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定性研究在糖尿病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李赞华 杨英 陈新勇 《循证医学》 CSCD 2009年第2期115-117,128,共4页
定性研究的方法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就定性研究的定义、在糖尿病领域应用的必要性、研究范围、应用状况、目前存在的问题、对该方法学在临床应用的展望做一详细的介绍,特别提出定性研究方法可以补充中医药疗效评价内容,提高中医药临床科... 定性研究的方法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就定性研究的定义、在糖尿病领域应用的必要性、研究范围、应用状况、目前存在的问题、对该方法学在临床应用的展望做一详细的介绍,特别提出定性研究方法可以补充中医药疗效评价内容,提高中医药临床科研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性研究 糖尿病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间离散时滞广义系统的状态反馈鲁棒H_∞控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赞华 赵金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84-87,共4页
讨论一类区间离散时滞广义系统的状态反馈鲁棒H∞控制问题。在给出区间离散时滞广义系统的等价描述后,基于系统参数不等式,得到问题可解的充分条件,并给出状态反馈控制器显式表示。所得的控制器保证闭环系统正则,具有因果关系,稳定并且... 讨论一类区间离散时滞广义系统的状态反馈鲁棒H∞控制问题。在给出区间离散时滞广义系统的等价描述后,基于系统参数不等式,得到问题可解的充分条件,并给出状态反馈控制器显式表示。所得的控制器保证闭环系统正则,具有因果关系,稳定并且满足给定的H∞性能指标。数值例子说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矩阵 离散时滞广义系统 状态反馈 鲁棒H∞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小极大输出反馈控制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赞华 刘韵婷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87-89,94,共4页
研究主动队列管理(AQM)网络系统的基于极小极大方法的输出反馈鲁棒控制器设计问题。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处理方法和Lyapunov稳定性理论,将AQM网络拥塞控制问题转化为时滞系统的极小极大控制问题,得到在干扰最大的情况下极小极大输... 研究主动队列管理(AQM)网络系统的基于极小极大方法的输出反馈鲁棒控制器设计问题。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处理方法和Lyapunov稳定性理论,将AQM网络拥塞控制问题转化为时滞系统的极小极大控制问题,得到在干扰最大的情况下极小极大输出反馈控制器存在的充分条件,求得的极小极大控制器不仅保证闭环系统渐近稳定,且使闭环系统性能指标的上界最小。仿真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具有较强的干扰抑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QM 网络拥塞 时滞 干扰 输出反馈 极小极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时滞区间广义线性系统的输出反馈H_∞控制器设计
4
作者 李赞华 赵金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70-74,共5页
在确定系统中某些系数矩阵均存在不确定性情况下,利用区间矩阵研究了一类离散时滞广义不确定线性系统的输出反馈鲁棒H∞控制器设计问题。通过运用系统参数不等式方法给出离散时滞区间广义系统的等价描述,利用等价描述系统得到了该系统... 在确定系统中某些系数矩阵均存在不确定性情况下,利用区间矩阵研究了一类离散时滞广义不确定线性系统的输出反馈鲁棒H∞控制器设计问题。通过运用系统参数不等式方法给出离散时滞区间广义系统的等价描述,利用等价描述系统得到了该系统的输出反馈控制器。所设计的控制器不仅使得闭环系统是正则的、稳定的,而且使得传递函数的范数界在给定的范围内。算例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矩阵 离散时滞广义线性系统 输出反馈控制器 H∞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时滞区间广义系统的输出反馈H_∞控制
5
作者 李赞华 赵金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64-65,70,共3页
研究一类离散时滞区间广义系统的输出反馈H∞控制问题。通过运用系统参数不等式方法给出离散时滞区间广义系统的等价描述,得到了等价描述后系统可解的充分条件,该充分条件不仅使给定系统满足H∞性能指标,而且使得闭环系统正则、因果、... 研究一类离散时滞区间广义系统的输出反馈H∞控制问题。通过运用系统参数不等式方法给出离散时滞区间广义系统的等价描述,得到了等价描述后系统可解的充分条件,该充分条件不仅使给定系统满足H∞性能指标,而且使得闭环系统正则、因果、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矩阵 离散时滞广义系统 输出反馈 H∞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时滞广义系统状态反馈H_∞控制
6
作者 李赞华 赵金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43-44,56,共3页
讨论了一类离散时滞广义系统的状态反馈H∞控制问题。基于系统参数不等式,得到了问题可解的充分条件,并给出了状态反馈控制器显式表示。所得的控制器保证闭环系统正则,具有因果关系,稳定并且满足给定的H∞性能指标.
关键词 离散时滞广义系统 状态反馈 H∞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TCP网络系统的Minimax拥塞控制 被引量:1
7
作者 井元伟 李赞华 刘婷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65-1069,共5页
研究一类带有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流干扰的 TCP 网络系统拥塞控制问题.首先建立了一个严格反馈非线性TCP网络系统模型然后利用反推(backstepping)技术和极小极大(minimax)理论提出一个新的网络拥塞控制算法并且... 研究一类带有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流干扰的 TCP 网络系统拥塞控制问题.首先建立了一个严格反馈非线性TCP网络系统模型然后利用反推(backstepping)技术和极小极大(minimax)理论提出一个新的网络拥塞控制算法并且给出了一个充分条件.在最大 UDP 流干扰存在的情况下构建了一个状态反馈控制器使得 TCP 网络系统渐近稳定.最后对 4 种不同的情况进行了仿真特别是在最大干扰存在时对 4 种控制方法进行了仿真对比通过得到的仿真结果可以看出本文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拥塞控制 反推技术 极小极大算法 用户数据报协议流 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甲亢的危害及诊治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明龙 李赞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51-52,共2页
妊娠期甲状腺机能亢进(简称妊娠期甲亢)的患病率为1‰~2‰。妊娠期的一些内分泌变化可给甲亢的诊断带来困难,而甲亢也会给孕妇及胎儿带来不利影响,且其治疗具有特殊性。现就妊娠期甲亢的危害及诊治进展作一综述。1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的... 妊娠期甲状腺机能亢进(简称妊娠期甲亢)的患病率为1‰~2‰。妊娠期的一些内分泌变化可给甲亢的诊断带来困难,而甲亢也会给孕妇及胎儿带来不利影响,且其治疗具有特殊性。现就妊娠期甲亢的危害及诊治进展作一综述。1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的改变 正常妇女妊娠时,雌激素分泌增加可使甲状腺结合球蛋白(TBG)合成增加、降解减少;TBG增高导致总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但游离甲状腺激素不变,表现为TT_3、TT_4升高,FT_3、FT_4、TSH正常。 在早孕期,由于绒毛膜大量分泌hCG具有轻度刺激甲状腺激素分泌的作用,因而可出现暂时性FT_3、FT_4升高,TSH降低。据观察,66%的妊娠剧吐患者存在生化上的甲亢表现,但一般于1~10周自行好转。妊娠晚期,肾小球的滤过率增高可引起碘的排泄增加,特别是碘摄入不足的孕妇,可出现甲状腺肿大和T_3、T_4分泌轻度下降,但由于TBG的部分会饱和(desaturation),甲状腺功能一般仍维持在正常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机能亢进 妊娠期 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糖变化与肝病的关系
9
作者 李赞华 刘士红 张诚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肝疾病 血糖 相互关系 糖代谢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凝血功能与血管病变的关系
10
作者 李赞华 李欣 李守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34-35,共2页
糖尿病患者凝血功能与血管病变的关系山东省立医院(250021)李赞华山东省交通医院李欣,李守炳笔者对3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凝血功能、血小板功能、血管内皮功能等检查,以探讨其与血管病变的关系。资料分析:本组34例患者均... 糖尿病患者凝血功能与血管病变的关系山东省立医院(250021)李赞华山东省交通医院李欣,李守炳笔者对3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凝血功能、血小板功能、血管内皮功能等检查,以探讨其与血管病变的关系。资料分析:本组34例患者均为Ⅱ型糖尿病住院病人,其中男2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凝血功能 血管疾病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制面粉添加剂治疗糖尿病疗效观察
11
作者 陈凌 李赞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5-6,共2页
用麦制面粉添加剂治疗70例糖尿病(DM)患者。结果表明,该添加剂可显著降低DM患者的体重、血糖,改善血脂异常及DM症状,不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无明显副作用。
关键词 糖尿病 添加剂 饮食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结核性腹膜炎25例误诊分析
12
作者 李赞华 张玉兰 《临床误诊误治》 2003年第6期416-416,共1页
关键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结核性腹膜炎 误诊 诊断 合并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吸虫性胸腔积液误诊二例
13
作者 李赞华 张玉兰 《临床误诊误治》 2003年第5期341-342,共2页
关键词 肺吸虫性胸腔积液 误诊 诊断 疟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西沙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易婷 李赞华 《宜春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126-127,共2页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AECB)的疗效。方法:AECB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莫西沙星400mg,po.qd×6d;对照组给予罗红霉素150mg,po.bid×6d。观察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状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莫西沙星治疗...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AECB)的疗效。方法:AECB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莫西沙星400mg,po.qd×6d;对照组给予罗红霉素150mg,po.bid×6d。观察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状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莫西沙星治疗组和罗红霉素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5%和86.8%,无显著性差异(P>0.05);痰中致病菌清除率分别为87.3%和72.5%,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4%和11.9%,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治疗AECB时,莫西沙星与罗红霉素比较,两者的临床疗效基本相似,但莫西沙星治疗后支气管周围炎症吸收状况更优,痰中致病菌清除率更高,更具依从性和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莫西沙星 罗红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臂式耐冲击滚轮罐耳的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赞华 陈龙 +1 位作者 陈利强 张衍阳 《煤炭科技》 2018年第2期90-92,共3页
针对传统组合钢罐道用滚轮罐耳对瞬时冲击响应慢、冲击力大、稳定性差、磨损量大、滚轮不耐磨、使用寿命短、严重影响提升效率等缺陷,结合锡矿山矿井提升现状,采用液压缓冲与弹性缓冲相结合的缓冲方式设计了一种转臂式耐冲击滚轮罐耳。... 针对传统组合钢罐道用滚轮罐耳对瞬时冲击响应慢、冲击力大、稳定性差、磨损量大、滚轮不耐磨、使用寿命短、严重影响提升效率等缺陷,结合锡矿山矿井提升现状,采用液压缓冲与弹性缓冲相结合的缓冲方式设计了一种转臂式耐冲击滚轮罐耳。现场工况应用结果表明,该罐耳具有结构简单、耐冲击、运行平稳、调节方便、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节省了设备维修的更换时间和成本,提高了矿井提升效率,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轮罐耳 转臂 耐冲击 缓冲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单侧巷道立井平罐装置的研发及应用
16
作者 李赞华 陈利强 《煤炭科技》 2020年第2期99-100,112,共3页
矿山多水平立井提升系统在各中间水平采用摇台搭接罐笼时,矿车进出罐笼时罐笼处于悬吊状态,因提升钢丝绳的弹性伸长和停罐就位误差的影响而引起罐笼上下跳动,导致矿车容易掉道,由于运行阻力增大,严重影响提升效率,且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矿山多水平立井提升系统在各中间水平采用摇台搭接罐笼时,矿车进出罐笼时罐笼处于悬吊状态,因提升钢丝绳的弹性伸长和停罐就位误差的影响而引起罐笼上下跳动,导致矿车容易掉道,由于运行阻力增大,严重影响提升效率,且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技术比较先进的罐笼承接装置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因其结构复杂,体积较大,导致单侧巷道矿井的井壁一侧没有足够安装空间而无法使用。锡矿山闪星锑业公司据此研发出一种新型的可用于单侧巷道矿井的立井平罐装置,有效克服了现有摇台的缺陷,提高了提升效率。现场应用表明,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布置空间小的优点,同时对进出车侧和对面井壁侧的液压缸采用不同的布置方式,更加节省安装空间,特别适用于空间狭小的单侧巷道矿井,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罐装置 单侧巷道 罐笼 托举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酮咯酸氨丁三醇与白细胞减少症关联的处方序列对称分析
17
作者 冯艳君 陈茁 +2 位作者 林子华 李赞华 彭小芳 《山东医药》 2025年第6期114-118,共5页
目的使用处方序列对称分析(PSSA)研究酮咯酸氨丁三醇与白细胞减少症的关联。方法获取2019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某三级甲等医院的处方数据,将使用酮咯酸氨丁三醇同时使用升白类药物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置指示药为酮咯酸氨丁三醇,标... 目的使用处方序列对称分析(PSSA)研究酮咯酸氨丁三醇与白细胞减少症的关联。方法获取2019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某三级甲等医院的处方数据,将使用酮咯酸氨丁三醇同时使用升白类药物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置指示药为酮咯酸氨丁三醇,标签药(治疗指示药引起的不良反应)为升白药,进行PSSA,计算酮咯酸氨丁三醇的调整序列比(ASR)。为排除过往用药混杂因素,选择患者用药记录减少阶段作为洗脱期,对ASR进行调整。计算不同的两药使用间隔时间下的ASR,将ASR趋于稳定的时间作为间隔期;在研究间隔期内,记录酮咯酸氨丁三醇、升白药的使用次序分布情况。结果未设置洗脱期时,ASR为4.753(95%CI:4.720~4.786);为排除第1个月时过往用药这一混杂因素,设置洗脱期为1个月,ASR为4.438(95%CI:4.402~4.474)。两药使用间隔时间为15 d时ASR为5.085(95%CI:5.048~5.122),间隔时间为45 d时ASR为4.642(95%CI:4.605~4.678),随后趋于稳定,选择45 d作为间隔期。在间隔期内,两药使用分布呈现不对称性,先服用酮咯酸氨丁三醇的例数多于先服用升白药的例数;用药时间间隔越短,记录的患者例数越多,处方次序的不对称性越明显。结论同时使用酮咯酸氨丁三醇和升白药的患者,酮咯酸氨丁三醇的ASR增高,两药处方次序不对称性明显;酮咯酸氨丁三醇的使用与白细胞减少症存在潜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方序列对称分析 非甾体类消炎药 酮咯酸氨丁三醇 药物不良反应 白细胞减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