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BMP-2基因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内移植后hBMP-2的活性检测 被引量:6
1
作者 石正松 李强 +2 位作者 宁寅宽 蔡伟良 李诗鹏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33-1337,共5页
目的探究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h BMP-2)基因植入兔股骨头坏死模型体内后的活性,为后续实验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1.采用髓芯减压联合液氮冰冻法制备兔股骨头坏死模型;2.将造模成功的兔子随机分为A、B... 目的探究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h BMP-2)基因植入兔股骨头坏死模型体内后的活性,为后续实验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1.采用髓芯减压联合液氮冰冻法制备兔股骨头坏死模型;2.将造模成功的兔子随机分为A、B、C3组(n=12),A组不植入材料,为对照组,B、C组分别植入DBM/BMSCs、h BMP-2/BMSCs/DBM;3.术后第1、第2、第3周各组分别处死4只兔子,分别运用PCR、RTFQ-PCR、Western Blot检测股骨头内h BMP-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量,评估h BMP-2基因在兔体内的活性。结果植入后,在第1、第2、第3周,PCR结果示:A、B两组h BMP-2基因呈阴性表达,C组h BMP-2基因呈阳性表达;RTFQ-PCR示:C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947±0.025,0.895±0.059,P=0.081;Western blot示:A、B两组h BMP-2蛋白在兔体内呈阴性表达,C组h BMP-2蛋白呈阳性表达;凝胶成像系统分析显示:C组h BMP-2蛋白表达灰度值(目的/内参)分别为:0.530±0.056、0.507±0.066、0.475±0.086,且两两之间比较P>0.05。结论 h BMP-2基因转染BMSCs植入兔股骨头坏死模型体内后能够稳定表达,进而能够持续诱导BMSCs向骨细胞分化,达到修复股骨头坏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组织工程 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 股骨头坏死 PCR 荧光定量PCR 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BMP-2/BMSCs/DBM对兔股骨头坏死修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石正松 李强 +2 位作者 宁寅宽 蔡伟良 李诗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电镜扫描(SEM)和X射线能谱分析技术(EDS)评价腺病毒-骨形态发生蛋白-2/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脱钙松质骨(Ad-BMP-2/BMSCs/DBM)对兔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股骨头坏死探索新途径。方法 1采用髓芯... 目的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电镜扫描(SEM)和X射线能谱分析技术(EDS)评价腺病毒-骨形态发生蛋白-2/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脱钙松质骨(Ad-BMP-2/BMSCs/DBM)对兔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股骨头坏死探索新途径。方法 1采用髓芯减压联合液氮冰冻法制备兔股骨头坏死模型;2将造模成功的兔子随机均等分为A、B、C、D组(n=12),A组不植入材料,为造模组,B、C、D分别植入DBM、DBM/BMSCs、BMP-2/BMSCs/DBM;3术后4、8、12周各组分别处死4只兔子,运用RT-PCR、SEM、EDS检测股骨头BMP-2表达量、表面形貌和钙磷比(Ca/P),观察股骨头的修复情况。结果 RT-PCR结果显示各时间点BMP-2表达量A组<B组<C组<D组(P<0.05);SEM显示A组未见钙化沉积,B、C组可见钙化沉积及低钙性类骨质,D组新生骨改建成熟,与正常骨组织无明显差异。EDS显示Ca/P A组<B组<C组<D组,D组Ca/P与正常股骨头Ca/P无明显差异。结论 BMP-2/BMSCs/DBM植入体内后能够诱导BMSCs向成骨方向分化,对兔股骨头坏死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在治疗股骨头坏死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形态发生蛋白2 RT-PCR 电镜扫描 能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