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温放线菌属分类学地位及功能研究进展
1
作者 高甜甜 卫春会 +1 位作者 邱树毅 李豆南 《酿酒科技》 2024年第6期115-124,共10页
高温放线菌属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高温环境中,是一类具有巨大工业应用潜力的微生物类群。对于其分类学地位的确定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难点,研究进程持续了一个多世纪,分类学关系也历经多次调整,最终将其划分到厚壁菌门(Firmicutes)下高温放... 高温放线菌属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高温环境中,是一类具有巨大工业应用潜力的微生物类群。对于其分类学地位的确定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难点,研究进程持续了一个多世纪,分类学关系也历经多次调整,最终将其划分到厚壁菌门(Firmicutes)下高温放线菌科(Thermoactinomycetaceae)范围内。近年来,随着分离筛选手段的提升及其应用价值的发掘,针对高温放线菌属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本文从高温放线菌属分类学方法的发展入手,介绍了该类群在分类水平上不断完善的过程及其目前所处的分类学地位,同时也简要概述了高温放线菌属的功能性研究进展,以期为日后高温放线菌属应用潜力的发掘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放线菌属 分类学地位 功能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导向下《白酒工艺学》教学改革研究
2
作者 周剑丽 闫岩 +4 位作者 王春晓 王雪郦 李豆南 曹文涛 邱树毅 《酿酒科技》 2024年第8期140-144,共5页
白酒工艺学是酿酒工程专业必修课,应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积极建设该课程。本文从行业发展背景、白酒工艺学课程发展历程、课程所面临困境及课程建设四个方面总结了前期的教学改革经验,希望能够为白酒行... 白酒工艺学是酿酒工程专业必修课,应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积极建设该课程。本文从行业发展背景、白酒工艺学课程发展历程、课程所面临困境及课程建设四个方面总结了前期的教学改革经验,希望能够为白酒行业人才培养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工艺学 课程建设 持续改进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酱香型大曲中高温放线菌的筛选及风味成分分析 被引量:40
3
作者 李豆南 黄魏 +2 位作者 王晓丹 罗小叶 邱树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1-176,共6页
从高温酱香型大曲中分离得到一株耐热性良好的放线菌FBKL4.010,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鉴定、16S r RNA基因序列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该菌株归属于高温放线菌科(Thermoactinomycetaceae)莱斯氏菌属(Laceyella sp.),经过进一步系统发育... 从高温酱香型大曲中分离得到一株耐热性良好的放线菌FBKL4.010,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鉴定、16S r RNA基因序列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该菌株归属于高温放线菌科(Thermoactinomycetaceae)莱斯氏菌属(Laceyella sp.),经过进一步系统发育学比对分析鉴定为1 株糖莱斯氏菌(Laceyella sacchari),其最适生长温度为45℃;同时针对白酒酿造体系设计纯种菌株固态发酵实验,采用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菌株挥发性代谢产物,结果表明,该菌株在固态发酵体系下能够代谢产生大量吡嗪类、芳香类物质,为发酵液赋予特征性豆豉、坚果风味,其中四甲基吡嗪占总挥发性成分的43.318%,其被认为是酱香白酒风味的主体成分之一,为日后深入探究该菌株在酱香风味形成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大曲 高温放线菌 吡嗪类 风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酱香大曲中链霉菌菌株FBKL4.005全基因组测序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李豆南 王晓丹 +2 位作者 罗小叶 黄魏 邱树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206-212,共7页
链霉菌FBKL4.005是本课题组前期从酱香大曲中分离得到的1株耐高温菌株,能够在37~55℃的范围内生长代谢,为了能够更深入地探究该菌株在酿酒过程中的代谢机理和功能性作用,完成大曲极端微生物开发应用,对于菌株的序列信息进行解析是最为... 链霉菌FBKL4.005是本课题组前期从酱香大曲中分离得到的1株耐高温菌株,能够在37~55℃的范围内生长代谢,为了能够更深入地探究该菌株在酿酒过程中的代谢机理和功能性作用,完成大曲极端微生物开发应用,对于菌株的序列信息进行解析是最为全面高效的方式。本研究采用Illumina HiSeq 2000测序平台对菌株FBKL4.005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共得到67 771 429个reads,2.47 G的数据量,通过对测序数据进行拼接,得到69个contigs,菌株整个基因组大小为9 454 406 bp,GC含量为73.03%,经过滤处理后得到7.33Mb的有效数据量及7 946个注释基因,并通过GO、COG、KEGG、NR、TCDB数据库的比对分析,完成菌株基因组预测与基本功能的注释,获得的基因注释信息为今后深入开展酱香大曲中耐高温特性链霉菌类群代谢途径及机理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大曲 链霉菌属 全基因组测序 基因功能注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酱香大曲微生物菌群结构及微生物功能研究概述 被引量:52
5
作者 李豆南 邱树毅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11,共7页
酱香大曲是优质酱香白酒重要的糖化、发酵剂,按制曲工艺划分其属于高温大曲。酱香大曲中以细菌、霉菌、酵母菌为代表的各种微生物类群混合生长,共同推动了酿造过程的顺利进行,对酱香白酒品质、风味的形成有重要贡献。该文从酱香大曲微... 酱香大曲是优质酱香白酒重要的糖化、发酵剂,按制曲工艺划分其属于高温大曲。酱香大曲中以细菌、霉菌、酵母菌为代表的各种微生物类群混合生长,共同推动了酿造过程的顺利进行,对酱香白酒品质、风味的形成有重要贡献。该文从酱香大曲微生物菌群结构与微生物功能性分析两个方面综述了酱香型大曲微生物的研究进展,分析酱香型大曲微生物类群与酱香白酒品质之间的联系,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大曲 菌群结构 功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对酱香型白酒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6
作者 程度 曹建兰 +4 位作者 王珂佳 李豆南 罗小叶 陈杰 邱树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56-364,共9页
酱香型白酒属于纯粮固态发酵酒类,高粱作为原料是影响酱香型白酒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出酒率、风味、功能性等品质与酒用高粱原料的淀粉、蛋白质、脂质、单宁、香气成分等的含量息息相关。本文概述了酒用高粱种植与发展的基本情况,并... 酱香型白酒属于纯粮固态发酵酒类,高粱作为原料是影响酱香型白酒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出酒率、风味、功能性等品质与酒用高粱原料的淀粉、蛋白质、脂质、单宁、香气成分等的含量息息相关。本文概述了酒用高粱种植与发展的基本情况,并深入探讨了酒用高粱的物理性质、营养组成和酿造性能,对研究酒用高粱原料与酱香型白酒品质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物理性质 营养组成 酿造性能 酱香型白酒品质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耐高温果胶酶菌株筛选鉴定、产酶条件优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杰 李豆南 +5 位作者 刘茂强 程度 田浩杰 邱树毅 唐维媛 王珂佳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6-183,共8页
从酱香型白酒高温大曲中筛选产耐高温果胶酶菌株,结合菌落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鉴定,并进行产酶条件优化及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得到1株产耐高温果胶酶菌株FBKL4.013,经鉴定菌株FBKL4.013为高温放... 从酱香型白酒高温大曲中筛选产耐高温果胶酶菌株,结合菌落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鉴定,并进行产酶条件优化及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得到1株产耐高温果胶酶菌株FBKL4.013,经鉴定菌株FBKL4.013为高温放线糖莱斯菌(Laceyella sacchari)。其最佳产酶条件为培养温度50℃,培养时间54 h,装液量40 mL/250 mL,接种量10%,酵母粉、硫酸铵及可溶性淀粉添加量分别为1.0%、2.0%、8%。在此优化条件下,菌株FBKL4.013产果胶酶活力达到2565.43 U/mL,与初始相比提高了3.79倍。菌株FBKL4.013产果胶酶具备较好的耐高温特性,其酶动力学米氏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度(Vm)值分别为8.40 mg/mL和0.53 mg/(mL·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酶 高温大曲 筛选 鉴定 产酶条件优化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产D-阿拉伯糖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黄魏 王晓丹 +3 位作者 李豆南 雷安亮 吴长贵 邱树毅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10,共5页
D-阿拉伯糖醇作为一种功能性五碳糖醇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文章对D-阿拉伯糖醇的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进行了综述。对包括D-阿拉伯糖醇发酵菌株筛选、发酵工艺优化、微生物发酵底物利用及D-阿拉伯糖醇的分离纯化等进行分析和深入探讨,同时对... D-阿拉伯糖醇作为一种功能性五碳糖醇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文章对D-阿拉伯糖醇的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进行了综述。对包括D-阿拉伯糖醇发酵菌株筛选、发酵工艺优化、微生物发酵底物利用及D-阿拉伯糖醇的分离纯化等进行分析和深入探讨,同时对今后低成本、绿色化生产D-阿拉伯糖醇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阿拉伯糖醇 菌株筛选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酱香大曲中高温放线菌的筛选及基因组解析 被引量:5
9
作者 田浩杰 李豆南 +7 位作者 邱树毅 周剑丽 龙则河 王珂佳 刘茂强 陈杰 程度 潘凤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68-76,共9页
通过筛菌方法的设计,从酱香型高温大曲中筛选到1株具有嗜热特性的糖莱斯氏菌(Laceyella sacchari)FBKL4.014,并对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测序和完成图组装结果表明L. sacchari FBKL4.014基因组序列全长3.35 Mb,GC含量48.67%,测序深度433... 通过筛菌方法的设计,从酱香型高温大曲中筛选到1株具有嗜热特性的糖莱斯氏菌(Laceyella sacchari)FBKL4.014,并对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测序和完成图组装结果表明L. sacchari FBKL4.014基因组序列全长3.35 Mb,GC含量48.67%,测序深度433×,共预测到3 328个蛋白编码基因。全基因组数据解析结果表明,该菌株具备进行完整的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代谢潜力,进一步推断该菌株还可能具备生物合成四甲基吡嗪的潜能。本研究为高温放线菌代谢生成酱香型白酒风味物质机理提供了基因层面的数据支持,同时也为该菌株未知功能基因的挖掘和基因改造提供了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高温大曲 高温放线菌 全基因组测序 四甲基吡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鼻和气质联用技术分析不同酒龄酱香型白酒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24
10
作者 蒲璐璐 戴怡凤 +4 位作者 李豆南 郭灿 姚键梅 徐浩 邱树毅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71-175,共5页
以5种不同酒龄的酱香型白酒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酒龄的酱香型白酒品质以及风味变化规律,通过电子鼻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酱香型年份酒的香气化合物进行整体区分及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电子鼻检测到不同酒龄的酱香型白... 以5种不同酒龄的酱香型白酒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酒龄的酱香型白酒品质以及风味变化规律,通过电子鼻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酱香型年份酒的香气化合物进行整体区分及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电子鼻检测到不同酒龄的酱香型白酒香气成分差异明显;在5种不同酒龄的酒样中共定性出52种物质。随着酒龄的增加,酯类物质含量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醇类物质呈现波浪形变化趋势;酸类物质呈上升趋势;呋喃类物质上升趋势明显;其中有8种物质(丁酸乙酯、己酸乙酯、庚酸乙酯、戊酸乙酯、丁酸、戊酸、己酸、乙偶姻)的含量上升趋势明显,5种物质(苯乙酸乙酯、2-甲基丙醇、2-甲基丁醇、呋喃、四甲基吡嗪)的含量下降趋势明显。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与线性判别分析(LDA)的结果也表明,5个不同酒龄的酒样在挥发性成分上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初步证实了通过电子鼻和气质联用技术区分酱香型白酒酒龄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气相色谱-质谱法 酒龄 酱香型白酒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