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空间对现实空间的影响机制——以乌镇的木心空间生产为例
1
作者 李萱凝 张高军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61-1472,共12页
文章结合索亚的“第三空间”理论,综合应用网络调查和实地调查手段,分析了海外成名的木心如何被中国内地的网络空间塑造为非典型“网红”,又如何从网络空间走到现实空间,并在乌镇的现实空间演变中发挥独特作用。研究发现:1)文化界、出... 文章结合索亚的“第三空间”理论,综合应用网络调查和实地调查手段,分析了海外成名的木心如何被中国内地的网络空间塑造为非典型“网红”,又如何从网络空间走到现实空间,并在乌镇的现实空间演变中发挥独特作用。研究发现:1)文化界、出版方、自媒体、木心、读者/网民5个权力主体在网络空间将木心打造成为一个引起大众共鸣的“文学偶像”,这种权力进一步重构与之相关的现实空间;2)网络空间对现实空间的影响包括地理重构、权力重构和诗性建构;3)网络空间改造现实空间的动力来源在于人们所建构的具有诗性色彩的想象空间,以及文学偶像所具有的经济价值和品牌价值。总的来说,网络空间已经不再只是现实空间的附庸,而是具有了主体性,空间生产研究也有了一个全新的田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空间”理论 网络空间生产 现实空间 文学偶像 媒介地理学 乌镇 木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