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代来华传教士雒魏林对《种痘法》的翻译及原因分析
1
作者 李计筹 郭强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4-77,共4页
《种痘法》是中国人痘术理论技术经验的结晶,被多位近代来华传教士翻译成英文传至西方,尤其以雒魏林的译本最为完整,虽然其译本存在错译、漏译现象,但对该书完整地传至西方贡献很大。雒魏林翻译该书的原因有三:一是中医对天花的病因病... 《种痘法》是中国人痘术理论技术经验的结晶,被多位近代来华传教士翻译成英文传至西方,尤其以雒魏林的译本最为完整,虽然其译本存在错译、漏译现象,但对该书完整地传至西方贡献很大。雒魏林翻译该书的原因有三:一是中医对天花的病因病机认识深刻且治疗规范成熟;二是部分种痘法则契合现代西医理念;三是希望通过种痘慈善活动开拓医疗传教事业。《种痘法》是19世纪初来华新教传教士翻译的中医著作的代表,反映了在近代西医东渐过程中,中医并非只是单一受西方医学影响的对象,某些传统中医的理论和技术同样具有超前性和现代性,对当时世界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痘法》 天花 人痘术 传教士 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戏神华光考 被引量:6
2
作者 李计筹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0-53,共4页
华光是在岭南具有显赫地位的戏神。其被戏班奉祀,与其火神的神格密切相关,此外还因为其有驱邪逐疫和生育神的功能。华光成为戏神,是由地方崇拜发展到行业崇拜,在此过程中受到戏神二郎神的影响。
关键词 戏神 华光 火神 驱邪逐疫 生育神 二郎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广州医疗慈善活动之特点(1912年~1938年)
3
作者 李计筹 郭强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3-77,共5页
民国时期(1912年~1938年)广州的医疗慈善事业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嬗变。医疗慈善的理念由传统的道德教化,转向对民众生命健康权利的关注,大力开展以公共卫生为主的群体医疗救助。医疗慈善的模式,由官方独办、官办与民办机构并立,发展... 民国时期(1912年~1938年)广州的医疗慈善事业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嬗变。医疗慈善的理念由传统的道德教化,转向对民众生命健康权利的关注,大力开展以公共卫生为主的群体医疗救助。医疗慈善的模式,由官方独办、官办与民办机构并立,发展到以官方为主导、官民合作,再到政府将民间机构纳入监管,医疗慈善事业逐步走向规范化和成熟化。开展医疗慈善的经费来源多样化,收费兼行赠医成为主流的医疗救助模式,实现了医疗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广州 医疗慈善 善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信与近代中国西医教育 被引量:2
4
作者 郭强 李计筹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5-88,共4页
合信是近代中国西医教育的启蒙者之一,他先后通过招收学徒、建立医科学校及出版西医书籍等方式推行西医教育,以实现中国以医传道会提出的在中国建立现代西医体系的目标及传播基督福音。但因不了解学徒的习医动机,所收学徒大都没能成为... 合信是近代中国西医教育的启蒙者之一,他先后通过招收学徒、建立医科学校及出版西医书籍等方式推行西医教育,以实现中国以医传道会提出的在中国建立现代西医体系的目标及传播基督福音。但因不了解学徒的习医动机,所收学徒大都没能成为传播西医和福音的代理人,在香港建立医科学校的计划亦因中国以医传道会的分裂、内外科医师协会的消亡、资金不足等原因而搁浅。不过他的医书在中国影响深远,虽未能够改变中国的医疗体系,但客观上推动了西医在中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信 医学传教士 西医教育 中国以医传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博济医院的经费来源研究(1858年~1926年) 被引量:2
5
作者 郭强 李计筹 《医学与哲学(A)》 2018年第10期94-96,F0003,共4页
博济医院能够在中国生存一百多年,除了拥有高效、合理且专业化的管理制度作为支撑外,资金来源的多样化也是重要原因。其经费来源主要有:会员费、社会赞助、海外募集、售卖教材、学生学费、医疗收费、病房出租、股票收入等。随着洋行赞... 博济医院能够在中国生存一百多年,除了拥有高效、合理且专业化的管理制度作为支撑外,资金来源的多样化也是重要原因。其经费来源主要有:会员费、社会赞助、海外募集、售卖教材、学生学费、医疗收费、病房出租、股票收入等。随着洋行赞助减少及博济医院和乡村诊所规模的扩大,医院维持日益艰难,扩大医疗收费项目、主动吸纳本土资本以及减少赞助穷人比例,成为20世纪后医院运作的特点。与此同时,博济医院逐渐从一间传统的慈善医院转变成一所商业化运作兼行慈善医疗的私立医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济医院 经费来源 慈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