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网络空间对现实空间的影响机制——以乌镇的木心空间生产为例
1
作者
李萱凝
张高军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61-1472,共12页
文章结合索亚的“第三空间”理论,综合应用网络调查和实地调查手段,分析了海外成名的木心如何被中国内地的网络空间塑造为非典型“网红”,又如何从网络空间走到现实空间,并在乌镇的现实空间演变中发挥独特作用。研究发现:1)文化界、出...
文章结合索亚的“第三空间”理论,综合应用网络调查和实地调查手段,分析了海外成名的木心如何被中国内地的网络空间塑造为非典型“网红”,又如何从网络空间走到现实空间,并在乌镇的现实空间演变中发挥独特作用。研究发现:1)文化界、出版方、自媒体、木心、读者/网民5个权力主体在网络空间将木心打造成为一个引起大众共鸣的“文学偶像”,这种权力进一步重构与之相关的现实空间;2)网络空间对现实空间的影响包括地理重构、权力重构和诗性建构;3)网络空间改造现实空间的动力来源在于人们所建构的具有诗性色彩的想象空间,以及文学偶像所具有的经济价值和品牌价值。总的来说,网络空间已经不再只是现实空间的附庸,而是具有了主体性,空间生产研究也有了一个全新的田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空间”理论
网络空间生产
现实空间
文学偶像
媒介地理学
乌镇
木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网络空间对现实空间的影响机制——以乌镇的木心空间生产为例
1
作者
李萱凝
张高军
机构
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
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历史及文化学系
出处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61-1472,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1801124)
教育部国际合作项目(春晖计划)(HZKY20220101)
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SZ2023C006)。
文摘
文章结合索亚的“第三空间”理论,综合应用网络调查和实地调查手段,分析了海外成名的木心如何被中国内地的网络空间塑造为非典型“网红”,又如何从网络空间走到现实空间,并在乌镇的现实空间演变中发挥独特作用。研究发现:1)文化界、出版方、自媒体、木心、读者/网民5个权力主体在网络空间将木心打造成为一个引起大众共鸣的“文学偶像”,这种权力进一步重构与之相关的现实空间;2)网络空间对现实空间的影响包括地理重构、权力重构和诗性建构;3)网络空间改造现实空间的动力来源在于人们所建构的具有诗性色彩的想象空间,以及文学偶像所具有的经济价值和品牌价值。总的来说,网络空间已经不再只是现实空间的附庸,而是具有了主体性,空间生产研究也有了一个全新的田野。
关键词
“第三空间”理论
网络空间生产
现实空间
文学偶像
媒介地理学
乌镇
木心
Keywords
Third Space
cyberspace production
real space
literary icon
media geography
Wuzhen
Mu Xin
分类号
TP393.0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K901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网络空间对现实空间的影响机制——以乌镇的木心空间生产为例
李萱凝
张高军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