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济体制改革与政府的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裕宜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8年第6期15-20,共6页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年,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是有目共睹的.近来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经济体制改革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有人对此感到忧虑和困惑...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年,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是有目共睹的.近来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经济体制改革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有人对此感到忧虑和困惑.有人则说:'只要政府下决心,什么问题都好解决.'我认为这个话说得有道理.这使我联想到,在改革中实行政企分开,有的政府工作人员感到无所适从,觉得不管事不好,管事却不知该管什么好,以致不该管的事还在管,该管的事又没有管好.我觉得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于是就想对经济体改革中以至经过改革建立了新体制之后政府的作用,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通货膨胀 政府调节 旧体制 经济发展战略 商品经济 市场调节 经济生活 产品经济 企业自主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企业亏损
2
作者 李裕宜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7年第4期5-11,共7页
我国的企业,特别是全民所有制企业,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有相当大一部分发生亏损,其中有些企业是老亏损户,自建立以来年年亏损。这两年,亏损面和亏损额又有所扩大。这种情况,首先当然是制约了全社会经济效益提高,成为各级财政的一大包... 我国的企业,特别是全民所有制企业,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有相当大一部分发生亏损,其中有些企业是老亏损户,自建立以来年年亏损。这两年,亏损面和亏损额又有所扩大。这种情况,首先当然是制约了全社会经济效益提高,成为各级财政的一大包袱,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经营企业 销售收入 国民收入 所得额 消费基金 生产资料价格 运输费用 职工工资 企业承受能力 业务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温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
3
作者 李裕宜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3年第6期27-32,共6页
【正】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他光辉的一生中,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毛泽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思想,今天仍然指导着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的十一... 【正】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他光辉的一生中,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毛泽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思想,今天仍然指导着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是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的产物。重温毛泽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不仅对进一步认识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伟大作用,而且对理解《邓小平文选》的精神,认识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同志 毛泽东思想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邓小平文选 历史地位 社会主义改造 有中国特色 马列主义 中国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结历史经验 提高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认识
4
作者 李裕宜 杨宗传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1年第5期18-23,共6页
三十二年来,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集中到一点,就是要认识和尊重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切实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地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革... 三十二年来,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集中到一点,就是要认识和尊重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切实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地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明确地指出了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决议》中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系列基本结论,反映我们全党对客观经济规律的认识大大提高了。同时,《决议》提出的基本结论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客观经济规律 经验教训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社会主义社会 客观规律 历史问题 左倾错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的重大突破
5
作者 李裕宜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3年第1期8-9,共2页
【正】 党的十四大依据邓小平同志1992年初视察南方讲话的精神,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巨大和深远的意义。传统观念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 【正】 党的十四大依据邓小平同志1992年初视察南方讲话的精神,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巨大和深远的意义。传统观念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则是资本主义特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 计划经济 重大突破 基本特征 南方讲话 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6
作者 李裕宜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5年第1期3-8,共6页
【正】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确认社会主义商品... 【正】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确认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改革 价值规律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制度 生产资料公有制 社会主义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分析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和原因
7
作者 李裕宜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0年第3期44-49,共6页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多年的实践,包括取得成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的教训都告诉我们,不承认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十分有害的。我国正在开始进行的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对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多年的实践,包括取得成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的教训都告诉我们,不承认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十分有害的。我国正在开始进行的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对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但是,经济改革主要应解决什么问题?应按什么方向进行改革?如何改革?要弄清楚这些问题,都离不开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其中首先的一个问题是:社会主义经济究竟是不是商品经济?经济理论界对此进行过很多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分工 社会劳动 正确认识 生产者 使用价值 经济利益 社会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裕宜 甘碧羣 張旭初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63年第3期22-29,共8页
关于社会扩大再生产的源泉問題,是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闡明資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为了进一步揭露资本主义生产的剝削本質,为了揭露資本主义再生产的內在矛盾教稚缁嶂饕謇┐笤偕脑慈?是为了寻找和利用扩大... 关于社会扩大再生产的源泉問題,是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闡明資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为了进一步揭露资本主义生产的剝削本質,为了揭露資本主义再生产的內在矛盾教稚缁嶂饕謇┐笤偕脑慈?是为了寻找和利用扩大社会主义生产的途徑,以利于实現社会主义再生产的高速度发展。社会再生产規模的扩大,表現为生产条件的扩大和社会产品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产品 再生产过程 社会主义社会 劳动者 剩余产品 社会主义积累 社会主义生产 劳动生产率 积累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资本论》永放光辉——批判林彪散布的《资本论》已经“过时”的谬论
9
作者 李裕宜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73年第1期49-54,共6页
《资本论》是伟大导师马克思的主要着作,是马克思主义宝库中的一部伟大文献。自从《资本论》诞生以来,它一直鼓舞和指导着无产阶级为埋非资本主义制度而斗争,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强大思想武器。正因为这样,无产阶级的所有敌人对《... 《资本论》是伟大导师马克思的主要着作,是马克思主义宝库中的一部伟大文献。自从《资本论》诞生以来,它一直鼓舞和指导着无产阶级为埋非资本主义制度而斗争,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强大思想武器。正因为这样,无产阶级的所有敌人对《资本沦》切齿痛恨,他们极尽攻击、诽谤之能事,妄图扼杀它,否定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马克思主义 谬论 林彪 批判 资本主义制度 无产阶级 思想武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