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豆-油”三熟制水旱轮作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诚永 夏英 +4 位作者 李韵 李正泉 徐南昌 王宏航 袁敏良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812-816,共5页
为提高农民种植效益,稳定粮油生产,本研究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和作物品种优势,通过多年的实验示范,总结集成了“早稻-鲜食秋大豆-油菜”三熟制水旱轮作绿色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不仅实现了粮食绿色安全生产和稳粮增粮,而且大幅提高了土地... 为提高农民种植效益,稳定粮油生产,本研究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和作物品种优势,通过多年的实验示范,总结集成了“早稻-鲜食秋大豆-油菜”三熟制水旱轮作绿色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不仅实现了粮食绿色安全生产和稳粮增粮,而且大幅提高了土地产出率,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高效生产技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豆-油”三熟制 水旱轮作 绿色高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早稻中组53在衢州市的种植表现及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2
作者 张志红 李诚永 +1 位作者 李韵 王宏航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0期196-198,共3页
中组53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以中早39为母本、金10-02为父本选育而成的高产常规早籼稻品种,其适应性广、较耐低温、抗倒力强、穗大粒多、高产稳产性好,适宜在浙江省及相似生态区作早稻种植。在介绍中组53特征特性的基础上,阐述了其在衢州... 中组53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以中早39为母本、金10-02为父本选育而成的高产常规早籼稻品种,其适应性广、较耐低温、抗倒力强、穗大粒多、高产稳产性好,适宜在浙江省及相似生态区作早稻种植。在介绍中组53特征特性的基础上,阐述了其在衢州市的种植表现,并从选地整地、播前种子处理、适时适量播种、播后管理、查苗补苗、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方面总结其直播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中组53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籼稻 中组53 特征特性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浙江衢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播种期和栽插密度对甬优15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李诚永 程渭树 +3 位作者 王宏航 李韵 骆英 吴汉平 《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5期702-704,共3页
研究6个播种期和7个栽插密度对单季稻甬优15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甬优15随着播期的延迟,全生育期逐渐缩短,株高、穗长逐渐降低,有效穗、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最终造成产量随播种期... 研究6个播种期和7个栽插密度对单季稻甬优15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甬优15随着播期的延迟,全生育期逐渐缩短,株高、穗长逐渐降低,有效穗、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最终造成产量随播种期延迟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以播种期为5月10-25日的产量最高;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加,甬优15有效穗不断增加,株高、穗长、千粒重不断降低,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最终造成产量随栽插密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栽插密度以14 31万~16 67万丛·h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甬优15 播种期 栽插密度 产量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播期和栽插密度对春优84水稻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李诚永 李韵 +3 位作者 吴汉平 程渭树 骆英 王宏航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期7-8,共2页
本文以籼粳杂交晚稻春优84为试验材料,开展了不同播期和栽插密度对单季稻春优84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春优84随着播期的延迟,有效穗、结实率、穗实粒数、穗总粒数和千粒重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株高、穗长逐渐降低,... 本文以籼粳杂交晚稻春优84为试验材料,开展了不同播期和栽插密度对单季稻春优84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春优84随着播期的延迟,有效穗、结实率、穗实粒数、穗总粒数和千粒重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株高、穗长逐渐降低,全生育期显著缩短,最终造成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其中以播期5月10日、5月25日、6月9日处理产量较高;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加,春优84穗实粒数、穗总粒数、结实率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穗长、千粒重不断降低,有效穗不断增加,最终造成产量递减的趋势,其中以栽插密度11.11万、14.31万丛/hm^2处理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春优84 播期 栽插密度 产量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稻甬优15在衢州市的种植表现及加工效益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李诚永 李韵 +5 位作者 吴汉平 江德权 莫小荣 徐南昌 苏丹军 王宏航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3期56-57,共2页
甬优15自2009年引入衢州市种植以来,表现出株型较高、剑叶挺直、叶色深绿、茎秆粗壮、抗倒性较好、穗大粒多、青秆黄熟、丰产性好、米质较优等优点,已成为衢州市晚稻主栽品种。本文介绍了甬优15在衢州市的种植表现,分析了其加工效益,以... 甬优15自2009年引入衢州市种植以来,表现出株型较高、剑叶挺直、叶色深绿、茎秆粗壮、抗倒性较好、穗大粒多、青秆黄熟、丰产性好、米质较优等优点,已成为衢州市晚稻主栽品种。本文介绍了甬优15在衢州市的种植表现,分析了其加工效益,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甬优15 种植表现 加工效益 浙江衢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衢州市双季稻区早翻早安全生产技术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诚永 李韵 +2 位作者 程渭树 王宏航 吴汉平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2期28-28,35,共2页
为研究衢州市早翻早稳产、安全生产栽培技术,设置了早翻早4个播期和5个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参考5 250 kg/hm2的目标产量,金早47在7月25日之前适宜在衢州市作早翻早播种;中早39在7月20日之前适宜在衢州市作早翻早播种;金早09和甬... 为研究衢州市早翻早稳产、安全生产栽培技术,设置了早翻早4个播期和5个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参考5 250 kg/hm2的目标产量,金早47在7月25日之前适宜在衢州市作早翻早播种;中早39在7月20日之前适宜在衢州市作早翻早播种;金早09和甬籼69在7月15日之前适宜在衢州市作早翻早播种;嘉早311不适宜在衢州市作早翻早播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翻早 双季稻 播期 品种 安全生产 浙江衢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扦插期、生育期对鲜食甘薯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邵晓伟 吴列洪 +2 位作者 张富仙 余文慧 李诚永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11期2049-2050,2046,共2页
以鲜食型甘薯QZ2-2为材料,研究不同扦插期、生育期对其鲜薯产量、单株结薯数、地上部鲜重等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扦插期对其生长发育影响极显著,在衢州地区其最适宜扦插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下旬,单位面积鲜薯产量在适宜扦插期内... 以鲜食型甘薯QZ2-2为材料,研究不同扦插期、生育期对其鲜薯产量、单株结薯数、地上部鲜重等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扦插期对其生长发育影响极显著,在衢州地区其最适宜扦插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下旬,单位面积鲜薯产量在适宜扦插期内随着生育期的延长而增加,生育期115d时收获,每667m^2鲜薯产量可达2197.39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扦插期 生育期 鲜薯产量 单株结薯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衢州市山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6
8
作者 余文慧 李诚永 +5 位作者 张鑫 朱卫东 舒佳宾 施永滔 李韵 陈润兴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第12期41-42,51,共3页
目前衢州山药产业化水平不高,为此笔者针对衢州山药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衢州山药产业发展的对策,以期为加快衢州山药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衢州 山药 发展现状 对策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西地区12个参薯品种U型槽定向栽培试验 被引量:4
9
作者 余文慧 张鑫 +2 位作者 邵晓伟 李诚永 张富仙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11期2055-2056,共2页
为筛选适合浙西地区U型槽定向栽培的参薯品种,对12个参薯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SY2015-03、FSY2018-6及紫玉淮山产量高、商品性好;FSY2018-05早熟性较好,8月上旬已经结薯;紫玉淮山的平均结薯个数为1,1个U型槽长1根山药,商品率最高。
关键词 参薯 U型槽 定向栽培 产量 浙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豆-油三熟制油菜茬早稻适宜播种期试验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韵 李诚永 +3 位作者 李正泉 袁敏良 徐南昌 王宏航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10期2279-2282,2348,共5页
为摸清稻-豆-油三熟制油菜茬早稻的适宜播种期,本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以品种为主区,设置中早39、甬籼152个品种,播种期为副区,设置4月10日、4月20日、4月30日3个播种期,研究不同播种期对三熟制油菜茬早稻产量及构成因素和生育期的影响。... 为摸清稻-豆-油三熟制油菜茬早稻的适宜播种期,本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以品种为主区,设置中早39、甬籼152个品种,播种期为副区,设置4月10日、4月20日、4月30日3个播种期,研究不同播种期对三熟制油菜茬早稻产量及构成因素和生育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品种、播种期对三熟制油菜茬早稻产量及构成因子有极显著影响,对生育期有明显影响;两因子互作处理对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有极显著影响;随着播种期推迟,有效穗数逐渐增加,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先增加后降低,始穗期、齐穗期、成熟期推迟,播种到齐穗天数缩短,齐穗至成熟天数变长,最终造成全生育期缩短,理论产量和实割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中早39较甬籼15生育期长、丰产性好。综上所述,稻-豆-油三熟制油菜茬早稻为了获得稳产、高产,播种期以4月20日为宜,品种选择以中早39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熟制 油菜 早稻 播种期 产量 生育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衢州市“三品一标”高质量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3
11
作者 江德权 唐鹏 +6 位作者 张鑫 缪军 王宏航 莫小荣 程渭树 骆英 李诚永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24期224-225,共2页
“三品一标”是推进“产出来”和“管出来”有机结合的有效载体,是通过品牌化引领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本文总结了衢州市近年来“三品一标”工作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5条发展对策... “三品一标”是推进“产出来”和“管出来”有机结合的有效载体,是通过品牌化引领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本文总结了衢州市近年来“三品一标”工作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5条发展对策,以期促进“三品一标”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品一标 发展现状 问题 发展对策 浙江衢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营养液对紫山药扦插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许竹溦 余文慧 +2 位作者 张鑫 李诚永 陈润兴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12期2583-2585,2589,共4页
以紫山药早熟品种为试材,扦插于盆内,定期施入Hoagland′s、1/2MS和MS营养液,比较其对山药地上部茎叶及地下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营养液处理均可显著促进山药地上部生长,有效增加地下部营养物质的积累,其中1/2MS营养液处理效果最佳。
关键词 紫山药 营养液 扦插繁殖 盆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浙大622栽培密度及播期试验 被引量:2
13
作者 石子建 李诚永 +2 位作者 舒佳宾 邵晓伟 徐建祥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18期6-7,10,共3页
通过栽培密度及播期试验,探索浙大622油菜高效栽培模式。结果表明:浙大622油菜栽培密度为6.00万~7.50万/hm^(2)时产量最高,密度过高,油菜菌核病、倒伏均会加重;浙大622油菜的直播播种期应控制在11月之前,若延迟播种,要适当加大播种量,... 通过栽培密度及播期试验,探索浙大622油菜高效栽培模式。结果表明:浙大622油菜栽培密度为6.00万~7.50万/hm^(2)时产量最高,密度过高,油菜菌核病、倒伏均会加重;浙大622油菜的直播播种期应控制在11月之前,若延迟播种,要适当加大播种量,以保证基本苗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浙大622 栽培密度 播期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衢州市油菜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韵 李诚永 +1 位作者 石子建 徐建祥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2期304-307,共4页
调查总结近几年衢州市油菜生产情况,包括种植面积、主栽品种、种植规模、机械化水平等,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当地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
关键词 油菜 衢州 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衢州地区稻油生产现状及减量施氮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5
作者 石子建 徐建祥 +6 位作者 李韵 李诚永 邵晓伟 雷俊 许竹溦 汪寿根 唐鹏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6期1233-1235,共3页
对种植大户水稻、油菜生产与施肥现状进行调研,开展稻-油轮作氮肥减量试验。结果表明,本地高肥力田块有较大的减氮空间,单季氮肥667 m2施用量平均为8 kg,且不会造成周年产量的显著降低,这为本地化肥零增长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衢州 稻-油轮作 氮肥减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稻-豆轮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和水稻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16
作者 徐有祥 朱真令 +10 位作者 王昱妃 江建锋 杨海峻 董祥伟 李诚永 陈锦鹏 徐侃 叶毅豪 张燕 王宏航 邵国胜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315-1321,共7页
为探明油菜-早稻-鲜食秋大豆(油稻豆)新三熟轮作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和水稻微量元素的影响,促进该轮作模式下栽培技术的完善与规范化发展,开展了田间定位试验。试验设置早稻-晚稻连作和油-稻-豆轮作2个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对土壤基本理化... 为探明油菜-早稻-鲜食秋大豆(油稻豆)新三熟轮作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和水稻微量元素的影响,促进该轮作模式下栽培技术的完善与规范化发展,开展了田间定位试验。试验设置早稻-晚稻连作和油-稻-豆轮作2个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对土壤基本理化性质以及水稻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连作相比,连续2 a油-稻-豆轮作后的土壤pH值显著降低,碱解氮、速效钾含量显著上升,而阳离子交换量、容重及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有效磷含量无显著差异。连续2 a油-稻-豆轮作后,土壤铁、锰、锌、铜和镉总含量无显著差异,但有效态含量均显著增加。连续2 a油-稻-豆轮作后,早稻地上部稻草和糙米镉含量均显著增加。本试验条件下油-稻-豆轮作能够有效提升土壤有效养分水平,但同时会显著降低土壤pH值,并且存在引发早稻重金属镉污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稻-豆轮作 土壤 理化性质 有效养分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