探方向 被引量:13
9
作者 裴森奇 李跃纲 +2 位作者 张本健 王维 杨毅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9,13,共5页
四川盆地川西地区前陆盆地上三叠统沉积巨厚,发育了多套自生自储的天然气成藏系统。为了弄清该区天然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寻找下一步油气勘探的方向,在分析天然气成藏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构造、油气演化的时空配置,探讨了油气运聚成藏... 四川盆地川西地区前陆盆地上三叠统沉积巨厚,发育了多套自生自储的天然气成藏系统。为了弄清该区天然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寻找下一步油气勘探的方向,在分析天然气成藏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构造、油气演化的时空配置,探讨了油气运聚成藏机制及其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川西上三叠统烃源岩层厚度大、有机碳含量高、生烃强度大,具有有利的天然气成藏条件;有效时空配置是成藏的关键,生烃强度控制气藏丰度,古今构造叠置决定气藏品质,大断裂控制气藏改造、重组和充满度。进而指出下一步的勘探方向:川西地区南部以勘探常压、构造圈闭型气藏为主,其中川西南部三和①号断层下盘的老君山和邛西①号断层下盘的桑园等构造应为构造圈闭气藏的首选目标;川西地区北部以勘探超压、岩性气藏为主,其中地层上倾方向的梓潼凹陷—九龙山构造之间的剑门—龙岗地区是岩性气藏勘探的重要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川西前陆盆地 晚三叠世 气藏类型 成藏条件 成藏机制 主控因素 勘探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北九龙山构造须二段储层演化特征 被引量:13
10
作者 裴森奇 戴鸿鸣 +2 位作者 杨跃明 李跃纲 段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1-53,共3页
川西北地区九龙山构造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须二段为致密储层,根据薄片、扫描电镜等分析资料研究认识了该储层的成岩作用特征,结合自生矿物包裹体均一温度、胶结物同位素地质温度和古地温梯度等建立了储层的成岩作用序列;根据储层在压实过... 川西北地区九龙山构造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须二段为致密储层,根据薄片、扫描电镜等分析资料研究认识了该储层的成岩作用特征,结合自生矿物包裹体均一温度、胶结物同位素地质温度和古地温梯度等建立了储层的成岩作用序列;根据储层在压实过程中的原生孔隙损失规律、成岩矿物形成时期及其对孔隙度破坏的定量化统计、次生孔隙的定量化研究等,剖析了储层致密化进程。结果认为:须二段储层在侏罗纪前具较好孔隙度;中侏罗世末期,储层孔渗性变差,但仍能满足天然气运移聚集的储集条件;储层的致密化发生在晚侏罗世。产水层高孔低渗是因早期绿泥石环边胶结,产气层低孔高渗则是因次生孔较发育,孔缝连为一体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西北 九龙山构造 晚三叠世 致密储集层 成岩作用 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地区须二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金惠 杨威 +2 位作者 杨跃明 李跃纲 张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8-51,共4页
川西上三叠统须二段以砂岩层巨厚、致密、非均质性和广布为典型特征,是该区的主要产气层,如何细化这类非均质性较强的储集层,从而提高勘探成功率是必须解决的难题。为此,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以沉积微相、测井相及组合模式... 川西上三叠统须二段以砂岩层巨厚、致密、非均质性和广布为典型特征,是该区的主要产气层,如何细化这类非均质性较强的储集层,从而提高勘探成功率是必须解决的难题。为此,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以沉积微相、测井相及组合模式为基础,将须二段内部划分出6个中期旋回,并通过井—震对比和地震层序约束,完成了该区须二段中期旋回的精细对比,并建立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在格架内以旋回为单元展开了砂体特征和储层展布研究,取得了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西 晚三叠世 致密砂岩 层序地层学 储集层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南部地区上三叠统天然气勘探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本健 李跃纲 +2 位作者 王维 裴森奇 尹宏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2年第2期17-21,86,共5页
在归纳、总结、深化研究川西南部地区上三叠统数十年油气勘探经验、技术和方法的基础上,形成了适用于该区天然气勘探的技术系列,包括气藏地质综合评价技术、构造圈闭识别技术,储层测井评价技术、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储层增产改造技术、... 在归纳、总结、深化研究川西南部地区上三叠统数十年油气勘探经验、技术和方法的基础上,形成了适用于该区天然气勘探的技术系列,包括气藏地质综合评价技术、构造圈闭识别技术,储层测井评价技术、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储层增产改造技术、地质随钻跟踪技术等,在莲花山—张家坪、灌口地区应用取得良好效果,为新区新层的发现和提高气井成功率提供了技术保障。这些技术系列的形成,与勘探战略、勘探思路的创新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南部 上三叠统 天然气 勘探技术 须二段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B界面设计方法与技巧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跃纲 《电子与电脑》 2000年第2期131-135,共5页
不管你是编程多年的行家,还是刚入道的新手,只要喜欢这行当,就没有不接触数据库的。在数据库编程中,界面设计可是程序的“面子”,自然是重要一环。虽说技术难度不大,不过要让用户满意,感受最多的就是一个“烦”字。那么,有没有办法使界... 不管你是编程多年的行家,还是刚入道的新手,只要喜欢这行当,就没有不接触数据库的。在数据库编程中,界面设计可是程序的“面子”,自然是重要一环。虽说技术难度不大,不过要让用户满意,感受最多的就是一个“烦”字。那么,有没有办法使界面设计既能轻松搞定,又能灵活通用呢?请看本文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B语言 界面设计方法 用户界面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龙山气田开发全面提速管理模式探析
14
作者 黄桢 罗中华 +2 位作者 杜强 李跃纲 王国远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1年第S2期6-11,共6页
九龙山气田是川西北气矿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块。为加快该区块的勘探开发进程,2010年以来,川西北气矿积极开展与钻井提速有关的探索与实践,在组织、管理、技术等方面形成了九龙山气田钻井提速的管理新模式,实现了钻前工程、钻井工程的全面... 九龙山气田是川西北气矿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块。为加快该区块的勘探开发进程,2010年以来,川西北气矿积极开展与钻井提速有关的探索与实践,在组织、管理、技术等方面形成了九龙山气田钻井提速的管理新模式,实现了钻前工程、钻井工程的全面提速和钻井成本的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龙山气田 钻前工程 钻井工程 提速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地区九龙山构造碎屑岩储层气水预测实践 被引量:3
15
作者 戴勇 吴大奎 +3 位作者 李跃纲 杨华 李刚毅 尹宏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7-39,129,共3页
四川盆地西部九龙山构造下侏罗统珍珠冲组砾岩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须二上亚段和须二下亚段(顶部)储层均存在气水分布规律不清的问题,这也是当前该构造油气开发中的一大难题。为此,以地质、测井资料为基础,建立了泊松比气水预测模式,对... 四川盆地西部九龙山构造下侏罗统珍珠冲组砾岩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须二上亚段和须二下亚段(顶部)储层均存在气水分布规律不清的问题,这也是当前该构造油气开发中的一大难题。为此,以地质、测井资料为基础,建立了泊松比气水预测模式,对该构造的三维地震资料应用泊松比反演方法进行了气水分布预测,得到了三段储层的含气、含水分布预测结果。综合分析的结果认为:上述三段储层总体上均具有高部位含气为主、低部位以含水为主的边水特征;高部位含水与裂缝有明显关系。该认识与实际测试结果较为吻合,也对实际生产情况做出了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西 九龙山构造 早侏罗世 泊松比 预测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BET多层吸附模型的深层页岩吸附气含量测井评价方法
16
作者 钟光海 李跃纲 李生杰 《测井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84-93,共10页
含气量是页岩储层评价的一项关键指标,页岩含气量受温度-压力耦合影响,特别在地层压力较高情况下,准确预测页岩储层吸附气含量较为困难。针对深层页岩气储层高温高压环境下甲烷吸附特性,提出了改进的BET多层吸附模型,建立了一套深层页... 含气量是页岩储层评价的一项关键指标,页岩含气量受温度-压力耦合影响,特别在地层压力较高情况下,准确预测页岩储层吸附气含量较为困难。针对深层页岩气储层高温高压环境下甲烷吸附特性,提出了改进的BET多层吸附模型,建立了一套深层页岩储层吸附气含量测井评价方法。应用该方法对川南深层页岩储层进行含气量评价,结果表明:利用改进的BET多层吸附模型计算的吸附气含量更符合实际地质情况,结合相应层段游离气含量,计算所得的页岩总含气量精度较高,且与现场保压取心获取的总含气量较为一致。基于改进的BET多层吸附模型的吸附气含量评价方法在川南深层页岩气区块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为深层页岩地质甜点评价和资源潜力分析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吸附气含量 等温吸附实验 BET吸附 含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充大豆低聚肽对高强度运动后大鼠肠道粘膜屏障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世成 李跃纲 +2 位作者 王启荣 杨则宜 李肃反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43,共5页
研究目的:补充大豆低聚肽对大鼠小肠上皮组织形态学和IEL的影响,观察大豆低聚肽对高强度运动后肠道粘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被随机分为灌喂水安静(A)组、灌喂大豆低聚肽安静(B)组、灌喂水运动(C)组和灌喂大豆低聚肽运... 研究目的:补充大豆低聚肽对大鼠小肠上皮组织形态学和IEL的影响,观察大豆低聚肽对高强度运动后肠道粘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被随机分为灌喂水安静(A)组、灌喂大豆低聚肽安静(B)组、灌喂水运动(C)组和灌喂大豆低聚肽运动(D)组。大鼠在适应性喂养及膳食平衡1周后,进行实验及指标测试。结果:高强度运动后,大鼠肠道粘膜机械屏障出现轻微损伤和IEL减少,而补充大豆低聚肽后,与C组比较,D组大鼠小肠粘膜厚度增高33.36%(P<0.05),小肠绒毛高度增高12.91%(P<0.05),小肠粘膜隐窝深度增加32.84%(P<0.05),IEL增加40.96%(P<0.05)。结论:补充大豆低聚肽可改善高强度运动后小肠粘膜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低聚肽 高强度运动 小肠粘膜屏障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南部泸州地区五峰组—龙一1亚段页岩岩相划分及储层发育主控因素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跃纲 周安富 +7 位作者 谢伟 邱峋晰 戴赟 胡曦 程晓艳 蒋裕强 付永红 王子萌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2-123,共12页
基于三端元和总有机质含量(TOC)的页岩岩相划分方案在岩性剧烈变化层段容易出现频繁的岩相更迭和过多的岩相种类,导致岩相展布与储集空间特征、沉积环境之间的变化规律不符,难以满足实际生产需要。为此,以四川盆地南部泸州地区上奥陶统... 基于三端元和总有机质含量(TOC)的页岩岩相划分方案在岩性剧烈变化层段容易出现频繁的岩相更迭和过多的岩相种类,导致岩相展布与储集空间特征、沉积环境之间的变化规律不符,难以满足实际生产需要。为此,以四川盆地南部泸州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一段一亚段(以下简称龙一亚段)为例,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物性测试、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低压气体吸附、高压压汞和主微量元素分析等实验,以三端元法进行了页岩岩相划分和岩相储层特征差异性对比,明确了优势岩相类型及发育主控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泸州地区页岩储层可划分为混合硅质页岩相(S2型)、含泥硅质页岩相(S3型)、混合页岩相(M型)和硅/泥混合页岩相(M2型)4种类型岩相,其中S2型与S3型岩相具有高TOC、高孔隙度和高含气量的特点;(2) S2型与S3型岩相有机孔发育程度和连通性更高,M型和M2型岩相的无机孔和微裂缝更发育;(3)各岩相的中孔体积介于0.004~0.010 cm^(3)/g,提供了主要的孔隙体积,微孔的比表面积介于3.761~5.114 cm~2/g,提供了主要的比表面积;(4) S2型与S3型岩相储层参数和孔隙结构最优。结论认为,四川盆地南部泸州地区优质页岩沉积环境是优势岩相发育的主控因素,优势岩相形成于高海平面、高生产力和强还原性的大陆边缘沉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南部 泸州地区 上奥陶统—下志留统 页岩储层 岩相特征 岩相主控因素 孔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充大豆低聚肽对高强度运动后大鼠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世成 李跃纲 +1 位作者 王启荣 李肃反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9年第4期48-51,共4页
目的:研究补充大豆低聚肽对大鼠肠道菌群和粘膜形态的影响,观察大豆低聚肽对高强度运动后肠道微生态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被随机分为灌喂水安静(A)组、灌喂大豆低聚肽安静(B)组、灌喂水运动(C)组和灌喂大豆低聚肽运动(D)组,在... 目的:研究补充大豆低聚肽对大鼠肠道菌群和粘膜形态的影响,观察大豆低聚肽对高强度运动后肠道微生态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被随机分为灌喂水安静(A)组、灌喂大豆低聚肽安静(B)组、灌喂水运动(C)组和灌喂大豆低聚肽运动(D)组,在适应性喂养及膳食平衡1周后,进行实验及指标测试。结果:与A组比较,B、D组大鼠实验后大肠杆菌群数分别减少8.95%、3.31%,C组则增加4.41%;B组大鼠实验后双歧杆菌群数增加6.05%、乳酸杆菌群数增加6.34%(P<0.05),C组则减少3.46%。实验前后比较,B、D组大鼠肠道大肠杆菌群数分别减少8.45%(P<0.05)、2.90%(P<0.05),而C组增加5.42%(P<0.05);B、D组大鼠肠道双歧杆菌群数分别增加5.93%(P<0.05)、2.07%(P>0.05),而C组减少2.17%(P>0.05);B、D组大鼠肠道乳酸杆菌群数分别增加5.97%(P<0.05)、1.86%(P>0.05),而C组减少2.78%(P<0.05)。结论:补充大豆低聚肽可明显抑制肠道条件致病菌增殖、促进益生菌的生长,并对高强度运动后肠道微生态具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低聚肽 高强度运动 小肠微生态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美页岩气水平井压裂井间干扰研究现状与启示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李跃纲 宋毅 +3 位作者 黎俊峰 黄永智 张静 邵莎睿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4-46,共13页
多簇布缝加砂压裂、缩短井间距、钻加密井等技术可有效提高页岩气经济开发效益,但同时也增加了水平井压裂时发生井间干扰的几率,从而影响母井、子井的产量,甚至损害井筒的完整性。为缓解川南地区页岩气开发时频发的井间干扰情况,促进规... 多簇布缝加砂压裂、缩短井间距、钻加密井等技术可有效提高页岩气经济开发效益,但同时也增加了水平井压裂时发生井间干扰的几率,从而影响母井、子井的产量,甚至损害井筒的完整性。为缓解川南地区页岩气开发时频发的井间干扰情况,促进规模效益开发,亟须参考借鉴北美井间干扰研究成果。为此,在系统梳理北美页岩气水平井井间干扰机制及干扰形式、诱发井间干扰的地质因素和工程因素的基础上,总结了井间干扰识别技术和预测技术、井间干扰缓解与治理措施,最后结合北美经验和川南地区页岩气特点,从干扰模式、干扰因素、风险识别与治理等方面开展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加强天然裂缝预测技术攻关,根据天然裂缝发育情况优化井位部署设计,在天然裂缝井段强化差异化压裂参数设计;②优化开发部署设计,尽量确保同一开发单元内的井同步投产,避免因邻井先期投产压力降低进而导致井间干扰情况出现;③需要根据区内地质、工程等特征,建立不同工况下的井间干扰评价指标;④强化开展不同井间距、平台距、施工参数现场试验;⑤加强母井井间干扰复产工艺试验,探索形成有效的排采工艺,以提高排液效果,确保老井尽快复产。结论认为,借鉴北美的井间干扰研究进展和生产经验,结合川南地区页岩气自身的地质、工程条件制订差异化应对措施,对该区页岩气开发政策的制订和工艺技术的优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美 页岩气水平井 加密井压裂 井间干扰 压窜 水平井井间距 平台距 干扰识别 干扰缓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