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均相催化C_(2)混合气烷氧羰基化制丙酸甲酯反应性能
1
作者
郭少霞
郜亮
+4 位作者
李苏爽
高永杰
邢恩会
罗一斌
舒兴田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5-593,共9页
乙烯烷氧羰基化反应原料主要是纯乙烯,采用低成本的乙烯-乙烷混合气替代高成本的纯乙烯,对C_(2)混合气烷氧羰基化制丙酸甲酯均相反应体系进行了系统性的工艺条件优化,主要考察均相催化剂膦配体、Pd前体、酸剂的类型及三者的最优配比、...
乙烯烷氧羰基化反应原料主要是纯乙烯,采用低成本的乙烯-乙烷混合气替代高成本的纯乙烯,对C_(2)混合气烷氧羰基化制丙酸甲酯均相反应体系进行了系统性的工艺条件优化,主要考察均相催化剂膦配体、Pd前体、酸剂的类型及三者的最优配比、原料气配比,均相催化反应器转速、均相催化剂循环使用次数及热稳定性等对C_(2)混合气烷氧羰基化制丙酸甲酯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3 h、反应器转速600 r/min、乙烯/CO摩尔比1/1时,二(乙酰丙酮)钯(Pd(acac)_(2))、1,2-双(二叔丁基亚膦酸甲基)苯(d~tbpx)和甲基磺酸(MSA)摩尔比为1/4/15的均相催化剂展现出最优的催化性能,乙烯转化率达98.30%,丙酸甲酯选择性达100%;研究结果实现了C_(2)混合气中浓乙烯的高值利用与乙烯-乙烷的高效分离,为C_(2)混合气烷氧羰基化反应能够工业化应用提供有利的基础依据和指导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相催化
烷氧羰基化反应
C_(2)混合气
丙酸甲酯
Pd基催化剂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聚多巴胺涂层的吸附膜在黄曲霉毒素去除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2
作者
吴倩
罗建泉
+3 位作者
李苏爽
陈向荣
万印华
祝振洲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7-97,共11页
黄曲霉毒素毒性强、难降解,对其高效去除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重点.本研究以聚偏二氟乙烯(PVDF)微滤膜为基底,经聚多巴胺(PDA)改性后,共价接枝聚乙烯亚胺(PEI)、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ES)、壳寡糖(CS)和氧化海藻酸钠(ADA),以调控膜...
黄曲霉毒素毒性强、难降解,对其高效去除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重点.本研究以聚偏二氟乙烯(PVDF)微滤膜为基底,经聚多巴胺(PDA)改性后,共价接枝聚乙烯亚胺(PEI)、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ES)、壳寡糖(CS)和氧化海藻酸钠(ADA),以调控膜表面的荷电性和亲水性,提高吸附膜对黄曲霉毒素B1(AFB1)的去除能力.研究发现,原PVDF膜对AFB1的吸附量为17.5×10^(-3)μg/cm^2,接枝改性后吸附膜对AFB1的吸附效果显著提高,其中PDA/ADA膜的吸附量可达到37.2×10^(-3)μg/cm^2.溶液中低浓度蛋白质和油脂对吸附膜的性能影响不大.由于吸附膜主要通过氢键、静电和疏水作用吸附AFB1,可利用pH为11的氢氧化钠溶液对其进行洗脱,实现吸附膜的重复使用.AFB1在洗脱液中被化学降解,20 min内降解率达80%,利用纳滤膜可对洗脱液回收再利用,纳滤透过液中未检测到AFB1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
吸附膜
多巴胺改性
碱降解
纳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三蝶烯结构聚酰亚胺膜的制备及其H_(2)/轻烃分离性能
被引量:
3
3
作者
袁清
李庚鸿
+2 位作者
李苏爽
高雪
周浩力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1-106,共6页
针对微孔聚合物膜较低的通量和较差的溶解性,通过2,3,6,7-四甲酸三蝶烯二酐单体与2,2-双三氟甲基联苯胺的缩聚反应,制备了一种具有自具微孔的三蝶烯聚酰亚胺(T-PI)化合物。三蝶烯基团的引入使得T-PI易溶于多种常用的有机溶剂,且热稳定...
针对微孔聚合物膜较低的通量和较差的溶解性,通过2,3,6,7-四甲酸三蝶烯二酐单体与2,2-双三氟甲基联苯胺的缩聚反应,制备了一种具有自具微孔的三蝶烯聚酰亚胺(T-PI)化合物。三蝶烯基团的引入使得T-PI易溶于多种常用的有机溶剂,且热稳定性良好。将T-PI制备成气体分离膜,T-PI膜对H_(2)和CO_(2)的渗透系数分别达到了518 barrer和810 barrer,对CO_(2)/CH_(4)的理想选择性达到了21.9,接近Robeson气体分离上限(2008年)。将T-PI膜用于H_(2)和5种轻烃混合气的分离,在0.4 MPa的跨膜压差下,T-PI膜可将H_(2)体积分数从32.9%提高到73.7%,表明T-PI膜在低压差下实现H_(2)/轻烃分离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蝶烯
聚酰亚胺
H_(2)/轻烃分离
气体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均相催化C_(2)混合气烷氧羰基化制丙酸甲酯反应性能
1
作者
郭少霞
郜亮
李苏爽
高永杰
邢恩会
罗一斌
舒兴田
机构
石油化工分子转化与反应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
炼油工艺与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5-593,共9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4M763842)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科研项目(PR20242118)资助。
文摘
乙烯烷氧羰基化反应原料主要是纯乙烯,采用低成本的乙烯-乙烷混合气替代高成本的纯乙烯,对C_(2)混合气烷氧羰基化制丙酸甲酯均相反应体系进行了系统性的工艺条件优化,主要考察均相催化剂膦配体、Pd前体、酸剂的类型及三者的最优配比、原料气配比,均相催化反应器转速、均相催化剂循环使用次数及热稳定性等对C_(2)混合气烷氧羰基化制丙酸甲酯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3 h、反应器转速600 r/min、乙烯/CO摩尔比1/1时,二(乙酰丙酮)钯(Pd(acac)_(2))、1,2-双(二叔丁基亚膦酸甲基)苯(d~tbpx)和甲基磺酸(MSA)摩尔比为1/4/15的均相催化剂展现出最优的催化性能,乙烯转化率达98.30%,丙酸甲酯选择性达100%;研究结果实现了C_(2)混合气中浓乙烯的高值利用与乙烯-乙烷的高效分离,为C_(2)混合气烷氧羰基化反应能够工业化应用提供有利的基础依据和指导方向。
关键词
均相催化
烷氧羰基化反应
C_(2)混合气
丙酸甲酯
Pd基催化剂
工艺优化
Keywords
homogeneous catalysis
alkoxycarbonylation reaction
C_(2) mixed gas
methyl propionate
Pd-based catalyst
process optimization
分类号
TQ032.42 [化学工程]
TQ225.24 [化学工程—有机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聚多巴胺涂层的吸附膜在黄曲霉毒素去除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2
作者
吴倩
罗建泉
李苏爽
陈向荣
万印华
祝振洲
机构
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7-97,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1600906)
文摘
黄曲霉毒素毒性强、难降解,对其高效去除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重点.本研究以聚偏二氟乙烯(PVDF)微滤膜为基底,经聚多巴胺(PDA)改性后,共价接枝聚乙烯亚胺(PEI)、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ES)、壳寡糖(CS)和氧化海藻酸钠(ADA),以调控膜表面的荷电性和亲水性,提高吸附膜对黄曲霉毒素B1(AFB1)的去除能力.研究发现,原PVDF膜对AFB1的吸附量为17.5×10^(-3)μg/cm^2,接枝改性后吸附膜对AFB1的吸附效果显著提高,其中PDA/ADA膜的吸附量可达到37.2×10^(-3)μg/cm^2.溶液中低浓度蛋白质和油脂对吸附膜的性能影响不大.由于吸附膜主要通过氢键、静电和疏水作用吸附AFB1,可利用pH为11的氢氧化钠溶液对其进行洗脱,实现吸附膜的重复使用.AFB1在洗脱液中被化学降解,20 min内降解率达80%,利用纳滤膜可对洗脱液回收再利用,纳滤透过液中未检测到AFB1残留.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
吸附膜
多巴胺改性
碱降解
纳滤
Keywords
aflatoxin
membrane adsorber
dopamine coating
alkaline degradation
nanofiltration
分类号
TQ028.8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三蝶烯结构聚酰亚胺膜的制备及其H_(2)/轻烃分离性能
被引量:
3
3
作者
袁清
李庚鸿
李苏爽
高雪
周浩力
机构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出处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1-106,共6页
基金
炼油工艺与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开放基金课题(33600000-20-ZC0607-0007)。
文摘
针对微孔聚合物膜较低的通量和较差的溶解性,通过2,3,6,7-四甲酸三蝶烯二酐单体与2,2-双三氟甲基联苯胺的缩聚反应,制备了一种具有自具微孔的三蝶烯聚酰亚胺(T-PI)化合物。三蝶烯基团的引入使得T-PI易溶于多种常用的有机溶剂,且热稳定性良好。将T-PI制备成气体分离膜,T-PI膜对H_(2)和CO_(2)的渗透系数分别达到了518 barrer和810 barrer,对CO_(2)/CH_(4)的理想选择性达到了21.9,接近Robeson气体分离上限(2008年)。将T-PI膜用于H_(2)和5种轻烃混合气的分离,在0.4 MPa的跨膜压差下,T-PI膜可将H_(2)体积分数从32.9%提高到73.7%,表明T-PI膜在低压差下实现H_(2)/轻烃分离的潜力。
关键词
三蝶烯
聚酰亚胺
H_(2)/轻烃分离
气体分离
Keywords
triptycene
polyamide
H_(2)light hydrocarbon separation
gas separation
分类号
TQ051.893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均相催化C_(2)混合气烷氧羰基化制丙酸甲酯反应性能
郭少霞
郜亮
李苏爽
高永杰
邢恩会
罗一斌
舒兴田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聚多巴胺涂层的吸附膜在黄曲霉毒素去除中的应用
吴倩
罗建泉
李苏爽
陈向荣
万印华
祝振洲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三蝶烯结构聚酰亚胺膜的制备及其H_(2)/轻烃分离性能
袁清
李庚鸿
李苏爽
高雪
周浩力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