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性茄替胶乳化特性的构效机制研究
1
作者 蔡佳雨 张智慧 +4 位作者 贾星 孙振欧 李贞景 郭庆彬 康继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5-51,共7页
为探究茄替胶(gum ghatti,GG)发挥乳化作用的关键结构特征,利用部分酸水解获得5种不同结构的GG组分,采用离子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气质联用等方法进行结构表征;通过美拉德反应与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形成共价复... 为探究茄替胶(gum ghatti,GG)发挥乳化作用的关键结构特征,利用部分酸水解获得5种不同结构的GG组分,采用离子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气质联用等方法进行结构表征;通过美拉德反应与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形成共价复合物,并制备水包油乳液;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粒度分析和zeta电位等技术探究复合物的理化性质及乳化特性。结果表明,随着酸水解的进行,GG的糖醛酸和蛋白质含量逐渐升高,分子质量逐渐减小,支化度逐渐降低;酸水解后的GG与SPI能形成稳定的共价复合物,支链度较低的GG与SPI共价复合后可以显著提高SPI的溶解度(36.60%>22.31%),且支链度最低的GGA5-SPI共价复合物绝对电位值显著高于GG-SPI(53.63 mV>46.99 mV),乳液体系更加稳定。综上,美拉德反应可显著提升GG-SPI复合物的功能特性与乳化特性,且GG的支链度越低,形成的复合物乳化能力越好,稳定性越高。该研究结果有望为糖-蛋白类乳化剂的研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替胶 酸水解 大豆分离蛋白 共价复合物 乳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玉米纤维胶-大豆分离蛋白共价复合物乳化特性的研究
2
作者 赵舒頔 孙晓培 +6 位作者 张继翔 于硕 常军辉 刘欢欢 李贞景 郭庆彬 康继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2-49,共8页
为探究多糖-蛋白类乳化剂的分子结构(支链度、相对分子质量)对水包油乳液乳化特性的影响,对玉米纤维胶(corn fiber gum,CFG)分别进行酸水解和木聚糖酶水解,得到不同支链度和相对分子质量的CFG,通过美拉德反应与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为探究多糖-蛋白类乳化剂的分子结构(支链度、相对分子质量)对水包油乳液乳化特性的影响,对玉米纤维胶(corn fiber gum,CFG)分别进行酸水解和木聚糖酶水解,得到不同支链度和相对分子质量的CFG,通过美拉德反应与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形成CFG-SPI共价复合物,并制备水包油乳液。利用SDS-PAGE、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粒径和Zeta电位等方法对复合物的结构表征和乳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FG与SPI通过美拉德反应发生了共价连接,且低支链度/低相对分子质量的CFG更有利于与SPI上的氨基形成共价键;与SPI相比,复合物在等电点(pI 4.5)时的溶解度由11.39%升高至23.25%,说明共价结合可明显提高SPI的溶解性;CFG-SPI共价复合物的乳化性能均优于阿拉伯胶、SPI、CFG及CFG-SPI物理混合物,且CFG支链度是影响乳液特性的关键因素;当CFG相对分子质量相近时,支链度越高,其乳化性能越好,CFG支链度相近时,相对分子质量对乳化特性无明显影响。研究结果将为糖-蛋白类乳化剂的研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链度 相对分子质量 乳化特性 玉米纤维胶 大豆分离蛋白 共价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茶多糖的提取纯化与结构解析
3
作者 赵屹 臧文文 +5 位作者 张继翔 常军辉 谢瑞佳 李贞景 郭庆彬 康继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9-36,共8页
为探究香茶中多糖的组成及其结构特征,通过热水、草酸铵和NaOH对香茶进行浸提,经分级醇沉后,分别得到水提纯化香茶多糖(water-extracted Xiangcha tea polysaccharide at 40%ethanol concentration,WTP-40)、草酸铵提纯化香茶多糖(ammon... 为探究香茶中多糖的组成及其结构特征,通过热水、草酸铵和NaOH对香茶进行浸提,经分级醇沉后,分别得到水提纯化香茶多糖(water-extracted Xiangcha tea polysaccharide at 40%ethanol concentration,WTP-40)、草酸铵提纯化香茶多糖(ammonium oxalate-extracted Xiangcha tea polysaccharide at 60%ethanol concentration,OTP-60)和碱提纯化香茶多糖(alkali-extracted of Xiangcha tea polysaccharides at 40%ethanol concentration,ATP-40),对3种多糖的理化特性、红外光谱、单糖组成及甲基化进行分析,并通过1D和2D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NMR)对OTP-60进行结构解析。结果表明,3种香茶多糖均属于酸性糖,其中WTP-40(584 kDa和5 kDa)和ATP-40(1279 kDa和148 kDa)均含有2个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多糖片段,而OTP-60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为均一,为869 kDa;3种多糖均属于低酯果胶,其中OTP-60的酯化度最高(41.9%)。单糖组成结果显示,3种多糖的主要成分均为半乳糖醛酸,且OTP-60的糖醛酸含量最高(87.33%)。甲基化和NMR结果表明,3种多糖的连接方式基本一致,OTP-60是具有同型半乳糖醛酸聚糖(homogalacturonan,HG)和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I型(rhamnogalacturonan-Ⅰ,RG-I)2种结构域的果胶,其中HG由→4)-α-Gal p A-(1→和→4)-α-Gal p A-6-O-Me-(1→组成。RG-I含有→4)-α-Gal p A-(1→和→2)-α-Rha p-(1→连接而成的主链,以及由Ara和Gal组成侧链分支。该文研究结果为香茶多糖的开发利用及构效关系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茶 多糖 提取 纯化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除臭固氮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4
作者 李英 刘秀雨 +7 位作者 李王强 丁文涛 李贞景 路来风 郭庆彬 康继 王昌禄 朴杨柠菥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2期172-180,共9页
为提高食品加工原料质量、降低环境污染,从自然界分离筛选出一株能有效减少鸡粪臭味及氮素流失的菌株JFN-1。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JFN-1为假肠杆菌(Empedobacter falseni)。通过液态发酵得出:JFN-1菌株... 为提高食品加工原料质量、降低环境污染,从自然界分离筛选出一株能有效减少鸡粪臭味及氮素流失的菌株JFN-1。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JFN-1为假肠杆菌(Empedobacter falseni)。通过液态发酵得出:JFN-1菌株在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作用下,可以提高硝态氮、减少铵态氮含量以及减少氮类物质分解为氨气,从而减少氮素损失。通过单因素和正交优化试验,得到JFN-1菌株增殖培养基组成为可溶性淀粉8 g/L、牛肉膏20 g/L、硫酸镁4 g/L、氯化钠5 g/L,30℃培养20 h发酵液OD600可达到3.14,相比未优化培养基提高12.91倍,总氮含量提高2.14倍。通过固态发酵条件优化,得到JFN-1菌株固定氮素含量最多的固态发酵基质为菌糠15 g、麸皮15 g、豆粕1 g、糠醛渣2 g、硫酸铵0.165 g,在此条件下,总氮量提高196.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臭固氮菌株 假肠杆菌 除臭固氮机理 发酵条件优化 总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弯曲乳杆菌与清酒乳杆菌的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何苗 赵雨晴 +8 位作者 李居行 葛佳琪 陈盼婷 应欣 张连慧 王昌禄 李贞景 郭庆彬 刘欢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56,共9页
本研究对19株弯曲乳杆菌(Latilactobacillus curvatus)和40株清酒乳杆菌(L.sakei)的基因组进行了比较分析。平均核苷酸同一性及全基因组共线性分析表明,L.curvatus和L.sakei基因组间的核酸序列同源性较弱,可作为区分两个物种的指标。对... 本研究对19株弯曲乳杆菌(Latilactobacillus curvatus)和40株清酒乳杆菌(L.sakei)的基因组进行了比较分析。平均核苷酸同一性及全基因组共线性分析表明,L.curvatus和L.sakei基因组间的核酸序列同源性较弱,可作为区分两个物种的指标。对两个物种分别构建泛基因组,并对泛基因组中的核心基因功能进行注释。结果显示,L.curvatus和L.sakei各自的核心基因组主要涉及菌株的基础代谢。对菌株个体基因组的比对分析发现:1)L.curvatus与L.sakei均含有广泛的糖苷水解酶类编码基因,在分解和代谢膳食纤维类多糖、乳糖利用以及木质纤维素中具有丰富的基因资源;2)3个菌株含抗生素耐药性基因,且来源于基因横向转移;3)L.sakei特有的精氨酸脱亚胺酶途径、L.curvatus中的丝氨酸脱水酶途径及鸟嘌呤脱氨酶途径,以及个别菌株中谷氨酸脱羧酶的发掘,揭示了这两类菌不同的抗酸机制;4)冷应激蛋白编码基因的发现也赋予了这两类菌良好的冷加工特性。此外,部分L.sakei基因组中含有编码lactocin S及凝结素相关的基因簇。总之,本研究通过对L.curvatus及L.sakei进行基因组水平的比较和分析,提供了两个物种之间的分类标准以及菌株个体上的差异信息,为这两种乳酸菌的生理生化分子遗传机制研究以及工业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乳杆菌 清酒乳杆菌 基因组学 泛基因组 碳水化合物活性酶 抗生素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干酪乳杆菌FP02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学颖 刘艳丽 +7 位作者 何苗 赵雨晴 彭心怡 郭庆彬 朱巧梅 刘欢欢 李贞景 杨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14-120,共7页
本研究对酸菜中分离出的一株副干酪乳杆菌FP02进行体外降尿酸性能检测、生理生化特性表征,并探究该菌株对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大鼠模型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体外结果显示,副干酪乳杆菌FP02能够有效降解尿酸及其前体物质肌苷... 本研究对酸菜中分离出的一株副干酪乳杆菌FP02进行体外降尿酸性能检测、生理生化特性表征,并探究该菌株对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大鼠模型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体外结果显示,副干酪乳杆菌FP02能够有效降解尿酸及其前体物质肌苷、鸟苷,降解率分别为29.10%、67.09%、70.48%,且对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活性的抑制率为64.20%。同时,该菌株可分解多种糖(醇),对胃酸、胆盐具有良好的耐受性。通过氧嗪酸钾灌胃联合高尿酸饮食构建HUA大鼠模型,连续灌胃副干酪乳杆菌FP02冻干粉14 d后,FP02治疗组的血清尿酸含量较高尿酸模型组降低了49.96%(P<0.001),接近空白对照组,且尿液中尿酸排泄量增加,血清中XOD活性受到显著抑制(P<0.001),肾切片结果显示FP02治疗组大鼠的肾损伤得到了部分恢复。该研究将为副干酪乳杆菌FP02作为预防HUA的潜在药品或功能性食品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益生菌 副干酪乳杆菌 肾损伤 大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甜菜多糖的结构及体外酵解特性 被引量:1
7
作者 贺莉 张悦 +4 位作者 李贞景 张琨霖 应欣 张连慧 郭庆彬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7期105-112,共8页
为探究红甜菜多糖的结构及体外肠道酵解特性,采用水提-乙醇沉淀法提取红甜菜多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方法分析其化学结构,并以猪结肠消化物的体外发酵模型,研究其体外酵解特性。结果表明,红甜菜多糖... 为探究红甜菜多糖的结构及体外肠道酵解特性,采用水提-乙醇沉淀法提取红甜菜多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方法分析其化学结构,并以猪结肠消化物的体外发酵模型,研究其体外酵解特性。结果表明,红甜菜多糖的分子量为46.3 kDa,包含阿拉伯糖(Ara)、半乳糖(Gal)、甘露糖(Man)、鼠李糖(Rha)、葡萄糖(Glc)5种单糖,摩尔比为6.7∶4.6∶1.7∶1.0∶1.0;红甜菜多糖在1628.2 cm^(-1)和1740.1 cm^(-1)有游离羧基与酯化羧基的吸收峰,表明其呈果胶结构,且酯化程度相对较低(30.10%)。体外酵解试验表明,红甜菜多糖能够被肠道微生物酵解,从而促进乳杆菌属、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等有益菌的生长,抑制变形菌门、链球菌等致病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甜菜 多糖 结构 发酵 肠道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的白黄链霉菌TD-1高产帕马霉素代谢机制
8
作者 刘秀雨 李丽 +6 位作者 李王强 丁文涛 刘欢欢 李贞景 路来风 郭庆彬 王昌禄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124,共11页
真菌毒素给食品安全带来了重大威胁,帕马霉素对病原真菌有良好的生物抑菌活性。为提高帕马霉素产量,基于代谢组学分析方法,研究了白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oflavus)T D-1在两种不同发酵培养基(添加与不添加1,2-丙二醇)中生长及代谢... 真菌毒素给食品安全带来了重大威胁,帕马霉素对病原真菌有良好的生物抑菌活性。为提高帕马霉素产量,基于代谢组学分析方法,研究了白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oflavus)T D-1在两种不同发酵培养基(添加与不添加1,2-丙二醇)中生长及代谢、胞内代谢产物及代谢通路的差异,对代谢产物的变化进行了评估和分析,结合显著差异代谢产物含量变化与代谢通路的交互关系,揭示了帕马霉素生物合成的高产机理。结果表明:培养基添加1,2-丙二醇后,白黄链霉菌T D-1产帕马霉素产量明显提高。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出27种显著差异胞内代谢产物与帕马霉素生物合成密切相关,主要参与中心碳代谢、氨基酸代谢及脂肪酸代谢通路。此外,通过采用添加主要显著差异前体物策略,添加谷氨酸使帕马霉素产量提高102.33%。基于代谢组学分析确定添加前体物方法,可有效提高帕马霉素产量。本研究旨在为防治粮食加工食品的黄曲霉及黄曲霉毒素污染,从源头保障食品安全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马霉素 代谢组学 白黄链霉菌T D-1 1 2-丙二醇 前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对接及动力学模拟的红曲橘霉素合成小分子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
9
作者 李居行 葛佳琦 +6 位作者 张志宇 何苗 崔萌菲 郭庆彬 李贞景 王昌禄 刘欢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52-62,共11页
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对红曲橘霉素合成关键酶CitE的抑制剂进行高通量筛选。首先,采用Alphafold 2对CitE蛋白进行同源建模,并与相似序列比对以预测配体结合区域;随后,在Arthor数据库中检索天然配体和黄酮骨架类似物,构建了一个包含20000... 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对红曲橘霉素合成关键酶CitE的抑制剂进行高通量筛选。首先,采用Alphafold 2对CitE蛋白进行同源建模,并与相似序列比对以预测配体结合区域;随后,在Arthor数据库中检索天然配体和黄酮骨架类似物,构建了一个包含20000个化合物的配体库;之后,通过Maestro对CitE蛋白和小分子化合物库进行分子对接,筛选出潜在的CitE配体;并采用Gromacs动力学模拟评估结合稳定性,通过MM/PBSA计算结合自由能,之后对蛋白-配体的结合模式进行分析,进一步确定了槲皮素、木犀草素、芹菜素、染料木素、5,4’-二羟基黄酮、漆黄素6个小分子配体具有较强的CitE结合性能。固态及液态发酵结果表明,上述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橘霉素抑制活性。其中,固态发酵(20mg/28g干物料)添加上述化合物分别使橘霉素产量降低42.52%、48.81%、32.54%、32.57%、21.02%和13.67%,液态发酵添加(0.1 g/L)上述化合物分别使橘霉素产量降低33.77%、15.58%、33.33%、62.34%、58.87%、50.22%。本研究对建立高效、安全的红曲发酵体系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霉 橘霉素 抑制剂 分子对接 分子动力学模拟 Ci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黄链霉菌TD-1菌株挥发性有机物对灰霉孢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贞景 张春慧 +4 位作者 路来风 武淑芬 陈勉华 韩昕男 王昌禄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46-52,共7页
为探讨白黄链霉菌TD-1菌株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灰霉孢菌的抑制作用,采用双皿对扣法测定VOCs对灰霉孢菌的抑菌率,通过扫描电镜观察VOCs对灰霉孢菌菌丝体的影响,利用GC/MS技术对VOCs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作用5 d后,6.0 g TD-1菌株麦... 为探讨白黄链霉菌TD-1菌株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灰霉孢菌的抑制作用,采用双皿对扣法测定VOCs对灰霉孢菌的抑菌率,通过扫描电镜观察VOCs对灰霉孢菌菌丝体的影响,利用GC/MS技术对VOCs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作用5 d后,6.0 g TD-1菌株麦麸培养物产生的VOCs对灰霉孢菌的抑菌率为66.67%,灰霉孢菌的产孢量(3.9×106个/cm2)较空白组(5.9×107个/cm2)显著降低(p<0.01),且菌丝形态异常、表面粗糙,菌体细胞膜通透性增强。TD-1菌株VOCs由63种组分组成,其中2-甲基异冰片(13.52%)和1,4-二甲基金刚烷(14.08%)的相对含量较高。白黄链霉菌TD-1菌株产生的VOCs对灰霉孢菌良好的抑制作用为将其开发成生物熏蒸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黄链霉菌 灰霉孢菌 挥发性有机物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曲菌中桔霉素的控制策略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1
作者 李贞景 薛意斌 +3 位作者 刘妍 徐晗 任志远 王昌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263-268,共6页
红曲菌在我国的使用历史悠久,其在食品添加剂、发酵食品、酿酒和中药等方面应用广泛。目前,虽然液态发酵技术基本解决了红曲色素产品中的桔霉素含量高的问题,但固态发酵红曲米产生的桔霉素含量高的问题依然是制约红曲企业及产业发展的... 红曲菌在我国的使用历史悠久,其在食品添加剂、发酵食品、酿酒和中药等方面应用广泛。目前,虽然液态发酵技术基本解决了红曲色素产品中的桔霉素含量高的问题,但固态发酵红曲米产生的桔霉素含量高的问题依然是制约红曲企业及产业发展的主要技术难题之一。本文对红曲菌代谢产物中桔霉素的毒性、限量标准、检测方法、合成途径及调控基因进行了综述,并从传统方法和生物方法两个层面阐述了控制红曲菌中桔霉素含量的主要策略,旨在为有效降低红曲菌中桔霉素的含量和促进红曲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菌 桔霉素 毒性 合成途径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量子辐照对番茄采后品质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贞景 刘丹 +6 位作者 罗茂 李忠彬 张琨霖 黄朝波 郭庆彬 王昌禄 张志军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34,76,共9页
光量子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应用科学技术,在保鲜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为探究光量子辐照对番茄的保鲜效果及作用机制,以采后番茄为对象,研究了光量子辐照对番茄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4℃下,与普通的低温冷藏相比,光量... 光量子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应用科学技术,在保鲜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为探究光量子辐照对番茄的保鲜效果及作用机制,以采后番茄为对象,研究了光量子辐照对番茄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4℃下,与普通的低温冷藏相比,光量子辐照可明显降低番茄的腐烂指数,减缓番茄失重率的增大,延缓番茄硬度和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丙二醛的含量。光量子辐照对番茄生理代谢相关酶的活性也有一定影响,能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延缓过氧化物酶活性的降低,同时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从而抑制番茄的褐变。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光量子辐照可延缓番茄内部组织结构的变化,维系番茄内部结构的完整性。因此,光量子辐照较普通低温冷藏对采后番茄具有更好的保鲜作用。研究结果旨在为光量子辐照技术在番茄等果蔬保鲜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光量子 保鲜 硬度 失重率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藜麦饮料液化糖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贞景 薛意斌 +4 位作者 张兰 果嘉成 李欣忆 安中平 王昌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8期140-143,共4页
[目的]优化藜麦淀粉进行水解时的液化和糖化的工艺条件。[方法]以藜麦为原料,DE值为主要评估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对藜麦饮料生产中的淀粉液化和糖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最优液化工艺条件为α-淀粉酶用量11 U/g、液化时间... [目的]优化藜麦淀粉进行水解时的液化和糖化的工艺条件。[方法]以藜麦为原料,DE值为主要评估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对藜麦饮料生产中的淀粉液化和糖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最优液化工艺条件为α-淀粉酶用量11 U/g、液化时间45 min、液化温度65℃、pH 7.0,此时液化DE值为24.46%。最优糖化工艺条件:糖化酶用量110 U/g、糖化时间70 min、糖化温度70℃、pH 5.0,糖化DE值为63.45%。[结论]该研究可为藜麦在饮料研发方向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液化 糖化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四烯酸对秀丽隐杆线虫紫外辐射损伤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贞景 薛意斌 +3 位作者 王昵霏 武淑芬 郭庆彬 王昌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283-286,292,共5页
为探究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对机体紫外辐射(UVR)损伤的修复作用,建立了秀丽隐杆线虫的UVR损伤模型,考察了AA对UVR后秀丽隐杆线虫寿命、运动能力、产卵能力及体内活性氧(ROS)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7 MJ/cm^2剂量UVR损伤的秀... 为探究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对机体紫外辐射(UVR)损伤的修复作用,建立了秀丽隐杆线虫的UVR损伤模型,考察了AA对UVR后秀丽隐杆线虫寿命、运动能力、产卵能力及体内活性氧(ROS)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7 MJ/cm^2剂量UVR损伤的秀丽隐杆线虫经AA干预处理后,能提高秀丽隐杆线虫的寿命、运动和产卵能力,在AA浓度为50μmol/L时效果最佳,其运动和产卵能力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63.6%和96.6%,且在该浓度下能显著降低体内ROS水平(p <0.05)。即AA对UVR损伤后的秀丽隐杆线虫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研究结果为AA在抗紫外辐射功能性食品或药品的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四烯酸 秀丽隐杆线虫 紫外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地霉不对称还原1-萘乙酮制备(S)-1-萘基1-乙醇
15
作者 李贞景 郭敏 +3 位作者 杨明冠 武淑芬 路来风 王昌禄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91-97,共7页
为建立具有较高产率和立体选择性的白地霉不对称还原1-萘乙酮体系,研究了不同底物浓度、反应体系pH、温度、菌丝体添加量、表面活性剂以及辅助底物对产率和对映体过量值(e.e.)的影响,优化了白地霉不对称还原1-萘乙酮的反应参数.结果表明... 为建立具有较高产率和立体选择性的白地霉不对称还原1-萘乙酮体系,研究了不同底物浓度、反应体系pH、温度、菌丝体添加量、表面活性剂以及辅助底物对产率和对映体过量值(e.e.)的影响,优化了白地霉不对称还原1-萘乙酮的反应参数.结果表明,最优反应条件为:底物浓度1 mmol/L,反应体系pH=4,反应温度30℃,菌悬液浓度60 mg/mL,辅助底物20 g/L异丙醇,该体系下白地霉不对称还原1-萘乙酮的产率达84.24%,较优化前(62.80%)提高34.14%,e.e.值>99%.该结果可为生产中利用白地霉不对称合成S-1-萘基-1-乙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地霉 不对称还原 1-萘乙酮 (S)-1-萘基-1-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种与传统发酵工艺对天津冬菜质量的影响
16
作者 李贞景 马博雅 +4 位作者 王首忠 石磊 武慧佳 韩昕男 王昌禄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10,共4页
天津冬菜是一种以大白菜、大蒜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传统腌渍菜。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及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传统发酵和纯种发酵的天津冬菜品质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二者氨基酸、有机酸组成及理化指标无明显差异,但纯种发酵可缩短发酵时间,... 天津冬菜是一种以大白菜、大蒜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传统腌渍菜。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及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传统发酵和纯种发酵的天津冬菜品质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二者氨基酸、有机酸组成及理化指标无明显差异,但纯种发酵可缩短发酵时间,同时降低了含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冬菜 纯种发酵 游离氨基酸 有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k E基因过表达对红曲霉Monacolin K产量、菌丝及孢子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3
17
作者 林琳 王昌禄 +3 位作者 李贞景 陈勉华 武淑芬 任志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5-49,共5页
红曲霉中mok E基因是红曲霉次级代谢产物Monacolin K生物合成的一个相关基因,mok E基因表达量与Monacolin K产量呈正相关。以mok E基因为目的基因,构建红曲霉mok E基因过表达工程菌株,通过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 红曲霉中mok E基因是红曲霉次级代谢产物Monacolin K生物合成的一个相关基因,mok E基因表达量与Monacolin K产量呈正相关。以mok E基因为目的基因,构建红曲霉mok E基因过表达工程菌株,通过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 PCR)确定mok E基因过表达转化子,对转化子Monacolin K产量进行测定,同时利用扫描电镜,对野生型红曲霉M1及转化子菌丝、孢子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以潮霉素抗性基因为筛选标记,成功得到240个转化子,对其中9个转化子进行mok E基因表达量测定,有3株转化子mok E基因表达量增加,分别为T2、T8、T9转化子,确定其为mok E基因过表达转化子;T2、T8、T9转化子内酯型Monacolin K产量分别为2 159.7、4 177.6、3 365.7μg/g,与野生型红曲霉Monacolin K产量(1 447.8μg/g)相比,分别提高了49.2%、188.5%及132.5%。扫描电镜结果显示,mok E基因过表达,对红曲霉的菌丝体、孢子形态及生殖方式均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霉 基因过表达 MONACOLINK 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扫描电镜 孢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曲糙米功能性饼干的开发 被引量:14
18
作者 崔海燕 王婧 +3 位作者 陈勉华 李贞景 王昌禄 陈迪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46-53,共8页
红曲霉发酵产品因其含有多种功能活性物质而备受关注,在食品及药物上的应用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糙米含有多种保健成分,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健脑养人的食品.实验旨在结合两种食材的优势开发一种红曲糙米饼干,并建立该产品贮藏期预测模型监... 红曲霉发酵产品因其含有多种功能活性物质而备受关注,在食品及药物上的应用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糙米含有多种保健成分,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健脑养人的食品.实验旨在结合两种食材的优势开发一种红曲糙米饼干,并建立该产品贮藏期预测模型监测莫纳可林K含量在贮藏期内的变化趋势,为我国红曲功能性食品及杂粮制品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奠定基础.实验对红曲糙米饼干制作的原辅料配比、焙烤温度、贮藏时间、莫纳可林K含量等产品质量有关因素进行了考察.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红曲糙米饼干的较佳制作工艺条件为面粉100 g,糙米粉80 g,麸皮2.5 g,白砂糖40 g,植物油35 g,烘烤温度为上火180℃,下火175℃.通过检测饼干酸价随时间变化规律建立了红曲糙米饼干贮藏期预测模型θ=10(-0.02C+3.12)(式中θ为饼干贮藏寿命),得出室温下红曲糙米饼干的货架期为35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粉 糙米 莫纳可林K 饼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单色光对紫色红曲霉生长、色素和桔霉素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宏 陈迪 +2 位作者 陈勉华 李贞景 王昌禄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8-55,共8页
以紫色红曲霉M9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单色光对其生长、色素和桔霉素合成的影响。采用观察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紫色红曲霉M9在持续红光、黄光、绿光、蓝光照射下的菌落形态及6种红曲色素产量进行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RT-qPCR法对... 以紫色红曲霉M9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单色光对其生长、色素和桔霉素合成的影响。采用观察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紫色红曲霉M9在持续红光、黄光、绿光、蓝光照射下的菌落形态及6种红曲色素产量进行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RT-qPCR法对不同红光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下红曲色素和桔霉素产量以及相关基因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红光是最显著的促进紫色红曲霉M9生长和色素产生的光源。高产红曲色素、低产桔霉素的最佳光照时间和强度分别为30 min/d和300 lx,初步推测红曲色素合成相关基因mppA/B/D/F、mppR1/R2、MpPKS5、MpFasA2/B2可能参与两种橙色素的生物合成,mppC、mppE可能参与两种红色素和两种黄色素的生物合成;桔霉素合成相关基因ctnA/D/E/F/G/H/I、orf1/3/4/5、pksCT可能参与桔霉素的合成代谢,而ctnR1可能参与桔霉素的分解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红曲霉M9 单色光 生长 红曲色素 桔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γ-氨基丁酸的红曲霉菌株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15
20
作者 张圆林 王昌禄 +3 位作者 陈勉华 李风娟 李贞景 王玉荣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35-40,共6页
从实验室保藏的11种红曲霉中,筛选出高产γ-氨基丁酸的红曲霉CH-1菌株.研究了发酵温度、时间、接种量、谷氨酸钠添加量等发酵条件对红曲霉CH-1产GABA含量的影响.经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后得出红曲霉CH-1发酵大米产γ-氨基丁酸的较佳发... 从实验室保藏的11种红曲霉中,筛选出高产γ-氨基丁酸的红曲霉CH-1菌株.研究了发酵温度、时间、接种量、谷氨酸钠添加量等发酵条件对红曲霉CH-1产GABA含量的影响.经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后得出红曲霉CH-1发酵大米产γ-氨基丁酸的较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9 d,接种量17%,谷氨酸钠添加量0.10 g,在此条件下,红曲霉CH-1发酵大米产GABA为1.93 mg/g,经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桔霉素含量为0.01μg/g,低于国家标准1μg/g,可利用该产品开发更多形式的红曲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霉 Γ-氨基丁酸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