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从弗洛伊德三重人格理论解读《三峡好人》中人物形象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李芹香
-
机构
凯里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95-96,共2页
-
文摘
贾樟柯导演的电影《三峡好人》讲述煤矿工人韩三明千里迢迢寻找妻子麻幺妹及护士沈红寻找丈夫郭斌的两个故事。时至今日,学界对该影片的研究硕果累累,但主要集中在对影片主题及艺术特色的研究,尚未见有学者运用心理分析批评的方法解读影片中人物形象。本文将运用心理分析批评中的弗洛伊德三重人格学说从全新视角解读影片人物形象,并认为郭斌是个体本我的彰显,沈红是个体自我的显现,韩三明是个体超我的流露。
-
关键词
《三峡好人》
弗洛伊德
本我
自我
超我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二元对立视角下的《三峡好人》
- 2
-
-
作者
李芹香
-
机构
凯里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78-79,共2页
-
文摘
学界主要从主题、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角度来探讨该影片,甚少有学者从结构主义文学批评角度来探讨。本文将运用结构主义文学批评中的"二元对立"方法,从男人与女人、麻幺妹自我意识的缺失与沈红自我意识的觉醒、人性的善与恶、中华民族勤劳、朴实、善良、有责任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与自私自利的价值观、爱情与金钱这五组二元对立展开论证,挖掘文本的深层内涵,揭示影片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
关键词
二元对立
《三峡好人》
深层内涵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路在何方——浅谈《三峡好人》中女性形象
- 3
-
-
作者
李芹香
-
机构
凯里学院
-
出处
《电影评介》
2012年第12期44-45,共2页
-
文摘
贾樟柯电影《三峡好人》中塑造了一系列的人物形象,如果说影片所塑造的男性人物形象主要是为了表现当下人们生活之艰辛,那么影片所塑造的女性人物形象则更多的促使我们去思考当今女性的出路在何方的问题。
-
关键词
麻么妹
年幼女孩
沈红
人生遭遇
方法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人性的赞扬与批判——评《三峡好人》
- 4
-
-
作者
李芹香
-
机构
凯里学院
-
出处
《电影评介》
2012年第9期41-42,共2页
-
文摘
《三峡好人》通过讲述两个互不交叉的故事:一个是山西汾阳煤矿工人韩三明来四川奉节寻找他离去十六年的妻子和女儿的故事,另一个是山西汾阳护士沈红来四川奉节寻找她两年来杳无音信的丈夫郭斌的故事。寻找构成了这两个故事的共同主题,反映出了更深沉的内涵即寻找体现出来的人性的善与恶。
-
关键词
寻找
人性
赞扬
批判
《三峡好人》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性别视野下的《三峡好人》
- 5
-
-
作者
李芹香
-
机构
凯里学院
-
出处
《电影评介》
2012年第15期56-57,共2页
-
文摘
贾樟柯在影片《三峡好人》中无论是对麻么妹与船老大的婚姻,还是对沈红与郭斌婚姻的处理,都没有正视到她们作为女性的真实感受,麻么妹也好沈红也好,他们或是被当作"物"被买卖,或是漫长的寂寞与无望的等待,在男人面前都始终表现得镇定自若、安分守己,却看不出她们作为人应有的任何痛苦,这正是男权主义思想的体现:女性是听话的,温驯的羔羊,可以仍由男性任意摆布。
-
关键词
《三峡好人》麻么妹
沈红
女性主义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农业资源调查成果档案的利用价值
- 6
-
-
作者
李芹香
-
机构
河北邯郸市农业区划委员会
-
出处
《中国档案》
CSSCI
1995年第2期23-23,共1页
-
文摘
农业资源调查成果档案的利用价值河北邯郸市农业区划委员会李芹香全国大规模的农业资源调查,对我国的农业和农村资源状况、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开发利用及改造前景进行了多部门、多学科的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形成了一批质量较好、层次较高、系统完整的农业资源调查成果...
-
关键词
农业资源
调查
档案利用
档案管理
-
分类号
G273.5
[文化科学—档案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