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机器人记者”对新闻记者就业的冲击及应对
被引量:28
- 1
-
-
作者
熊国荣
李贤秀
-
机构
赣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
-
出处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73-77,共5页
-
基金
江西省教改课题"高校新闻学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评估体系的建构与实践研究"(JXJG-13-14-8)
江西省教改课题"传媒类本科生‘一技之长
一专多能’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XJG-13-14-5)
-
文摘
"机器人记者"的兴起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它既是人工智能进步的成果,也是传媒发展的现实需求。生产高质高量的新闻产品、高效便捷地传递新闻信息使得"机器人记者"受到众多媒体的青睐。也正因为它集众多优点于一身,未来新闻记者的就业将在一定程度上遭受冲击。媒体招聘的记者编辑岗位会减少,机械重复简单工作的部分记者将会被淘汰,只有那些专业素质精良、能适应时代发展趋势的记者才能为自己赢得一席之地。为了应对挑战,新闻记者要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新闻传播院校要加强培养学科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
-
关键词
“机器人记者”
人工智能
新闻记者就业
学科复合型人才
-
Keywords
"robot reporte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news reporter employment
compound-subject talent
-
分类号
G214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服务“三农”的区域性电子商务模式研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白敏
赵莱茵
李贤秀
-
机构
沈阳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出处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年第35期112-112,114,共2页
-
基金
2016年度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牵手农业网推广计划书>
项目编号:201610144057
沈阳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支持
-
文摘
电子商务在我国农业领域应用虽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1999年以来,中国农业信息网和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的相继开通运行,标志着电子商务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我国农业要想真正获得发展,同样需要借助电子商务的"顺风车"。基于此,本文对服务"三农"的区域性电子商务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期望可以为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农业事业的进步提供借鉴。
-
关键词
农业
电子商务模式
研究
-
分类号
F32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724.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