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_2高温固体吸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李芹超 陕绍云 +2 位作者 贾庆明 蒋丽红 王亚明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22-626,共5页
随着温室效应的日益严重,CO2高温固体吸收剂的研究开发得到了重视。本文主要介绍了高温下吸收CO2的钙基和锂基吸收剂的特性、影响因素及这些材料的研究现状。并针对目前高温吸收剂存在的问题,提出以研究高温吸收机理,提高循环吸收CO能力... 随着温室效应的日益严重,CO2高温固体吸收剂的研究开发得到了重视。本文主要介绍了高温下吸收CO2的钙基和锂基吸收剂的特性、影响因素及这些材料的研究现状。并针对目前高温吸收剂存在的问题,提出以研究高温吸收机理,提高循环吸收CO能力,改进制备工艺和制备吸收CO的二元复合材料作为今后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高温 吸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下钙基吸收剂循环吸收CO_2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芹超 陕绍云 +2 位作者 贾庆明 蒋丽红 王亚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共3页
钙基吸收剂的循环煅烧/碳酸化反应是煤燃烧或气化过程中捕获CO2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介绍了不同前体对CaO循环吸收CO2性能的影响,并介绍了解决石灰石经过多次循环后吸收CO2能力急剧衰减的方法。
关键词 CO2 CaO转化率 吸收 循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Li_4SiO_4高温吸收CO_2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陕绍云 贾庆明 +3 位作者 蒋丽红 李芹超 王亚明 彭金辉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8-20,51,共3页
高温固体CO2吸收剂硅酸锂材料以其较高的吸收容量、优良的循环吸收稳定性成为研究热点。文中以廉价的、具有丰富孔结构的硅藻土和碳酸锂为原料,采用高温固相法于600℃下合成了可在高温直接吸收CO2的硅酸锂材料。XRD结果分析表明所制备... 高温固体CO2吸收剂硅酸锂材料以其较高的吸收容量、优良的循环吸收稳定性成为研究热点。文中以廉价的、具有丰富孔结构的硅藻土和碳酸锂为原料,采用高温固相法于600℃下合成了可在高温直接吸收CO2的硅酸锂材料。XRD结果分析表明所制备的材料由Li4SiO4和少量的LiAlSi2O6相组成,用同步热重分析仪(TG-DSC)研究了在等温条件下硅酸锂材料吸收CO2的性能。用双指数模型拟合了硅酸锂材料吸收CO2的过程。结果表明:吸收CO2的温度不同,硅酸锂材料吸收CO2反应的控制步也不相同。表面反应速率常数与扩散速率常数的相对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硅酸锂材料吸收CO2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 Li4SiO4 CO2 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胶色谱-HPLC及LC/MS/MS法测定食品中苏丹红染料 被引量:6
4
作者 彭飞进 杨云华 +4 位作者 李艳梅 李芹超 高小林 段加权 刘黔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5-148,153,共5页
辣椒粉、辣椒酱、腐乳、辣条、鸭蛋、橙子等样品经正己烷提取、浓缩,用5 mL环己烷∶乙酸乙酯为1∶1复溶残渣,经0.45μm有机滤膜过滤后,上凝胶色谱仪净化,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LC)和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仪(LC/MS/MS)进行仪器分... 辣椒粉、辣椒酱、腐乳、辣条、鸭蛋、橙子等样品经正己烷提取、浓缩,用5 mL环己烷∶乙酸乙酯为1∶1复溶残渣,经0.45μm有机滤膜过滤后,上凝胶色谱仪净化,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LC)和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仪(LC/MS/MS)进行仪器分析,外标法定量,该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较好,适用于各类食品中苏丹红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丹红 凝胶色谱(GPC) HPLC 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