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脉冲CO_2激光联合光动力治疗女性外阴复发性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2
1
作者 叶文正 李词娟 +3 位作者 吴一文 王珊珊 王兰 方木平 《安徽医学》 2018年第3期297-299,共3页
目的观察超脉冲CO_2激光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女性外阴复发性尖锐湿疣(C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孝感市中心医院皮肤科治疗的120例女性外阴复发性C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 目的观察超脉冲CO_2激光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女性外阴复发性尖锐湿疣(C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孝感市中心医院皮肤科治疗的120例女性外阴复发性C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接受超脉冲CO_2激光联合光动力治疗,对照组仅接受超脉冲CO_2激光治疗。两组患者治疗3次结束后,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愈率、再次复发率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5.00%,水肿发生率为41.67%,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再次复发率为15.0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脉冲CO_2激光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女性外阴复发性CA的治愈率高,再次复发率低,无严重不良反应且患者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脉冲CO2激光 光动力 尖锐湿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AF基因突变与中国汉族人皮肤恶性黑素瘤的关系研究
2
作者 叶文正 王珊珊 +3 位作者 李词娟 吴一文 刘汉忠 方木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23期204-208,共5页
目的研究BRAF基因突变与中国汉族人皮肤恶性黑素瘤临床表型和病理的关系。方法37例中国汉族人皮肤肢端恶性黑素瘤患者、42例中国汉族人皮肤非肢端恶性黑素瘤患者以及80例中国汉族人色素痣的石蜡包埋组织,利用PCR扩增和Stenger测序方法对... 目的研究BRAF基因突变与中国汉族人皮肤恶性黑素瘤临床表型和病理的关系。方法37例中国汉族人皮肤肢端恶性黑素瘤患者、42例中国汉族人皮肤非肢端恶性黑素瘤患者以及80例中国汉族人色素痣的石蜡包埋组织,利用PCR扩增和Stenger测序方法对BRAF基因11、15外显子进行测序。结果37例肢端恶性黑色瘤患者中有7例发生BRAF基因15外显子的V600E突变,突变率为18.92%;42例非肢端恶性黑素瘤患者中有17例发生BRAF基因15外显子的V600E突变,突变率为40.48%;80例色素痣患者中有5例发生BRAF基因15外显子的V600E突变,突变率为6.25%,未检测出其他突变点及11外显子突变。肢端恶性黑色瘤、非肢端恶性黑素瘤患者BRAF基因突变率高于色素痣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部位、溃疡情况、Breslow厚度以及临床分期恶性黑素瘤患者BRAF基因突变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恶性黑素瘤患者BRAF基因突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个临床表型及病理特点和BRAF基因突变有关。结论中国汉族人皮肤非肢端恶性黑素瘤BRAF基因突变率高于肢端恶性黑素瘤患者,且主要位于15外显子V600E突变,色素痣也可以检出少量突变,BRAF基因突变和黑素瘤患者年龄、部位、溃疡、Breslow厚度及临床分期有关,和性别无关,检测结果对指导临床治疗及评估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F基因 突变 中国汉族人 恶性黑色素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