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设施生态农业主要模式及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6
1
作者 李萍萍 韩建刚 +1 位作者 陈欣 高丽红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9-160,共12页
设施生态农业是指在设施种植和设施养殖中采用清洁、绿色、健康生产方式,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农产品产量与质量、环境效益为目标的生态农业模式。2002年农业部重点推广的设施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种养沼三结合的“四位一体... 设施生态农业是指在设施种植和设施养殖中采用清洁、绿色、健康生产方式,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农产品产量与质量、环境效益为目标的生态农业模式。2002年农业部重点推广的设施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种养沼三结合的“四位一体”生态模式,从最初以农户为单位的单体日光温室到以村庄为单位的种养结合生态温室群模式,拓展到在一个大区域内将大型猪场的粪污进行工业化沼气并网发电,沼液通过管道输送到农田来减少化肥施用和改良土壤的宏观生态农业模式,相关的结构配置、配套的种养殖技术和装备也在不断研发和提升中。另一类是采用综合性生态农业技术的设施生态农业模式,包括:采用各类立体/垂直栽培技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通过各种轮作栽培技术减少设施蔬菜土壤连作障碍和降低农药使用量;采用土壤健康栽培技术,通过有机肥的合理施用改善土壤性状;采用有机基质栽培技术,用农林废弃物发酵后的物料作为栽培基质为作物提供养分;采用覆盖防虫网、色板诱杀、灯光诱杀、高温封棚、蒸气消毒、有色膜覆盖土壤、天敌昆虫生物防治等病虫草害生态防治技术来减少有害生物发生。期望通过相关配套装备技术的进一步研发提高设施生态农业的信息化、自动化水平,实现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生态农业 “四位一体”生态模式 种养沼结合 立体栽培 轮作栽培 有机基质栽培 生态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钝学累功 鸿业远图: 农业生态学与生态农业探索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欣 唐建军 +2 位作者 李萍萍 杨武德 骆世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48,共2页
生态学(ecology),传统上是研究有机体与环境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的一门科学,侧重研究生物个体适应环境变化的机制、种群增长规律、群落演替规律、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及其调控等,属于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随着学科发展和社会推动,生... 生态学(ecology),传统上是研究有机体与环境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的一门科学,侧重研究生物个体适应环境变化的机制、种群增长规律、群落演替规律、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及其调控等,属于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随着学科发展和社会推动,生态学逐步拓展成为一门交叉学科,综合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的成果,不但重视生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还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我国,自2011年起,生态学成为服务于社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一级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学 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 交叉学科 生物个体 人文社会科学 生态农业 一级学科 群落演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生态学与生态农业研究早期阶段的“燎原星火”——以1975年至2000年公开的部分资料为依据 被引量:1
3
作者 唐建军 陈欣 +9 位作者 胡亮亮 章家恩 吴文良 林文雄 曹林奎 曹凑贵 李萍萍 李凤民 王克林 骆世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6-487,共12页
20世纪的最后25年是中国内地的农业生态与生态农业理念推广、科研探索及人才队伍成长的早期阶段。本文基于中国知网系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大数据知识管理服务门户、中国生态学学会官网、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网,《中国生态农业学... 20世纪的最后25年是中国内地的农业生态与生态农业理念推广、科研探索及人才队伍成长的早期阶段。本文基于中国知网系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大数据知识管理服务门户、中国生态学学会官网、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网,《中国生态农业学报》《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农业现代化研究》《生态学杂志》等多种农业生态学与生态农业有关学术期刊网站及孔夫子旧书网,对1975—2000年期间,中国内地从事农业生态学与生态农业研究比较有影响力的学术平台(单位)和学者、公开出版的部分著作名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态学领域(C03)与农业生态相关的立项项目、中国知网系统内中文学术期刊发表的相关论文要素分析(发表年份、作者、所在单位、刊载期刊等)、被引次数及相关期刊创刊号特邀专论为依据的重要学术论文和学术论著题录进行了粗略的统计和分析,分析描述了早期阶段农业生态学及生态农业研究的热点及其变化过程。此外,本文还陈列和介绍了中国生态学学会农业生态专业委员会自成立至2000年期间组织和主办的十届全国农业生态学学术研讨会情况以及专业委员会的工作发展。本文为关心和支持中国农业生态学与生态农业建设的各界人士了解20世纪最后25年里中国农业生态学领域的大致概貌提供了一个粗略小结,也是对既往时代的认同、肯定和对现世同人的鼓励鞭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学与生态农业 中国知网系统 科学事件 资料挖掘 数据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芝麻油香气质量评价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20
4
作者 李萍萍 魏芳 +6 位作者 董绪燕 袁钢友 黄凤洪 江木兰 陈洪 余琼卫 冯钰锜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5-79,共5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测定了9种芝麻油的挥发性成分。对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共鉴定了164种化合物,确认了其中16种芝麻油重要香气成分,并以16种香气物质的相对含量为变量,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芝麻油...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测定了9种芝麻油的挥发性成分。对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共鉴定了164种化合物,确认了其中16种芝麻油重要香气成分,并以16种香气物质的相对含量为变量,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芝麻油香气质量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9种芝麻油香气质量进行了评价;通过感官评价法进一步对模型评价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表明所建立的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油 香气质量 气相色谱-质谱 固相微萃取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蒜中19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萍萍 吴小芳 +1 位作者 万瑶 乐渊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20-727,共8页
建立了采用固相萃取(SPE)结合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GC-MS/MS)测定大蒜中19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方法。采用V(乙酸)∶V(乙酸乙酯)=1∶99混合溶液提取,Carbon/NH2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在GC-MS/MS的多反应(MRM)模式下进行... 建立了采用固相萃取(SPE)结合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GC-MS/MS)测定大蒜中19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方法。采用V(乙酸)∶V(乙酸乙酯)=1∶99混合溶液提取,Carbon/NH2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在GC-MS/MS的多反应(MRM)模式下进行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4~0.8 mg/L范围内,19种农药的色谱峰面积与其相应的质量浓度间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所有供试农药检测方法的定量限(LOQ)均低于0.01 mg/kg;在0.01~0.2 mg/kg添加水平下,19种农药的平均回收率在68.0%~13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15.6%。该方法背景干扰少,灵敏度高,适合基质复杂的大蒜样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固相萃取 大蒜 有机磷农药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云山珠水”走向“山城田海”——生态优先的广州“山水城市”建设初探 被引量:17
6
作者 李萍萍 袁奇峰 +7 位作者 赖寿华 蔡云楠 吕传庭 郑静 李颖 田福华 周素红 周天赐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31,共4页
对广州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 ,结合撤市改区的历史机遇 ,从城市生态规划的角度出发 ,对广州市域的生态系统进行了多因子评价 ,得出土地的生态适宜度和生态敏感度 ,并在此基础上 ,分别针对市域和都会区空间生态模式提出了初... 对广州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 ,结合撤市改区的历史机遇 ,从城市生态规划的角度出发 ,对广州市域的生态系统进行了多因子评价 ,得出土地的生态适宜度和生态敏感度 ,并在此基础上 ,分别针对市域和都会区空间生态模式提出了初步的构想 ,确保 2 1世纪广州从“云山珠水”向“山城田海”的跃升。并试图确立以生态优先的“山水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市 山水城市 生态城市 自然生态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物质调节醋糟基质理化性状分析及其应用效果 被引量:17
7
作者 李萍萍 胡永光 +2 位作者 赵玉国 陈勇 李国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146-3147,3149,共3页
针对醋糟原料酸度大、粗孔隙比例高的特点,采用多种有机和无机物质对其进行调节,堆制发酵后取样进行理化性状分析和作为栽培基质进行育苗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加入一定量的菇渣、芦苇末、鸡粪、粉煤灰等各种物质后,醋糟基质的pH值调整在... 针对醋糟原料酸度大、粗孔隙比例高的特点,采用多种有机和无机物质对其进行调节,堆制发酵后取样进行理化性状分析和作为栽培基质进行育苗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加入一定量的菇渣、芦苇末、鸡粪、粉煤灰等各种物质后,醋糟基质的pH值调整在5.9~6.3,EC值调整在1.65~1.82 ms/cm,大小孔隙比由1.63降到1.24~1.48。作为栽培基质进行在叶用莴苣和番茄无土栽培育苗中应用效果良好。试验结果表明,用石灰水和尿素作调节物质出苗效果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糟 基质 理化性状 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水预水解对松木及其水解液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8
8
作者 李萍萍 雷以超 +1 位作者 陈灿 蒙启骏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6,共6页
研究了热水预水解对松木原料中主要碳水化合物的影响,探讨了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木糖和甘露糖的溶出规律及热水预水解对水解液中各聚糖浓度变化的影响;并研究了170℃水解温度对松木原料的化学组成如聚戊糖、苯-醇抽出物、综纤维... 研究了热水预水解对松木原料中主要碳水化合物的影响,探讨了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木糖和甘露糖的溶出规律及热水预水解对水解液中各聚糖浓度变化的影响;并研究了170℃水解温度对松木原料的化学组成如聚戊糖、苯-醇抽出物、综纤维素、木素、灰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预水解过程中,各种聚糖的溶出速度从快到慢依次是:阿拉伯糖、半乳糖、甘露糖、木糖和葡萄糖,水解过程只有部分半纤维素被降解,大量半纤维素还将依赖后续蒸煮和漂白过程予以除去;在180℃的水解温度下,水解液中各聚糖的浓度随水解时间快速下降,糠醛和羟甲基糠醛的浓度则迅速增加,不利于水解液发酵制备乙醇;随着水解时间的延长,松木聚戊糖、灰分含量逐渐减少;苯-醇抽出物含量逐渐增加;综纤维素含量先快速下降,90 min后基本保持不变;木素含量先减少后又略有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水预水解 松木 化学成分 半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测定含硫蔬菜中46种农药残留量 被引量:24
9
作者 李萍萍 程景 乐渊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1-427,共7页
采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PE/GC-MS/MS)建立了含硫蔬菜(葱、姜、韭菜和大蒜)中46种农药残留量的分析方法,并对提取溶剂、固相萃取柱及洗脱溶液进行优化。样品以1%乙酸乙腈提取,Carbon/NH2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采用气相色谱... 采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PE/GC-MS/MS)建立了含硫蔬菜(葱、姜、韭菜和大蒜)中46种农药残留量的分析方法,并对提取溶剂、固相萃取柱及洗脱溶液进行优化。样品以1%乙酸乙腈提取,Carbon/NH2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采用气相色谱-三重串联四极杆质谱多反应(MRM)模式进行外标法定量测定。结果表明,46种农药在0.05-1.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的检出限(LOD)为0.001-0.003 mg/kg。在0.01,0.05,0.10 mg/kg 3个浓度加标水平下,46种农药的平均回收率为60%-125%,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大于17.3%。该方法测定的农药种类较全,涵盖了有机磷、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等多类农药,且背景干扰少,灵敏度高,适合于基质复杂的含硫蔬菜中多农药残留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固相萃取 含硫蔬菜 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江滨江湿地优势植物种群的热值及其能量生产动态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萍萍 陆军 +1 位作者 吴沿友 付为国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1-229,共9页
为了对镇江市滨江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保护与修复,改善湿地功能与效益,提高湿地生产量,于2006年3月起,在长江中下游镇江内江南岸北固山-大东沟湿地,对优势植物种群芦苇和稿草及其各器官的热值、能量现存量、年净初级生产力及光能利用... 为了对镇江市滨江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保护与修复,改善湿地功能与效益,提高湿地生产量,于2006年3月起,在长江中下游镇江内江南岸北固山-大东沟湿地,对优势植物种群芦苇和稿草及其各器官的热值、能量现存量、年净初级生产力及光能利用效率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芦苇、稿草及其器官的热值都随着生育期而略有提高,但变化较为平缓.芦苇热值在17953.24~18452.62J·g^-1之间变化,稿草热值变化范围在17702.51~18291.72J·g^-1之间;(2)全年群落能量现存量随时间而增加,并与生物量增长趋势相一致;(3)滨江湿地生态系统年能量净初级生产力为29355.06kJ·m^-2·年^-1,不同种群器官构件的能量生产与分配的季节动态也有差异;(4)芦苇、稿草种群的年光能利用率分别为1.30%和0.33%.说明植物光合作用积累能量的动态变化与群落生产力变化机制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值 能量现存量 年能量净初级生产力 光能利用率 镇江滨江 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苇末菇渣在蔬菜基质栽培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1
11
作者 李萍萍 毛罕平 +1 位作者 王多辉 朱忠贵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2-15,共4页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对有机废弃物苇末菇渣用于蔬菜无土栽培基质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菇渣进行预先发酵腐熟处理,并混合1/3左右的蛭石或珍珠岩等基质,适合于多种蔬菜生产,可达到高产、优质和高效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 苇末菇渣 基质栽培 蔬菜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城市污泥堆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白三叶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李萍萍 薛彬 孙德智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7-131,共5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比例城市污泥堆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白三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城市污泥堆肥土壤的pH值相对稳定,比不施肥土壤的变化小,城市污泥堆肥有一定的缓冲作用;施肥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比不施肥增加了76.69%~204.80%,...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比例城市污泥堆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白三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城市污泥堆肥土壤的pH值相对稳定,比不施肥土壤的变化小,城市污泥堆肥有一定的缓冲作用;施肥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比不施肥增加了76.69%~204.80%,施肥土壤的总磷含量比不施肥土壤略有升高,施肥质量分数分别为5%、10%、15%和20%时,土壤中无机氮含量分别是不施肥土壤中的5.6、10.0、5.1和4.5倍,施肥质量分数为10%时,无机氮含量最大,表明城市污泥堆肥土地利用可以提高土壤养分含量;种植白三叶的土壤中施加污泥堆肥后,白三叶地上部分及根的干质量比不施肥分别增加了82.42%~229.95%和10.21%~58.23%,表明污泥堆肥能够促进白三叶的生长;在上述施肥比例下营养元素的利用率不同,氮元素的利用率依次为4.3%、5.8%、2.6%和3.5%,磷元素的利用率依次为1.27%、1.64%、1.21%和1.60%。研究结果说明,施用污泥堆肥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白三叶的生长,施肥质量分数为10%时,土壤中无机氮含量最高,总氮和总磷的利用率最高,10%为最佳的施肥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泥堆肥 土壤 白三叶 营养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Te/CdS量子点与丝裂霉素的相互作用及其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萍萍 殷鹏飞 +3 位作者 龚会平 刘正清 王晓丹 何佑秋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05-710,共6页
在水相中合成了硫普罗宁(Tiopronin,TP)修饰的CdTe/CdS量子点(TP-CdTe/CdS QDs)。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研究了TP-CdTe/CdS QDs与丝裂霉素(mitomycin C,MMC)的相互作用机理。在pH=7.6的tris-HCl缓冲溶液介质中,TP-CdTe/CdS QD... 在水相中合成了硫普罗宁(Tiopronin,TP)修饰的CdTe/CdS量子点(TP-CdTe/CdS QDs)。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研究了TP-CdTe/CdS QDs与丝裂霉素(mitomycin C,MMC)的相互作用机理。在pH=7.6的tris-HCl缓冲溶液介质中,TP-CdTe/CdS QDs与MMC相互作用,使TP-CdTe/CdS QDs的荧光发生猝灭,并且QDs的荧光强度与MMC的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1),线性范围4.7×10-9~1.2×10-8g/mL,检出限(3σ)为1.4×10-8g/mL。此方法快速简便,用于尿样中丝裂霉素的测定,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CDS量子点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荧光猝灭法 丝裂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杨桃中37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萍萍 程景 +1 位作者 吴学进 万瑶 《分析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27-431,共5页
建立了QuEChERS-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GC-MS/MS)测定杨桃中37种农药残留量的方法。样品以1%乙酸乙腈为提取溶剂,采用QuEChERS净化,在质谱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定性,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1~0.5mg/L... 建立了QuEChERS-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GC-MS/MS)测定杨桃中37种农药残留量的方法。样品以1%乙酸乙腈为提取溶剂,采用QuEChERS净化,在质谱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定性,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1~0.5mg/L范围内,37种农药的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定量限均低于0.01mg/kg;在低、中、高3个添加水平范围内平均回收率在72.9%~11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9.6%。该方法简单、快速、溶剂用量少、灵敏度高,适用于分析杨桃样品中37种农药残留量的检测和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QUECHERS 杨桃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玉米稻种植体系中玉米秸秆还田效应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萍萍 陈欣 +2 位作者 卞新民 冯金侠 毛罕平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05-106,F003,共3页
关键词 玉米秸秆还田 水稻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桐城市唐湾镇“三色融合”发展模式探析
16
作者 郝晓楠 吴明蔚 +1 位作者 李萍萍 袁子核 《南方农业》 2025年第3期138-140,154,共4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这一目标,各地政府积极探索不同发展模式,其中安徽省桐城市唐湾镇积极探索“三色融合”(红色引领、绿色发展、古色乡愁)发展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这一目标,各地政府积极探索不同发展模式,其中安徽省桐城市唐湾镇积极探索“三色融合”(红色引领、绿色发展、古色乡愁)发展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该模式发展发展过程中存在资金不足、景点类型单一、绿色发展受阻、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需要从拓宽资金筹集渠道、深挖特色资源、坚持绿色发展、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提出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色融合 发展模式 乡村振兴 安徽省桐城市唐湾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杨异形叶抗氧化能力的比较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萍萍 曾明 +2 位作者 李文海 赵媛媛 郑彩霞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6-83,共8页
【目的】胡杨是我国西部荒漠地区抗逆性较强的树种,具有异叶性。前人的研究发现,胡杨叶片从披针形叶到锯齿卵圆形叶其结构趋于旱生性,且抗性逐渐增强。本文拟从活性氧清除机制着手,深入探讨胡杨异形叶的抗氧化能力,以期阐释其抗逆性的... 【目的】胡杨是我国西部荒漠地区抗逆性较强的树种,具有异叶性。前人的研究发现,胡杨叶片从披针形叶到锯齿卵圆形叶其结构趋于旱生性,且抗性逐渐增强。本文拟从活性氧清除机制着手,深入探讨胡杨异形叶的抗氧化能力,以期阐释其抗逆性的生化机制。【方法】以成年胡杨披针形叶、卵圆形叶和锯齿卵圆形叶3种典型形态叶为试验材料,对其·O2-产生速率、MDA含量、抗氧化酶(SOD、POD、CAT、APX、GR)活性和抗氧化物质(黄酮、类胡萝卜素、AsA、GSH)含量随季节(5、7和9月)变化的规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1)·O2-产生速率随季节而变化,·O2-产生速率在锯齿卵圆形与卵圆形叶中递增,在披针形叶中先增后减;MDA含量在锯齿卵圆形叶中递减,在卵圆形叶中先减后增,而在披针形叶中持续递增。值得注意的是,9月份披针形叶中·O2-产生速率最低而MDA含量最高。(2)锯齿卵圆形叶与卵圆形叶的SOD活性先降后升而CAT活性先升后降,POD活性持续升高而GR活性递减。APX活性在锯齿卵圆形叶中先升后降,在卵圆形叶中一直升高。而披针形叶的SOD、POD、CAT、APX和GR活性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整体而言,锯齿卵圆形叶的抗氧化酶活性>卵圆形叶>披针形叶。其中,POD活性差异最为明显。(3)黄酮和类胡萝卜素在7月份大量积累,9月份AsA含量最高而GSH含量最低。黄酮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在锯齿卵圆形与卵圆形叶中先增后减,在披针形叶中递增;AsA含量在锯齿卵圆形与卵圆形叶中递增,在披针形叶中先减后增;3种形态叶的GSH含量均递减。(4)锯齿卵圆形叶中·O2-产生速率与POD活性及AsA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卵圆形叶中·O2-产生速率与POD和APX活性及类胡萝卜素和AsA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 <0.01),披针形叶中·O2-产生速率则与POD、CAT和APX活性及黄酮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都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 <0.01)。【结论】胡杨3种形态叶的抗氧化能力不同。锯齿卵圆形叶抗氧化能力最强,卵圆形叶次之,披针形叶最弱。3种形态叶随季节变化的抗氧化应答机制也存在差异。夏季锯齿卵圆形叶与卵圆形叶中以POD、CAT和APX作为主要清除ROS的抗氧化酶,秋季则以高活性的SOD和POD作为主要的抗氧化酶。同时,秋季卵圆形叶中APX活性也维持在较高水平。而披针形叶中以SOD、POD、CAT、APX和GR协同清除ROS。此外夏季胡杨叶片大量积累黄酮和类胡萝卜素消除ROS;秋季则通过AsA-GSH循环清除更多的R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 异形叶 抗氧化酶 抗氧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温室种植业的系统分析和优化设计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萍萍 毛罕平 朱伟兴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8,12,共4页
对现代化智能温室的种植业生产系统的组成成分、结构、功能及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温室系统由作物生态系统、环境控制系统和经济管理系统 3个子系统组成 ,经济管理系统通过控制成本和生产效益分析 ,为环境控制系... 对现代化智能温室的种植业生产系统的组成成分、结构、功能及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温室系统由作物生态系统、环境控制系统和经济管理系统 3个子系统组成 ,经济管理系统通过控制成本和生产效益分析 ,为环境控制系统提供控制决策 ,通过环境控制系统中的执行机构 ,为生物生态系统提供最佳的环境参数 ,以达到系统的总体功能最佳。提出了以产品上市期和最大产投比来进行温室系统优化设计的两种方法。图 3,参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分析 优化设计 现代化智能温室 种植业生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管理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萍萍 刘仁坤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2005年第4期19-23,共5页
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教育领域之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初等教育运用它进行教学和管理,引发了教育方法、教育方式、教育手段的革命。如何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使中国有限的教育经费投入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于是构建中国远程教育公共服... 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教育领域之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初等教育运用它进行教学和管理,引发了教育方法、教育方式、教育手段的革命。如何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使中国有限的教育经费投入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于是构建中国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探索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已是当前不可回避的课题,这对进一步深化中国远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教育 公共服务体系 平台垂直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载强化对圆柱齿轮残余应力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萍萍 卢曦 郑松林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9-142,共4页
以经过表面工艺处理的高强度齿轮单齿弯曲为例,试验研究了疲劳极限以下小载荷强化和疲劳损伤载荷对齿根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强化小载荷对反复锻炼后,单齿弯曲疲劳强度和疲劳寿命还能够得到强化和提高;小载荷的反复锻炼不会影... 以经过表面工艺处理的高强度齿轮单齿弯曲为例,试验研究了疲劳极限以下小载荷强化和疲劳损伤载荷对齿根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强化小载荷对反复锻炼后,单齿弯曲疲劳强度和疲劳寿命还能够得到强化和提高;小载荷的反复锻炼不会影响和破坏齿根表面的残余应力;疲劳极限附近的损伤载荷加载到疲劳寿命中期对齿根的残余应力没有显著影响;屈服强度附近的损伤载荷加载到疲劳寿命中期,齿根的残余应力明显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应力 低载强化 疲劳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